当前位置

首页 > 教案中心 > 七年级教案 > 《丰碑》原创教学设计汇总

《丰碑》原创教学设计汇总

推荐人: 来源: 阅读: 7.08K 次

  《丰碑》教学设计

《丰碑》原创教学设计汇总

教学目标:

 德育目标

通过学习课文教育学生学习军需处长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高贵品质。

 知识目标

学会本课13个生字,正确读写“冰坨、呼啸、恶劣、

袭击、严峻、覆盖、晶莹”等词语。

  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和合作探究能力。

 教学重点:

体会课文所表达的深刻的思想感情,从军需处长的崇高品质中受到感染和教育,通过不同角度地回答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教学难点:

体会“丰碑”的含义。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22课,齐读课题,通过上节课的学习谁来说一下课文中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这篇课文记叙了在风雪交加的行军途中,一位红军的军需处长因衣服单薄被严寒冻死的感人事迹。)(课件出示文中图片)这就是文中被冻死的军需处长,如果老师说这是一座丰碑,你们有什么问题吗?好,现在我带着这个问题继续学习课文,请同学们把书打到113页。

设计意图:从学生感兴趣的问题入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学习课文1、2自然段。

1、指名读1、2自然段。

2、其它同学思考:将军为什么担心这支队伍能不能接受住严峻的考验呢?(板书:艰难前进)你们想看一看当时行军的真实情景吗?(课件播放队伍当时行军时的真实场面)为了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在播放录像的时候,老师读课文,(放课件,师读文)红军面临不仅自然环境的恶劣,自然条件的艰苦,还面临着和敌人随时都可能进行残酷的战斗。因此将军担心……

设计意图:通过演示课件,使学生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为下文的理解奠定了基础。

过渡:那么这支队伍到底能不能经受住这样严峻的考验呢?他们在行军途中发生了什么事呢?我们来学习课文的3~13自然段。

  三、学习课文3~13自然段。

1、请同学们小声地阅读课文的3~13自然段。

2、出示阅读提示:(1)用“———”画出描写军需处长神态的语句,你从中感悟到了什么?

(2)用“~~~~~”画出描写将军神态的语句,你从中感悟到了什么?

3、小组合作交流。(教师巡视)如果学完了,可以把你的意见和你小组同学交流一下。

设计意图:给学生提供自主学习的空间,教师给学生搭设自主学习的平台,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人。

4、交代学法:回答问题的时候,应该联系上下文,抓住重点句子中的重点词,谁能把你画的描写军需处长的读出来。(出示图片)怎么样理解,带着你的感受读一读(他心甘情愿地把生的希望留给了战友,把死的危险留给了自己。面对死亡,坦然自若,泰然处之。)

5、还可以用哪些词来表现军需处长的品质?(一心为公,毫不利己,专门利人,从不考虑自己,舍己为人,严于律己等等。)

设计意图:加强学生对词语的积累。

过渡:将军知道他是军需处长吗?所以当听说有人冻死了,将军很生气,谁画关于将军神态动作的句子了。

6、生自由汇报。(抓住将军神态变化的重点词语进行感悟。)

7、教师点拨。这时风更狂了,雪更大了(课件演示大雪纷纷的下着,并伴有风声。然后在下方点击中心句师引读)

设计意图:通过对课件的演示,使学生进一步理解中心句,起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的作用。

8、齐读、理解。(突破难点)

9、渗透写作方法:通过对军需处长的神态、动作的描写以及对将军内心受到的巨大震撼的描述,进一步突出了军需处长的高贵品质。这篇文章的主人公是谁?描写将军的比军需处长的笔墨多,这是一种从侧面衬托的写法,这是我们在写作中比较常用的写作方法。这样写,比更多地直接描写军需处长会产生更加感人的力量和留给人更多回味的余地。

设计意图:因为写作是学生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而语文素养又是语文教学的根本目的,所以在阅读教学中,力求渗透写作方法,使学生在自己的习作中能够学以致用。

10、分角色朗读3~12自然段。

11、教师升华:军需处长那冰雪中高大的形象看起来像一座晶莹的丰碑;他那舍己为人勇于献身的精神与云中山同在,与白雪共辉,他不仅是战士们与将军心中的一座丰碑,更是千秋万代永存的一座丰碑。因此,我们这篇课文用丰碑做题目,如果老师现在再让你们读课题,你会带着怎么样的感情去读,齐读。

12、如果让你为这座丰碑写碑文,你想写些什么呢?(课堂达到了高潮,学生尽情发挥。)

设计意图:通过写碑文,提高了学生的写作能力,进一步感悟军需处长的高尚品质。

过渡:因为我们的队伍中有了这样的军需处长,所以我们的红军一定会取得战斗的胜利,因此14自然段这样写道:如果……

 四、齐读14自然段,怎样理解。

出示对应句,这两句话在文中起到了前后呼应的作用,齐读。

  五、总结全文:

战士们都走过了雪山,红军的队伍也取得了胜利,但是我们这位军需处长却永远的长眠在雪山中了,尽管没有人知道他的名字,但我们将永远记住这段感人的故事,军需处长那舍己为人勇于献身的精神将在中华大地上永世长存,最后,让我们全体起立向我们这位可敬的军需处长,向这座晶莹的丰碑献上我们少先队员最崇高的敬礼!

  板书设计:

丰碑

军需处长:毫不利己 专门利人

  《丰碑》教学设计(第一课时)

第一课时

  一、 导入:

1、出示一些石碑的图片。同学们,你们看这是什么?知道碑用来做什么吗?(纪念)那丰碑是指怎么样的石碑?(高大的石碑,比喻不朽的杰作或伟大的功绩)看着课题你有什么疑问吗?让我们带着这一问题走进课文中。

  二、检查预习

在学习新课之前,我先来检查预习。出示检查的内容

1.认读词语:

冰天雪地 混沌迷蒙 冰坨子 狂风呼啸 大雪纷飞 恶劣 残酷 思索 塑像 镇定 安详 严峻 抽动 抖动 愣住 庄严 晶莹 沉重 坚定 军需

2.同桌互读课文,想想课文主要写了什么?

3.还有什么疑问?

 三、新授

看得出来,同学们对课文有了一定的了解。这就是预习的好处,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学习把握课文。

(一)自学第一自然段

1.出示自学提示:

(1)想一想(用心读一读,细心体会这支红军队伍在怎样的环境里行军?)

(2)圈一圈(你是通过哪些词才有这样的体会的,和学习伙伴说说你的理解。)

(3)读一读(把这种感受送回到课文当中,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引导学生汇报

(1)一支长长的红军队伍,在云中山的冰天雪地里,顶着混沌迷蒙的飞雪前进。

引导学生从“冰天雪地、混沌迷蒙”这两个词来理解——天冷路滑,看不清楚路。然后出示图片让学生理解冰天雪地和混沌迷蒙的环境。如果说你遇到这样的天气,你会有什么想法或做法。

(2)严寒把云中山冻成了一个冰坨子,狂风呼啸,大雪纷飞,似乎要吞掉这云装备很差的队伍。

引导学生从“冰坨子就是冰块子”理解,路那么滑,怎么走啊!然后从“狂风呼啸、大雪纷飞”运用对比的方法来理解。教师出示:“严寒把云中山冻成了一个冰坨子,风吹,雪飞,似乎要吞掉这云装备很差的队伍。”如果把课文中的句子,换成这个句子行不行?,同时,从“吞”这个词感受这风雪像野兽一样要把这支队伍吞噬。最后,让学生想一想,装备很差指什么差啊?

(3)这么恶劣的环境,你能通过朗读把它表现出来吗?

教师小结过渡:这是一支装备极差的队伍,这是一支随时会被狂风暴雪吞噬的队伍。那么这支队伍的将军,会怎么做?怎么想呢?请同学们自学课文第二自然段。

(二)自学第二自然段

1.出示自学提示:

(1)想一想(一边读一边想,将军有哪些做法和想法?你从中感受将军是个什么样的人?)

(2)圈一圈(圈出相关的词,和学习伙伴说说你的理解)

(3)读一读(把你的感受送回课文当中,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引导学生汇报

(1)将军的马,早已让给了重伤员。

从“让”字感受到将军是一个关心爱护士兵的人。

(2)将军和战士们一道踏着冰雪行军。

从“一道踏”感受到将军与战士们同甘共苦的人。

(3)他要率领这支队伍向前挺进,为后续部队开辟一条通道。

从“开辟”这个词感受到这支队伍的前面根本没有路,他们要靠双脚、双腿踏出一条路。

(4)教师承接:所以“等待他们的将是十分恶劣的环境和十分残酷的战斗:可能是( );可能是( );可能是( );可能是()…这里有一处省略号,请你想象这支队伍还会遇到什么困难?

第一种“可能”是吃不上饭。冰雪封山,没有烧饭的柴火,没法做饭。带的粮食路上吃完了,又不可能找到野菜和野果。

第二种“可能”是睡雪窝。茫茫风雪路,脚下一走一滑,一天不可能走出雪山,过夜是自然而然的事。战士们又累又饿,一停下来,马上就会睡着。连棉衣都很缺乏的情况下,上哪儿去弄棉被呢?只好睡在雪窝里。

第三种“可能”是一天要走一百几十里路。可以稍加计算:每天走10小时,每天走100里,每分钟得走80多米的风雪山路,实际上,不止一百里,还要加几十里,我们可以体会一天要走一百几十里路之难。

第四种“可能”是遭到敌人的突然袭击。红军在长征路上,一直是前有堵截,后有追兵,天上还有飞机轰炸,敌人的追兵随时都可能到来。

还可能有的战士不小心滑倒摔伤,还可能有的战士不小心滑倒掉进山涧,还有可能遇到雪崩。)

小结:是的。这支队伍在未来的道路上还会有更多的可能存在。无论哪一种可能都足以摧毁我们这支装备很差的队伍,更何况是几种“可能”一齐出现呢!在这种情况下,如果你正好是这支队伍的将军,面对这重重困难,你会怎么样?……对,将军也会这样忧虑:“这支队伍怎么样呢?能不能经受住严峻的考验呢?”

(三)自学第七自然段。

过渡:就在这时,一个警卫员回来告诉他:“前面冻死了一个人……”这个人就是军需处长。大家知道军需处长在军队主要是做什么工作的吗?他为什么会冻死?他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

1.出示自学提示

(1)想一想(用心读课文,把带给你强烈感受的词语和句子圈画下来,在字里行间感受军需处长是一个怎样的人)

(2)说一说(用自己的话把感受和同桌互相交流一下)

(3)读一读(把这种感受送回到课文当中,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引导学生汇报交流

(1)一个冻僵的老战士,倚着一棵光秃秃的树干坐着,一动也不动,好似一尊塑像。

我打算这样进行导学:从文中“冻僵”一词引导学生说一说他为什么会冻僵?运用上挂下联的学习方法,联系最后一句话“单薄、破旧的衣服紧紧地贴在他的身上。”说明他穿得少。他是军需处长应该是这支队伍穿得最暖和,最有可能爬过雪山的人。可是他却冻死了。他的棉衣呢?别的战友没有棉衣吗?(这是一只装备很差的队伍)他为什么要把棉衣给战友?他把自己的棉衣给别人时是怎么想的?

(2)他的神态十分镇定,十分安详。

我打算这样进行导学:请你联系生活实际想像一下:如果一般人在面对死亡时会怎么样?为什么军需处长神态十分镇定,安详?引导学生理解是因为他感到自己已经完成了党交给的任务,他没有看到一个战士在雪地里倒下,他尽到了自己的责任,他感到很安慰很满足,所以他十分镇定十分安详。

3)右手的中指和食指间还夹着半截纸卷的旱烟,火已经被飞雪打灭;左手微微向前伸着,好像在向战友借火,单薄、破旧的衣服紧紧地贴在他的身上。

引导学生思考:请同学们再看这句话,临死之前,军需处长想要做什么?再想一想在这冰天雪地里,他抽烟做什么?因为他冷,他很痛苦。你再联系上文说他死时神态安详。这不矛盾吗?他这么做是为了想用抽烟来掩饰他内心难以忍受的痛苦。军需处长和正常人一样,他在死之前也是非常痛苦的,但是他为了让其他的战士活下去,他宁可自己被冻死,体现了军需处长舍己为人的精神。

3.引导学生想象写话:

(出示军需处长冻僵的画面)我们可以想到,在冰天雪地里,军需处长肯定瑟瑟发抖过,手脚麻木过……他都挺过来了,可现在,他饥寒交迫,无力站起,只好倚靠在树干上。此时,他会想起什么?对自己说些什么?对战友叮嘱些什么?对远方的亲人寄托些什么?请把自己当成军需处长,把他崇高的内心和美好的灵魂展现出来。

4.师生对读:就是这样一位掌握着这支队伍所有物资的军需处长,却因为衣服单薄破旧而被活活冻死了,多么令人肃然起敬!让我们一起把这种崇敬之情送回到课文中去,好吗?

四、总结

学习到这儿,你有什么感受?剩下的部分我们第二节课来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