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语文基础 > 课文 > 无声阅读训练方法集锦

无声阅读训练方法集锦

推荐人: 来源: 阅读: 2.38W 次

无声阅读训练方法

无声阅读训练方法集锦

无声阅读是快速阅读的基本功之一。但是初学者常会犯以下的错误。

误区之一:强行压制音读

诚然,无声阅读就是眼睛看到文字,同时大脑中思索,理解,从而省去了发音的阶段。但是,这个发音阶段的省略,是视读理解达到一定地步,音读理解已经没有什么用处而自然而然的达到的,是看到文字自然的不发音。就好像“懒得”发音一样。

但是很多人认为看到文字不发音了,就是无声阅读了,于是拼命的抑制住脑内发音。这样的抑制,使的阅读者光顾着检查自己是不是发音去了,根本无暇顾及理解,或者顾及到了理解也会因为检查发音而思维一再中断。更要命的是,本来视读理解没有建立好,又因为音读理解被强行压制掉,造成一些人的阅读障碍,甚至使一些神经脆弱的人变成神经质。

 误区之二:无声阅读是可以通过速度的冲击而自然达到的

不光是初学者这样认为,就连某些速读资深人员也这样认为。诚然,有些人在高速的眼动过程中,通过冲击实现了无声视解,但是却是凤毛麟角。更多的人,练就的是快速音读的本事,一旦视野内的文字过多而无法跟上音读时,就变成了发视野中某些字音的“猜读”。这就是为什么感觉“速读”了,却没法阅读困难书籍的原因。

退一步说,就算靠速度冲击达到无声阅读了,但是也是相当不牢固的。一旦遇到困难点的段落就会遇到问题。有的人是高速的略过,然后读第二遍,第三遍。有的人是慢下来,仔细阅读。但是一慢下来,就会陷入原来的音读理解模式中,辛苦练就的无声阅读丝毫不起作用。

 误区之三:脑中数数“1234”或者念某些字来“以音克音”

忘了在哪里看到过这个说法了。这样的饮鸩止渴的方法,后面还有一堆的叫好声。了解无声阅读的人都知道,无声阅读是让大脑的语言中枢暂时先休息,看到字不再发音了,从而实现视读理解。但是假如你脑中默念一些东西,不仅不会让语言中枢休息,而且还会刺激它活动起来。无声阅读越练越有声。

但是为什么有的人感觉似乎有些帮助呢?因为,此时你的无声不是因为语言中枢的休息而无声,而是它要同时发两个音而无法发声。所以,暂时是无声了。但是,活跃的语言中枢必然要想办法克服这个问题。于是问题出现了。一般用这样的方法达到无声阅读的人会经历以下这几个阶段:

1.似乎有效期:在此期间,因为大脑语言中枢的无法发音,好像看字不发音了。某些本来就有一定视解能力的人,也因此而好像可以无声阅读了。但是,因为要“以音克音”,即便是能无声阅读,也和看到文字就理解的真正的无声阅读大相径庭。

2.无效期:好景不长,通过这样的所谓的无声阅读,阅读过一段时间以后,活跃的大脑语言中枢必然会想办法突破你的“克制”,然后就会出现这样的情况:脑子里发出一个声音,但是眼睛看到文字同时还有一个声音,两个声音两张皮的进行,自己还是靠着音读而理解,同时自己的脑子里为了克制音读的那个声音对于理解是很大的干扰,导致理解的断断续续。

3.阅读障碍期:很多人到了第二个阶段的时候,就已经意识到到了这样的方法是不行的,所以就放弃了,此时回头还可以亡羊补牢。但是有些人却执迷不悟,继续这样练习下去,就会出现阅读障碍:长时间的“以音刻音”导致原来的音读理解障碍,但是这种方法又根本不可能建立视读理解,于是出现了阅读困难,不知道该怎样去阅读了。

 误区之四:害怕发音而不去理解

从加古德茨的方法开始,有一种方法是先把文字当成形象处理,当看到文字不发音以后,在去理解文字的意义。这本来不是一个错误,但是很多人的应用错误导致了这个方法无法进行。他们消除音读的时候不是自然的去看达到的无声,而是拼命的“抑制理解”,让大脑看到文字以后无反应,从而实现所谓的“看字无声”。这样达到无声状态以后,练习理解时必然出现的一个问题就是看到文字还好,不发音,但是一旦要求理解,就会脑内发音,以前的训练统统无效。

 快速阅读记忆训练中的五忌

在学习快速阅读,最重要和最必须的是克服传统阅读中的毛病和不良习惯。一般说来,快速阅读有五忌:

(1)、在阅读时忌边看边读。如你阅读中发声,就增加了口读和耳听的步骤。试想,你读一本书籍,将要花多少唇舌和多长的耳朵呵!

(2)、在阅读时忌视野狭窄。我们在传统阅读中,往往是眼睛顺着书本逐字读,使眼睛不断处于转动,停顿的交替中。快速阅读应成功地记住整段整行甚至整篇的意思,而不是局限于某个字的字义。因此快速阅读时的视线应和书页垂直,并采用从上向下看的方法。

(3)、在阅读时忌反复浏览。我们在传统阅读中,往往有的人在读了一字半句之后,又反复回头看一遍,这很费时间。科技书刊的快速阅读,只需完整地读一遍,抓住所需资料,过滤进入大脑。只容许在全书(篇)看完之后,有必要时再重复细读某些章节,中间不要反复停顿。

(4)、在阅读时忌死板而无目的。我们的快速阅读不但求快,最重要的还是正确领会书籍或资料的内容实质。提高速度和改善阅读方法,无非为了多学些知识。因此,高效阅读一般应有自己阅读目标而去读。经过实践证明,采用“筛选”式和“寻读”式的阅读法,往往会使你的阅读的速度和效果双丰收。

(5)、在阅读时忌注意力不集中。经对从众多阅读对象的长期观察中获悉:“心不在焉,粗心大意,漫不经心”地阅读方式是最慢的,效果最差的。因为其思想不集中,什么东西也装不进去,白白浪费时间。我们在快速阅读要求:在有限的时间内,集中精力和注意力,完成快速阅读量,在碰到一些难懂而又较枯燥的内容时,更要加倍集中注意力,否则将事倍功半。

 一分钟阅读训练

一分钟,作五次。阅读后,按照原样,写下来并查对有多少正确,登记在成绩表上。

现在第一次开始:

九 小桔灯 冰心

只有八九岁光景 仄仄的楼梯 我无聊地站了起来

斑斑的血痕 她惊异地说 我提着这灵巧的小桔灯

这是十几年前的事了。

在一个春节前一天的下午,我到重庆郊外去看一位朋友。她住在那个乡村的乡公所楼上。走上一段阴暗的仄(zè)仄的楼梯,进入一间有一张四方桌和几张竹凳、墙上装着一架电话的屋子,再进去就是我的朋友的房间,和外间只隔着一幅布帘。她不在家,窗前桌上留着一张条子,说是她临时有事出去,叫我等着她。

我在她桌前坐下,随手拿起一张报纸来看,忽然停见外屋板门吱的一声开了,过了一会,又听见有人在挪动那竹凳子。我掀开帘子,看见一个小姑娘,只有八九岁光景,瘦瘦的苍白的脸,冻得发紫的嘴唇,头发很短,想去摘墙上的听话器。看见我似乎吃了一惊,把手缩了回去。我问她:“你要打电话吗?她一面爬下竹凳一面点头说:“我要XX医院,找胡大夫,我妈妈刚才吐了许多血!”我问:“你知道XX医院的电话号码吗?”她摇了摇头说:“我正想问电话局……”我赶紧从机旁的电话本子里找到医院号码,就又问她:“找到了大夫,我请他到谁家去呢?”她说:“只要说王春林家里病了,她就会来的。”

现在原样写出记忆的文字(包括标点符号),对照对了几个字符(不要添字符,添的字符记数时不算),记下来。(本段464个字符)

请核对:您对了多少!

又开始:2

我把电话打通了,她感激地谢了我,回头就走。我拉住她问:“你的家远吗?”她指着窗外说:“就在山窝那棵大黄果树下面,一下子就走到的。”说着就登、登、登地下楼去了。

我又回到里屋去,把报纸前前后后都看完了,又拿起一本《唐诗三百首》来,看了一半,天色越发阴沉了,我的朋友还不回来。我无聊地站了起来,望着窗外浓雾里迷茫的山景,看到那棵果树下面的小屋,忽然想去探望那个小姑娘和她生病的妈妈。我下楼在门口买了几个大红桔子,塞在手提袋里,顺着歪斜不平的石板路,走到那小屋的门口。

我轻轻地叩着板门,刚才那个小姑娘出来开了门。抬头看见我,先楞了一下,后来就微笑了,招手叫我进去。这屋子很小很黑,靠墙的板铺上,她的妈妈闭着眼平躺着,大约是睡着了,被头上有斑斑的血痕,她的脸向里侧着,只看见她脸上的乱发,和脑后的一个大髻。门边一个小炭炉,上面放着一个小沙锅,微微地冒着热气。这小姑娘让我坐在炉前的小凳子上,她自己就蹲在我旁边,不住地打量我。

现在原样写出记忆的文字(包括标点符号),对照对了几个字符(不要添字符,添的字符记数时不算),记下来。(本段407个字符)

请核对:您对了多少!

又开始: 3

我轻轻地问:“大夫来过了吗?”她说:“来过了,给妈妈打了一针……她现在很好。”她又像安慰我似的说:“你放心,大夫明早还要来的。”我问:“她吃过东西吗?这锅里是什么?”她笑着说:“红薯稀饭——我们的年夜饭。”我想起了我带来的桔子,就拿出来放在床边的小矮桌上。她没有做声,只伸手拿过一个最大的桔子来,用小刀削去上面一段皮,又用两只手把底下的一大半轻轻地揉捏着。

我低声问:“你家还有什么人?”她说:“现在没有什么人,我爸爸到外面去了……”她没有说下去,只慢慢地从桔皮里掏出一瓤一瓤的桔瓣来,放在她妈妈的枕头边。

炉火的微光渐渐地暗了下去,外面变黑了。我站起来要走,她拉住我,一面极其敏捷地拿过穿着麻线的大针,把那小桔碗四周相对地穿起来,像一个小筐似的,用一跟小竹棍挑着,又从窗台上拿了一段短短的蜡头,放在里面点起来,递给我说:“天黑了,路滑,这盏小桔灯照你上山吧!”

我赞赏地接过来,谢了她。她送我到门外,我不知道说什么好,她又像安慰我似的说:“不久,我爸爸一定会回来的。那时我妈妈就会好了。”

现在原样写出记忆的文字(包括标点符号),对照对了几个字符(不要添字符,添的字符记数时不算),记下来。(本段449个字符)

请核对:您对了多少!

又开始:4

她用小手在面前画一个圆圈,最后按到我的手上:“我们大家也都好了!”显然地,这“大家”也包括我在内。

我提着这灵巧的小桔灯,慢慢地在黑暗潮湿的山路上走着。这朦胧的.桔红的光,实在照不了多远;但这小姑娘的镇定、勇敢、乐观的精神鼓舞了我,我似乎觉得眼前有无限光明!

我的朋友已经回来了,看见我提着小桔灯,便问我从哪里来。我说:“从……从王春林家来。”她惊异地说:“王春林,那个木匠,你怎么认得他?去年山下医院里有几个学生,被当作共产党抓走了,以后王春林也失踪了,据说他常替那些学生送信……”

当夜,我就离开了山村,再也没有听见那小姑娘和她母亲的消息

但是从那时候起,每逢春节,我就想起那盏小桔灯。12年过去了,那小姑娘的爸爸一定早回来了。她妈妈也一定好了吧?因为我们“大家”都“好”了!

一九五七年一月十九日(小桔灯完)

现在原样写出记忆的文字(包括标点符号),对照对了几个字符(不要添字符,添的字符记数时不算),记下来。(本段340个字符)

请核对:您对了多少!

又开始:5

一、榆线饭 刘绍棠

我自幼常吃榆线儿,现在却很难得了。

小时候,年年青黄不接春三月,榆钱儿就是穷苦人的救命粮。杨芽儿和柳叶儿也能吃,可是没有榆线儿好吃,也当不了饭。

那时候,我六七岁,头上留个木梳背儿;常跟着比我大八九岁的丫姑,摘杨芽,采柳叶,捋榆线儿。

丫姑是个童养媳,小名就叫丫头;因为还没有圆房,我只能管她叫姑姑,不能管她叫婶子。

杨芽儿和柳叶儿先露头。

杨芽儿摘嫩了,浸到开水锅里烫一烫会化成一锅黄汤绿水,吃不到嘴里;摘老了,又苦又涩,难以下咽。只有不老不嫩的才能吃,摘下来清水洗净,开水锅里烫个翻身儿,笊篱捞上来挤干了水,拌上虾皮和生酱作馅,用玉米面羼合榆皮面擀薄皮儿,包大馅儿团子吃。可这也省不了多少粮食。柳叶不能做馅儿,采下来也是洗净开水捞,拌上生酱小葱当菜吃,却又更费饽饽。

杨芽儿和柳叶儿刚过,榆线儿又露面了。

村前村后,河滩坟圈子里,一棵棵老榆线树耸入云霄,一串串榆线儿挂满枝头,就像一串串霜凌冰挂,看花了人眼,馋得人淌口水。

现在原样写出记忆的文字(包括标点符号),对照对了几个字符(不要添字符,添的字符记数时不算),记下来。(本段414个字符)

请核对:您对了多少!

 快速阅读训练中“音读”现象能克服吗?

“音读”一般是指我们在快速阅读时看书过程中大脑的听觉器官和发音器官有意无意地发出读音的现象。比如当我们在看到“速读记忆专业训练”这十一个字时,不管你出声读出来,还是在心里默读,“速读记忆专业训练”这十一个字的读音都会在你的大脑中是反映出来,在大多数国人的习惯中,如不读出这十一个字来就违反了我们最已习以为常的阅读习惯,也可能无法理解这些字的含义,这个大脑的思维及运用过程即是我们阅读时的音读反映过程。

音读是一个人类历史传统形成的习惯

人类在自身的文化知识发展过程中一般都在借助于人类各种语言的“语音”去明确“语意”含义,在这个过程中,人的大脑经历了:眼睛看到字形——大脑反馈出字音——大脑明确字义——最终理解文章意义这样一个过程。我们把这个过程叫为“音读”。

当人类进行阅读启蒙教育的时候,为了培养语感,强化对文字及文章作品的感受和体验,特别是中国历来要求“眼到、口到、耳到、心到”,阅读一般都经历“眼看——口诵——耳听——心想”的曲折过程,其中间就有“音——语转换”的两个环节。即所感受的文字单词信息的传统读法就是采用发声的朗读、诵读和背诵。而且这个读书习惯是传承几千年,已经深深成为中国人的读书学习习惯,当它成为国人读书的唯一或主流的习惯时,其缓慢而低效率的局限和危害就显而易见了。

在实际的读书过程中,很多人以为“读书”就是在头脑里“读”出一个个字的音然后再来理解文字意义。一般读书时不发出声音读,我们称为在心里“默读”。我们习以为常的传统阅读,实际上就是朗读和默读。朗读是指按照实际发的音来一个一个地读文字,默读也是一种音声化现象,不过口不出声而是在头脑中进行而已。也就是说,这不是在视觉辨认时就认知的,而是由听觉来确认的。音读也好,默读也好,都必须在听觉的反映下认知。历史以来,许多读者都有一种错觉:朗读属于“有声阅读”,默读属于“无声阅读”。其实,前半句对头,后半句大错。据检测,默读时嘴唇、舌头和喉头等其他发音器官从外表看似乎是静止的,从实里看却处于一种潜动状态,有一种“内听”现象,仍然属于“音读”的范畴。“潜音默读”的速度比“发声朗读”的速度快一些,但又快不了多少。

 音读这个阅读习惯我们能去掉吗

音读这个中间环节是不是可以去掉呢?我回答是肯定的。在快速阅读中实际上人们都有超近路,关闭你的听觉系统、发音器官功能的,可以直接用你反应灵敏、传输极快的眼、脑来看书。如广大读者一般都会有这样的经历和感受:当你坐在快速行驶的汽车或火车上,有时车窗外会有一些文字标语、广告牌在人们面前一闪而过,如提示道路交通安全的“车让人,让出一份安全”、“车让车,让出一份和谐”;如提示节庆的“热烈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五十六周年”、“山高人为峰”等,它们虽然一闪而过,速度很快。这时我们发音器官还没有时间来得及反映这些广告文字的字音,但我们已经看懂了这些标语和广告的文字词语或者是意思了,这说明当人的视觉与大脑配合时,它往往快于听觉和发音器官,而且完全具备“一视即知,一知即懂”的眼脑直映能力。这个过程说明了人的眼睛接受到的文字等信息可以直接反映到大脑中去,音读这个中间环节是完全可以去掉的。只不过人们要能达到“眼脑直映”境地如果没有经过系统的训练一般需要一些必须和必要的条件:

一是你必须具备必须的语言基础知识和文化积累。例如你如果对“和谐社会”、“KTV量贩”这些词语根本没有看过也不知道它的真实意义是什么,那么你无论具备何等突出的速读技巧也无法能对你所不熟悉文字、文章进行快速阅读,因为你对你所看到的单词和文字意义根本无法理解,更谈不上眼脑直映了。因此,我们说能快速阅读的基础是你必须具备必须的语言基础知识和文化功底,人的任何记忆的再现都是建立在人本身大脑已有的知识积累的基础上的,没有知识积累也就没有人的眼脑直映的记忆反映了。

二是你能够对一闪而过的文字、标语、广告词看清记住的话,那它必须是你所熟知的内容。大家都会有这样的体会,在看到“老虎”“熊猫”这样的单词时,我们往往在大脑中反映它的形像大于单纯词汇意义;看到“NBA篮球巨星姚明”时在我们大脑出现的是他的具体形像,而不需要一个字一个字地去读它。因此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在面对我们原来比较熟悉文字或单词时,我们不需要发音阅读,完全可以做到“一视即知,一知即懂”的境界。

三是在“视读”时你必须能高度注意力的集中,它是你能够“视读”心理素质。试想你在面对飞驰而过的标语和广告牌时,如果心理稳定,思想集中的话,你是完全可能看清和记忆所闪过的文字和图像内容的,反之则是不可能的。当然这也与你有没有这方面的训练与实践有关系,如有的朋友,你就具备这些能力,反之则没有这些条件。

如何做一个自我要求的读者

在阅读的时候,让自己昏昏入睡比保持清醒要容易得多。爬上床,找个舒适的位置,让灯光有点昏暗,刚好能让你的眼睛觉得有点疲劳,然后选一本非常困难或极端无聊的书—可以是任何一个主题,是一本可读可不读的书—这样几分钟之后,你就会昏昏人睡了。

不幸的是,要保持清醒并不是采取相反的行动就会奏效。就算你坐在舒适的椅子里,甚至躺在床上,仍然有可能保持清醒。我们已经知道许多人因为深夜还就着微弱的灯光阅读 全脑速读,而伤害了眼睛的事。到底是什么力量,能让那些秉烛夜读的人仍然保持清醒?起码有一点是可以确定的—他们有没有真正在阅读手中的那本书,造成了其间的差异,而且是极大的差异。

在阅读的时候想要保持清醒,或昏昏入睡,主要看你的阅读目标是什么。如果你的阅读目标是获得利益—不论是心灵或精神上的成长—你就得保持清醒。这也意味着在阅读时要尽可能地保持主动,同时还要做一番努力—而这番努力是会有回馈的。

好的书,小说或非小说,都值得这样用心阅读。把一本好书当作是镇静剂,完全是极度浪费。不论睡着,还是花了好几小时的时间想要从书中获得利益—主要想要理解这本书—最后却一路胡思乱想,都绝对无法达成你原来的目标。

不过悲哀的是,许多人尽管可以区分出阅读的获益与取乐之不同—其中一方是理解力的增进,另一方则是娱乐或只是满足一点点的好奇心—最后仍然无法完成他们的阅读目标。就算他们知道那本书该用什么样的方式来阅读,还是失败。原因就在他们不知道如何做个自我要求的阅读者,如何将精神集中在他们所做的事情上,而不会一无所获。固定程序阅读法

消除音读训练

(1) 记号训练

请先看图11。在圆中心打点的记号,用点线连结着。点线表示视线的移动。如果是这种记号,就不能念出声,只能看。即使你想在头脑中发音,但由于没有读法,所以仍不能发音。不过,应将这些记号当做是铅印字来看。

用这种方法,就完全没有了“会读,不会读”的心理负担,对还没能去掉默读习惯的人非常台适。

再者,由于不是语言而是记号,其情报进入右脑,左脑则是完全休息的状态)。

■ 训练法(训练图示见图9)

①背伸直坐。将书(训练图)置于脸的正面。图书与脸的距离约30~40厘米。

②将视点由书页的右上依次向下行移动。此时。不要去区别记号的圆和点,将圆和点同时看,这是要点。

③训练中,让视点如流水般地移动,中途不要停止眼球的运动。

④初练时,以一分钟为单位,其间尽量快速准确地看清记号。

⑤最初几乎只能一行一行地看记号,而且,视野只能收入一行的1/2左右。反复训练后,一眼就能捕捉一行记号。

⑥训练三四天后,就能一眼两三行两三行地看了。继而,真因各人视神经的差异,有的能一眼看1/3页,有的则一眼能看1/2页,而且能看确实。

⑦经过大约一周,就能一眼看清整整一页了(一页记号数是150个)。

⑧在以一分钟为单位的训练之后,就试验一下看4500个记号(30页)要用多少时间,并作下记录。随着训练的进展,时间自被缩短。

⑨这—训练完成时,基本能达到看完4500个记号(30页)只用15秒时间。为了用15秒能看完30页的记号,故除了眼球运动以外,还需要能快速地翻动书页。因此,还要养成能尽可能迅速翻书的习惯。

(2) 文字及数字训练

完成记号训练后,则将记号变为文字及数字。在记号训练中,使用的均是不可能读音的对象(记号),而现在,读音则成为了可能。

但是,由于简单并列的文字、数字,完全不具有意义,即使在头脑中默读也完全无意义,所以,可以将其看成与记号训练完全是一回事。由于同记号训练相同,所以当它们在头脑中反复出现时,不会去记住它们。因此,我们也只须象记号那样,力求一跟就能看清它们即可。

这—训练,是将以前逐一思考每一个文字和数字(在头脑中默读)的阅读方法改变为一开始就让大量铅字为人一目瞥之的靠右脑来知觉的阅读方法。训练时,什么也不用考虑。利用平假名、片假名,汉字,英语、阿拉伯数字等,使眼球的运动轻快,以使自己习惯于用这种方法,感觉去看书本上的铅字。

要达到一眼看清一整页的文字,数字,需要坚毅持久地训练。如果—旦从记号变为文字、数字后,眼睛的运动又变了,头脑中又开始出现音读时,则须再次重新回复到记号训练。只要真正掌握好这个训练仅此一举即能达到—分钟读数千字的水平。

■ 训练法(训练图示见图10)

①与记号训练同样,将书(训练图)置于脸的正面,书与脸的距离约30一40厘米。

②将眼由图右上依次向下行移动。这时,务须注意不要一个字一个宇去发音、记忆,只要迅速将数字,文字的形状看清就行了。

③训练中,让视点如流水般地移动,中途要停止眼球的运动。

④韧练时以一分钟为单位,其间力求尽快,正确的看清铅字。

⑤最初几丸只能几行几行地看。在熟练掌握了记号训练的人当中,也有人马上就能如同看记号一样地看文字了。伹由于在实际阅读书本时,常有人又退化到原来默读的状态,所以,即使是能马上同看记号一样看文字,数字的人,也不要忽略这—训练。

⑥训练三、四天后就能—下子看清两、三行了。随着训练的进展,渐渐能看更多的行数,一直到十行二十行—下子确实地映入眼中。视幅很快地被开扩了。

⑦力求训练达到20秒以内看40页的文字数字。

⑧在以一分钟为单位的训综之后,则进行看40页分量的文字、数字训练,看看需要多少秒钟,并作下记录。

⑨达到15秒钟能看完40页分量的程度,文字及数字的训练可告结束

快速阅读训练方法和阅读技巧

所谓快速阅读就是利用视觉运动的规律,通过一定的方法训练,在较短的时间里阅读大量的书报资料的一种科学的学习方法。快速阅读这一概念的内涵应有以下几个属性构成:

①阅读文学材料的快速性

②阅读文学材料的无声性

③阅读方法的科学性

1.阅读文学材料的快速性

要想达到此目的,关键是眼肌能训练,即用特殊方法,使眼肌能灵活自如,达到视角,视幅,视停,视移等视觉最佳状态。使视线如行云流水般地快速阅读,训练方法可按手指法(即目光随着手指左右,上下移动,头不要摇动),图谱法(如点,圆,抛物线等图形目光沿着图形而快速移动),词谱法,投影仪进行快速阅读的基本功训练。当眼肌能训练适应之后,可采用快速阅读初级方法之一:跳读法。所谓跳读法就是指眼光从一字群跳到另一个“字群”进行识读(字群是由多个单词组成的)这个过程眼球按“凝视──跳跃──凝视”的程序进行连续,不断运动,如:

Themanin/thebrowncoat/wasreadingabook.

当跳读练习熟练之后,我们可进行练习扩大视力识读文字的单位面积的训练。首先进行五个单词的练习,练习是主视区总应放在中间,也就是主视中间的3个单词,两边单词用余视力扫视。如:

/We/haveacolour/TV/

在练习五个单词达到熟练之后,就可加宽视区练习,一下看六个单词,七个单词,甚至达到九个单词,逐渐加宽视区范围,延长目光移视长度,这样就能缩短凝视时间,达到快速阅读的目的。

2.阅读文字材料的无声性

上面我们介绍的只是快速阅读的先决条件,速读的关键还在于“无声”训练,在阅读速度上,无声要比有声快,这是因为有声阅读是眼,脑,口,耳四个器官一起活动,文字符号反映到眼睛,再传到大脑,大脑命令嘴发音,耳在监听辨别正确与否。而无声阅读只是运用眼和脑两大器官,省去了口的发音和耳朵的监听,因而它的速度要快,快速阅读的信息变换方式为:书面信息->眼睛扫描信息->大脑记忆中枢的信息。因此我们应用特殊的方法和手段消除读音和心音,特殊手段就是用自身单声调鼻音,单声调心声或外界背景音乐抵消并消除读音和心音的手段,对特殊顽固的不发音不能阅读的人,还可用一套自创歌曲,边唱边读,最后达到无音阅读。

3.阅读方法的科学性

我们在阅读的时候,必须通过直觉,联想,相象,逻辑分析和综合判断等一系列思维活动,才能把顺次进入视觉的一连串文字信号转换成概念和思想,完成阅读过程,要完成其过程,必须进行科学阅读,进行科学阅读应具备以下几个条件:

①自信心:一个人要想在快速阅读上获得成功,首先要有自信心,在快速阅读时,自信心是很重要的,只要我们坚信我们能成功,通过长期苦练就会实现的。

②集中注意力:快速阅读的同时还要求快速记忆,这就要求在阅读时,不仅要阅读,而且要记,要理解,这是一个高难度的思维活动,没有集中的注意力是很难保证“速读”的完成。

③快速理解──快速阅读的催化剂。“理解”就是利用已有的知识经验,去获得新的知识经验,并把新的知识经验纳入已有的知识经验系统中,理解可分为直接理解和间接理解。直接理解就是在瞬息之间立刻实现的,不需要任何中间思维过程,与知觉融合在一起,在这种情况下,主要是通过瞬间忆起以前所得的知识,选取立刻所需要的知识。而间接理解的实现需要通过一系列复杂的分析综合活动,快速阅读用的是中间理解法,它包括:

推断法:实行快速阅读的人往往根据几个单词推断出一个句子,由句子推知整个段落的意思,这就需要多读书,知识积累越多,知识面越宽,理解力越强,快速阅读中的推断能力才能越高。正是由于这种推断,眼睛才能停顿到最有信息含义的地方上。英语中使用的推断法之一是学会略过哪些无关紧要的词汇。

如:Theusuallifespanforshanghaimenis72years.如果我们阅读时不知道“span”的词义,我们也完全可以看懂句子意思是“通常上海男子的寿命是72岁”。推断法之二是利用英语构词法推断词义,构词法由转换,派生与合成三部分构成。

④抓住关键词句:为了提高阅读速度首先应抓住关键词句,因为它是联接上下文的纽带,快速阅读时只注意瞬时关键词,其它便可迎刃而解,抓住关键句子也就是找出主题句,主题句是文章中用来概括大意的句子,主题句往往是每个段落的第一个句子,有时可能是最后一个句子,在特殊情况下可能出现在段落当中,通过识别主题句,可以快速,准确地抓住文章中各个段落的主要意思,如果能把每一段落的大意抓住了,那么全篇文章的中心思想也就把握住了,在阅读中识别主题句,并准确理解其意思,可帮助我们了解作者的行文思路,分析文章的内容结构,搞清楚各个段落之间的逻辑关系,有利于提高阅读的速度和理解的准确性。

⑤快速阅读能促使快速记忆。快速阅读时人的注意力高度集中,连续的快速阅读是一种强化活动,强化活动能够巩固和促进快速记忆的成果。强化记忆有三个层次:

一是死记硬背(这是必要的,不可缺少的层次)。

二是联想记忆。

三是理解记忆。

以阅读现代记叙文类(童话故事,作文选等)为例:要求硬记的是文题,作者,文中时间,地点,人物,姓名,名人名句等;要求联想记忆的故事情节(事件起因,事件发展,关键情节,高潮情节,事件结局);要求理解记忆的关键词,关键句,中心语,段首语,事件性质,人物命运,作者态度,人称变化,词语概念,文章含义或中心思想等等。总之,快速阅读能促进理解的质量,促进理解的速度,促进快速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