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教案中心 > 六年级教案 > 《两小儿辩日》导学案(六年级下册)

《两小儿辩日》导学案(六年级下册)

推荐人: 来源: 阅读: 2.25W 次

  【《两小儿辩日》导学案(六年级下册)】

《两小儿辩日》导学案(六年级下册)

 一、 导入

同学们,我们山东被成为“孔孟之乡”,你知道“孔”指的是谁吗?

孔子名丘,山东曲阜人,春秋时期著名的教育家、思想家、政治家。孔子教过的弟子有三千多人,

其中贤者七十二人,可谓学识渊博,可他也曾被难住过,想不想知道是谁,用什么问题把他难住了?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九课中的第二则文言文,来让我们齐读课题

  二、 出示目标

本节课,我们需要完成以下几个目标:(出示课件)

1、 能流利、正确诵读文言文

2、 积累文言词语,理解课文大意

3、 了解一些有关太阳的基本知识,激发认识自然,了解自然的兴趣。

三、 文学常识

请同学们看一下注释16,本文选自?(出示课件)

《两小儿辩日》选自《列子.汤问》。《列子》相传是周朝列御寇所著的论集。全书基本思想属于道

家一派,宣扬顺应自然,消极无为的哲学。一直为后人珍视。

 四、 初读课文(出示课件)

1、 下面请同学们按照课本上标注的读音和屏幕上画出的节奏,试着将课文度通顺,读

流利。(出示课件)

2、 哪位同学起来把课文读一遍?(2人)

3、 下面请同学们跟老师读一遍。(出示课件)

4、 按照老师的节奏,让我们全班齐读课文。

 五、 再读课文

1、 我们都知道,文言文生涩难懂,下面请同学们试着对照注释,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方法,将课文翻译成现代汉语。(师巡回)

2、 好,下面我们就来检验一下同学们的`学习成果。(出示课件)

解词:“辩”是什么意思?“故”呢?

谁来完整地翻译这一句话?(2—3人)“孔子东游,见两小儿辩斗,问其故”的意思是:全班一起说。

(出示第二句课件,翻译第二句话。方法照上)

(出示第三句课件,翻译第三句话。方法照上)

(出示第四句课件,翻译第四句话。方法照上)

3、好,下面请同桌两人采用一人读课文,一人翻译的办法,将课文再翻译一遍。

六、分析课文

1、在本文中,学问渊博的孔子被谁用什么问题难住了呢?

2、小儿1的观点是(出示课件)(用原文回答)(指导朗读)

小儿2的观点是(出示课件)(用原文回答)(指导朗读)

3、 他们的理由是分别是什么?(出示课件)他们陈述理由的结尾用了什么修辞?这种修辞有什么好处,你能把这种语气读出来吗?

4、 正是由于两个小儿的理由都很充分,所以,孔子也“不能决也”你猜孔子会怎么说?

5、 如果让你把文章分成三层,你会怎么分?

 六、 小结

 七、 在《两小儿辩日》这篇文章中,两个小儿围绕着太阳在初出时和日中时那个距离我们近的问题展开了讨论,小儿1认为早晨的太阳“如车盖”,中午的太阳“如盘盂”,按照“距离近的物体大,距离远的物体小”的原则,早晨的太阳距离我们近,中午的太阳距离我们远; 小儿2认为早晨的太阳“苍苍凉凉”,中午的太阳“如探汤”,按照“远凉近热”的原则,早晨的太阳距离我们远,中午的太阳距离我们近, 从而难住了孔子。

  八、 通过本文的学习,我们从两个小儿身上学到了什么?

那么,我们又从孔子身上学到了什么呢?

 九、 这个问题难住了孔子,你能不能帮助孔子回答他们。

 十、 同学们文言文是古人智慧的结晶,她语言简洁,含义深刻,很值得大家去学习去研究,最后,就让我们在俞伯牙的《高山流水》中,有感情地把课文再齐读两遍。

十一、 布置作业

1、 处理课后习题

2、 背诵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