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教案中心 > 八年级教案 > 《在联邦德国海姆佗市市长接见仪式上的答词》精品导学案

《在联邦德国海姆佗市市长接见仪式上的答词》精品导学案

推荐人: 来源: 阅读: 1.43W 次

 一、教学内容

《在联邦德国海姆佗市市长接见仪式上的答词》精品导学案

《在联邦德国海姆佗市市长接见仪式上的答词》(公刘)

  二、教学目标

1、学习本文构思巧妙,生动幽默的特色。

2、理解文章中心表达作者对海姆佗市市长及其同僚以及对德国人民真诚的赞美之情。

三、教学重点、难点

1、构思巧妙,生动幽默。

2、讲演用语讲究礼貌。

 四、掌握本文的基础知识

1、读准下面加点的字:

海姆佗tuó 胡髭zī 同僚liáo

2、掌握以下词语的解释:

景慕:景仰。

髭:嘴上边的胡子。

同僚:旧时称同在一个官署任职的官吏。

3、了解作者:

公刘(1927—2003),原名刘仁勇、刘耿直,江西南昌人。1937年,他才十岁,即在地方报纸上发表致日本小朋友的公开信,宣传抗日爱国思想。1939年写了第一首诗,1946年正式使用“公刘”为笔名,创作了大量的杂文、诗歌,抨击国民党反动政权。同时半工半读于中正大学法学院。1949年参军。著有诗集《边地短歌》《神圣的岗位》《在北方》《黎明的城》《白花红花》《仙人掌》《离离原上草》《骆驼》《大上海》《梦蝶》《公刘诗选》及叙事长诗《望夫云》《尹灵芝》等。

公刘的诗:有着鲜明的个性特色。首先,他的诗意象奇特,想象丰富。他善于捕捉生活场景中的特殊细节,带有生动性、具体性,在他的代表作《上海夜歌(1)》中:“上海关。钟楼。时针和分针,/像一把巨剪,/一圈,又一圈,/铰碎了白天。//夜色从二十四层高楼上挂下来,/如同一幅垂帘,/上海立即打开她的百宝箱,/到处珠光闪闪。//灯的峡谷,灯的河床,灯的山,/六百万人民写下了壮丽的诗篇:/纵横的街道是诗行,/灯是标点。”全诗只十二行,诗人便精确地捕捉到富有新上海特征的具体形象:入夜后,上海高耸的钟楼,长长的街道,穿梭的车辆,“到处珠光闪闪”,富有立体感地概括了上海夜晚动人的景色。其次,公刘的诗构思奇巧,富有哲理意味。他善于从一个极其平常的生活场面出发,由实到虚,由感性描绘升华为一种明晰的思想和社会意义。典型的如《五月一日的夜晚》:“天安门前,焰火像一千只孔雀开屏,/空中是朵朵云烟,地上是人海灯山……//羡慕吧,生活多么好,多么令人爱恋,/为了享受这一夜,我们战斗了一生”。通过酣畅流利的笔触把生活实景升华为一种崇高的精神信仰,这和当时的诗歌观和审美观相符合。

公刘的诗歌直接影响了当时许多军旅诗人的创作。1956年之后,他的诗不再是单纯的、一味的歌颂,而是在肯定新生活的同时,对生活中的负面现象发出了质疑;他不再是“西盟的早晨”里那朵奇异的云彩,而是一个能“敲出金属的铿锵”的“白杨”。愈到后来,他的诗便愈见冷峻敏锐。

他的诗歌观点是既继承中国古典诗歌的精华,也吸收外国优秀诗歌的长处。大量作品被翻译成各国文字。他的早期作品表现革命乐观主义的精神,热烈直白。新时期以来的作品则风格沉郁,对历史和现实的感悟富有哲理,对发生在中华大地上的悲欢沉浮进行严峻的反思,感觉敏锐,意象深邃。

4、了解本文的写作背景:

1987年4月,公刘率领中国作家代表团出访联邦德国,这篇讲演就是他在联邦德国海姆佗市市长接见仪式上的答词。

5、关于答词:

答词是演讲的一种,而一次成功的演讲除了需要一篇出色的演讲稿,演讲者本人的感染力也是至关重要的。(演讲即“边讲边演”),所以必须运用恰当的语气、语调、表情、手势等来增加演讲的感染力和吸引力。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

早年,海姆佗一度鼠害猖獗,居民深受其苦。一日,忽有一个身着花衣的流浪汉来到这里,声称他有一支魔笛,可除祸患。当地贵族应许事成之后,重金酬谢。果然,花衣吹笛人奏响魔笛,将众鼠引入河中,尽数淹死。但此时贵族却拒不履行诺言,花衣吹笛人一怒之下,再次吹响魔笛,该城130名儿童闻声自动跟他出走。这篇演讲词就是以作者和民间故事中花衣吹笛人的对话来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感情的。

  (二)理清文章的思路:

这篇讲演除称呼外,可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第1段),简述中国作家代表团由于景慕海姆佗市而提前到达。

第二部分(第2—3段),先略写初到海姆佗市的情况,然后着重介绍和花衣吹笛人攀谈的内容,表达出答词的主要意思。

第三部分(第4段)点明这篇讲演是贺词,也是答词。

  (三)研读文章:

1、学习第一部分

文章开头独句成段。“景慕……大名”、“早就……熟悉”,表示心向往之,由来已久;“提前……到达”,心情迫切,溢于言表。“德国民间故事”,为下文埋下伏笔。“大名”“贵市”等都是恰当的礼貌用语。

2、学习第二部分

思考:第2段介绍了海姆佗市的哪些情况?第3段是如何展开作者和花衣吹笛人的对话的?

第2段,写初到海姆佗市的情况。这一段共两句话。第一句突出“欣赏过几乎任何商店橱窗全都陈列着的大大小小的老鼠”,因为这与“民间故事”有关。第二句,由“发现”民间故事里的主人公“花衣吹笛人”十分自然地引出下段的内容。

第3段,介绍和花衣吹笛人攀谈的内容。首先用设问句承上启下,并幽默地说和花衣吹笛人的谈话可以公开。接着活灵活现地写了和花衣吹笛人见面的情况,似乎确有其事。然后,着重表述了“我”对花衣吹笛人讲的两段话。第一段“求告”的话,指出了联邦德国存在的一个社会问题,批评不少德国青年“只顾个人轻松快活”,不承担应有的社会责任,导致“儿童越来越少了,人口结构也出现了老龄化的趋势”;第二段“解释”的话,赞扬市长和他的同僚“是一些信守诺言的好人”,表示了亲切友好的态度。最后,“行行好吧,先生!”表达了良好的祝愿:“便直奔这座大厅”,与第二段开头“在进入这座市政大厅之前”遥相呼应。

花衣吹笛人的故事是与海姆佗有关的一个故事,作者在海姆佗市市长接见仪式上的答词中引用这个故事,显示出了对海姆佗市历史文化的尊重,也显得亲切。西方有些国家人口出生率低,人口总数呈负增长状态,作者借与花衣吹笛人的对话,要求他不要像故事中那样把孩子带走,从而表现了对海姆佗市的祝愿,这又显得非常巧妙自然。从中可以看出,致答词,衷心祝贺,要尊重对方,了解对方,切合对方的实际,说到别人心上,并充分表达自己的真诚美好心愿。

这篇讲演生动幽默、风趣动人,不断激起“鼓掌、欢呼、跺脚”。

它巧借有关海姆佗市的一则民间故事,通过虚构和花衣吹笛人攀谈的情节,指出了联邦德国存在的一个社会问题,表达了对海姆佗市市长及其同僚以及对德国人民真诚的赞美之情。

3、学习第三部分

这里也是独句成段。“上面这一席话”,回应了前文。前一个分句表明是贺词,后一个分句表明是答词。这样的结尾干脆利索,而又值得人反复咀嚼。

 (四)重点解析:

1、在这篇答词中,作者构思了与花衣吹笛人对话的情景,借对花衣吹笛人提出的要求表达了对海姆佗建城千年庆典的祝贺,你觉得这样写有什么好处?你从中得到什么启迪?

花衣吹笛人的故事是与海姆佗有关的一个故事,作者在海姆佗市市长接见仪式上的答词中引用这个故事,显示出对海姆佗市历史文化的尊重,也显得亲切。西方有些国家人口出生率低,人口总数呈负增长状态,作者借与花衣吹笛人的对话,要求他不要像故事中那样把孩子带走,从而表现了对海姆佗市的祝愿,这又显得非常巧妙自然。从中可以看出,致答词,衷心祝贺,要尊重对方,了解对方,切合对方的实际,说到别人心上,并充分表达自己的真诚美好心愿。

2、这篇讲演生动幽默、风趣动人,不断激起“鼓掌、欢呼、跺脚”。仔细辨析下列各组的两个句子,体会课文原句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第一组:①喂,伙计!自打我来到联邦德国,就听到人们在抱怨,说是如今有不少德国青年,只顾个人轻松快活,不愿结婚成家,因此儿童越来越少了……

②自从我来到联邦德国,就了解到贵国儿童人数不断减少。

第二组:①如今的海姆佗市市长先生和他的同僚先生们,可是一些信守诺言的好人!假如他们应许了您什么,只管伸手向他们要好了!

②如今的海姆佗市各级政府官员具有诚实守信的美德,承诺定会兑现。

通过比较,第一组句①好似在与人打招呼,好似在与人亲切交谈,“喂,伙计”这样的呼告,一下子把演讲者与听众的距离拉近了。“就听到人们在抱怨”,是心中不满,述说别人的意思,本来是贬义词,这里却贬词褒用,显得生动幽默,风趣动人。而句②是一般的陈述句,严肃有余,幽默不足。

第二组句①模仿欧洲人幽默的语调,显得风趣动人。“假如……只管”这个假设句式又显得很婉转。“伸手”本是贬义,这里是贬词褒用,显得既形象又风趣。而句②为一般陈述句,显得太严肃,缺乏幽默感,不符合西欧人的胃口。

3、你觉得本文的答词体现了怎样的特色?

体会出答词的特色:讲究简明、得体、生动、真诚。

例:如今的海姆佗市市长先生和他的同僚先生们,可是一些信守诺言的好人!假如他们应许了您什么,只管伸手向他们要好了!(模仿欧洲人幽默的语调,生动风趣。)

  (五)小结:

这篇讲演开头用语简明,引人入胜;中间部分内容丰富,幽默生动;结尾简洁有力,耐人寻味。本文巧借有关海姆佗市的一则民间故事,通过虚构和花衣吹笛人攀谈的情节,指出了联邦德国存在的一个社会问题,表达了对海姆佗市市长及其同僚以及对德国人民真诚的赞美之情。作者本人是一位诗人,有着丰富的人文修养,他入乡随俗的演讲,将演讲的中心思想巧妙地融进了妙趣横生的民间故事中,构思巧妙,语言幽默生动。听众的强烈反应,又增强了文章的现场感和真实感。

(六)课内练习:

  1、请给加点的字注音

景慕( ) 橱( )窗 胡髭( ) 抱歉( )

瞅( )着 同僚( ) 诺( )言 挎( )着

答案:mù chú zī qiàn chǒu liáo nuò kuà

2、解释下列词语

景慕:

答案:景仰。

陈列:

答案:把物品摆出来供人看。

攀谈:

答案:拉扯闲谈。

诺言:应允别人的话。

趁热打铁:

答案:比喻做事抓紧时机,加速进行。

3、阅读文章选段,回答问题

我和花衣吹笛人谈了一些什么呢?没有什么需要保密的,完全可以公开。(笑声)首先我招呼他:“哈罗!穿花衣服的先生,您好哇!原来,您藏在人群中,叫我好找!”他似乎抱歉地耸了耸肩膀,(笑声)接着,我就对他自我介绍:“我是一个中国作家,在那遥远的东方,我读过你们德国作家写的关于您的书。我了解您,您是一位本领高强的魔法大师,您有一支魔笛,这会儿,它就捏在您的手中,不是吗?”可是,花衣吹笛人既不点头,也不走开,只是一个劲儿地瞅着我,眼珠子眨也不眨,仿佛在打量我说的到底是不是真话。(笑声)我不管这许多,便开始求告他:“喂,伙计!自打我来到联邦德国,就听到人们在抱怨,说是如今有不少德国青年,只顾个人轻松快活,不愿结婚成家,因此……(全场活跃,交头接耳)儿童越来越少了,人口结构也出现了老龄化的趋势……(热烈鼓掌,欢呼,跺脚)我很同情德国人,喂,先生,您听明白了没有?我很同情德国人,先生,请您再也不要把海姆佗的孩子带走了,行吗?”(热烈鼓掌,欢呼,跺脚)我见这位魔法大师动了心,便又趁热打铁,对他解释:“过去统治海姆佗的那帮该死的贵族老爷,早就完蛋了!他们说话不算数,又愚蠢,又小气,如今的海姆佗市市长和他的同僚先生们,可是一些信守诺言的好人!(欢呼,鼓掌)假如他们应许了您什么,只管伸手向他们要好了!他们会给的,一定会给的,我知道,现在的德国人有的是钱……(哄堂大笑,鼓掌)因为,联邦德国是一个工业发达的国家。”不过,听了我这一番话,花衣吹笛人是怎样考虑的,我可来不及讨个回音,因为,接见的时间到了,我们的司机UweLaue先生催我上车了,我只来得及最后大喊一声“行行好吧,先生!”(大笑,跺脚,热烈鼓掌)便直奔这座大厅。

(1)“哈罗!穿花衣服的先生,您好哇!原来您藏在人群中,叫我好找!”

请你体会加粗字“好”的表达效果。

答案:“好”字说明“我”经过了一番努力才找到了花衣吹笛人,表现出了对德国人民的深切友好之情。

(2)文中“先生,请您再也不要把海姆佗的孩子带走了”这一句话有什么深刻的含义?

答案:这句话实际是在呼吁德国青年承担起自己应负的那份社会责任。

(3)讲演者在这段话中指出了德国存在的一个什么样的社会问题?

答案:不少德国青年“只顾个人轻松快活”,不承担应有的社会责任,导致“儿童越来越少了,人口结构也出现了老龄化的趋势”。

(4)“行行好吧,先生!”看似求告,实际要表达的意思你知道吗?

答案:表达了对德国人民良好的祝愿。

(5)这段文字中括号里的内容反映了什么的变化?你从中可以看出些什么?

答案:括号里的内容反映了听众情绪的变化,从中可以看出听众的情绪逐渐高涨、兴奋,讲演者的观点也一步步深入人心。

 【模拟试题】

《我们都是成功者》

①说到成功,人们有一个错误观念:成功只等于成名。有人认为,只有扭转乾坤的壮举,才算是成功的举动;有人认为,只有领袖、名人,称得上“家”的人,才算是成功者;有人则干脆断言,世界上没有一个成功者,因为人生最终的结局是悲剧——后人肯定超越前人。这实在是一种可怕的自卑。

②其实,我们都是成功者,因为成功只是一种感受,一种自我意识的主观感受。如果我们把自己的每一点进步,哪怕只是微小的进步,都看作是一次成功,都认认真真地品味一番,那么,幸福和快乐就会常伴于我们身边,我们的人生也就会变得格外地丰富和生动。不是吗?作为一名学生,他考试及格了,成绩提高了,这是成功,应当感到高兴;作为一个农民,他播下的种子发芽了,庄稼收割了,这也是成功,也应当感到高兴。在更多的时候,成功无须人认可,更不需要别人来裁判;我们也不要把成功的刻度画得太高,不要把成功看得过于神圣。

③然而人的一生,不可能永远一帆风顺,不可避免地要遭受这样那样的挫折和失败。每经过一次失败,对事物的认识就深入一步,对人生的感受就加深了许多,自己的意志就增强了不少,这种种经历和感受,不是另一种意义上的成功吗?否则,我们就会对人生失去一份应有的信心,面对困难,我们就会望而却步。

④大胆而自豪地承认成功吧。认认真真地品味自己的每一次成功,从品味中汲取动力,开启智慧,从而获得更大的成功,这也许就是人生的意义所在。

1、第①自然段中“这实在是一种可怕的自卑”中“可怕的自卑”指的是什么?

2、第②自然段中“幸福和快乐就会常伴于我们身边,我们的人生也就会变得格外地丰富和生动”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第③自然段中“这种种经历和感受”句中的“经历”与“感受”两词的次序能否互换?其理由是什么?

4、结合自身实践,谈谈你是如何看待成功的。

5、古今中外的名人不胜枚举,请你从中挑选一位,简要概述他(她)的成功经历。

 【试题答案】

1、认为“成功只等于成名”的错误观念。

2、把自己的每一点进步,哪怕只是微小的进步,都看作是一次成功,都认认真真地品味一番。

3、不能。因为“经历”是“感受”的前提,只有先经历,然后才能产生感受。同时这句话也有总结上文的意思,与上文先写经过失败,再写对事物的认识相照应。

4、略

5、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