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语文基础 > 教学反思 > 人教版颐和园教学反思(通用14篇)

人教版颐和园教学反思(通用14篇)

推荐人: 来源: 阅读: 1.75W 次

《颐和园》是一篇游记,课文描绘了北京颐和园的湖光山色、亭台楼阁、长廊石桥等景物,表达了作者对颐和园的赞美之情。下面由小编为您整理出的人教版颐和园教学反思,一起来看看吧。

人教版颐和园教学反思(通用14篇)

颐和园教学反思 篇1

多媒体计算机辅助教学,具有综合处理语言、文字、图形、图像、动画、视频和声音的能力,拥有极强的表现力和较好的受控性、交互性,经过完整演示、形成合理教学结构的过程。

一、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只有创设一种最佳的学习环境,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从而自主地参与到学习中来。而信息技术与语文学科的整合,使多媒体计算机的视听功能全部展现出来,它以全方位、整体化的方式把语文信息知识形象地呈现给学生,使学生产生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借助多媒体,多场景多角度地向学生展示颐和园的迷人风光,让学生如同身临其境和作者一起去欣赏美丽的风光。随着画面的出现,音乐的响起,播音员的配文讲解,学生的兴趣油然而生。

二、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

在多媒体计算机这样交互式的学习环境中,学生可以平等地共有、共享学习资源,可以按照自己的学习基础、学习兴趣来选择学习内容、方法、策略和发展目标。

学生根据提纲预习课文,查阅资料,与同学们交流,学生利用网络收集资料的过程就是学生对课文内容的扩展。

信息技术使课堂教学声情并茂、化难为易,在有限的时间内,提高教学效率,有利于学生思维能力、想象能力、认识能力和综合能力的培养,为学生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条件。使学生在最佳的学习条件下充分调动其主动性和积极性,进行有效的学习,学生的综合能力得到最大发展,学生学习方式和教师教学方式达到优化组合,个别化和大面积施教的统一得到实现!

颐和园教学反思 篇2

本课作者引领我们一起走进颐和园,按一定的游览顺序向我们介绍了颐和园内几处美丽的景观。文章采用总分总的结构形式,层次清晰,文字围绕“美丽”展开。

课堂上,我们从走进大门开始,跟随作者绕过大殿,来到长廊,感受到了长廊的长和美;随后登上万寿山一饱山下美景;最后来到昆明湖,欣赏了湖边的美景。

作者每到一处,在每段开头都有一句表示位置转移的语句来引出,非常明显。在开始我提出“作者是按什么顺序介绍颐和园的,从文中的哪些语句看出来的?”这一问题后,大多数学生很快就找到了,对重点词句的体会也比较好。描写长廊时,我让学生边读边画出长廊特点的词句,并说说自己的理解,宋艺涵同学竟一下子说了好多,对每一句都分析得头头是道。她不仅体会到了长廊的长、美,还由横槛和花木的独特设计体会到了劳动人民的智慧。看来她由17课《长城》的知识迁移过来了,这种学习方法还真不错。后面段落中,其中对于“滑”字的体会学生理解比较透彻,我想可能是由前面的比喻句做铺垫。

在教学中也存在一些问题,比如在学完每一部分后我还是没能及时小结一下。课文围绕颐和园的美丽来写,每游览完一处景观,都应该回归到“颐和园是个美丽的大公园。”这个总起句,以加深学生的体会,进一步感受园内的美丽。对于写作方法的指导也不到位。

颐和园教学反思 篇3

今天带领学生一起学习了《颐和园》这一课。

《颐和园》是一篇游记,课文描绘了北京颐和园的美丽景观,全文层次清楚,首尾呼应,语言生动优美、具体形象,处处洋溢着作者对颐和园的赞美之情。作者按照游览的顺序,移步换景,带领游客一起游览了美丽的颐和园中和一些景点。课文开头总述颐和园的美丽,结尾和开头呼应表达了作者赞美之情。

为了使学生能清楚明了课文内容,我搜集了关于颐和园的大量图片,使学生借鉴图片来感受颐和园的美景。

多媒体的利用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只有创设一种最佳的学习环境,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从而自主地参与到学习中来,多场景多角度地向学生展示颐和园的迷人风光,让学生如同身临其境和作者一起去欣赏美丽的风光。为了达到这个效果,我课前搜集了大量的图片、视频资料,精心地制作课件,希望能给学生带来不一样的感受。

另外,多媒体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使学生在最佳的学习条件下充分调动其主动性和积极性,进行有效地学习。学生的综合能力得到最大发展,学生学习方式和教师教学方式达到优化组合,个别化合大面积施教的统一得到实现!因此,在学习长廊这个环节,我带领学生一起学习,希望能够把学习方法交给学生。之后关于“佛香阁、排云殿、昆明湖、十七孔桥”的学习就完全交给学生,先自己阅读学习,然后小组合作交流学习,最后全班交流汇报。在交流汇报环节中,学生说到那处描写,我会随机地出示相应的图片,展示出相关的句子,让学生对景点有进一步的了解,同时感受到语言文字在表达上的好处,体会到语言的优美。

语文教学应以读为基础,在读中感悟,在读中积累,在读中迁移运用。课文语言优美,应引导学生多读,通过有感情的朗读使学生感受颐和园的美。文章段落中长廊的美、长;站在万寿山脚下看到了佛香阁、排云殿的壮观和美;登上万寿山顶看到昆明湖的静、美。这些都是教师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语句细细地品读,加强学生对文章的了解,但是在整节课中,学生读书的机会还是比较的少,特别是由于导入环节用时太长,影响了对句子的品读。

从整节课来看,我觉得上课自己还是比较的紧张,而且鼓励性的语言较少,课堂气氛不够活跃,过程安排不是很合理,鼓励性的语言单调,评价语的指导性不强。通过这次讲课,也让我看到了自己课中的不足,在今后的工作之余,要不断地学习,不断的充实自己,使自己的教学少一些缺失,少一些遗憾,多一些精彩。

颐和园教学反思 篇4

这一周,明丽姐出门了。我要独自代领着孩子们,还是有一点点紧张的~ 但是,硬着头皮上吧~今天,我开始这周的第一节课,讲了《颐和园》。结合本单元习作,写导游词。我今天课上主要带领孩子们去弄清了游览顺序。这样对于日后理解写景和习作有帮助。对于这节课,我有如下反思~

1.用游览顺序一步步代领孩子去学习游记,让孩子们知道了游览的读法,思法。

2.在讲课中,板书清晰,使课后习题处理时没有难度。这是我进步的点。

3.详略得当,我的讲课有详略,这样推倒写作方法,总分总时,不费力气。

4.时间不合理,差了5分钟,没有处理好,没有强调出写景的主要写作方法。我会在语文园地时,集中处理,千万不能忘!

总得来说我还是比较满意这节课,我也通过反思,体会到了成长,加油加油!

颐和园教学反思 篇5

1、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新课程主张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做学习的主人。在《颐和园》这篇课文的教学过程中,我充分尊重学生,始终让学生处于主体的地位,教师则更多的成了引导者、组织者,成为学生学习的好伙伴,整个教学的过程,教师和学生始终是平等对话的过程。

2、创建了和谐的对话场境

教师角色的转换,使我从课堂的独白者变为学生学习活动的对话者,从传递知识的权威者变为学生与文本进行心灵对话的激活者。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在教学《颐和园》这篇课文的时候,我充分利于我们学校多媒体教学设备的优势,在导入新课时,展现了学生在颐和园的照片,教学过程中,好几次播放了颐和园的实景录像,三番四次地把学生带入情境场,加深了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激发了学生视美、爱美的情感,实现了学生对文本的理解与欣赏,达到了和谐对话。

3、培养学生的学习方法

语文教学,引导学生理解一篇篇课文的内容固然重要,但其并不是最主要的。最主要的是引导学生掌握学习方法,即我们经常所说的授之以渔。在进行这篇课文备课的时候,我预先有一个设想,教学时先扶着学生走一程,即由教师引导学生体会长廊的长和美,了解作者的写作方法。而在学习万寿山这部分时,我再放一放手,让学生分组进行协作学习。学生通过有感情地朗读,体会文章的美;这样,学生在和谐民主的氛围中,讨论交流,自由发挥,自由想象,多种不同观点的碰撞与交流,培养了学生团结协作的精神。最后在学习昆明湖上的十七孔桥时,让学生自学,更充分地体现了学生的主体作用。这种又开始的扶着走,到后来的学生之间学着走,到最后的学生个体独立走,充分体现了教学重在授人以渔,我觉得这是我们教师在教学时,所应该着重体现的。

4、注重培养学生的理解和表达能力

《颐和园》这篇课文是一篇游览性的课文,不仅文章内容美,而且在写法上也很有特点。教学之前,我就设想让学生在熟读课文的基础上充分记忆课文的内容,练习表达。于是,讲课时,我根据本文的特点及学生喜欢旅游的特点,学习设计了让学生当小导游这一情境。但是由于时间的原因,没有使全部学生融入到导游这个角色中,没有真正走到文本中去。

5、重视课文表现形式的教学

自实施新课程以来,很多教师重视了教学方法和教学方式的转变,课堂花样增多了,教学过程变得热闹了,但是一些成功的语文教学经验也被丢弃了。如,读写结合的经验。阅读教学只重内容理解,忽视写法指导的现象还较为严重。针对这种现象,在教学时,我确定的教学目标之一,就是引导学生学习本课的写作特点,学习它的写法。如全文的先总述后分述最后总结的写法,以及第二段抓住特点写长廊的写法。我现在的体会是:如果能进行一次小练笔会使学生更好地掌握写游记的方法,从而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但遗憾的是这次小练笔没有时间进行。

颐和园教学反思 篇6

在《颐和园》一课的教学中,我充分利用信息技术的工具性,运用多媒体网络技术为学生的语文学习活动创设一种接近真实的学习环境,完成对问题的理解和知识的运用。教学中让学生通过上网搜索查寻颐和园的相关资料,获取大量的信息,扩大知识面,并且向学生推荐了《天河部落》这个教学平台。

在课后还留下了扩展余地,能有效保持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增强对课文的理解。因此,在课文学习结束时,我用激情的语言提醒学生在网上搜索,查找更多的古典建筑艺术,再进行交流,了解中国古代文化的博大精深,从而增强民族自豪感。从这节课中我发现多媒体信息技术的应用不在于多少,而在于是否适时适度,是否有利于学生更好地进行知识的学习、积累与应用。

计算机网络在改变人们日常生活的同时也悄悄地改变着传统的语文教学,我充分体会到了教师要成为反思性的实践者,今后我要在实际教学中更多更好地引进现代教育技术,通过把计算机作为认知工具和手段应用于语文的教学过程中,使信息技术与语文课程有机整合,有效地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信息技术素养,丰富语文知识和能力的积累。

实践证明,让学生主动收集信息,能充分地将课本内容、课外知识与现代信息有机融合,扩充个体信息容量,优化课堂教学内容,促进主体充分参与,真正实现学生成为学习主人的教学目标。

总之,信息是我们这个时代的特色,创新是这个时代的精神。展望未来,信息技术突飞猛进,信息数量爆炸式地增加,将改变人们的生活和学习方式。重视培养学生有效地获取、选择、处理信息的能力,就会为他们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赋予不尽的动力和源泉。

颐和园教学反思 篇7

通过教研组上《颐和园》这一课,我感觉自己在教学中有所进步,有所得益,也引起了许多思考。语文阅读教学重在朗读,在朗读中才能让学生知道北京的颐和园景色优美,从而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

【成功之处】

一、制作媒体,轻松获取知识

《颐和园》是一篇写景的游记。作者按照游览的顺序,用生动的语言、准确的词汇描绘了这座古老的皇家园林的美丽景色,字里行间流露出喜爱之情,是一篇培养学生语感,帮助学生积累、运用语言的好文章;也是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的好作品。课文介绍的景物较多,为了让学生感悟课文中介绍的颐和园的景点的形象美,让学生在接近仿真情境中学习,在做课前准备时,我搜集了颐和园许多相关资料,如图片、对颐和园的文字介绍等,制作了重点段落的幻灯片,利用超链接,当学生说到哪个景点教师就可以自动的切换到那里,在课堂中我始终围绕着主线:“你喜欢颐和园的哪个景点,说说你喜欢的理由”这个问题,让学生自主学习,充分发挥了教师和学生的双主体作用,使信息技术和语文教学融为一体,极大地提高了学习效率。

二、拓展延伸学习,升华民族情感

在课后留下了扩展余地,能有效保持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增强对课文的理解。因此,在课文学习结束时,我用激情的语言提醒学生到网上去搜索中国还有哪些名胜古迹,从国内到国外延伸,去查找更多的古典建筑艺术,再进行交流,这样了解中国古代文化的博大精深,从而增强民族自豪感。

另外,本课的写作很有特点,在学生知道本课是按照地点的转移,长廊──万寿山脚下──登上万寿山顶──昆明湖旁,学习它的写法,尝试着写游学校、游古华园等,结合本单元的作文──写游记,不断地渗透写作思路,提高写作能力。

【不足之处】

读的太少,光为了分析课文段落中长廊的美、长;站在万寿山脚下看到了佛香阁、排云殿的壮观和美;登上万寿山顶看到昆明湖的静、美;然而我只抓住了重点语句读,忽视了段落间的读,只是在分析好每段后对文本进行了重组,利用师生合作读来再次进入文本,虽然做到了整体感知到局部重点朗读再到师引读再次整体读,但总的来说还很不到位,离语文以读为主,读中感悟还有一段距离。只因讲得太细,而时间分配不均精读没有时间,只是粗读,今后逐步改正。

颐和园教学反思 篇8

《颐和园》是一篇写景游记。作者按照游览顺序,用生动的语言再现了颐和园这座古老的皇家园林的美丽景色,字里行间流露出喜爱之情。今天我讲的是《颐和园》第一课时,本堂课的教学设计:首先出示学习目标,让学生知道本堂课学习什么,干什么。然后紧跟学习目标,老师设计的课件展开学习。最后拓展延伸。我在导入课题时播放了歌曲《北京欢迎你》,从而燃烧起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学习动力,从整堂课来看学生始终处于亢奋的学习状态。

因为大多数学生没有去过北京,对那些景物缺乏感性认识,所以在备课时我搜集一些有关颐和园的资料,如颐和园的介绍,长廊、万寿山、昆明湖一些美丽图片。课堂上这些图片让学生大饱眼福

课堂中的不足,课堂上缺乏朗读,学生没有从读中去感悟颐和园的美,从而知道本课的写作顺序。教学设计还需要精心设计,能够充分体现课堂上学生为主的教学,这些还有待于我以后努力学习。

颐和园教学反思 篇9

教学这一课,我把目标定在学语文,而非简单地学课文;要让学生学会阅读或写游览类文章的方法,而不是简单地通过看图片、视频只是让学生对颐和园的景物有所了解,要关注学生的语文学习,让学生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能够学有所得。我把学生明晰作者游览路线作为教学的突破点,既让学生清晰本文作者游览的路线,又渗透了游记类文章的写法。

对于四年级的学生来说游览路线是个难点,老师心里再明白,如果不讲究一定的方式方法,学生也可能糊里糊涂。

为了突破这个难点,课堂上,我是这样引导学生,并关注学生学习的:

1、了解参观颐和园的总的游览顺序

我先让学生了解作者参观颐和园整体的游览顺序。在第一课时,我就先请学生读书找出四个表示作者游览路线的句子,这四个句子体现游记“移步换景”的写作特点。我让学生找出关键词语,紧抓“长廊、万寿山脚下、登上万寿山、昆明湖”围绕这四个句子标出游览路线,直观而又生动形象地展现作者的游览顺序。并渗透作者突出抓住重点景点写的方法。同时引导学生关注句子中表示动作的“进了、走完、登上、下来”等词语的'用法,从中渗透游记的写作方法,让学生明白,这么多的景点,要抓重点来写,写的时候注意运用合适的动词就能清晰地交代游览顺序。

2、抓住参观长廊的游览顺序

在接下来学习长廊一段时,我先是引导学生学习,感受长廊的长和美,学生在深入感受的基础上,我又引导学生,在这一段学生从看似没有顺序的长廊的描写中找到游览顺序,这样能够学生渗透一种理念,只要是写游览类的文章,其实都是有参观顺序的,只有按照一定的顺序来观察,才能将景物的特点有条理地展现给大家,课下的调查询问证明,学生的确在本课的学习后对长廊的参观有了更清晰地认识,学生也表示,如果参观长廊,也学习作者的方法,按照一定的顺序去参观。

3、发挥表格清晰明了的作用。

对于万寿山一大段的学习,作者观察的方向较多,观察到的景点也较多,当然对于景点的特点的展现也较多,如果牵着学生去学习的话,不但学生感到枯燥,同时学生也会被搞糊涂,因此,我通过设计表格的方法,让学生来学习,这样充分发挥了表格一目了然的特点,更能关注学生的实质性的学习。我先是引导学生学习作者在万寿山脚下观察到的景点,学生一步步清晰了作者的观察,和抓住景物特点写的方法;接下来,我让学生根据表格自学登上万寿山后的观察顺序、景点、特点以及写作方法。学生在学习中也许会有不尽人意的地方,但毕竟,学生对登上万寿山的游览顺序已一清二楚,更重要的是他们能关注到作者抓住重要景点描写、运用恰当的语言文字、比喻的手法来突出景点的特点的写作方法,继而让学生明晰在自己写景时,也能从不同的方位进行观察,抓住景物的特点来写,并学习作者描写的方法。

4、借助课文,学习运用。

为了更加深学生对本课的所学游览顺序方法的掌握,课上又设计了片断练习,尤其是让学生能灵活运用,学生可分从学校南门和北门来观察,结合学生的特点不求深、不求精,引导学生学以致用。在片段交流的时候,以鼓励为主给学生树立信心,让他们能学以致用。

教学中的不足之处:

1、在课堂上,没有很好地利用学生的课堂生成问题,比如,课堂上我只顾教案的完成,没有真正让学生学习昆明湖的部分,有走过场的嫌疑。

2、对于设计的“表格”作用还没有充分发挥好,下一步要结合指导学生进一步发挥表格指导学生学习的作用。

3、针对片段练习,由于时间不够,最后处理的有些草率,应该让片段练习得到真正的练习,要进一步交流、指导,不能为写而写,要真正让学生掌握写移步换景的方法。

颐和园教学反思 篇10

我思想,我是一只不甘于在一朵花里就满足半生的蝴蝶。于是我在释迦的菩提树下许下了一年的生命,寻找世界的美丽。——沈从文

或许,我就是那只不知满足的蝴蝶,总想着努力地蜕变,不断地追寻。从抽到课题的那天就开始了紧张而又烦琐的准备工作,总起来说经历了三个过程。

一、知识的积淀阶段:

陈科长说得好:“要想把一节课教好,首先得先把它读厚。”因为本节课是写景文章,怎样将《颐和园》读厚,我最先要做的就是要将本课熟练的背诵,在对课文资料有了初步的感知之后,开始忙着查阅有关颐和园的文字介绍、图片以及视频资料,利用接近半个月的时光了解颐和园的历史风云与建筑风格。浏览了上万幅相关图片,下载了200余张精彩画面和十多种有关颐和园的不一样视频资料,同时也做了超多的笔记,对颐和园有了必须的了解后,开始翻阅本学段的教学目标、单元目标以及本课的教学参考,利用网络将有关《颐和园》的教案设计汇集在一齐,仔细阅读并整理他们课堂上的'精华部分,为备课做好前期的知识储备工作。

二、教案设计艰难的摸索阶段:

教案的最初设计,我只注意到怎样让这一节课上厚实,整节课的教学过多的渗透了课外资料,老师讲得过多,冲淡了学生对文本的解读,对语言文字的品读.总起来感觉到老师教得十分辛苦,而学生也学得十分被动.之后,在反复揣摩后,确定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就是让学生体会颐和园的美,学习作者的写作方法;将教学的重、难点放在对长廊与昆明湖的学习感悟上,同时将这两处的教学重点落在对长廊的长和美以及昆明湖的美学习感悟上,最后,经过反复比较,将①绿漆的柱子,红漆的栏杆,一眼望不到头。②每一间的横槛上都有五彩的画,画着人物、花草、风景,几千幅画没有哪两幅是相同的。③昆明湖静得像一面镜子,绿得像一块碧玉。游船、画舫从湖面慢慢地划过,不留一点儿痕迹。确定为本节课学生品读感悟的重点。但是,试讲了两次之后,总感觉课堂太平淡,没有精彩的东西。尤其是在学生这方面,依然十分被动。

怎样改变这种状态,学校里刘淼老师的一句话,我觉得对自我启发十分大: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在课堂上就就应让学生大胆地说,大胆地谈,教师要做的就是让他们在自我理解的基础上,引领着他们更深层次的感悟。怎样设计才能够让学生大胆地谈?在自我的引导下让他们有更深层次的感悟?一开始,我觉得自我十分迷茫,不知该如何去处理。在经过多次修改、两次试讲后,我把学生大胆说这一环节设计在学习每个景点的初读感知之后。那让学生透过老师的引导究竟要到达哪种状态,透过什么形式让学生品读感悟重点句,又是摆在面前的一大难题。

感悟长廊的长和美这一环节上,我发现绝大多数学生在初步感知后都能够说出长廊长、美的特点,于是就设计引导他们用简单的词汇归纳总结长廊的特点,然后大胆放手让他们将自我总结出来的词语板书到黑板上的长廊中,教其他同学在书本上做好批注。怎样让孩子们感受到长廊的长呢?透过出示相关的图片,和他们合作读“绿漆的柱子,红漆的栏杆,一眼望不到头。”让学生带着自我独特的感受再多次品读这一句。而对于长廊的画美这一句的处理,我分别出示三幅图:武松打虎、草船借箭、牛郎织女让学生猜,目的是提高参与度,点燃学生的热情。之后透过老师的描述,让学生感受14000多幅这么美的画连续不断出现的美,再次品读“每一间的横槛上都有五彩的画,画着人物、花草、风景,几千幅画没有哪两幅是相同的。”但这远远不够,因为这是世界上最长的画廊和最长的长廊,就应让感悟提升到更高一层次:让孩子们为我们的长廊感到无比自豪与骄傲,同时读出自我的感受。

对昆明湖静的感悟上应当说是煞费功夫,尤其是对“滑”字的品味上。以前实施过多种方案都不尽人意。怎样既能让学生深刻体会到它的静,又能够较好地感悟呢?最终,我选取将“游船、画舫从湖面慢慢地划过,不留一点儿痕迹。”中的“滑”字错打成“划”,让学生先自我发现,然后根据理解谈哪个字更适宜,之后教师让学生做“划”的动作来感受,要想让船划动就得用桨使劲划,这一使劲就会把这么静的湖面给划破了,就把这像镜子似的湖面给划坏了,而这样“滑”过之后才会不留一点儿痕迹,这样在比较中,联系上下文就不难体会到作者用词的准确了。接下来让学生带着自我刚刚感受到的朗读昆明湖的美,这只是到达对语言文字简单感知上的读,并不能够让孩子身临其境,透过精彩的视频资料,让学生亲身感受昆明湖那种静,那种美,在此基础上的品读感悟就提升到更高的一个层面上了。

说起这节课的板画设计,有三大功效:一是帮忙学生了解颐和园各个景点的位置;二是让学生与老师同台板书,充分体现平等与合作;三是在学生当小导游一环节,帮忙孩子回忆整节课,引导孩子明确作者按游览顺序抓住景物特点描述的写作方法。

三、参赛课堂反思:

应当说这一节课,上得比较顺利,无论是学生的配合上,还是老师的发挥也都算得上正常。整体感觉学生的素质十分高,因为与他们见面比较晚,又赶上要上兴趣活动。只用了半节课的时光让他们预习,而第二天课堂上学生的品读感悟不但没有丝毫受到任何影响,反而多处完成得十分到位,学生的品读领悟潜力很强。

回顾整节课,我觉得自我在以下两个方面做得仍有欠缺:

1、引导孩子对昆明湖静和美的感悟提升能够再高一个层次。

在这一个环节,我只是将孩子们的品读感悟预设到感受到美和静就能够了,如果透过引导孩子们恰当地想象:如果此时,你正坐着一叶小舟畅游在这碧波荡漾的昆明湖上,欣赏着两岸如画的风景,情绪怎样?带着你的感受,咱们再读——如果将这种感受提升到情绪美上,学生品读起来必须会有更有味道一些。

2、对学生评价语言不够适时,到位。

记得在让学生谈自我沿着长长的堤岸看到了什么时,一个学生站起来说道:我觉得湖中心小岛上的宫殿很美?我愣了一下,因为她的回答似乎离我的“标准答案”很遥远。因为我记得,文中只是说:湖中心有个小岛,远远望去,岛上一片葱绿,树丛中露出宫殿的一角。感觉到那里的树多才适宜,于是,我并未对她的回答做一评价,而是引导她去透过语言文字感受树木的繁多。其实,当时我就应轻轻地问一句:你是怎样明白这座宫殿必须很美的?引导她联系自我对文中语言文字的感悟来谈自我的想法,同时就应不忘称赞她一句:你真会读书,是一个富于想象的女骇。但是,我却什么也没做,什么也没说,实不就应。

古人说:“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在这一过程中,我欣喜地看到了自我成长的轨迹,也真切地感受到了“三维整合”的魅力。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颐和园教学反思 篇11

1.本文描述的颐和园是按照游览的顺序,一步一步地变换场景,并且写得很有特色。

正文从走廊的景色开始。笔者首先从整体介绍中把握“龙”的特点,然后把握每个横台上彩画的特点,介绍材料,最后把握走廊两侧宜人风景的特点,介绍外部环境。之后,写下了万寿山的风景。本文从山脚上、山脚下、山脚前、山脚下、山脚下、山脚下、山脚下、山脚下、山脚下、山脚下、山脚下、山脚下、山脚下、山脚下、山脚下、山脚下、山脚下、山。最后写下昆明湖的风景。本文主要介绍十七孔桥。正文开头总结了颐和园的美,最后写到颐和园到处都是看不见的美丽风景。开头和结尾呼应,表达作者的赞美之情。教学结束后,我有以下感受:1。突出学生主体地位

新课程倡导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在颐和园课文的教学过程中,我充分尊重学生,始终把学生放在主体地位。教师已成为学生学习的向导、组织者和良好伙伴。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师生始终是一个平等对话的过程。

2.我创造了一个和谐的对话环境

教师主角的转变使我从课堂上的“独白”转变为学生学习活动中的“对话者”,从学生与文本精神对话的“权威”转变为“激活者”。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而在于鼓励、觉醒和鼓励。在教授颐和园课文时,我充分受益于我们学校多媒体教学设备的优势。在新的课堂上,我展示了学生们在颐和园的照片。在教学过程中,我多次播放了《颐和园》的现场视频,先后三、四次将学生带入“情境场”,它加深了学生对文本材料的理解,激发了学生的视觉美,爱美的情感实现了学生对文本的理解和欣赏,达到了和谐的对话。

3.培养学生的学习方法

语文教学和引导学生理解每一篇课文的材料很重要,但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引导学生掌握学习方法,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教他们钓鱼”。在准备这篇课文时,我提前有了一个想法。在教学中,我会首先帮助学生行走,也就是说,老师会引导学生体验走廊的长度和美丽,理解作者的写作方法。在学习万寿山部分时,我放手让学生分组学习。在充满感情的朗读之后,学生们体会到了文章的美。这样,学生们在和谐民主的氛围中讨论交流、自由发挥、自由想象、各种不同观点的碰撞交流,培养了学生团结合作的精神。最后,在昆明湖17孔大桥的学习中,让学生自主学习,更充分地体现了学生的主体作用。这种支持性的再次行走,在后来的学生中间学会行走,最终学生个体独立行走,充分体现了教学重在教人钓鱼。我认为这是我们老师在教学中应该关注的。

4.注意培养学生的理解和表达能力

颐和园的文本是观光文本。它不仅美丽,而且在写作上也有自己的特点。在教学之前,我设想学生能够充分记住课文的材料,并在阅读课文的基础上练习表达。因此,在讲座中,根据本文的特点和学生喜欢旅游的特点,我学习并设计了学生可以做小导游的情境。然而,由于时间的原因,所有的学生都没有融入导游的主角,也没有真正进入文本。

5.注重文本表达形式的教学

新课程实施以来,许多教师注重教学方法和教学方法的转变,课堂模式增多,教学过程活跃,但一些成功的汉语教学经验也被抛弃了。例如,阅读和写作相结合的体验。阅读教学只注重材料理解而忽视写作指导的现象依然严重。针对这一现象,我在教学中确定的教学目标之一就是引导学生学习本课程的写作特点和写作方法。例如,全文首先总结,然后划分最后总结的写作方法,以及把握第二段写作特点的写作方法。我目前的经验是,如果我能进行一次小的练习,学生们将更好地掌握写游记的方法,从而提高他们的写作技能。不幸的是,没有时间练习这支笔了。

颐和园教学反思 篇12

本文简介:《颐和园》教学反思交口县城关第一小学四年级语文备课组主备人:王金珍《颐和园》一文描绘了北京颐和园的湖光山色、亭台楼阁、长廊石桥等景物,表达了作者对颐和园的赞美之情。课文移步换景,按照游览的顺序记叙。一写长廊的景色。先抓住“长”的特点从总体介绍,接着抓住每一间的横槛上五彩的画的特点从内部介绍,最后抓住。

本文内容:

《颐和园》一文描绘了北京颐和园的湖光山色、亭台楼阁、长廊石桥等景物,表达了作者对颐和园的赞美之情。课文移步换景,按照游览的顺序记叙。一写长廊的景色。先抓住“长”的特点从总体介绍,接着抓住每一间的横槛上五彩的画的特点从内部介绍,最后抓住长廊两旁风景宜人的特点介绍外部环境。二写万寿山的景色。先写从山脚下抬头看到的佛香阁和排云殿壮观的景象,再写站在佛香阁的前面从山上向下、向前、向东远眺所看到的美丽的景观。三写昆明湖的景色。分别介绍了长堤、湖心岛、十七孔桥。课文开头总述颐和园的美丽,结尾与开头呼应,表达了赞美之情。

因为《颐和园》是一篇写景的游记。所以我在进入学习课文的第一步就是让学生从文中找出表示作者走的路线,走的顺序的句子,让学生感知作者的游览顺序,抓住作者到的景点。为展开下一步的学习打下基础。

作者用生动的语言、准确的词汇描绘了这座古老的皇家园林的美丽景色,字里行间流露出喜爱之情,是一篇培养学生语感,帮助学生积累、运用语言的好文章;也是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的好作品。因此在教学时,我主要引导学生抓住几个重要的景点来细细品读。感知作者的写作方法,体会其中的景色之美。单从表面还不足以看出颐和园的景色美,但是引导学生从字里行间就能够润物细无声地感受到这种美,让学生在读中感悟,在体会中美读。课堂上很想把最好的东西呈现出来,可是就是因为越想却越让人感到遗憾,因为紧张,怕做错,反而造成了不自然,没放开,没发挥好,在今后的工作中,执教中,我会努力克服,改正,争取做得更进一步本设计运用了看、听、读、比较、说的方法。采用了听录音、看课件等教学手段与朗读教学巧妙结合,融为一体,再现了颐和园的美丽景色,把学生带入了一幅山水画卷的优美情境之中。同时,还精心设计了说话训练,指导划重点词句,引导背诵优美的句子,不仅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而且锻炼了学生的理解、阅读、说话等多种能力,提高了学生的语文素养。

不足之处:读的还是少,只为了分析课文段落中长廊的美、长;站在万寿山脚下看到了佛香阁、排云殿的壮观和美;登上万寿山顶看到昆明湖的静、美;十七孔桥小狮子可爱和多。我只抓住了重点语句读,忽视了段落间的读,只是在分析好每段后对文本进行了重组,利用师生合作读来再次进入文本,虽然做到了整体感知到局部重点朗读再到师引读再次整体读,但总的来说还很不到位,离语文以读为主,读中感悟还有一段距离。

颐和园教学反思 篇13

作为我校语文组合教学整体建设的一门实验课,我讲授了人民教育版四年级语文第一册第18课《颐和园二班》教材。课后结合董主任的点评,反思如下:

一、.教材反思

本文描述了北京颐和园的美丽景色。全文层次清晰,自始至终呼应,语言生动优美,形象具体,充满了作者对颐和园的赞誉。本课程主要是让学生欣赏颐和园之美,感受颐和园之美,培养审美情趣,增强民族自豪感,激发他们探索中国“世界遗产”的兴趣。同时,学习默读课文,学习选词造句的准确性,体验句子的具体形象,理解课文的写作顺序,学习和体验把握课文特点和写作场景的方法。同时,我还掌握了“向上看&向下看&向下看&向东看”的写作顺序,使学生对这一部分的写作顺序有了清晰的思考。

二、教学过程反思

根据合作教学的整体教学模式,本课程分为五个教学环节:1。明确目标,开设新课程;2.第一次阅读课文并将其作为一个整体进行扫描;3、自学合作,层层推进;4.总结全文,激发情感;5.交换资料,扩大推广。

在本课程中,我首先安排展示本单元的知识树,让学生了解本单元的学习目标。然后展示本课的知识树,让学生了解本课的学习材料。然后让学生复习课文。展示自学大纲1。在阅读全文和整体感知的基础上,理清文本的写作顺序,感受颐和园的美景。然后展示自学大纲2,通过阅读和讨论引导学生独立合作学习。在小组自学过程中,出示相应的自学大纲,指导学习。仔细阅读课文时,注意引导学生理解句子,品味语言之美。本文用词准确,句子优美。引导学生从关键词和句子、材料和表达方法等方面进行探索,让学生认识到长廊、佛亭、昆明湖等景观的特点是不同的,作者描述的方法也是不同的。在教学过程中安排的两个展开练习旨在帮助学生理解作者的描述顺序,激发学生无穷的想象力,积累美丽的文字。老师总结全文后,学生们感慨万千地阅读全文。当他们再次感受到文章优美的语言和写作顺序时,他们用配乐阅读的形式读出欣赏、赞美和陶醉的感觉,形成情感共鸣。全班教学过程更符合整体建设倡导的整体性原则。

缺点是,本课程中知识树的显示仅限于第一次阅读课文后的整体感知,而不是根据学生在课堂各个层次对课文的理解动态生成。

三、对教学效果的思考

在本课程的教学中,我注重让每一位学生学习。通过小组自主学习、探究和合作学习

颐和园教学反思 篇14

作为新教师,这是我第一次进行校际交流授课,在进行教学设计和试课的过程,我得到了同组教师给予的很大的帮助,教学设计和学习卡也是改了又改,我也得到了锻炼,感觉自身成长了很多。感谢教研组给我这次历练的机会,我会更加努力,加快自己成长的步伐。

《颐和园》是一篇游记,课文描绘了北京颐和园的美丽景色,处处洋溢着作者对颐和园的赞美之情。课文不但文字优美,而且层次清楚,移步换景、首尾呼应,其写作方法非常值得学生们学习。为了能让学生欣赏感受颐和园的美丽景色,能发现作者的观察顺序,学习作者描写景物的方法,并尝试按游览顺序,运用移步换景的方法列出写作提纲。我设计了以下几个个教学环节:

1、回顾游览顺序

2、细读文本,学习写法

3、总结梳理

4、拓展运用

其中在第二环节的教学中,我采用了“学习卡”进行教学,详细讲解第二自然段,3、4、5自然段学生借助学习卡小组进行交流汇报。

不足之处:

1、学生读的机会太少。

本节课的教学结束后,我意识到学生读的机会太少了。就像教研时所说,“语文味”不浓。

2、评价语言不够到位。

教师对学生的评价语言应准确而又得体,因人而异,有针对性地作出不同的评价。在教学时,我有些时候未能就学生的答案,进行一个准确而又得体的评价,这一方面还有待提高。

同时,这次校级教研我也认真听了其他两位教师的授课,从她们的教学中我也感到了自己的不足,尤其是袁宝坤老师的课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在引导学生反复研读文本中,采用了多种手段,从而自然而然的让学生很好的感悟了文本。

我会继续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