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教育范文 > 观后感 > 第56号教室的奇迹精选观后感

第56号教室的奇迹精选观后感

推荐人: 来源: 阅读: 2.45W 次

很偶然的机会,在班级的书架上看了《第56号教室的奇迹》。这本畅销书,的确值得一看。

第56号教室的奇迹精选观后感

本书介绍的不是纯粹的教学理论或专业知识,而是用放大的教学细节和独特的教学理念来体现雷夫老师二十多年的教学经历和教学经验,以及他对于教育事业所倾注的热情和专注。雷夫老师身上所体现的,教师,不单单是教授知识的职业,更是育人立人的责任和担当。尽管这本书所介绍的56号教室存在于美国,所处的教育大背景与中国多少有些不同,但教育的主体仍是学生,教育的实施者仍然是我们——教师。因此,这本书对于我来说,还是很有借鉴的意义。

标准化考试是本书作者讨论的问题之一。他认为,美国各校的测验狂热对于儿童开发学习和个人潜能开发弊大于利。诚然,家长将孩子送进学校接受教育,关键的出发点之一就是希望孩子能在学校教育中获取知识,掌握技能,从而成为一个独立自主的“社会人”。而教学评估与教育本身并行不悖,因为标准化考试是评估学生学习状况,帮助家长、老师了解学生的有效途径之一。但是,过度关注成绩,为测试而测试,却与教育的初衷大相径庭。孩子们学习的目的不再单纯,更有甚者,学习就是为了应付考试。当下的教育文化主要关注测试,因为测试的结果影响重大,但这不应该作为教育文化的主导方向。考试就像是温度计,它能直接反映孩子近段时间的学习状态和效率,应该用于诊断问题,并且,用于帮助检查和改进学生学业知识上的不足。比成绩更重要的,是孩子学会了如何学习,如何做人。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与其一再苦口婆心强调考试、学习的重要性,不如站在孩子们的角度,帮助他们重新建立学习的信心,培养对学科的兴趣。

雷夫老师的“道德发展六阶段”也值得细细品读。他认为,信任是地基,“六阶段”则是引导学生学业和人格成长的基础建材。在奉行“六阶段”的准则之前,创建师生之间的信任是雷夫老师成功教学的重要前提。学生受教,不是因为惧怕教师的严厉手段,而是应该建立于信任之上,通俗点来说,应该是所谓的“安全感”。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信任关系,不应该是讲道理,发脾气和刻意的感动,而是站在平等的角度,让学生知道,你言出必行,而不是口若悬河。换言之,想让孩子成为什么样的人,我们就必须做什么样的人。在这之上,对孩子的教育既要有所期待,又要量力而行,尽力而为。譬如,第六阶段“我有自己的准则,并奉行不悖”不是最难到达的,却是最难“教”的。因为每个人都有自己固有的行为方式和准则,老师所能做的,不是改变一个人,只是提供机会,在这个机会中孩子能够实现自我成长和改变。在力所能及的范围里,尽最大可能帮助学生。

本书还提及了“终身阅读的重要性”,“独立经济制度的培养”等一系列的内容,亟待我的尝试和学习。用书中的Q&A赠自己:我经常遭遇挫折,但我会试着从错误中学着让自己变得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