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教案中心 > 五年级教案 > 人教版五上《慈母情深》教学反思

人教版五上《慈母情深》教学反思

推荐人: 来源: 阅读: 9.91K 次

《慈母情深》教学反思

人教版五上《慈母情深》教学反思

语文课程标准》强调: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在进行《慈母情深》教学中,充分运用这种教学方法,学生通过自读自悟、感情朗读等手段,让学生与作者一起走进文本,感受一个母亲的慈爱和善良爱,同时体会母亲的慈爱和善良。我是这样设计学习环节的。

一、 创设情境,诱发兴趣

在学习本课的时候为了激发学生的自学兴趣,我采用回顾导入诱发兴趣方法:同学们,我们学完了《地震中的父与子》一课后,我们深受感动。一位父亲经过38小时挖掘终于救出了遇险的儿子。这件事让我们深深的感受到:父爱所迸发出来的力量是巨大的,这种爱是无私的、伟大的。那么母爱又是怎样的呢?今天我们要学习课文《慈母情深》,让我们深深地感受一番母爱。通过这样的谈话导入,诱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很快进入了读书状态。

二、突出自主,培养能力

新课程实验中致力寻求的新理念是让学生与文本对话,通过对话,让每一位学生的个性得到充分的张扬,让他们享受到学习语文的乐趣,感受到自己的智慧和力量,丰富学生的情感积累,让学生走进了文本,让文本进入学生心里,从而进行直接的语言交流、情感交流,让阅读教学变成了一个双向的对话交互过程。学习中以学生自读自悟、自学探究为基础,提倡自主合作、探究、教师适宜辅导的学习方式。在学生正确把握基本内容的基础上,提出了这样的问题:本课是怎样表达慈母情深的?学生充分阅读、相互合作、找出了很多答案。例如,人物的外貌、语言、动作和神态的描写,接着让学生找到相应的句子和段落,有感情的朗读,感悟课文的内涵,用自己的话说出所表达的思想,调动了每个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发挥师生双方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从而也完成了学习目标。

三、联系实际,注重训练

在学生明白人物的外貌、动作、语言以及神态的描写,对刻画人物的作用,对表达中心思想的作用的基础上,联系实际让学生训练。课堂上,充分挖掘文本的情感因素,让学生反复品味,同时体会表达的精妙以及语言的内在情感,以激发学生的内心感受,写出自己母亲对爱的表达方式。学生的作文感情真实,朴实的语句中透出对母亲伟大、无私的爱的赞扬。从而也完成了三维目标,教育了学生:作为子女永远也报答不了母亲的爱,正如唐代诗人写的“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通过这篇课文的学习,我深深的感受到;语文课堂上学生动口又动手,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地阅读能力,写作能力,促进学生综合能力地提高。同时,还能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学习的主动性,既强化综合训练,又促进学生读、写、思的有机结合。

《慈母情深》教学反思

我正满怀激情地讲着《慈母情深》这篇课文:课文讲述了“我”很想买一本《青年近卫军》,书价一元多钱,但因家景的贫寒,“我”的愿望难以实现。母亲不顾同事的劝阻,毫不犹豫地给“我”钱让“我”买书,“我”终于有了第一本长篇小说。

我出示完重点句子:“那时我家的破收音机已经卖了,被我和弟弟妹妹们吃进肚子里了。”“我穿过一排排缝纫机,走到那个角落,看见一个极其瘦弱的脊背弯曲着,头和缝纫机挨得很近。”“母亲掏衣兜,掏出一卷揉得皱皱的毛票,用龟裂的手指数着。”“母亲说完,立刻又坐了下去,立刻又弯曲了背,立刻又将头俯在缝纫机板上了,立刻又陷入了忙碌……”让学生感受一下母亲挣钱的艰辛。这时,一位同学突然冷不丁提出了“老师,文中的‘我’既然感受到母亲挣钱那么不容易,哪为何不向父亲要钱呢?”的“怪”问题,这个问题显然偏离了课文的教学重点。再说这个问题我备课时也不曾考虑过,教学参考书上也没出现有关补充资料,一时间,我有点犯难,这个问题要不要拿来质疑问难,或者就干脆当作没听见,随便敷衍一下。可略一沉吟,我意识到不能无视孩子的质疑,但怎样来把这个问题快速解决呢?我于是顺着学生的问题,迅速调整教学思路,让同学们共同讨论解疑。

“课文主要写的是母爱的伟大,母爱的深沉,与父亲无关,所以不要写清楚的。”

“在《地震中的父与子》中,主要是表现伟大的父爱,课文开篇就点明妻子(母亲)受伤,而《慈母情深》中却只字未提父亲的情况,文中的父亲有没有在家?在哪里工作?”

是啊!文章中确实没写“我”的父亲,那么让我们来思考一下,假如你是文中的“我”,你会向母亲或父亲要钱呢?问题抛出后,顿时一石激起千层浪:

“我肯定会向父亲要钱,因为家里的钱都在父亲手上。”

“我向母亲要钱,家里母亲说了算。”

“父亲常年在外打工,母亲在家,我当然向母亲要喽。”

同学们各抒己见,一时半会也没有结果,大家都把眼光投向了老师,企盼着老师能给出合理的解释。我在一边听着听着,脑子里忽然灵光一闪,发现了问题的价值。

是啊!文中为什么不提“我”的父亲呢?父亲会到哪去了呢?那么让我们来思考一下?

沉思片刻后有同学大声说:“我知道了!父亲在外面工作或打工。”

“不对,不对!”一位同学尖声地反驳,“作者有可能自幼就失去了父亲,所以才没有提到。”

父亲是在外地工作,还是自幼失去了父亲?这两种答案都有可能。

我一时也犯难,真后悔把这个问题拿来讨论,自找麻烦。由于文本和教学参考资料中也未出现有关的点滴信息,上面两种观点也不无道理,难以区分孰是孰非。为了掩饰自己的知识不足,只好把问题留着课后思考。

带着些许的遗憾和无奈,我匆匆地结束这堂不算完美的语文课。回到办公室与其他老师谈起课堂中的“怪”问题,大家都面面相觑,也说不出所以然来。

我只好上网搜索,键入关键字词,终于在作者梁晓声的回忆书中找到了答案:“其实母亲的忙碌还远远不止这些,请看作家多年后对那一段生活的回忆—— 父亲远在外地,三年才回来一次。母亲每天回到家里的时间,总在七点左右。吃过晚饭,往往九点来钟了。我们上床睡,母亲则在床角凑着昏暗的灯光为我们缝补衣裤。有时我醒夜,仍见灯光亮着,仍见母亲一针一针、一线一线地缝补。母亲加班,我们就一连几天,甚至十天半月见不着母亲的面孔,就为了那每月27元的工资。”

第二天,我就先简单地介绍了文章作者——梁晓声的生平简历,他小时候想买《青年近卫军》,那时侯正处于“三年困难时期”,一元多钱的书价,已经算是不少的钱了,母亲每月才27元的工资,父亲又远在外地,三年才回来一次。在这种艰难的情况下,母亲却毫不犹豫地拿出钱来给我买书,这是多么通情达理的母亲。母亲十分支持我买书读书,还大声说“我挺高兴他爱看书的!”朴实的语言饱含着深沉的爱。

通过老师的讲解,学生了解了当时的实际困难,知道了父亲的去处,更加深了对母亲的敬佩之情。那个提问题的学生站起来,充满感情地说:“母亲真得太伟大了!”

看到学生情感涌动,我随即提议学生有感情地吟诵唐代诗人孟郊的诗——《游子吟》,以表达同学们这时的全部感情。

读着读着,眼角禁不住闪现出激动地泪花……

课堂上出现了不同的声音,老师要不要倾听?看似毫无意思的问题,在不经意间偶发,有些问题确实连老师也始料不及。不解答问题,势必挫伤学生的质疑积极性;解答吧,有些问题说实在连老师也回答不出来,似乎有失教师尊严。在这节语文课上,学生的“怪”问题着实让我下不了台阶,这对教师教学机智的挑战,好在课堂教学已近尾声,把“怪”问题踢回让学生课后思考、解疑。虽然一时得以脱身,但终究是要说清楚,课后的查找资料及时补救备课中的空白,这也引出了我国“三年困难时期”的社会大背景来,了解当时的种种困难,体会到母亲的苦衷和无奈,学生油然而生敬佩之情。面对这种化腐朽为神奇的奇特效果,我不由地暗自窃喜:好在没放弃质疑,差点就错失“生成”好的教育良机。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要尊重学生独特的阅读感受。课堂上,我们不能忽视学生的细小质疑,哪怕是这些质疑与课堂教学毫无相关,作为教师理应细心呵护,不能粗鲁的“封住”学生的嘴巴,泯灭学生勇于质疑的思维火花。有质疑就说明这个孩子在学习、在思考、在参与,老师要善于引导,捕捉教学时机,让学生去感受、思考,从中得到启发,体验质疑的快乐,真正体现学生是学习的主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