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教案中心 > 九年级教案 > 《渔家傲·秋思》《江城子·密州出猎》导学案

《渔家傲·秋思》《江城子·密州出猎》导学案

推荐人: 来源: 阅读: 4.07K 次

 课时学习目标:

《渔家傲·秋思》《江城子·密州出猎》导学案

知识目标

1. 结合作者的生活及作品的创作背景理解词作的内容和思想感情。

2. 赏析词作好词抒情言志句,感受诗歌意境,品味诗歌内涵。

能力目标

1.能够有感情有韵味地吟诵词作,读出作品的情感和意蕴。

2、利用想象联想联系比较等多种方式培养赏析感悟诗歌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

感受词作慷慨激昂的爱国热情,激发爱国之情,树立报国之志,培养积极乐观的精神。

课前预习导学

  预习方案:

  一、大声朗读课文,初背

  二、借助课下注释、资料、与同伴交流,积累掌握本课的的相关知识,按下列提示预习课文。

1. 搜集有关范仲淹、苏轼的生平资料并了解两首词的写作背景。

2. 理解重点字词句的音形义。

3. 能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全词的内容。

4. 找出全词中表现词人感情的句子,并加以体会。

预习收获:

1. 学生查阅课下注释与资料,了解作者、写作背景相关知识写下来。

①范仲淹(989-1052),字 ,苏州吴县(今江苏苏州市)人。著名政治家、文学家。范仲淹两岁丧父,家境衰落。他不但从小勤奋好学,而且胸怀远大政治抱负,以天下为己任。以防御侵扰,他采取了一系列切实可行的措施,卓有成效地巩固了西北边防,声望大增,于仁宗庆历三年(1043)回朝任枢密副使、参知政事,继而向仁宗提出改革政治的十项主张,这就是后人所称的“”。这些新的政治措施遭到保守势力的联合进攻,范仲淹被迫离开朝廷,罢去参知政事,新政失败。此后他又知邓州、杭州、青州等地,最后病死于徐州。卒赠兵部尚书,谥文正。名篇有散文《》、词《 》、诗《 》等。集有《 》。

宋康定元年(1040)至庆历三年(1043)间,范仲淹任陕西经略副使兼延州知州。据史载,在他镇守西北边疆期间,既号令严明又爱抚士兵,并招徕诸羌推心接纳,深为西夏所惮服,称他“腹中有数万甲兵”。这首题为“秋思”的《渔家傲》就是他身处军中的感怀之作。

②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 ”, 著名文学家、书画家、诗人, 派词人代表。眉州(今四川眉山人),祖籍栾城。他与父亲 、弟弟皆以文学名世,世称“”;与汉末“三曹父子”﹙曹操、曹丕、曹植)齐名。“三苏”为唐宋八大家中的三位。作为杰出的词人苏轼开辟了豪放词风,同杰出词辛弃疾并称为“苏辛”。在诗歌上,与黄庭坚并称“苏黄”。作品有《》、《 》与《》等。《江城子·密州出猎》作于熙宁八年冬,此时的苏轼正处于仕途的低谷。由于不满王安石变法,他自请外调,在密州任地方官。苏轼词的豪放风格正是在密州上任时期正式形成的。词中表现其非凡的英勇气质,也表达了为国家效命的急切心愿。

2、给加点字注音,互相提问词语含义,填词。

①塞下 衡阳雁去 边声 千嶂 燕然未勒 羌管 寐

(  )下秋来风景(  ),(  )阳(  )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  )里,长烟落日(  )城闭。(  )酒一杯家万里,(  )然未(  )归无计。(  )管(  )(  )霜满地,人不(  ),将军白发征夫泪。

②聊 左牵黄,右擎苍 千骑 倾城 酒酣胸胆尚开张 会挽雕弓如满月

老夫(  )发少年狂,左牵黄,右(  )苍,(  )帽(  )(  ),千骑卷平冈。为报(  )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  )(  )胸胆尚开张,(  )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  )冯唐?会(  )(  )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3. 整体感知,把握朗读基调。

①★《渔家傲 秋思》是一首表现什么生活的作品?你是从哪些地方看出来的?

词的上片首句点明地域是    ,季节是    ,词人用一“  ”字,突出塞下秋景与中原的不同。

★词的下片集中抒发身处边塞的征人之情,抒情句有 , ;

, 。写景句有 。

②★找出《江城子 密州出猎》中三处用典的句子,说明其出处、原意,体会它们表达的意思。

典故       出处     原意     表达词人感情

A

B

C

★上片   (填表达方式)了熙宁七年(1074)年冬,苏轼与同僚 的情况。

★下片以   (填表达方式)为主,表达自己 的精神。(有据可依)

③分别从以下的朗读基调中选择一种来朗读每首词。

A.深沉悲壮    B.昂扬奔放

4.我的更多收获:(就词语积累、作者生平、课文内容理解、作者情感等方面说说你还有其他的发现或收获。)

 课堂学习研讨

  赏佳句,感意境,品内涵。

 ①《渔家傲 秋思》

★“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除了表现塞下秋景之异外,我们还能读出什么信息?(提示:为什么在暮霭生成,夕阳西下时,坐落在崇山峻岭间的孤城,紧紧地关闭了城门?)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 揭示了征人们 的矛盾心理。

★联系写作背景,体会“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中蕴含的词人的思想感情。

  ②《江城子 密州出猎》

★请用自己的话再现上片所描述的场面。

★分别体会下片三句话所表现的作者的感情。

  课堂达标诊测

  1.《渔家傲 秋思》

①下片中的        ,        ,是全词的核心。此句揭示了征人们的一种怎样的心理?       抒发了词人     的思想感情。

②下片中描写景物的句子是        ,夜寒霜浓,又传来悠悠羌笛之声,加重了征人的愁思。

③用自己的话描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的含义:

,“将军白发征夫泪”使用了    的修辞手法,从我们学过的古诗文中选择两句使用同样修辞手法的句子        ,       。

 2. 《江城子 密州出猎》

①范仲淹的思乡报国表现在“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苏轼报效国家,关怀国家命运的爱国精神则集中体现在      ,      ,      。

②词中表现苏轼非凡的英勇气质,也表达了为国家效命的深切愿望。他真正做到了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他当之无愧地开辟了豪放词风。请分别写出两句表现乐观精神和爱国感情的诗词名句

表乐观精神:                       。

表爱国感情:                       。

 课后拓展延伸

  一、诵壮怀激烈句,感忧国忧民情

敬利国家生死已,岂因祸福避趋之。——林则徐

位卑未敢忘忧国——宋·陆游《病起书怀》

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三国·魏·曹植《白马篇》

身既死兮神以灵,子魂魄兮为鬼雄——战国·楚·屈原《国殇》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都胡马度阴山——唐·王昌龄《出塞》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唐·杜牧《泊秦淮》

臣心一片磁针石,不指南方不肯休——宋·文天祥《扬子江》

中学语文在线()

死去原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毋忘告乃翁。

——宋·陆游《示儿》

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宋·陆游《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战国·楚·屈原《离骚》

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三国·曹操《蒿里行》

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唐·杜甫《自京赴奉先咏怀五百字》

但得众生皆得饱,不辞赢病臣残阳——宋·李纲《病牛》

但愿苍生俱饱暖,不辞辛苦出山林——明·于谦《咏煤炭》

  二、学后反思

  我的思考:

息县教体局教研室推广的教学案教学法是在新课程标准下对教育思想,教学理念的一次革新。旨在借助教学案这一媒介解决传统教学中老师一言堂和学生灵动开放的思想之间的矛盾,使教育更顾及学生自身,自由公正,体现出教育上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

这无疑是教育改革的大手笔,社会各行兴利除弊的春风最终还是吹进了课堂,冲击着两耳不闻窗外事的老师们不太合拍的思维。老师们的第一要务是大胆放权给学生,解放思想。第二要务是藏器在身,提高业务水平。既鼓励学生挑战自己,又要胜券在握地接受这些挑战。我们面对的啊,是一个个鲜活的生命,而不是僵死的接受机器。

我在重新思考我和学生的关系,联想自己上学时蠢蠢欲动的叛逆,一个班级,五十多个灵魂,五十多种思想,这担子重啊。此次教研,我收获了两点:一是异中求同,正确的知识导向不容改变;二是同中存异,答题的方式和表达的语言可以多样。学生虽然翻身做了课堂的主人,但撒网的人是老师,一根总绳即把鱼虾揽入网中。

实践出真知,怀揣新理念,在教学的大海里畅游,方能收放自如,营造教学的和谐高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