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教案中心 > 高一教案 > 钱钟书《窗》讨论型教案设计

钱钟书《窗》讨论型教案设计

推荐人: 来源: 阅读: 1.87W 次

教学目的

钱钟书《窗》讨论型教案设计

1、体会课文的情物交融并理解其中蕴涵的哲理。

2、学习文章以自我的情感体验、观察理解为基础,书写个人的见解和感受的方法,从而学

会关注生活,有意识地感悟生活中的点点滴滴。

3、通过优美句段的欣赏,陶冶学生情操,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积极参与意识和创新精神。

  教学重点、难点

(一)重点

(1)引导学生体会课文的深刻的思想和哲理,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

(2)学习于平凡中见深意的观察方法和思想方法。

(3)体会课文的语言特点和语言风格。

(二)难点

(1)对课文蕴涵的主题思想的理解。

(2)对优美句段的欣赏和课文精彩语言的把握。

(3)学习于平凡的事物中挖掘新意的思想方法。

  课型

讨论型

  教学方法

小组讨论

  教学时数

2课时

预习要求:

1、门和窗是常见的事物,它们可以是有形的,也可以是无形的;它们可能有自己丰富的经历,也可能是生活无声的见证……大千世界,和它们有关的故事很多很多,芸芸众生,由它们生发的见解也见仁见智。请同学们利用课余时间收集门和窗的图片、故事以及中外名人对它们描绘的佳句等,并思考它们引发了你那些回忆,激起了那些联想,产生了怎样的感情,准备在课堂上发言交流。此外阅读课文,把你有疑问的问题记录下来。(暂定)

2、收集钱钟书的生平资料,初步了解作家。一、教学要点

1、理解作家对窗赋予的哲理。

2、对课文的语言作初步的感受和了解。

 教学程序

  (一)导语 (6分钟)

1、简单的介绍一下作者。家族名流――钱穆、钱学森、钱基博;名字故事――仰先、钟书、默存;钟书热――《围城》、杨绛《我们仨》(控制在1分钟内)……

补充:钱钟书在国内外文艺界刮起一阵“钟书热”,他带着“一种业余消遣者的随便和从容”,以旁观者的姿态对世道人心发表看法,博闻善说,睿智幽默,妙语横生,启人心智。《窗》这篇文章就很好地体现这一特色。

2、课一开始,展示多媒体图片,引起同学们的注意和学习兴趣。接着让同学们展示图片,讲述图片相关的故事之类。然后让同学们通过教室的窗户观看景象,体会与直接观看景象的不同感受,由此引入课文《窗》(板书)。

  (二)导读

整体感悟课文

引入:为什么从窗子和从外面看到的风景会不一样,下面我们阅读第一段,看看钱钟书怎么说。

答:因为框子对大自然作了取舍,如照相的原理

(1) 阅读全文,找出每段中能反映行文线索、集中体现作者感悟的语句(点拨查找观点句的方法),拉出文章的脉络。

第一段:门——窗

追求、欲望(物质)——占领、享受(精神)

第二段:生存的需求——奢侈的需求

第三段:窗是房子的眼睛(房子是让人居住,所以窗也就是人的眼睛)

明确:《窗》中能反映行文线索的句子有:

第1段:“又是春天,窗子可以常开了。”

“春天是该镶嵌在窗子里看的,好比画配了框子。”

第2段:“门和窗有不同的意义。”

“门许我们追求,表示欲望,窗子许我们占领,表示享受。”

第3段:“窗比门代表更高的人类进化阶段。”

“门是住屋子者的需要,窗多少是一种奢侈。”

第4段:“窗可以算房屋的眼睛。” (2) 具体分析,门和窗的分别。阅读第二、三段,回答问题:用奢侈形容窗子是不是贬义?为什么说奢侈是更高的进化阶段?(小组讨论)

答:谈谈马斯洛的需求论,窗子洞开的是人的精神世界,解释精神和物质的关系,以陶渊明的例子物质是精神的基础,但物质贫乏,精神也可以很丰富,要做生活的主人。

(3) 阅读最后一段,抛出三种观点,让学生讨论,更同意哪种,答案为开放式

提示:a.既想开窗让心灵自由又外界纷扰的矛盾 b.针砭时弊,不满现实逃避 c.表达对人生精深的认识

(4) 小结:散文形散神聚,本文内在的逻辑就是通过联想,由春天引到窗子,由窗和门的区别想到物质和精神的区别,由窗想到眼睛,开窗关窗就像睁眼闭眼,课文最后又想回春天,首尾呼应。

 (三)布置作业

回读课文,再次感悟。品味“窗”的特点,加深对 “窗”的总认识,并记录自己感触最深的一点,也可记下自己的不同见解。此外,品味课文语言并阅读《门》,并且找出文中门、开门、关门的含义,思考一下作者为什么说:开门和关门是严峻的生命流动的一部分?

 第二课时

  一、教学要点

1、把握《窗》的语言特色(未定)。

2、理解学习课文《门》。

  二、教学程序

 (一) 继续学习《窗》(钱佳、陈建霞)

通过上节课的初步学习,同学们对课文有了初步的理解,接下来便引导同学们来学习作家独特的语言,让同学们找出课文中的特别的句子,然后点评和解释。

(1)从钱锺书的文字引申开看《窗》的艺术特色:

A、生活化、世情化:

词语:不过屋子外的春天太贱了!

举例:譬如小偷或小说里私约的情人就喜欢爬窗子

比喻:有如女人对于男子的胜利,表面上看来好像是让步——人开了窗让风和日光进来占领,谁知道来占领这个地方的就给这个地方占领去了!

B、 生动形象

拟人:窗子打通了大自然和人的隔膜,把风和太阳逗引进来……拟人:你清早起来,只要把窗幕拉过一边,你就知道窗外有什么东西在招呼着你,是雪,是雾,是雨,还是好太阳,决定要不要开窗子

比喻:屋子的本意,只像鸟窠兽窟,

C、 引用信手拈来;

古代诗人像陶渊明对于窗子的这种精神,颇有会心。《归去来辞》有两句道:“倚南窗以寄傲,审容膝之易安。”不等于说,只要有窗可以凭眺,就是小屋子也住得么? 他又说:“夏月虚闲,高卧北窗之下,清风飒至,自谓羲皇上人。”意思是只要窗子透风,小屋子可成极乐世界;他虽然是柴桑人,就近有庐山,也用不着上去避暑。

正和凯罗(GottfriedKeller)《晚歌》(Abendlied)起句所谓:“双瞳如小窗(Fensterlein),佳景收历历。”

D、 处处对比

排比对比:到处是阳光,不像射破屋里阴深的那样明亮;到处是给太阳晒得懒洋洋的风,不像搅动屋里沉闷的那样有生气

定义对比:门是住屋子者的需要,窗多少是一种奢侈,

整个第三段几乎都是对比,门和窗的对比。

  (二) 进入《门》的学习(伍敏茹、黄雪莹)

1、同学们花三分钟时间从文中找出文中门、开门、关门的含义,可相互讨论交流。

2、请学生陈述自己找到的含义后,老师用课件列举所有含义。

2、 门、开门和关门在文中的含义,其实就是本文的主要表述内容。那么下面让我们看一下作者是怎么组织这些内容的。

(板书)A、关于开门:

门的意义就是把隐藏在它内部的事物加以掩盖,给心儿造成悬念

开门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 门是隐秘、回避的象征,是心灵躲

门内的事物是多种多样的 进极乐的静谧或悲伤的秘密搏斗的象征

开门是一个神秘的动作,因为它意味着将进入未知

B、关于关门:

在门的关闭中有着不同程度的悲伤

每一扇门的关闭就意味着结束

门的关闭要可怕得多,它是最终判决的表白

5、请大家根据我们之前找到的含义,并结合刚才开门关门两个动作的分析,讨论后回答“作者为什么说:开门和关门是严峻的生命流动的一部分”。 (参考答案:生命充满了开始和结束,开门和关门象征着这许多的开始和结束,所以说开门和关门是严峻的生命流动的一部分。)

6、门,本身有生命吗?它会述说生命种种吗?(参考答案:没有,这是作者借门以及开门关门这两组动作抒写着世间百态。)

  (三)总结议论散文两篇,学习从常见之物见新意,打破惯性思维。

1、回忆我们之前学习的《窗》这篇课文,为什么门和窗这两种平常之物在作者笔下变得如此意蕴深远,并藉此写出世间百态?作者为什么不直接抒写自己对人生的探讨,而要选择“门”和“窗”这样一种具体的事物来寄托自己的思想?(讨论)

参考答案:直接抒写深刻的思想或者抽象的道理往往会令人难以理解,而如果能借助某种具体的事物表现来抒写这些思想道理,或通过某种特定的具体形象来表现与之相似的或相近的概念、思想和感情,这样就可以使深刻的思想变得浅显易懂,使抽象的道理变得形象可感,同时也能增强文章的趣味性和生动性。这种象征手法是文艺创作的一种表现手法。《门》就是运用了象征手法,写的是具体的“门”,表达的却是作者对社会以及人生终极的思考和感悟。只有理解了门的象征意义,才能理解整篇文章的寓意所在。

2、展示多媒体(一些从平常事物中显示出新意的图片等),引起同学发散思维的兴趣,并学习如何于平凡中见新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