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教案中心 > 高二教案 > 高二(上)学期语文第二次阶段考试及答案

高二(上)学期语文第二次阶段考试及答案

推荐人: 来源: 阅读: 1.85W 次

  第I卷(共15分)

高二(上)学期语文第二次阶段考试及答案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1.选出下列注音不正确的一项( )

A.朱拓(tà) 喁喁(yóngyóng) 打点(dǎdiǎn) 泅水(qiú)

B.孱头(càn) 畏葸(xǐ) 鱼鳍(qí) 牛山濯濯(zhuózhuó)

C.醴酪(lào) 斛寄生(hú) 歌鸲(qú) 熵(shāng)

D.缁珠(zīzhū) 笨坯(pī) 徕(lái) 笏板(hù)

2.对下列词语的书写和释义有误的一项是( )

A.沸反盈天:形容人声喧嚣杂乱。

B.残羹冷炙:吃剩的饭菜,借指权贵的施舍。

C.疏朗:稀疏透明、通透明亮的意思。

D.灞桥:本作“霸桥”,在长安西,汉代人送客至此桥,折柳赠别。

3.下列句子的横线上依次应填入的词语与句意最贴切的一组是( )

①这(维纳斯失臂)是一次借舍弃部分来获取完整的 的追求。

②米洛斯的维纳斯显示了高贵典雅同丰满诱人的惊人的 。

③那失去的双臂正深深地 着具有多种可能性的生命之梦。

④米洛斯的维纳斯正是丢失了她的双臂,才 了追求可能存在的无数双手的梦幻曲。

A.执着 和谐 孕育 激发 B. 偶然 和谐 包含 激发

C.执着 调和 包含 奏响 D. 偶然 调和 孕育 奏响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 孩子的教育问题,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它远不是一两句话就能奏效的。

B. 知识分子一般眼界比较开阔,富有正义感,民族的荣辱、国家的盛衰,往往更能激起他们的一腔报国之情。

C. 我们在本月中旬前后有个重要会议,所以现在就要好好准备。

D. 地震发生之后,当地政府及解放军部队全力救助,目前灾区群众已住进了临时帐篷,防止余震再次发生。

5.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语句,与上下文衔接恰当的一组是( )

我不记得有比那天更蔚蓝更清新的黎明了!太阳刚从苍苍的山巅后面露出来, ,使人感到一种甜美的倦意。

A.山顶的白云顿时变成了玫瑰色,又从玫瑰色变成紫色,最后它们发出了金色的霞光

B.它那最初几道光芒的温暖跟即将消逝的黑夜的清凉交流在一起

C.空气里弥漫着破晓的寒气,草上也蒙盖上了灰色的露水

D.它射下几缕微微温暖的光线,像火的带子般贯穿整个树林

  第II卷(共85分)

  二、文言文阅读题。(10分)

  (一)阅读下面的短文,回答6~8题。

沛公旦日从百余骑来见项王,至鸿门,谢曰:“臣与将军戮力而攻秦,将军战河北,臣战河南,然不自意能先入关破秦,得复见将军于此。今者有小人之言,令将军与臣有谷阝……”项王曰:“此沛公左司马曹无伤言之。不然,籍何以至此?”项王即日因留沛公与饮。项王、项伯东向坐;亚父南向坐,——亚父者,范增也;沛公北向坐;张良西向侍。范增数目项王,举所佩玉玦以示之者三,项王默然不应。范增起,出,召项庄,谓曰:“君王为人不忍。若入前为寿,寿毕,请以剑舞,因击沛公于坐,杀之。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庄则入为寿。寿毕,曰:“君王与沛公饮,军中无以为乐,请以剑舞。”项王曰:“诺。”项庄拨剑起舞。项伯亦拨剑起舞,常以身翼蔽沛公,庄不得击。

6.解释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4分)

(1)沛公旦日从百余骑来见项王

(2)令将军与臣有郤

7.与文中加点字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2分)

① 至鸿门,谢曰

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

② 得复见将军于此

虽有槁暴,不复挺者

③ 若属皆且为所虏

且夫我常闻少仲尼之闻,轻伯夷之义

④ 籍何以至此

籍吏民,封府库,而待将军

⑤ 项王即日因留沛公与饮

因击沛公于坐

A.①②⑤ B.①② C.①④⑤ D.③④

8.翻译句子。(4分)

(1)不然,籍何以至此?( )

(2)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 )

  (二)阅读下面的短文,回答9~13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李)衡字叔平,襄阳兵家子,汉末入吴为武昌渡长。时校书郎吕壹操弄权柄,大臣畏之,莫有敢言者。……荐为郎,太祖①引见喜之,衡乃口陈吕壹奸短数千言,太祖有愧色。后数月,壹事发坐诛,衡大见显用。……时帝为琅玡王②在郡,家人淫放,衡数以法绳之。妻习氏常谏不可。衡不从。寻而帝立,衡忧惧,谓妻曰:“不用卿言至此,今奔魏何如?”妻曰:“不可,君本庶人,先帝赏拔过量,既作无礼,而复逆自猜嫌,逃叛求活北归,复何面目见士大夫乎?衡从其言。衡欲为子孙储业,妻辄不听,曰:“财聚则祸生。”衡遂不言。后密使人于江陵龙阳洲上作宅,种甘橘千树,临死,敕儿曰:“汝母每恶吾治家,故穷如此。然吾州里有千头木奴,不责汝衣食,岁上绢一匹,当足用耳。”衡亡后,儿以白母。母曰:“此当是种甘橘也,汝父每欲积财,吾常以为患,不许。七八年来失十户客,不言所之,当是汝父有此故也。恒见汝父称太史公言:‘江陵千树橘,亦当比封侯。’吾答云:‘人患无德,不患不富贵,若贵而能贫,方好耳,用此何为!’今无乃是耶!”子访得之。

[注]①太祖:即孙权,三国吴开国皇帝。②琅玡王:即孙休,三国吴第三个帝王。

9.下列两句中加点字的正确词义是( )

①莫有敢言者  ②奸短数千言

A.①没,没有 ②过错        B.①没,没有 ②坏话

C.①没有谁 ②坏话        D.①没有谁 ②过错

10.下列各句中加点的字,与“汝母每恶吾治家”中的“每”字,词义相同的一项是( )

①衡数以法绳之  ②妻习氏常谏不可  ③妻辄不听  ④恒见汝父称太史公言

A.①       B.②④       C.③        D.②③

11.下列两句话在文中的正确意思是( )

①壹事发坐诛    ②不用卿言至此

A.①吕壹因起事谋反而被诛杀  ②没听你的话以致到这样的地步

B.①吕壹因起事谋反而被诛杀  ②没听你的话却跑到这里来了

C.①吕壹因事情暴露而被杀   ②没听你的话以致到这样的地步

D.①吕壹因事情暴露而被诛杀  ②没听你的话却跑到这里来了

12.以下各句话中,构成李衡想“奔魏”的原因的一组是( )

①不用卿言至此

②既作无礼,而复逆自猜疑

③衡乃口陈吕壹奸短数千言,太祖有愧色

④家人淫放,衡数以法绳之

⑤复何面目见士大夫乎

⑥寻而帝立,衡忧惧

A.③④⑤    B.①④⑥    C.②③⑥    D.①②⑤

13.对于文中自“衡欲为子孙储业”至“今无乃是耶”一段文字的内容,以下所作说明正确的是( )

A.李衡想为子孙储业,但其妻看重德行,认为既应该善处显贵,又应该耐得贫穷,因而坚决反对积财,以致家境渐渐贫困。

B.虽然李衡用沉默不言来表示自己心里同意妻子不应积财的观点,但他还是暗地里添置产业,默默地为子孙后代储业。

C.李衡为人有其虚伪的一面,他不像某些贪官那样公然聚敛财富,而是称引太史公言作为借口,种橘千树以添置产业。

D.尽管李衡经常说到种千树橘可以相当于封侯,但其妻却认为既应该善处显贵,又应该耐得贫穷,无须为子孙添置产业。

  三、诗歌鉴赏。阅读下面一首清诗。完成14—15题。(每小题2分,共4分)

过 湖 北 山 家

[清]施闰章

路回临石岩,树老出墙根。

野水合诸涧,桃花成一村。

呼鸡过篱栅,行酒命儿孙。

去矣吾将隐,前峰恰对门。

14.对这首诗语句的解说不恰当的一项是 ( )

A. 首联上句,“回”蜿蜒曲折,全句突出行路之难。下句,“出”字将树写活了,全句含山村历史久远之意。

B. 颔联写进村所见。“成”有掩映、笼罩之意。上下句构成一幅色彩明丽、生意盎然的山村春色图。

C. 颈联写山村风俗人情。上句,呼鸡归舍,指天色已晚;下句,老人吩咐儿孙去沽酒,勾勒出环境的祥和宁静,体现民风的淳朴古老。

D. 尾联写自己归隐的决心。“前峰恰对门”,借景言志,寓此地乃远离尘嚣的理想的隐居之地。

15.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 全诗平易自然,叙述简洁,路之难、景之秀、村之美,均只用一句完成,由读者去组合图景,构成完整的意境。

B. 全诗写景、叙事,似乎信手拈来,毫不经意,然而紧扣一个“过”字,情与境合,充满浓郁的乡居生活情趣。

C. 全诗多用口头语,平实自然。“桃花”可理解为陶渊明的“桃花源”典故的化用,旨在表现远避尘世的归隐地之美。

D. 全诗采用定点观察,由远及近,由景入情,由沿湖行路到山居晚餐,承转分明,章法严谨,层次分明。

  四、默写。(每空1分,共4分)

16.仰观宇宙之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实迷途其未远,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 ,师之所存也!

19.后人哀之而不鉴之,___________ _______ ___。

 五、课外现代文阅读。(每小题2分,共10分)

  阅读下边一篇微型小说,回答20~25题

“你在念国文啊?”我走过正在用功的侄子身边,搭讪着说,“怎样?你的国文一定不错罗?”

“我的国文程度在班上是最高的,” ,“每次都考100分。”

“好极了!六叔对国文也很有兴趣;六叔国文程度也是蛮好的哦!”我这话虽不免有点儿吹,却不禁想起以前自己爱看古典小说,欣赏古文观止、世说之类的,乃摸着这小子的头,“颅有乃叔之风嘛,你!”

“那我考考六叔!”这小子连珠炮似地说,“《左传》起于哪一年?止于哪一国?共几纪?几年?”

“六叔不知……道。”我说。

“再问一题好了,”这小子很得意地问:“《古论语》共几篇?《齐论语》共几篇?《鲁论语》共几篇?”

“这些我不知道。”看来我也只配说这三个字。但我又赶忙补充说:“你问一些比较趣味的六叔一定会,比如说《世说新语》、诗词……”

“那就问六叔《世说新语》吧,它一共有几篇?作者刘义庆是哪里人?”这小子一定很奇怪他六叔怎么都不脸红,什么也不会。

“为什么都问些数目字?”我苦笑说,“你不欣赏那些内容吗?”

“咦!读那些对国文程度有什么帮助?”

(注:这是一篇台湾作者写的小小说,“国文”即语文)

20.第二段横线处应填入的句子是( )

A小伙子真不知好歹

B小伙子真不知谦虚

C小伙子真不知礼貌

D小伙子真不知深浅

21.下列文章选自《左传》的是( )

A曹刿论战 B邹忌讽齐王纳谏

C捕蛇者说 D赤壁之战

22.这篇小小说的主旨是( )

A讽刺了侄子学习死记硬背,还自鸣得意。

B表现了侄子学法不当,六叔为之感慨。

C针砭了台湾教学中存在的重背诵、轻理解运用的问题。

D针砭了台湾教育中存在的问题,提醒青年学生注意。

23.为这篇小小说选择一个最恰当的题目( )

A叔侄之间 B侄子考叔叔

C国文程度 D学习国文

24.对倒数第二段中“我苦笑”理解正确的是( )

A六叔连续被侄子问倒,甘拜下风。

B六叔连续被侄子问倒,很不好意思。

C六叔对侄子死记硬背的问题感到无可奈何。

D六叔对侄子死记硬背困惑不解又无可奈何。

  六、语言运用。(7分)

25.揣摩文意,注意句式,把下面这段话补写完整。(3分)

古人对牡丹和荔枝有过这样的评论:“花之艳为牡丹,然而不实;果之绝为荔枝,然花不艳。”话中贬大于褒,我很为它们鸣不平。如果我们用宽厚的态度去看待事物,应把古人的评论改为。

26.阅读下面一段文字、用不超过80字的一段话概括其主要内容。(4分)

虽说交通部门目前拒绝为电动自行车上牌照,但在北京销售这种车的专卖店已有几十家。在北京,电动自行车上路跑的至少有1万多辆。消费者青昧电动自行车除了因其快捷、方便、舒适外.主要还因为它具有经济实惠、无污染等优点。

当前,京城商家和消费者最大的期盼是对电动自行车全面解禁。据了解.北京禁止电动自行车上牌照的主要原因是这种车比机动车慢,比自行车又快,把它划在机动车道或非机动车道行驶都不合适,如果大量发展,会对交通安全造成隐患。

有关专家认为.可以在限定数量、限定行驶地区、严格控制时速的前提下逐步发展电动自行车。

目前,全国已有电动自行车生产厂100多家。上海、南京等大城市已为电动自行车的发展开了绿灯。

  七、作文。(40分,另考。)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A;2.D;3.D;4.B;5.B(原文上句陈述的对象是“太阳”,下句陈述的应是“使人感到一种甜美的倦意”的对象。所以AC两项不符合上下句文意,可排除;D项的“它”指“太阳”,扣上句,但“像火的带子般贯穿整个树林”与下句文意不符;只有B项中“温暖”跟“清凉”交流在一起,不暖不凉,自然“使人感到一种甜美的倦意”)

  二、阅读题。

  (一)

  6.(1)名词,一人一马; (2)通“隙”,隔阂,嫌怨。

  7.A

  8.(1)否则,我怎么会这样(愤怒)呢?

  (2)否则,你们这些人都将被他俘虏!

  (二)

  9.A(“莫”在这里应释为“没,没有”,因后面有“者”指“……的人”;“短”应释为“过错”,而不可以释为“坏话”,原因在于:①吕壹不是个无辜之人,他“操弄权柄,大臣畏之”;②如果李衡说的是吕壹的坏话,那皇上也不会“有愧色”。)

  10.C(由上文得知,李衡为子孙添置产业,是秘密实施的,他的妻子不知道这件事,更不知道产业在何处,所以在他去世后,儿子才找到。“访”解释为“寻求”。)

  11.B(例句中的“每”义为“常常”。①“数” 义为“多次”,②“常” 义为“常常”,③“辄” 义为“总是”,④“恒”义为“常常”。本题正确答案是B。)

  12.C(①中的“发”有“揭露、暴露、掀开”之义,如“东窗事发”。从上下文看,吕壹并没有“起事谋反”,故A、B项是错误的。②从上文看,李衡多次依法惩处孙休的家人,不久孙休当上皇帝,李衡担心自己会受到报复,对妻子说了这句颇带后悔之意的话,并打算逃往魏国。所以“至此”应指“到这样的地步”。况且D理解为“跑到这里来了”,“这里”指代也不明确。本题正确答案是C。)

  13.B(李衡仅是猜疑,担心自己会受到报复,且下句又有“逃叛求活北归”,故“逆”应释为“预先猜度”,这样就可以把C和D排除。“既”可以作副词,解释为“已经”;也可以用作连词,解释为“既然”,偏句是理由或根据,正句是由此推出的结论。从两句关系看,“作无礼”与“复逆自猜嫌”之间是并列的关系,所以“既”只能释为“已经”。本题正确答案应是B。)

  三、诗歌鉴赏

  14、C 15、D

  四、背诵默写

  16.俯察品类之盛

  17.觉今是而昨非

  18.道之所存

  19.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

  五、课外现代文阅读。

  20. B

  21.A

  22.C(小说是通过人物的有关情节,表现社会的,所以A、B不对,D项过于笼统)

  23.C

  24.D

  六、语言运用。

  26.牡丹虽然不实,然而为花之艳;荔枝花虽不艳,然而为果之绝。(意思对,句式较整齐即可;意思对,表述、句式差酌情扣分)

  27.电动自行车是一种快捷、方便、舒适、经济、无污染的交通工具,但因种种原因在北京被禁止上路。有关专家认为可以有条件地解禁。一些大城市已为它的发展开了绿灯。

  七、作文。(40分)

  标准:同高考。

  附文言文译文:

  李衡字叔平,襄阳兵家的儿子,汉朝末年到吴国担任武昌渡长。当时校书郎吕壹掌权,大臣们都怕他,没有敢说他不是的人。……(被)推荐做郎官,孙权接见他后非常喜欢,李衡口头陈述吕壹几千条坏事,孙权听后感到惭愧。过了几个月,吕壹因事情暴露而被杀,李衡受到重用。……当时孙休在州郡,家人过分放纵,李衡多次按法律制裁他们。妻子习氏经常劝他不能这么做,李衡不听。不久,孙休登基。李衡担忧害怕,对妻子说:“没听你的话以致到这样的地步,现在我们逃到魏国如何?”妻子说:“不可以。你本来是个平民百姓,先帝对你赏拔有加,已经作了无礼的事情,而又预作猜疑,以求得一条命叛逃北去,又有什么脸面见士大夫们呢?”李衡听从妻子的意见。李衡要替子孙积蓄点家产,妻子总是不答应,说:“积聚了财产那么灾祸就产生了。”李衡就不再说这事。后来暗地里让人在江陵龙阳洲上建了座房子,种植了几千棵柑橘,临死前,嘱咐儿子说:“你母亲常常反对我置办家业,所以才会贫困到这种地步,但是我州里有几千头木奴,不会向你求取衣食,每年又能上交绢一匹,应当能满足家用。”李衡死后,儿子把这些告诉母亲。母亲说:“这应该是指种的柑橘。你父亲常常想积聚点家财,我总认为是个祸害,没有同意。七八年来少了十户的收入,你父亲又不说用到哪儿去了,原来是他暗中置办家业的缘故。常听你父亲称颂太史公说的:‘在江陵种上千棵柑橘,也就等于受了封侯的奖赏。’我回答说:‘人怕的是没有品德,不担心穷困低贱,如果富贵了还能有好的品德,那才好,要这些有什么用呢!’现在难道不是这样吗!”儿子去寻找柑橘园果然找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