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教案中心 > 高二教案 > 《游褒禅山记》教案设计(带说课稿)

《游褒禅山记》教案设计(带说课稿)

推荐人: 来源: 阅读: 1.07W 次

  教学目标:

《游褒禅山记》教案设计(带说课稿)

1、积累掌握重要的文言实词、虚词、词类活用等文言知识点。

2、把握作者通过游记的形式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

3、学习本文因事说理、叙议结合的写作方法。

  教学重点:

1、掌握常见文言词语的用法。

2、作者的观点态度。

3、叙议结合的写作方法。

  教学准备:

课前布置学生预习,初步疏通、理解课文,了解作者观点。

  教学过程:

 一、导入课文,引“生”入胜

从文章标题可以看出,本文是一篇游记。游记这种体裁我们并不陌生,初中时我们已经学过。如《醉翁亭记》《小石潭记》《登泰山记》等。古代游记的写法不拘一格,但大多是抓住景物特点,浓笔重彩,精描细绘,表现山水之美,抒发作者感情。王安石在政治上和文学上都是革新派,他反对北宋初年淫靡的文风,主张文章应“有补于世”。他的文章结构谨严,说理透辟,笔力雄健,语言洗炼,在“唐宋八大家”中独树一帜。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游褒禅山记》,跟以前所学的那些游记会不会有什么不同?会有什么特点?下面,我们一起来研究。

 二、听读课文,整体感知

1、教师范读课文(或放录音),学生思考以下问题:

(1)文章是一篇游记,作者一行共几人?是在什么时间游的山?作者的游踪是什么?

(2)作者游览褒禅山有何感想与体会?

2、学生就以上问题展开自由讨论并发言,教师作适当补充与小结。

提示:

(1)作者一行共五人:王安石、萧君圭、王回、王安国、王安上。是在宋仁宗至和元年(1054年)四月游的山。作者的游玩路线是从慧空禅院——石碑——华山洞——后洞。

(2)作者借一次没有尽兴的游山,提到两条深刻启示:一是世上神奇雄伟、美丽壮观的景色,常常在艰险,遥远的地方,必须不避艰险,“尽吾志”以赴之,才能于已无悔,于人不可讥。这里是借游山喻人生哲理──不论干什么事情,都必须以百折不挠的精神去完成自己的意愿。二是对“华山”的“华”字读音的谬传而发的慨叹──由于古代文献资料的散失,后代以讹传讹,求学的人们对于学问必须“深思慎取”。

  三、难点质疑,练习巩固

1、学生自读课文,质疑问难。

2、重点知识以练习的形式进行巩固加强。(练习题用多媒体幻灯片投影)

(1)找出文中词类活用的词语并解释其意义和用法。(例句从略)

(2)“其”字在文中出现有二十多处,请在文中找出并指出它的意义和用法。

教师总结点拨:

“其”字在文中有二十处之多,大致可分为五种类型:

1)指示代词,相当于“那”“那个”“那些”

2)人称代词,相当于“它”(他)

3)人称代词,表领属关系,作“它的”讲

4)人称代词,活用为第一人称。相当于“我”“我们”“自己”

5)语气副词,表示反问语气,可译为“难道”;表估计时,译为大概、可能

(3)指出下列各词的古今异义:

十一:古义为十分之一;今义为基数词。

至于:古义为到达、达到,动词;今义为表示另提一事,关联词。

非常:古义为不同寻常;今义为特别,副词。

所以:古义表原因或凭借,译为……的原因、……的凭借等;今义用在因果关系句中表结果。

学者:古义为读书人,求学的人,偏正短语;今义为有专门学问的人,名词。

“古今异义”词最容易使学习者误入歧途,学习时需要注意辨析和积累。

 四、重点分析,研究探讨

1、问题一:本文“叙”多,还是“议”多?为什么?(本文是一篇游记,但是他并不像我们以前学过的游记那样绘声绘色地描摹景物、记叙游程,而是更侧重于抒发感慨,本题着重研究与众不同的“叙议结合”的游记方式。)

提示:文章没有对褒禅山景色进行细致精妙的描绘,不是因为景色不美。这一点从课文注释和文中“其见愈奇”等句可以看出。其实本文名为游记,可实际正如《古文观止》评语所云:“借游华山洞,发挥学道。”这个“道”,我们可理解为治学之道,也可理解为创业之道。它的具体内容正是文中提出的中心论点:“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很显然,它不是一般记游之作,而是倾吐抱负、借题发挥的“思想小品”。作者这样写,正体现其“所谓文者,务为有补于世”这一主张。因此全文的重点应在后一部分的发挥议论、阐明道理上。

2、问题二:作者认为“志”“物”“力”三者的关系是什么?你同意吗?(本题着重研究作者的观点态度。)

(1)作者认为要达到“非常之观”,必须具备“志”、“力”、“物”三个条件,那么作者认为“志”、“力”、“物”这三者之间是什么样的关系?

提示:对于“志”、“力”、“物”三者之间的关系,作者认为首先要有志,虽然有矢志不渝的决心,但力量不足也不行,尽管志向坚定,力量充足,然而到了幽暗昏惑之境地,如果没有外物相助,也不能至。既强调了“力”与“物”这两个客观条件的作用,反映了作者朴素的唯物主义观点,又强调了“志”这个主观因素的关键作用,强调只要尽己之志,虽然不能达到目的,亦可“无悔”、“无讥”,体现了作者朴素的辩证观点。作者在这儿所论述的既是游山之所得,又是治学处事之理,也是成就一切事业之道。

(2)迁移讨论:你认为“志”、“力”、“物”三个因素,对于达到成功,哪个因素是最重要的?

此题目的讨论学生完全可以根据自身经历,发表自己的见解,在讨论中互相交流,从而得出结论。讨论应当遵循切合学生实际、实事求是的原则,自圆其说即可,不必一概而论,强求统一。

  五、比较阅读,拓展提升

曾巩有一篇游记,题为《游信州玉山小岩记》,阅读这篇游记,说说它与《游褒禅山记》在写作方法与思想感情上的异同。(《游信州玉山小岩记》一文教师可用多媒体幻灯片投影或者印发给学生,此处从略。)

提示:王安石游褒禅山和曾巩游玉山的经历一样,都因游者不想前行,而未能穷尽山洞。但这时的王安石比他的朋友曾巩大了十几岁(当时曾巩只有十八岁),思想也深刻的多,他并不是像曾巩那样只是遗憾于“遗泉石之胜”,而是由此事生发开去,讲出一番求学问、做事业的道理,并辩证地提出了“志”、“力”、“物”的关系。这篇文章以其所表现出的深邃的思想、高远的知趣、坚毅的品格给后人以有益的启示。另外,曾文以对景物的细致描写为主要表达方式,而王文则叙议结合、以议为主,且叙议前后呼应。

 六、布置作业,课外延伸

1、背诵文章二、三段。

2、学习了本文,你有了怎样的体会?你将如何面对自己的生活和学习?请以“你游‘褒禅’我游‘书海’”为标题,写一篇文章,谈谈你的想法。

 附《游褒禅山记》说课稿

《游褒禅山记》是人教版高中语文第三册的一篇文言文,从体裁上看又是一篇游记。作为游记,这篇文章不同于一般的游记那样重山川风物之美的描写和景物的叙述,或者寄托某种情致怀抱,而重在借景生论、因事说理,以议论说理为目的,记游的内容只是说理的材料和依据。

基于文章以上特点,在进行教学设计时,我重点做了以下几点考虑:

一、扣住教学要求,积累文言知识。“掌握课文中常见的文言实词、文言虚词和文言句式,能理解词句含义”是《大纲》对文言文阅读提出的要求,“了解几种常见的词类活用现象”是教材中本单元的学习要求,高二的学生虽然已经有了一定的文言知识的积累,但对于很好地把握课文的内容与思想还是很不够的。为此,在学生课前预习初通文意的基础上,把本文比较突出的文言现象“词类活用”“古今异义”和“其”的用法列为重点,在课堂上再进行强化攻关,通过练习重点质疑问难,促进学生文言知识的有效积累。

二、抓住结构特点,把握写作方法。这篇文章即事明理、叙议完美结合。记游,处处为议论埋下伏笔;议论,句句与记叙相响应。游踪交代完整清晰,见闻却言约而事丰,未尽的游兴在议论中得到宣泄,强烈的感受在议论中尽情倾吐。“记”为“议”提供形象依据,“议”成为“记”的最后升华。二者相得益彰,浑然一体。这样的行文方式和结构特点,对于提高学生的思辨能力和作文的结构能力是很有补益的。因此,我把文章叙议如何完美结合作为教学中的一个重点,并对其进行分解,引导学生展开讨论,以利于学生掌握这种写作方法。

三、进行延伸拓展,注重能力迁移。在学生掌握一定的知识与方法的基础上进行适当的迁移训练,以举一反三,是培养学生能力的有效方法。因此,我选择了曾巩的《游信州玉山小岩记》这篇游记与本文进行比较阅读。之所以选择这篇游记,一是因为体裁相同,可让学生进一步了解游记的写法样式;二是因为两文所记之游经历相似,都是因游者不想前行,而未能穷尽山洞;三是因为两文在表达方式与行文结构上有其不同之处,可资比较。这对于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有积极的效果。

四、联系学生实际,促进心智发展。课文中所传达的观点对于现代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仍然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为进一步促进学生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形成,我设计了两个练习:一是让学生讨论“志”、“力”、“物”三个因素,对于达到成功,哪个因素是最重要的?一是让学生以《你游“褒禅”我游“书海”》为题,写一篇文章,谈谈自己的体会。这样联系学生的学习生活实际,既深化了学生对文章的理解,也促进了学生心智的健康发展。

新课改的“玫瑰”静悄悄地开

南京市教育科学研究所 刘永和

有人说,课程改革“道理易懂,操作艰难”,是的,要把先进的教育理念落实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绝非易事。朱学锋老师关于《游褒禅山记》的教学设计给我们以深刻的启示:新课改的精神在这里静悄悄地落实,新课改的“玫瑰”在这里静悄悄地开。这份教案有三个特点:

1、改变课程功能,落实“三维目标”。这份教案首先注重了基础知识的传授和基本技能的培养,记叙文的“四要素”、文言知识、文章结构等似乎已经为许多教师淡化甚至遗忘了的教学内容,朱学锋老师则认真讲解、认真落实。而且,在此基础上,教案设计者认真进行过程和方法的设计,努力进行能力的迁移和认识的提升,在对于“深思慎取”的探究和对于“志”“物”“力”的辨析中,让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语文教学的“三维目标”在这里得到了很好的落实。

2、开掘课程资源,拓宽教育空间。改“教教科书”为“用教科书教”是新课程的要求之一。新课程要求深掘课内课外教育资源,为学生拓宽学习和探究的空间。这份教案首先注重课内教育资源的开发,从规律性、结构性知识的发现和归纳,到游记“叙”与“议”巧妙结合的分析与研究,到“志”“物”“力”三者关系的辨析与讨论,对于课内资源的挖掘是深入的。而教学导入时借已学过的三篇课文等进行比较,课内借曾巩《游信州玉山小岩记》进行鉴别,课后借“你游‘褒禅’我游‘书海’”的写作进行提升,对于课外资源的占有是广泛的。

3、关注探究过程,设计教学细节。教学是一门艺术,而这门艺术的生命在于过程和细节的设计。这份教案从探究的角度,精心设计教学过程,高度关注教学细节。让学生在教学的每一个过程,每一个细节中都有收获:在横向比较中显示特点;在示范阅读中整体把握;在质疑问难中教学相长;在集体讨论中探究真理;在拓展训练中不断提升。一招一式,无不体现设计者求实的教学态度和先进的教学理念,新课程的“玫瑰”已经悄悄地在这里绽开。

当然,这份教案的设计还没有超脱传统教案设计的思路,我以为还可以从下面两个方面进行改进:

一是合作学习的设计。合作学习关系到交流与合作精神的培养,也关系到探究式学习的深入和有效。课前可以合作准备,课内可以共同研讨,课后更可以相互帮助。

二是网上学习的设计。教育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教育信息技术必然会引起教育教学的革命。网络的超大容量的信息、超文本化的形式和交互性的特点,对于语文教案的设计和语文教学的实施是非常有意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