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朱子语类》卷七十七 易十三 "赞於神明",犹言"治於人"相似,谓为人所治也。"赞於神明",神明所赞也。圣人用"於"字,恁地用。不然,只当说"幽赞神明"。此却是说见助於神明。〔渊〕"赞",只是"赞化育"之"赞",不解便说那赞命於神明。这只就道他为神明所赞,所以生......

  • 《申鑒》政體第一大纲 夫道之本.仁義而已矣.五典以經之.群籍以緯之.詠之歌之.弦之舞之.前鑒既明.後復申之.故古之聖王.其於仁義也.申重而已.篤序無彊.謂之申鑒.聖漢統天.惟宗時亮.其功格宇宙.粵有虎臣亂政.[虎臣漢興輔弼之臣亂治也]時亦惟......

  • 《中論》虚道第四大纲 人之爲德,其猶器(原作"虚器",據《治要》删)歟?器虚則物注,滿則止焉。故君子常虚其心志,恭其容貌,不以逸群之才加乎衆人之上,視彼猶賢,自視猶不足(《治要》作"不肖")也。故人願告之而不厭,誨之("而不"下五字原脫,據《治要》補)......

  • 《朱子语类》卷三十四 论语十六大纲 ◎述而篇△述而不作章徐兄问:"'述而不作',是制作之'作'乎?"曰:"是。孔子未尝作一事,如删诗,定书,皆是因诗书而删定。"又问:"圣人不得时得位,只如此。圣人得时得位时,更有制作否?"曰:"看圣人告颜子四代礼乐,只是......

  • 《朱子语类》卷八十二 孝经 因说孝经是后人缀缉,问:"此与尚书同出孔壁?"曰:"自古如此说。且要理会道理是与不是。適有问重卦并彖象者,某答以且理会重卦之理,不必问此是谁作,彼是谁作。"因言:"学者却好聚语孟礼书言孝处,附之於后。"〔士毅〕问:"孝经一书,文......

  • 《朱子语类》卷一百七 朱子四 ◎内任丙辰后杂记言行。△孝宗朝六月四日,周揆令人谕意云:"上问:'朱某到已数日,何不请对?'"遂诣閤门,通进榜子。有旨:"初七日后殿班引。"及对,上慰劳甚渥。自陈昨日浙东提举日,荷圣恩保全。上曰:"浙东救荒,煞究心。"又......

  • 《朱子语类》卷五十二 孟子二大纲 ◎公孙丑上之上△问夫子当路於齐章"'以齐王,犹反手',不知置周王於何地?"曰:"此难言,可以意会,如汤武之事是也。春秋定哀间,周室犹得。至孟子时,天命人心已离矣。"〔去伪〕问夫子加齐之卿相章或问:"'虽由此霸王不......

  • 《朱子语类》卷三十七 论语十九大纲 ◎子罕篇下△法语之言章"法语之言","巽与之言",巽,谓巽顺。与他说,都是教他做好事,如"有言逊于汝志"。重处在"不改、不绎"。圣人谓如此等人,与他说得也不济事,故曰:"吾末如之何也已!"〔端蒙〕植说:"此章集注云:'法语,人所敬......

  • 《朱子语类》卷二十二 论语四大纲 ◎学而篇下△慎终追远章"慎终追远",伊川云:"不止为丧祭。"推之是如此,但本意只是为丧祭。王问:"伊川谓:'不止丧祭。'此说如何?"曰:"指事而言,恐曾子当初只是说丧祭。推此意,则每事都要存这些子。"〔雉〕"慎终追远",专......

  • 《盐铁论》卷七大纲 ◎崇礼第三十七大夫曰:饰几杖,修樽俎,为宾,非为主也。炫耀奇怪,所以陈四夷,非为民也。夫家人有客,尚有倡优奇变之乐,而况县官乎?故列羽旄,陈戎马,所以示威武,奇虫珍怪,所以示怀广远、明盛德,远国莫不至也。贤良曰:王者崇礼施德,上仁义......

  • 《朱子语类》卷一百八 朱子五大纲 ◎论治道治道别无说,若使人主恭俭好善,"有言逆於心,必求诸道;有言孙於志,必求诸非道";这如何会不治!这别无说,从古来都有见成样子,真是如此。〔贺孙〕天下事有大根本,有小谤本。正君心是大本。其馀万事各有一根本,如理财以养......

  • 《盐铁论》卷七 ◎崇礼第三十七大夫曰:饰几杖,修樽俎,为宾,非为主也。炫耀奇怪,所以陈四夷,非为民也。夫家人有客,尚有倡优奇变之乐,而况县官乎?故列羽旄,陈戎马,所以示威武,奇虫珍怪,所以示怀广远、明盛德,远国莫不至也。贤良曰:王者崇礼施德,上仁义......

  • 《荀子》仲尼篇第七大纲 仲尼之門,五尺之豎子,言羞稱乎五伯。是何也?曰:然!彼誠可羞稱也。齊桓五伯之盛者也,前事則殺兄而爭國;內行則姑姊妹之不嫁者七人,閨門之內,般樂奢汏,以齊之分奉之而不足;外事則詐邾襲莒,並國三十五。--其事行也若是其險汙淫汏......

  • 《朱子语类》卷五十一 孟子一大纲 ◎题辞陈丈言:"孟子,赵岐所记者,却做得好。"曰:"做得絮气闷人。东汉文章皆如此。"〔卓〕解书难得分晓。赵岐孟子,拙而不明;王弼周易,巧而不明。◎梁惠王上△孟子见梁惠王章希真说孟子对梁惠王以仁义章。曰:"凡事不可先有个利......

  • 《朱子语类》卷一百一十三 朱子十大纲 ◎训门人一问:"气质弱者,如何涵养到刚勇?"曰:"只是一个勉强。然变化气质最难。"(以下训德明。)"今学者皆是就册子上钻,却不就本原处理会,只成讲论文字,与自家身心都无干涉。须是将身心做根柢。"德明问:"向承见教,须一面讲究,一......

  • 《朱子语类》卷七 学一大纲 ◎小学古者初年入小学,只是教之以事,如礼乐射御书数及孝弟忠信之事。自十六七入大学,然后教之以理,如致知、格物及所以为忠信孝弟者。〔骧〕古人自入小学时,已自知许多事了;至入大学时,只要做此工夫。今人全未曾知此。古人......

  • 《荀子》君子篇第二十四大纲 天子無妻,告人無匹也。四海之內無客禮,告無適也。足能行,待相者然後進;口能言,待官人然後詔。不視而見,不聽而聰,不言而信,不慮而知,不動而功,告至備也。天子也者,埶至重,形至佚,心至愈,志無所詘,形無所勞,尊無上矣。詩曰:「普天之下,......

  • 《朱子语类》卷一百三十六 历代三大纲 因论三国形势,曰:"曹操合下便知据河北可以为取天下之资。既被袁绍先说了,他又不成出他下,故为大言以诳之。胡致堂说史臣后来代为文辞以欺后世,看来只是一时无说了,大言耳。此著被袁绍先下了,后来崎岖万状,寻得个献帝来,为挟天......

  • 《家范》家范卷九 妻下大纲 女人不妒品自高【原文】《礼》,自天子至于命士,媵妾皆有数,惟庶人无之,谓之匹夫匹妇。是故《关雎》美后妃,乐得淑女以配君子,慕窈窕,思贤才,而无伤淫之心。至于《樛木》、《螽斯》、《桃夭》、《芣莒》、《小星》,皆美其无妒忌......

  • 《朱子语类》卷九 学三大纲 ◎论知行知、行常相须,如目无足不行,足无目不见。论先后,知为先;论轻重,行为重。〔闳祖〕论知之与行,曰:"方其知之而行未及之,则知尚浅。既亲历其域,则知之益明,非前日之意味。"公谨。圣贤说知,便说行。大学说"如切如磋,道学也";......

  • 《朱子语类》卷七十五 易十一大纲 ◎上系下"圣人有以见天下之赜","赜"字在说文曰:"杂乱也。"古无此字,只是"啧"字。今从"赜",亦是口之义。"言天下之至赜而不可恶",虽是杂乱,圣人却於杂乱中见其不杂乱之理,便与下句"天下之至动而不可乱"相对。〔〈螢,中"虫改田"......

  • 《朱子语类》卷十五 大学二大纲 ◎经下器远问:"致知者,推致事物之理。还当就甚么样事推致其理?"曰:"眼前凡所应接底都是物。事事都有个极至之理,便要知得到。若知不到,便都没分明;若知得到,便著定恁地做,更无第二著、第三著。止缘人见道理不破,便恁地苟简,且......

  • 《荀子》宥坐篇第二十八大纲 孔子觀於魯桓公之廟,有欹器焉,孔子問於守廟者曰:「此為何器?」守廟者曰:「此蓋為宥坐之器,」孔子曰:「吾聞宥坐之器者,虛則欹,中則正,滿則覆。」孔子顧謂弟子曰:「注水焉。」弟子挹水而注之。中而正,滿而覆,虛而欹,孔子喟然而歎曰:......

  • 《朱子语类》卷一百三十 本朝四大纲 ◎自熙宁至靖康用人问荆公得君之故。曰:"神宗聪明绝人,与群臣说话,往往领略不去;才与介甫说,便有'於吾言无所不说'底意思,所以君臣相得甚懽。向见何万一之少年时所著数论,其间有说云,本朝自李文靖公王文正公当国以来......

  • 《盐铁论》卷二大纲 ◎非鞅第七大夫曰:昔商君相秦也,内立法度,严刑罚,饬政教,奸伪无所容。外设百倍之利,收山泽之税,国富民强,器械完饰,蓄积有馀。是以征敌伐国,攘地斥境,不赋百姓而师以赡。故利用不竭而民不知,地尽西河而民不苦。盐、铁之利,所以佐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