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作文中心 > 散文 > 见到土楼的散文

见到土楼的散文

推荐人: 来源: 阅读: 3.44K 次

土楼,闽南民居,云水谣的门面,客家先辈造屋的代表作。如今,它已经活成了一种符号,一种印记,活成中国古建筑的标本。向往已久,终睹真容!

见到土楼的散文

见到土楼,圆了久藏心底的梦!

早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就在民居系列邮票里见到了它,和那些长相大体相似的其它各地民居相比,它扎眼,另类,只看一眼,就被吸引住了。

在我有限的认知里,民居以实用为要务,不必过于讲究形式,大户人家钱多得没法花,大兴土木修建豪宅另当别论,比如陕西旬邑的唐家庄园,山西祁县的乔家大院,它们建成后也沾了个“民”字,可那些主人都是富主啊,和他们能比的世人有几个!

当那幅题写着“福建民居”字样的邮票摆在眼前时,我傻眼了,我怎么也不会想到,原来世上也有这般实用又好看的民居。它别样的建筑样式彻底颠覆了我对民居的固有认知,也让我对民居建造者及居住者产生了好奇、羡慕甚至敬仰之感!

那张邮票被我收藏起来了,那个圆圆的有特色的民居形式印刻在了记忆里,出现在梦境里。

见到它,成了我的一个梦!

没有机会见到它,却看到和它相关的一个报道。某国人从卫星上发现闽南山区的许多貌似核反应堆的天井,他们紧张万分,为了一探究竟,他们拍了上亿张卫星图片,结果也没辨出什么眉目,无奈之下,派出特工人员扮成夫妻潜入闽南旅游,在当地住了大半年才弄清真相。从此,养在深山人未知的土楼逐渐走进深山,走进公众视野。

之后,它以独有的魅力引起世界各地有识之士的关注,以它承载的智慧赢得了赞誉。2008年在加拿大魁北市的申遗大会上,它成了我国第三十六个申遗项目。申遗成功后,它的曝光率就更高了。一时间,宣传图册里,旅游推介会,电视剧取景中,都能看到它的风姿。

这一切,时时撩拨着我的心!

一个晴朗的夏日,我终于站在了它面前,静静观赏,细细聆听,观赏它被岁月煅压的容颜,聆听它在风雨侵袭下依然跳动的心脏。

梦圆了,相隔三十年,跨越几千里!

站在活的土楼面前,震撼,惊叹!

以前看图片,是雾里看花,水中望月,看的是影子;现在看实物,一砖一瓦,一梁一柱,看的是真容。图片上更多的是看外形,实物前看的才是风骨。

眼前的土楼高大威武、古朴厚重,五层楼的高度使它成为平川里最高的建筑,几百间房子的容量使它成为上千人的收纳地,二百多年的高龄使它成为饱经风霜的老者,历经大震而不动,使后人见识了它的坚挺。

对我来说,能亲眼见到它,已经心满意足了,若能再做一番探看更是喜不胜收!

见到土楼,终解了心中潜藏已久的谜。

惊叹之余,心存疑惑,这些房子是谁修的?为什么要把如此别致的房子修在大山深处?它的内部到底长什么样?

查阅资料后才知道,土楼的诞生与中国历史上一个特殊的群体――客家人息息相关。客家人,中华五十六个民族里没有他们的名字,但是,他们应该和五十六个民族都做过邻居。客家人又称为客家民系,据史书记载,最早始于秦国征岭南融百越时期,经历魏晋南北朝、唐宋,由于战乱等原因,他们逐步往江南、再往闽、粤、赣边,在南宋时期已形成相对稳定的客家族群。特殊的历史境遇使他们不得不背井离乡远离中原到处逃命,他们像中国的吉普赛人一样,足迹踏遍南部中国的角角落落。在逃亡过程中,他们的智慧迸发,生存能力也一并增长。

客家人有“恨藏之不深,恨避之不远”之感,长期忍受颠沛流离之苦,也带给了客家人坚韧不屈的品性。尽管他们所处偏远的山区环境恶劣,但是勤劳的客家人历经磨难,仍然坚持在异乡的土地上定居了下来,并用自己勤劳的双手和超人的智慧创造了属于自己的历史。

经历过战争之苦、逃亡之痛的他们把道道山梁作为屏障,把房子建在相对安全的地方,他们需要安宁,需要保护。

人生几十年一晃而过,他们不想再被外界的混乱裹挟。

站在和贵楼的天井,导游介绍完基本情况,让大家试着跳一下,几十个人一起跳起来,隐约感到卵石地面在晃动着。

怎么会这样呢?

据说,当年修建楼体时发现底下是沼泽地,简家先辈舍不得这块风水宝地,用二百多根松木打桩、铺垫,最终修成土楼。如今,过去二百多年了,和贵楼依然稳固地挺立在夹山的平坦处,像一艘船一样一直停泊在沼泽地上。

这种现象神奇吧,不过更神奇的还在后头呢!

院子里有两口水井,人们称为“阴阳井”,右边一口清亮如镜,水质甜美,而左边一口则混浊发绿,污秽不堪。若非亲眼所见,难以相信,同在一个院子,相距只有十八米的两口井,水质截然不同,真是奇怪!

还有这所院子是闽南民居里著名的楼包厝、厝包楼结构,院子天井中心有个学堂,它是三间一堂式,属于“楼包厝”,而前院护厝为“厝包楼”。当地有个说法,“厝包楼,子孙贤,楼包厝,子孙富。”这种厝包楼、楼包厝的奇特建构,反映了土楼子民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对子孙后代的美好祈愿。

见到土楼,就想起了老家的'窑洞。

土楼,土楼,顾名思义,它是“土”类民居家族成员,和我老家的窑洞属于近亲,只是它走“上层路线”,窑洞走“下层路线”。

作为一种凝聚着先辈智慧和创造力的建筑,历经数百年依然坚挺地站在那里,本身就是一种传奇!

然而,历史长河里,再耀眼的传奇也会成为过去。

如今,经过风雨的洗礼,楼上的瓦片已旧,梁架也在变朽,楼体上的墙皮出现斑驳,地基部分也有破损,大部分居民搬走了,只有个别老人守在那里。

它面临着一个现实问题:如何很好保护?如何让它长留于此?如何让更远的后辈们能亲眼目睹它的雄姿?

于我而言,有痛心记忆的。

渭北窑洞是流传几千年的民居形式,如今,在我老家几乎没有了踪影,在推进城镇化过程中,它们齐刷刷地被推掉了。土地平整了,住宅集中了,千年遗存的照片躺到博物馆了。

其实,不只土楼,不只窑洞,好多古镇保护都面临着这个很现实的问题。

名气大的古城开始收费了,名气小的古镇还在透支经营着,不知道收到的钱是否真的用到古城保护上了。土楼里也有收钱的,上楼参观每人交五元,据说是住户揣到腰包了。如果真的收为己用,估计也和土楼的保护没有多少关系。

如果有一天,这些楼宇老得不能接待游客了,损失的可不光是小费了!

惟愿这些土楼能安然矗立在大山中,长长久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