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作文中心 > 散文 > 胡子问题散文欣赏

胡子问题散文欣赏

推荐人: 来源: 阅读: 2.04W 次

说起著名国画大师张大千,我们自然会想到他那副飘逸的胡须。对于今天的人们,张大千的“美髯”,已经成为他国画事业的一种象征。如果有谁给我们一个刮了胡子的张大千,我们在心理上,恐怕是很难接受的。

胡子问题散文欣赏

但年轻时,张大千的胡子也曾经是个问题。有一次,大师与几位朋友聚会,朋友们为睡觉时胡子放在被窝里面好还是被窝外面好起了争执。争执间有人问张大千:“您睡觉时胡子是在被窝里面,还是在被窝外面呢?”张大千一时难以作答,回家后便刻意在睡觉时进行实验与观察:一会把胡子放在被窝里面,觉得不妥,一会又把胡子放在被窝外面,仍然觉得不妥。翻来覆去,折腾了一宿,也没有解决胡子到底应该放在被窝里面还是放在被窝外面的问题。

从张大千的“胡子问题”,我想起了契诃夫笔下的那个可怜的小公务员。那个被可恶的喷嚏所打扰的将军,虽然不是他的上司,而将军也并没有把那个喷嚏当回事。但喷嚏却成了小公务员的一块心病,以致于把不是问题的事情搞成了“问题”,而且越搞越大,最终导致了这位小公务员在将军的责骂声中走向了死亡。

类似张大千“胡子问题”的事情,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也在经常发生着。昨天,我在一个按摩诊所,就碰到了一位大嫂,她对医生口述说,自己浑身是病,几乎无法正常生活。在医生的寻问之下,她说出了自己的“病根”。原来,在某大学当教授的博士儿子,已经三十岁了,还没有成家,她整天为自己的儿子担忧,于是才有了这浑身的毛病。我对她说,你儿子身为博士,又有学校招揽人才送的一百好几十平米的房子,每月上万元的工资,年龄也不大,找个对象怎么会成为问题呢?你的毛病是自找的!

从诊所回来的路上,我就想,这不又是一个“胡子问题”吗?

仔细分析,就会发现,从张大千的“胡子问题”,到小公务员的“喷嚏问题”,再到那位大嫂的“儿媳问题”,其共同点都是杞人忧天的自寻烦恼。这些烦恼,并不是真实的存在,而是他们自己的主观臆造或者自我放大形成的“伪”问题。

形成“胡子问题”的原因,心理学家已经为我们做过解释。由于利害的关系,一旦关系个人切身利益的某种事情发生,自己的认识与感受,会产生一种“晕轮”效应——与同样的事情发生在别人身上时的认识,会有某种程度的偏差:容易凭个人的臆断,对事情的性质、过程、结局、影响进行放大或者缩小。我们平常说的“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和“当局者迷”,就是这个意思。一个最简单的例子就是,亲人去世了,我们的同事、邻居、朋友也会有某种程度的悲伤,但他们的悲伤与自己的悲伤是不能同日而语的;同样,别人的亲人去世时,我们的感受与失去亲人者的感受也是不能相提并论的。

正是这种“晕轮”效应,使我们特别在乎发生在自己身上的事情,特别在乎这些事情可能导致的社会舆论评价。这就使得一些本来不是问题的“问题”,一旦发生在自己身上,反而成为了问题。我们前面讲的“胡子问题”、“喷嚏问题”、“儿媳问题”都是这样产生的。而这些问题一旦产生出来,就会成为困扰我们的根根绳索,束缚住我们的`思想与手脚。这就是为什么年龄越大的人胆子越小、魄力越小、顾虑越多、烦恼越多,性格与行为方式越趋于保守的原因。

要摆脱类似“胡子问题”的困扰,关键在于对生活要有一个正确的态度。人的一生,可能遇到的“问题”无非两类:一类是“真”问题,即不可避免的人生困难与挫折。再一类是“伪”问题,即自寻烦恼生成的“胡子问题”之类。如果我们对于人生有一个豁达的态度,懂得人生烦恼的必然性,懂得人生烦恼是我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那么,对于“真”问题,我们就有了必要的思想准备,也就有了面对的勇气和解决的办法。而有了这样的豁达态度,我们的工作和生活就会放得开、收得拢,拿得起、放得下,游刃有余,进退有据,“伪”问题便会少发生,或者不发生。“胡子”自然也就不再是什么“问题”了。

“胡子问题”给我们的启示,归结为一句话,就是“有些事不能不当事,有些事又不能太当事”。参透了这句话,便会成为生活的明白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