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作文中心 > 散文 > 渐逝的童年乐园散文

渐逝的童年乐园散文

推荐人: 来源: 阅读: 1.01W 次

2017年的夏天真可谓是酷热难耐,尤其我所生活的小城,高温天数已创下有记录以来的新高。不愿长时间待在空调环境下的人们,有举家选择去凉爽的山林里纳凉的,有的则带着孩子去水上世界“下饺子”。我执拗不过丫头的吵吵,也为了给自己寻找一点儿凉爽适意,不顾妻子的反对,允然答应孩子带她去热带风暴水上世界去玩。

渐逝的童年乐园散文

望着那一群虽还未学会游泳,却在水中忘我嬉戏,乐不此疲,快乐活泼的孩子,我的思绪亦如水中鳞波,泛起阵阵波澜,眼前又浮现出自己孩提时代那片童年的乐园……

自幼生长的中条山腹地的小山村,那里沟壑相连,黄土贫瘠,又由于干旱少雨和地理山势所限,既没有高峡水库、波光粼粼的湖水,也没有小鱼儿畅游如梭的潺潺河流,深烙在童年印记里的永远都是那褪不去的泥土气息和绿树林荫的山峦。唯有村子中央那一洼“泊池”,是童年夏日的记忆中那永不褪色的“水上乐园”。

“泊池”,是家乡人的土话,因地域不同,叫法也有异,江南水乡则多称为池塘或者池泊。早些年间,在我们北方的农村泊池比较常见,是生活在那里的人们,为了抗击干旱和解决牲畜饮水困难,人工开挖的用来蓄积雨水的不规则的大水坑。在曾经的记忆里,那镶嵌在故乡大小自然村落中,如翡翠明珠般星罗棋布的大大小小的泊池,可谓是故乡一道道靓丽的风景。

小孩子好玩水。但对于素有“十年九旱、靠天吃饭”、“吃水更比吃油难”之说的故乡,也没有那些江、河、湖、泊可供我们那些小孩子游泳、戏水。村子中央那的百十平方,深约三四米,四面杨柳掩映,一洼如镜面似的泊池,自然而然就是炎炎夏日里我们那些玩童们戏水的最好地方。

夏日里的午后,烈日当空,约上几个同伴,偷偷地来到泊池旁,衣服褪个精光,一个个赤条条、光溜溜,哧溜哧溜地溜下水去。会“狗刨”的,只见露出个头,两脚在水中上下不断拍打着,击起朵朵水花,畅汗淋漓地在游上几个来回;不会游的,如青蛙般双臂支撑着身子没入在岸边,时不时的学着那“狗刨”的样子,击起水花四溅;更有胆大点儿的,找来几截粗壮的圆木推入水中作为浮体,骑在之上,双腿夹住圆木,挥舞双臂不断向后凫水,似只小船游弋在水面。池泊中传出的嬉笑声、击水声、尖叫声此起彼伏,一阵淹没一阵,好不热闹。突然,不知睡喊了一句,“狗蛋,你妈来了”,顷刻间池面一片寂静,一个个迅速溜上岸,顾不得洗去身上的泥巴,扯起岸边的衣服和鞋子,光着身子和脚丫,瞬间消失的无影无踪……

“别上泊池玩水,”是我们农村孩子每年夏日暑期,老师和家长们老生常谈的告诫语。因为附近农村多年来间断性地,总会有小孩泊池游泳溺水死亡的事情发生。但我们这些个生性顽劣的孩童,总是禁不住游泳、嬉水的诱惑,从不把这些告诫铭记在心。明着不行,我们就瞒着大人偷偷地玩;白天不行,我们就晚上秘密地去;本村不行,我们就结伴到外村玩。为此,我们几个玩伴从小都没少受大人们的'责骂,有几个甚至还常常遭到家长的棍棒相加。

对于泊池,一直以来我都有一种难以释怀的情感。不仅仅是因为作为我童年生活的乐园,而是作为一个土生土长的农村孩子,对生于斯长于斯的那方水土养育之恩的厚重之感。

外出求学以后,我曾经对故乡的泊池做过一些或多或少的调查。发现泊池在我们北方农村,由来已久,它是伴随着人类群居以来,为生存繁衍,与天斗、与地斗、与大自然抗争的必然产物。先祖们选适地而居之,择地而挖,取土夯坝,聚雨水而成池。泊池,在农村的历史发展成长河中,以其对人类的生产生活发挥的巨大作用,注定了它在干旱少雨的北方农村不可或缺的地位。于是,很好地解释了,为什么在我国广褒的北方农村,逢村必有泊池的原因所在。

令人遗憾的是,曾经带给村庄以无限生机,让人畜耐以生存的泊池,近年来正在面临着消失的危机。记忆中我们村从没干涸过的,曾经给我童年生活带来无限欢乐的那片“水上乐园”,已经面目全非,垃圾已经完全蚕食,池坝上的杨柳不知什么时候早已不见了踪影。有的村庄的泊池已经被填平改作群众活动广场,有的已经被规划为民居。面对渐渐消失的泊池,我不能不说,这是我们的村庄之殇

的确,近几年随着国家对农村饮水工程投入的加大,绝大部分的农村人畜饮水问题得到了基本解决,泊池也渐渐淡出北方农村人们视野。加上农村生产结构的不断调整,规模花养殖场的不断形成,曾经鸡鸭成群,牛羊遍地的农村现在也很难觅到禽畜牲口的足迹,泊池正在渐渐地退出历史舞台。当然,这是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本无可厚非。但是,我想说的是,我们决不能把社会的发展、历史的进步建立在毁灭一些历史文化产物的基础之上。

把泊池作为北方农村的历史产物和文化,完整的保护起来、保存下来,并加以改造和利用。我想,这可能才是真正符合可持续发展的新农村建设之路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