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作文中心 > 高三作文 > 关于高三了作文集合7篇

关于高三了作文集合7篇

推荐人: 来源: 阅读: 2.94K 次

在日常学习、工作抑或是生活中,大家都接触过作文吧,借助作文人们可以实现文化交流的目的。那么一般作文是怎么写的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高三了作文7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关于高三了作文集合7篇

高三了作文 篇1

“春风十里,不如你”

纵然是已到春日的当下,

纵然是这春风十里、五十里、一百里的美好,

都比不上我们所爱着的人一丝一毫!

春的气息

温柔而又平静……

微风拂吹来滑过脸颊

恍然如梦

我想,等我老了,

带着你,退出江湖,

住在一个僻静的小镇上。

房前种花,屋后种菜,

我们一起摘菜,做饭。 每天骑车,散步,几乎不用手机。

早上你与我搀扶到巷口看太阳,

一起相伴去集市买蔬菜水果。

午后我坐在摇椅上读一本书,

你在屋后修剪美丽绽放的花。

傍晚漫步在披满红霞的田埂,

闭上眼,感受泥土中的草香。

饭后,在桃花树下赏月,

我们不打扰别人,也不希望被人打扰。

我想所谓天荒地老就是这样了,

在一个小镇上,一饭,一菜,

与一人相守。

隔空细嗅枝上蕊

遥相轻抚镜中花

春看花,秋扫叶,

夏养家禽冬烧柴。

我坐在摇椅上给你讲着,

年轻时为彼此做过的傻事。

我只想让你知道,

只要你回头,我就在身后。 人生夕阳,不盼高官,不求荣华,

愿得闲心一世,携手终老,白首不分离……等我老了,

带着你,退出江湖,

住在一个僻静的小镇上。

只有你和我。

高三了作文 篇2

每个人都应有自己与众不同的想法。

孔子站在河边,被河水一直执著东去所折服,说出了他积压心头已久的三个字“吾从周”。我今天重温这句话,仍旧能感受到孔夫子当时澎湃的心潮,在那个周王朝早就成为空壳,诸侯们凭借军事力量称王称霸时代里,一个茕茕孓立的老人却依旧执著着周礼,沉迷在他的“仁”里。

或许在那时只有孔子才真正感受到了它的价值和作用,不管它是对的还是错的,反正,孔子只用他自己的大脑思考。

鲁迅曾经说过“世界上少有抚哭叛徒的吊客”,没有独立而叛逆的思想当然不可能出现如孔子一样不拘泥于潮流的杰出人才。

独立的思想好比是一座大房子。

自信是他的柱子——拥有自信的人从不会像弱不经风的墙头草,无骨的软皮蛇,别人稍稍施加以外力就变形了。

勇气是房屋的椽——它能帮助你沿着自己的路走下去。

只是房屋的瓦——没有知识的勇士与只有肌肉和长枪的项羽无异。

窗与门是善纳谏言的心胸——否则你将很有可能走进一个无法自拔的泥潭。

人是应该有一点独立的思想的。

独立的思想造就了一代又一代杰出的学者,而一代又一代杰出的学者就化作了推动历史车轮前进的力量。拥有独立思想的学者就好像是出淤泥而不染的莲,高洁的人品是他的花;对知识的执着是他的茎;而宽广、仁慈的胸怀是莲花的叶。

但是今天的莲已经不如过去那么纯洁,现在的某些学者,不论是写论文还是搞科研或作传编书,不管是不是有用,不管是不是单位国家需要,不管是不是自己的想法,反正什么流行就追求什么,只是为了搏一时的功名利禄。这些现象文坛有,科学界也有!前些天《文汇报》上披露的大科学家假象不正是这一趋势带来的恶果吗?

设想一下,如果当年许衡和众人一样摘了无主的梨,那么后来他的文章还能千古流芳吗?默默无闻的大学新人花点钱出版一本炮制的肥皂剧就能出名,那么他以后还会好好思考、研究、写作吗?科学家们只会跟着世界上流行的大科学课题跑,那么中国的科技水平还会独树一帜吗?更可怕的是那些人的成功太容易被人们牢记,而他们的衰灭倒不为人知晓。这些流毒一般的成名邪理将源源不断地流入人们的意识范畴,不知道那时可会有去抚哭“叛徒”的吊客!呜呼哀哉!呜呼哀哉!

那梨吊在树上,但在许衡的眼里那已经不再是一个简简单单的无主梨,而分明是一块“试心石”啊!

高三了作文 篇3

弹指一挥间,我们面临分离,各奔东西。不知不觉,我们毕业也有好几个星期。这几个星期没有你们陪着,我还真不习惯。

毕业也许是快乐的,可是离别却是令人伤心的。

毕竟三年高中时光,不是那么容易过的。我们身边还会有不同的朋友、同学,可是毕业后我们也许就各走各的路,也许以后都很难见面,这令很多人都留下了无奈的眼泪。可是那只是离别,并不是永别嘛。我相信有缘,我们一定会再相聚

毕业了,还真有点想念以前的日子。毕业时,看着空荡荡的柜桶,总觉得还留下了什么,原来我留下了我对你们的思念。刚上学的时候、被人欺负的时候、不开心的时候,巴不得早点离开学校,可真当要走的时候又急切的希望能多留一两天。

我们曾经在一起哭过、笑过、打闹过。虽然这只是回忆,只是我们记忆中那一小部分的记忆,可是却记录了我们高中三年的时光。好像昨天我们还抱在一起哭、一起笑。

今天的我们已长大了许多,懂得了许多,知道时间是不可能倒回的。

三年了,不可磨灭的记忆,一切一切,我们都不会忘记。每个人的一举一动,都深深映入脑海里,隐藏在记忆里。也许,我们离开母校和大家分开时会哭,可是天下哪有不散的酒席?到最后总会分开。但是阳光总在风雨后,我们经过这些风风雨雨,就会成长。虽然结束了这一段,但是还会有新的开始。想流泪的流的痛快,毕竟泪水冲刷不了我们的记忆。我们要坚强,不要难过,因为上帝把你的门关掉了,可他还会替你打开一扇窗。因为,明天也是一个开始~~

看着我们的毕业照,每个人都笑得那么灿烂,每个人眼里的光芒都那么耀眼。我希望我们可以一直这么开心的笑下去,一直一直。

三年的高中生活画上完美的句号时,面对离别,有太多的不舍。不舍朝夕相处的'同学,不舍循循善诱的老师,不舍校园里熟悉的一草一木。三年的高中生活就像一本书,会永远封存在记忆里。

三年,在漫漫的几十年人生里也算一个不小数目了。

千言万语也不多说,只汇成一句话:亲爱的你们,珍重。

高三了作文 篇4

我经常会想到小时候的一幅画,一张若大的白纸中央很显眼地立着一座正冒着浓厚烟雾的烟囱,左边飞来一排洁白而有活力的大雁,右边飞出的则是全身乌黑的大雁。左右两边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追寻浓烟冒出的地方,大多是些工厂。像纸厂、化工厂之类的。当然,有了这些企业当地的经济带来了不扉的利润,不仅经济效益提高了,还给周围一些村民带来了许多的就业机会,人们争相进入,离家较近,比外出打工有很多便利之处。

行过许多乡村小路,不见了从前最喜欢的清沏的小河,取而代之的是随处可见的令人望而生畏的臭水沟。甚至有些运河的部分河道也难逃恶运。曾见过有块用河里的水浇灌过的麦子,不久变成了一地的枯黄,很是令人痛惜。可是痛惜过后还有什么呢?

秋收和耕种小麦的时候,经常会看到那些因中毒而死亡的鸟儿,眼看着它们痛苦地挣扎着,其实它们的企求并不高,只是想活着。这也是很多动物们的期望,包括那些被人们形容得十分凶恶和可爱的动物们,如:狮子,大象,猎狗,老虎,野猪等。如今,听到这些动物们伤及人类和家畜的事件越来越多了。它们并不是存心想侵袭人类的生活,相反它们其实更愿意远离人类,是人类的步步逼近,使得它们仅想守住自已的生存空间,为此不惜一切代价。

全球生物似乎都在呼吁:还我们一片蓝天!是啊,许多许多年以后,人们是否还能看到蔚蓝的天空中飘浮着朵朵的白云。

高三了作文 篇5

“老”是一种境界,更是艺一种艺术。“老”是岁月无情地雕刻出来的一件艺术品。青春易逝,这是我们人类摆脱不了的,永恒不变的法则,我们由何必去强求,去改变呢?

树木的生命历程中,伴随着多少的日晒雨淋,渡过了多少的春夏秋冬,记录了多少朝代的盛衰,但是它依旧挺着伤痕累累的躯干在大地上屹立着,为人们遮阳挡雨。我想没多少人知道大树屹立不倒的原因吧?大树之所以屹立不倒,是因为它把自己的回忆,自己的青春都融入到了落叶之中,使落叶成为了风的追求,成为了秋的回忆。

“老“其实是多么幸福的一件事啊,因为老了,我们才能知道我们曾经拥有过,失去过,才能知道我们的曾经是那样的美好,才能让我们懂得去珍惜现在说拥有的一切,活在当下。

当我们老了,我们会去回忆着童年的天真。昔日的我们还是一个天真的孩子,我们的心灵是多么的纯洁,生活是多么的无忧无虑。昔日的我们就像鸟儿一样自由飞翔,追逐风的步伐;昔日的我们就像鱼儿一样畅流嬉戏,捕捉水的气息;昔日的我们就像蝴蝶一样翩翩起舞,寻求着百花的芳香。当我们老了,回忆着纯纯的童年,我们将会是多么得愉悦啊!

当我们老了,我们会回忆着校园的欢乐。昔日的我们还是一个懵懂的学生,对读书充满了疑惑,好奇。当我们的老师凭借仅有的三尺讲台,三寸粉笔和自己特有教书的热情,教我们书写着未来,引领着我们走向书的海洋,知识的天堂。当我们老了,我们会回忆起曾经好学的自己,让自己感到不曾孤独,让我们感到书是我们人生的伴侣。

当我们老了,我们会回忆起昔日创业路上的坚持。昔日的我们对社会充满着陌生,充满着迷茫,就像大海中没有指南针的航船,没有指引前进的方向,但是我不曾失落,我仍然坚持着,每天等待着旭日东升的信号来明确我们前进的方向,对目标不懈追求,直到我们登上成功的彼岸。当我们老了,回忆起昔日自己社会生活的坚持,执着而感到庆幸,让我们感到”老“并不是人生的终点,让我们对生活又有了新的希望。

当我们老了,心依旧青春,年轻。岁月能够带走我们的青春,却带不走我们的回忆,抹不去我们生活的足迹。让我们从年轻出发,当我们老了,也能想树木一样够拥有美好的回忆!

高三了作文 篇6

原谅大雨滂沱的烦闷,便得“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春喜。

原谅狂沙无情的肆虐,便得“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奇景。

原谅大海汹涌的澎湃,便得“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的宁静。

生命的无情残杀,是可恨啊!但那个戴着魔鬼面具的赵承熙,并不是魔鬼的爪牙,他只是一时失了心,迷了智,只是把内心的痛苦化作了一场冲动。他不是魔鬼,只是一时错了的“孩子”。

人需要被原谅,而原谅是为了更好的救赎。

湖南台热播的《变形计》受到良好的反映,那些问题少年不都是披着恶魔皮狼的孩子吗?他们不听教导,用执拗和固执与世界为敌,用奢华和疯狂来麻醉孤独和少有的关怀。父母不是没有关怀,只是那时他早已看不到了!而这群孩子最坚固的城堡被山里的父母轻而易举的击垮了。他们用包容和原谅爱着这群孩子,孩子任性犯的错,他们来补;孩子不满山中生活,他们翻越大山用珍贵的钱为他们买来吃食。

再坚硬的铠甲也被这深情的原谅褪下,再执着的恶魔也被这山一般的包容所驱走。

原谅是为了更好的救赎,是鼓励别人,放下过往,迎接新的生活。

一个哲学家在回家路上遭受打劫,他淡然的拿出钱财,打劫者说:“这不是你抢的,是我借给你的,这里面有我的名片,如果你有困难可以来找我。”后来曾经的打劫者变成了著名的商人。不是被命运逼迫到墙角,没有人愿意用这种方式,哲学家看穿了他的犹豫和徘徊,看到了那个善良的灵魂在风中摇曳,他用原谅点起一盏灯,让善良勇敢的回家。

原谅是为了更好的救赎,是让人性的光辉重新闪亮。

老师原谅学生的无理,一心育人,得桃李天下;家长原谅孩子的任性,循循善诱,得成龙成凤。反观国外同一性质的案件,国外判40年,而中国只判几年,国外不重原谅,犯错的人就要接受最重的刑法来弥补过错。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原谅不是忽略他的过错,也不是不承担责任,而是减轻内心的担子,不让他们被过去深深压进黄土里。

正如材料中,建了33个纪念碑,放飞了33个气球,原谅是为了更好的救赎,为天上的他们祈福,让地上的人们引以为鉴。

高三了作文 篇7

时间都去哪儿了?这是一种叩问,是对生活,对青春,对自己生活状态与人生价值的叩问。它包含着时间对于承诺的诠释,以及对于取舍的思考,更是对这个物质充裕的时代的精神的追寻以及对现代文明的呼唤。

对于生活在当今的现代人来说,文明很难在日常工作的千篇一律中寻找到自己精神的影子。它们无一不折射出这一时代所带来的固有的空虚感。而这种空虚感会在自我反思中变为精神空虚的现代人的致命一击。原因在于,在这个社会里,人们过分地去追求物质的充裕的同时,带来了前所未有的精神空洞。而用于弥补这一精神空洞的时间却被现代发展所带来的无精神内涵的幽默和娱乐充斥了。结果就是,由于精神的空虚又助长了精神的空虚。

而造成这种空虚的根源在哪里?我认为,这是由现代人的强化比较而淡化反思的“积极向上”的心理所致。社会将天生的差距赋予在每个人身上,财富、健康、智慧、美貌等。正是这些因素在诱导我们走向那万劫不复的比较的深渊。正是这样不成熟社会形态所带来的错误导向,将人们的目光引向了对物质的追求,从而淡化精神。“时间都去哪儿了?”正是击中了现代人心中的这一点才使它本身作为社会当下的一剂良药为世人所传诵。

这种固有的差距是社会本身所具有的,我们难以去改变它。换句话说,“时间都去哪儿了?”所带来的叩问,我们无法从其根源上去寻求很好的解决。那么我们为何不将其理解为对社会现实和自我境遇的定位,在看似为客观真理的生活之中求变。通过这样的方式去弥补精神上的空洞。正如一位伟大的诗人,在日常生活中只是一名会计,日日夜夜为了那不属于自己的数据奔波。有一天,他猝死在了工作岗位上,送去抢救之时他的表情是幸福的,他已明白自己将不久于人世,可他对于他的生活没有遗憾,只有难言的幸福。这是为什么呢?人们在他留下的一只皮箱中找到了答案:里面装着上万首诗。人们无法想象一个真正的诗人是怎样在这乏味的工作之中获得了如此充实的灵魂。

是啊!时间都去哪儿了?我们应该在冷峻的现实之中去思考,如何才能使我们那火热的心不在社会的风尘中变冷、变硬、腐朽之后化为尘埃随风而去。那么我们才能在岁月的考验中不至于做一个连自己都鄙视,都唾弃的“木偶人”。鲁迅说的好,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死亡。那么可以说一个人失去精神之时就是一个人生命终结之时。否则不如像海明威所说:“我们总欠上帝一死,今年死了就不用等明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