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语文基础 > 问答 > 求上海高一语文期末试卷!

求上海高一语文期末试卷!

推荐人: 来源: 阅读: 2.52W 次

一、默写及文学文化常识(12分)

求上海高一语文期末试卷!

(一)默写(7分)(每题1分)

1、(1) 滚滚长江东逝水 ,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白发渔樵江渚上 ,惯看秋月春风。 一壶浊酒喜相逢 ,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2)请写出骆宾王《在狱咏蝉》的颔联和颈联: 那堪玄鬓影 , 来对白头吟 。 露重飞难进 , 风多响易沉 。

(3) 滕王高阁临江渚 ,佩玉鸣鸾罢歌舞。 画栋朝飞南浦云 ,珠帘暮卷西山雨。闲云潭影日悠悠, 物换星移度几秋 。阁中帝子今何在, 槛外长江空自流 。

(4)杨炯《从军行》中描写景物的两联是: 牙璋辞凤阙 , 铁骑绕龙城 。 雪暗凋旗画 , 风多杂鼓声 。

(5)宋之问的《渡汉江》 岭外音书断 , 经冬复历春 。 近乡情更怯 , 不敢问来人 。

(6)《春江花月夜》默写:春江潮水连海平, 海上明月共潮生 。 滟滟随波千万里 ,何处春江无月明。江流宛转绕芳甸, 月照花林皆似霰 。…… 江畔何人初见月 ,江月何年初照人。

人生代代无穷已 ,江月年年只相似。不知江月待何人, 但见长江送流水 。……斜月沉沉藏海雾, 碣石潇湘无限路 。不知乘月几人归, 落月摇情满江树 。

(7)沈佺期《杂诗》 闻道黄龙戍 ,频年不解兵。可怜闺里月, 长在汉家营 。少妇今春意,良人昨夜情。 谁能将旗鼓 , 一为取龙城 。

(二)文学文化常识(5分)(每题1分)

2、(8)欧·亨利, 美 国小说家。本学期课文《 最后的常春藤叶 》是他的代表作。

(9)《香菱学诗》中黛玉对香菱说:“你只听我说,你若真心要学,我这里有《王摩诘全集》,你且把他的五言律读一百首,细心揣摩透熟了,然后再读一二百首老杜的七言律,次再李青莲的七言绝句读一二百首。肚子里先有了这三个人作了底子,然后再把陶渊明,应玚,谢,阮,庾,鲍等人的一看。”划线的人名分别是 王维 、杜甫 、 李白 、 谢灵运 、 阮籍 、 庾信 、 鲍照 。

(10)《促织》一文选自《 聊斋志异 》,作者蒲松龄。 清 (朝代)人。

(11)鲁迅所著的《 中国小说史略 》是我国第一部小说专史。全书论述了中国古代小说的发生、发展、演变过程,始于神话与传说,止于 清末谴责小说 ,给中国小说的历史作了言简意赅的总结。

(12)罗贯中,名本,号 湖海散人 ,山西太原人。《三国演义》全称《 三国志通俗演义 》,其创作是根据 陈寿 (人名)的《三国志》等史料进行的文学加工。

二、文言文阅读(30分)

(三)阅读下文,完成3——8题(14分)

语段1、

①宣德间,宫中尚促织之戏,岁征民间。……

②邑有成名者,操童子业,久不售。为人迂讷,遂为猾胥报充里正役,百计营谋不能脱。不终岁,薄产累尽。会征促织,成不敢敛户口,而又无所赔偿,忧闷欲死。……

③时村中来一驼背巫,能以神卜。成妻具资诣问,见红女白婆,填塞门户。成妻纳钱案上,焚拜如前人。食顷,帘动,片纸抛落。……然睹促织,隐中胸怀。折藏之,归以示成。

④成反复自念,得无教我猎虫所耶?……(成)见有虫伏棘根。遽扑之,入石穴中。掭以尖草,不出,以筒水灌之,始出,状极俊健。逐而得之。审视,巨身修尾,青项金翅。大喜,笼归,举家庆贺,虽连城拱璧不啻也。……

⑤成有子九岁,窥父不在,窃发盆。虫跃踯径出,迅不可捉。及扑入手,已股落腹裂,斯须就毙。儿惧,啼告母。……

⑥未几,成归,闻妻言,如被冰雪。怒索儿,儿渺然不知所往。既而得其尸于井,因而化怒为悲,抢呼欲绝。……东曦既驾,僵卧长愁。忽闻门外虫鸣,惊起觇视,虫宛然尚在。……壁上小虫忽跃落襟袖间。视之,形若土狗,梅花翅,方首,长胫,意似良。喜而收之。……

⑦村中少年好事者驯养一虫,自名“蟹壳青”,日与子弟角,无不胜。……因合纳斗盆。……屡撩之,虫暴怒,直奔,遂相腾击,振奋作声。俄见小虫跃起,张尾伸须,直龁敌领。少年大骇,急解令休止。虫翘然矜鸣,似报主知。成大喜。……

⑧抚军大悦,以金笼进上,细疏其能。……上大嘉悦,诏赐抚臣名马衣缎。抚军不忘所自,无何,宰以卓异闻,宰悦,免成役。又嘱学使俾入邑庠。……

⑨异史氏曰:“天子偶用一物,未必不过此已忘;而奉行者即为定例。加以官贪吏虐,民日贴妇卖儿,更无休止。故天子一跬步,皆关民命,不可忽也。独是成氏子以蠹贫,以促织富,裘马扬扬。当其为里正、受扑责时,岂意其至此哉?天将以酬长厚者,遂使抚臣、令尹,并受促织恩荫。闻之:一人飞升,仙及鸡犬。信夫!”

语段2、

山市 蒲松龄

奂山山市,邑八景之一也,然数年恒不一见。孙公子禹年与同人饮楼上,忽见山头有孤塔耸起,高插青冥,相顾惊疑,念近中无此禅院。无何,见宫殿数十所,碧瓦飞甍,始悟为山市。未几,高垣睥睨,连亘六七里,居然城郭矣。中有楼若者,堂若者,坊若者,历历在目,以亿万计。忽大风起,尘气莽莽然,城市依稀而已。既而风定天清,一切乌有,惟危楼一座,直接霄汉。楼五架,窗扉皆洞开;一行有五点明处,楼外天也。层层指数,楼愈高,则明渐少。数至八层,裁如星点。又其上,则黯然缥缈,不可计其层次矣。而楼上人往来屑屑,或凭或立,不一状。逾时,楼渐低,可见其顶;又渐如常楼;又渐如高舍;倏忽如拳如豆,遂不可见。又闻有早行者,见山上人烟市肆,与世无别,故又名“鬼市”云。

字词解释

1 、山市:山市蜃景,与“海市蜃楼”相似。恒:经常   2 、奂山 :山名。旧淄(zī)川县有涣山,也写作焕山。   3.、邑:县。这里指清代淄川县,今属淄博市。   4、 孙公子禹年 :对孙禹年的尊称。公子,旧时用来称呼豪门贵族子弟。   5、 然数年恒不一见 :但是经常是多年不出现一次。恒,经常。 然,但是。数年,许多年 。见,同“现”出现。   6、同人:同业的人   7、饮:喝酒。   8 、青冥 :青天,天空。青,形容天空的颜色。冥,形容天高远无穷的样子。   9、相顾 :你看看我,我看看你。   10 、念:想。   11 、近中:近处。   12、禅院 :寺院。禅,佛教用语,表示与佛教有关的事物。   13 、无何 :不久,不一会儿。   14、碧瓦飞甍(meng):青色的瓦和翘起的屋檐 飞甍:飞檐。甍,屋檐。两端翘起的房脊。   15、始悟 :才明白。始:才,悟:明白   16 、未几 :不久,不一会儿。与前边的“无何”含义相同。   17 、高垣睥睨:高高低低的城墙。高垣,高墙。睥睨,又写做“埤堄”。指女墙,即城墙上呈凹凸形的矮墙。    18、连亘 :连绵不断。   19、居然城郭 :竟然像一座城市。居然,竟然。城郭,城市。   20 、中有楼若者 :其中有的像楼。   21、堂若者 :有的像厅堂。堂,厅堂。   22 、坊若者 :有的像街巷。坊,街巷、店铺   23 、历历在目 :清晰地出现在眼前。   24 、以:用。   25 、莽莽然 :一片迷茫的样子,这里形容尘土之大。莽莽,广大。   26 、依稀 :隐隐约约。   27 、既而:不久,不一会儿。   28 、一切乌有:这个词用来形容什么都没有,或者也可以用来形容漏得或者消磨、消耗得所剩无几。现指,所有的(景象)都没有了。乌有,虚幻,不存在。   29 、危楼 :高楼。危,高,高耸。   30、 直接:一直连接。   31、 霄汉 :云霄与天河。   30、 窗扉 :窗户。   32、 皆:都。   34 、洞开 :大开   35、裁如星点 :才像星星那么小。裁(通假字),通“才”,仅仅。   36、黯然缥缈 :昏暗得看不分明。缥缈,隐隐约约,若有若无。   37、而:连词,表并列。   38 、往来屑屑 :形容来往匆匆。屑屑,忙碌的样子。   39、或:有的。   40、凭 :靠着。   41 、不一状 :姿态不一。   42、逾时:过了一会。逾,过了。   43、舍:平房   44、倏忽:突然。   45、遂:终于。   46、人烟市肆 :人家和商店。市肆,集市。肆,店铺。   47、孤 :孤零零。   48、耸 :耸立。   49、惊疑 :惊奇,疑惑。   50、碧 :青绿色。   51、然:但是。   52、数:几。   53、明(出自文中“则明愈小”):光亮。   54、行(出自文中“又闻有早行者”):赶路 。 (另一说行也为走的意思)   55、 与世无别:跟尘世上的情形没有什么区别。   56、风定天清:大风停止,天空晴朗。   57、孤塔耸起:意思是孤零零的一座塔耸立起来。   58、直接霄汉: 古意: 无限接近于天河,形容山高。 今意: 直直的插入云霄与天河,比喻山高景色美

译文:奂山的“山市”,是淄川县八景之中的一景。但是经常多年也看不见一次。(有一天)孙禹年公子跟他的志同道合的朋友(在)楼上喝酒,忽然看见山头有一座孤零零的宝塔耸立起来,高高地直插青天。(大家)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又惊奇又疑惑,心想这附近并没有这样的佛寺啊。不一会儿,(又)看见几十座宫殿,碧绿的瓦,屋檐高高翘起,(他们)这才明白原来是“山市”这种奇异景象。没多久,(又出现了)高高的城墙,上面是呈凹凸形的矮墙,连绵不断六七里,竟然像一座城市了。城中有像楼阁的,有像厅堂的,有像街巷的,都清晰地呈现在眼前,多得可用亿万来计算。忽然刮起大风,尘土飞扬,城市的景象变得隐隐约约。过一阵子,大风停止,天空晴朗,先前的景象全都消失了,只有一座高楼,一直连接到云霄与天河。(每层)有五间房,窗户都敞开着,都有五处明亮的地方,那是楼外的天空。一层一层地指着数上去,房间越高,亮点越小;数到第八层,亮点只有星星那么小;再往上就变得暗淡了,似有若无,看不清它的层次。楼上的人们来往匆匆,有靠着栏杆的,有站着的,形态不一。过了一会儿,楼渐渐低矮下来,可以看见楼顶了;渐渐地,又变得跟平常的楼房一样;渐渐地,又变成了高高的平房;突然又缩成拳头一般大小,(再缩)成为豆粒一般大小,终于消失了。我又听说,有早起赶路的人,看到山上有人家和集市,跟尘世上的情形没有什么区别,所以人们又叫它“鬼市”。

纵观山市出现的全过程,可分四个阶段。

1.初生阶段:从孤塔高耸到宫殿出现。

这是目击者眼中的画面。文章还描写了目击者的心理变化:见孤塔时,彼此“相顾惊疑”,表明它是突然出现的,而且跟实景差不多,使人不得不“惊”,但一想到“近中无此禅院”,又不得不“疑”。待到宫殿出现,才悟出原来这是“山市”。这样写就把读者带到目击者所在的地方了。   以下所写仍是目击者所见画面,但读者在感觉上发生了变化:一切都如同亲见。

2.发展阶段:城郭的出现和其他景物出现。

先总写一笔:“高垣睥睨,连亘六七里。”颇有恢宏的气象。然后分写:“中有楼若者,堂若者,坊若者,历历在目,以亿万计。”虽然寥寥数语,却可以诱发读者想像出一幅跟《清明上河图》相似的画卷来。这幅画卷最后在风中消失,又不禁使人感到怅然。

3.高潮阶段:危楼的出现。

因“风定天清,一切乌有”,只剩下一座高接霄汉的危楼,所以楼的形状看得格外清楚,连楼外天空也显现了出来,给人的感觉是距离比先前的城郭缩短了一些。更为特殊的是,楼上还有来来往往的人,或凭或立,与人世无异,这又给人以亲切感,增强了观赏的兴趣。最后写幻景的消失,跟影视中的渐隐镜头颇为相似,又使人感到余味无穷。   结尾一段写山上的“鬼市”,这是补笔,有照应开头的作用,说明奂山这个地方确实能看到这种奇异的现象。   时间的变化:忽——无何——未几——忽——既而——逾时——倏忽   景致的变化:孤塔——宫殿——城郭——危楼——消失

4.消退阶段:景象消失。

景象全部消失,山市景象结束。作者的最后一句话和第一句话相呼应,给山市增加了神秘感。

3、写出下列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4分)

(1)成妻具资诣问( 到……去 ) (2)嘱学使俾入邑庠( 使 )

(3)惟危楼一座( 高 ) (4)裁如星点( 同“才” )

4、下列对句中加点词意义和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B )(2分)

①宫中尚促织之戏/逐而得之 ②以金笼进上/以亿万计

③遂为猾胥报充里正役/而奉行者即为定例 ④逐而得之/喜而收之

A、①相同,②③④不相同 B、②相同,①③④不相同

C、①②相同,③④不相同 D、①②③④都不同

5、《促织》一文情节曲折离奇,请根据语段1提供的每段内容,并结合课文,为空缺处拟补上小标题:(2分)

征虫——觅虫—— 卜虫 ——得虫——失虫——化虫—— 斗虫 ——献虫——议虫

6、请找出语段1中六个表示时间短暂的词: 食顷 、 斯须 、 未几 、 既而 、 无何 、

俄 。(2分)(顺序可不分先后)

7、根据语段2填写下面内容。(3分)

纵观山市出现的全过程,可分三个阶段。

(1)初生阶段: 从孤塔高耸到宫殿出现

(2)发展阶段: 城郭的出现

(3)高潮阶段: 危楼的出现

8、阅读语段2,使人联想到一个成语: 海市蜃楼 。(1分)

(四)阅读下文,完成9——13题。(16分)

淮阴侯韩信者,淮阴人也。始为布衣时,贫无行,不得推择为吏,又不能治生商贾。常从人寄食饮,人多厌之者。常数从其下乡南昌亭长寄食,数月,亭长妻患之,乃晨饮蓐食。食时,信往,不为具食。信亦知其意,怒,竟绝去。信钓于城下,诸母漂,有一母见信饥,饭信,竟漂数十日。信喜,谓漂母曰:“吾必有以重报母。”母怒曰:“大丈夫不能自食,吾哀王孙而进食,岂望报乎!”淮阴屠中少年有侮信者,曰:“若虽长大,好带刀剑,中情怯耳。”众辱之曰:“信能死,刺我;不能死,出我袴下。”于是信孰视之,俛出袴下,蒲伏。一市人皆笑信,以为怯。

及项梁渡淮,信杖剑从之,居戏下,无所知名。项梁败,又属项羽,羽以为郎中。数以策干项羽,羽不用。汉王之入蜀,信亡楚归汉,未得知名,为连敖。坐法当斩,其辈十三人皆已斩,次至信,信乃仰视,适见滕公,曰:“上不欲就天下乎?何为斩壮士!”滕公奇其言,壮其貌,释而不斩。与语,大说之。言于上,上拜以为治粟都尉,上未之奇也。

信数与萧何语,何奇之。至南郑,诸将行道亡者数十人,信度何等已数言上,上不我用,即亡。何闻信亡,不及以闻,自追之。人有言上曰:“丞相何亡。”上大怒,如失左右手。居一二日,何来谒上,上且怒且喜,骂何曰:“若亡,何也?”何曰:“臣不敢亡也,臣追亡者。”上曰:“若所追者谁?”曰:“韩信也。”上复骂曰:“诸将亡者以十数,公无所追;追信,诈也。”何曰:“诸将易得耳。至如信者,国士无双。王必欲长王汉中,无所事信;必欲争天下,非信无所与计事者。顾王策安所决耳。”王曰:“吾亦欲东耳,安能郁郁久居此乎?”何曰:“王计必欲东,能用信,信即留;不能用,信终亡耳。”王曰:“吾为公以为将。”何曰:“虽为将,信必不留。”王曰:“以为大将。”何曰:“幸甚。”于是王欲召信拜之。何曰:“王素慢无礼,今拜大将如呼小儿耳,此乃信所以去也。王必欲拜之,择良日,斋戒,设坛场,具礼,乃可耳。”王许之。诸将皆喜,人人各自以为得大将。至拜大将,乃韩信也,一军皆惊。

(选自《史记·淮阴侯列传》)

注释:

布衣:平民百姓。以古代平民穿麻布衣服,因此以“布衣”指代平民。   无行:品行不好。   推择:推举选用。   治生商贾:以做生意维持生计。   晨炊蓐食:提前做好早饭,端到室内床上吃掉。蓐:草席。   母:对老年妇女尊称。   漂:在水里冲洗丝棉之类。   竟:到底、完毕。   王孙:公子,少年。对年轻人敬称。   屠:以宰杀牲畜为业的人。   中情:内心。   众辱:当众污辱。   能死:不怕死。   袴:通“胯”,两腿间。   蒲伏:同“匍匐”,跪在地上爬行。   戏(huī,挥)下:帅旗之下,即部下。戏,同“麾”。军中指挥作战的旗子。   干:求取。   坐法:因犯法而获罪。   上:皇上。此实指汉王刘邦。此时刘邦尚未一统天下,不该称“上”,应改为“王”。以下多处如此。   说:同“悦”。喜欢、高兴。   行:等,辈。一说行(xíng,形),走(在半途)。   度:揣测,估计。   谒:晋见,拜见。   国士:国内杰出的人物。   顾:但。策:指“长王汉中”和“争天下”两种策略。   素慢:一向傲慢。素:向来。   斋戒:古人祭祀等大典前,先行沐浴、更衣、独宿、素餐以清心洁身,表示敬重。   坛场:指拜将场所。坛:土台。

译文:淮阴侯韩信,是淮阴人。当初为平民百姓时,贫穷,没有好品行,不能够被推选去做官,又不能做买卖维持生活,经常寄居在别人家吃闲饭,人们大多厌恶他。曾经多次前往下乡南昌亭亭长处吃闲饭,接连数月,亭长的妻子嫌恶他,一早把饭煮好,在床上就吃掉了。开饭的时候,韩信去了,却不给他准备饭食。韩信也明白他们的用意。一怒之下,最终离去不再回来。   韩信在城下钓鱼,有几位老大娘漂洗涤丝棉,其中一位大娘看见韩信饿了,就拿出饭给韩信吃。几十天都如此,直到漂洗完毕。韩信很高兴,对那位大娘说:“我一定重重地报答老人家。”大娘生气地说:“大丈夫不能养活自己,我是可怜你这位公子才给你饭吃,难道是希望你报答吗?”   淮阴屠户中有个年轻人侮辱韩信说:“你虽然长的高大,喜欢带刀佩剑,其实是个胆小鬼罢了。”又当众侮辱他说:“你要不怕死,就拿剑刺我;如果怕死,就从我胯下爬过去。”于是韩信仔细地打量了他一番,低下身去,趴在地上,从他的胯下爬了过去。满街的人都笑话韩信,认为他胆小。   等到项梁率领抗秦义军渡过淮河向西进军的时候,韩信带了宝剑去投奔他,留在他的部下,一直默默无闻。项梁失败后,改归项羽,项羽派他做郎中。他好几次向项羽献计策,都没有被采纳。刘邦率军进入蜀地时,韩信脱离楚军去投奔他,当了一名接待来客的小官。有一次,韩信犯了案,被判了死刑,和他同案的十三个人都挨次被杀了,轮到杀他的时候,他抬起头来,正好看到滕公,就说:“汉王不打算得天下吗?为什么杀掉壮士?”滕公听他的口气不凡,见他的状貌威武,就放了他不杀。同他谈话,更加佩服得了不得,便把他推荐给汉王。汉王派他做管理粮饷的治粟都尉,还是不认为他是个奇才。   韩信又多次和萧何谈天,萧何也很佩服他。汉王的部下多半是东方人,都想回到故乡去,因此队伍到达南郑时,半路上跑掉的军官就多到了几十个。韩信料想萧何他们已经在汉王面前多次保荐过他了,可是汉王一直不重用自己,就也逃跑了。萧何听说韩信逃跑了,来不及把此事报告汉王,就径自去追赶。有个不明底细的人报告汉王说:“丞相萧何逃跑了。”汉王极为生气,就像失掉了左右手似的。   隔了一两天,萧何回来见汉王,汉王又是生气又是喜欢,骂道:“你逃跑,是为什么?”萧何答道:“我不敢逃跑,我是追逃跑的人。“你去追回来的是谁?”萧何说:“韩信啊。”汉王又骂道:“军官跑掉的有好几十,你都没有追;倒去追韩信,这是撒谎。”萧何说:“那些军官是容易得到的,至于像韩信这样的人才,是普天下也找不出第二个来的'。大王假如只想老做汉中王,当然用不上他;假如要想争夺天下,除了韩信就再也没有可以商量大计的人。只看大王如何打算罢了。”汉王说:“我也打算回东方去呀,哪里能够老闷在这个鬼地方呢?”萧何说:“大王如果决计打回东方去,能够重用韩信,他就会留下来;假如不能重用他,那么,韩信终究还是要跑掉的。”汉王说:“我看你的面子,派他做个将军吧。”萧何说:“即使让他做将军,韩信也一定不肯留下来的。”汉王说:“那么,让他做大将。”萧何说:“太好了。”当下汉王就想叫韩信来拜将。萧何说:“大王一向傲慢无礼,今天任命一位大将,就象是呼唤一个小孩子一样,这就难怪韩信要走了。大王如果诚心拜他做大将,就该拣个好日子,自己事先斋戒,搭起一座高坛,按照任命大将的仪式办理,那才行啊!”汉王答应了。那些军官们听说了,个个暗自高兴,人人都以为自己会被任命为大将,等到举行仪式的时候,才知道是韩信,全军上下都大吃一惊。

9、与“众辱之”的“众”字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D )(2分)

A、孟子幼时,其舍近墓B、曾子衣敝衣以耕C、桓公犹下布衣之士D、古人贵朝闻夕死

10、下列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表现韩信不俗心志的一组是( C )(2分)

①及项梁渡淮,信杖剑从之,居戏下,无所知名。

②信数与萧何语,何奇之。

③于是信孰视之,俛出袴下,蒲伏。

④信乃仰视,适见滕公,曰:“上不欲就天下乎?何为斩壮士?”

⑤信度何等已数言上,上不我用,即亡。

⑥言于上,上拜以为治粟都尉。

A.①③④ B.②④⑤ C.③④⑤ D.②④⑥

11、把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6分)

(1)信孰视之,俛出袴下,蒲伏。(熟 1分 俛 1分 蒲伏1分)

韩信仔细地看了看这个人,低着头匍匐地从他胯下钻过。

(2)信数与萧何语,何奇之。至南郑,诸将行道亡者数十人,信度何等已数言上,上不我用,即亡。

(奇 1分 定语后置 1分 宾语前置 1分)

韩信多次和萧何交谈,萧何觉得韩信很奇特。到南郑,在路上逃亡的将士们有数十个人,韩信估计萧何等已经多次向汉王推荐过他,汉王不重用他,就逃跑了。

12、请仔细阅读“怒绝亭长”、“漂母饭信”、“胯下受辱”这三个小故事,说说其分别揭示了韩信什么样的个性?(3分)

怒绝亭长 屈辱之中有自尊

漂母饭信 有自信有抱负

胯下受辱 忍辱负重

13、萧何极力向刘邦推荐韩信的根本原因在于 萧何发现韩信具有帮助刘邦争天下的才干 。从上下文看,“于是王欲召信拜之”一句表现了刘邦既 善纳忠言 又 素慢无礼 的特点。(3分)

三、小说阅读(18分)

(五)阅读下文,完成14——20题。(18分)

青梅煮酒论英雄

却说董承等问马腾曰:“公欲用何人?”马腾曰:“见有豫州牧刘玄德在此,何不求之?”承曰:“此人虽系皇叔,今正依附曹操,安肯行此事耶?”腾曰:“吾观前日围场之中,曹操迎受众贺之时,云长在玄德背后,挺刀欲杀操,玄德以目视之而止。玄德非不欲图操,恨操爪牙多,恐力不及也。公试求之,当必应允。”吴硕曰:“此事不宜太速,当从容商议。”众皆散去。

玄德也防曹操谋害,就下处后园种菜,亲自浇灌,以为韬晦之计。关、张二人曰:“兄不留心天下大事,而学小人之事,何也?”玄德曰:“此非二弟所知也。”二人乃不复言。

一日,关、张不在,玄德正在后园浇菜,许褚、张辽引数十人入园中曰:“丞相有命,请使君便行。”玄德惊问曰:“有甚紧事?”许褚曰:“不知。只教我来相请。”玄德只得随二人入府见操。操笑曰:“在家做得好大事!”諕得玄德面如土色。操执玄德手,直至后园,曰:“玄德学圃不易!”玄德方才放心,答曰:“无事消遣耳。”操曰:“适见枝头梅子青青,忽感去年征张绣时,道上缺水,将士皆渴;吾心生一计,以鞭虚指曰:‘前面有梅林。’军士闻之,口皆生唾,由是不渴。今见此梅,不可不赏。又值煮酒正熟,故邀使君小亭一会。”玄德心神方定。随至小亭,已设樽俎:盘置青梅,一樽煮酒。二人对坐,开怀畅饮。

酒至半酣,忽阴云漠漠,骤雨将至。从人遥指天外龙挂,操与玄德凭栏观之。操曰:“使君知龙之变化否?”玄德曰:“未知其详。”操曰:“龙能大能小,能升能隐;大则兴云吐雾,小则隐介藏形;升则飞腾于宇宙之间,隐则潜伏于波涛之内。方今春深,龙乘时变化,犹人得志而纵横四海。龙之为物,可比世之英雄。玄德久历四方,必知当世英雄。请试指言之。”玄德曰:“备肉眼安识英雄?”操曰:“休得过谦。”玄德曰:“备叨恩庇,得仕于朝。天下英雄,实有未知。”操曰:“既不识其面,亦闻其名。”玄德曰:“淮南袁术,兵粮足备,可为英雄?”操笑曰:“冢中枯骨,吾早晚必擒之!”玄德曰:“河北袁绍,四世三公,门多故吏;今虎踞冀州之地,部下能事者极多,可为英雄?”操笑曰:“袁绍色厉胆薄,好谋无断;干大事而惜身,见小利而忘命:非英雄也。”玄德曰:“有一人名称八俊,威镇九州:刘景升可为英雄?”操曰:“刘表虚名无实,非英雄也。”玄德曰:“有一人血气方刚,江东领袖——孙伯符乃英雄也?”操曰:“孙策藉父之名,非英雄也。”玄德曰:“益州刘季玉,可为英雄乎?”操曰:“刘璋虽系宗室,乃守户之犬耳,何足为英雄!”玄德曰:“如张绣、张鲁、韩遂等辈皆何如?”操鼓掌大笑曰:“此等碌碌小人,何足挂齿!”玄德曰:“舍此之外,备实不知。”操曰:“夫英雄者,胸怀大志,腹有良谋,有包藏宇宙之机,吞吐天地之志者也。”玄德曰:“谁能当之?”操以手指玄德,后自指,曰:“今天下英雄,惟使君与操耳!”玄德闻言,吃了一惊,手中所执匙箸,不觉落于地下。时正值天雨将至,雷声大作。

玄德乃从容俯首拾箸曰:“一震之威,乃至于此。”操笑曰:“丈夫亦畏雷乎?”玄德曰:“圣人迅雷风烈必变,安得不畏?”将闻言失箸缘故,轻轻掩饰过了。操遂不疑玄德。后人有诗赞曰:“勉从虎穴暂趋身,说破英雄惊杀人。巧借闻雷来掩饰,随机应变信如神。”

天雨方住,见两个人撞入后园,手提宝剑,突至亭前,左右拦挡不住。操视之,乃关、张二人也。原来二人从城外射箭方回,听得玄德被许褚、张辽请将去了,慌忙来相府打听;闻说在后园,只恐有失,故冲突而入。却见玄德与操对坐饮酒。二人按剑而立。操问二人何来。云长曰:“听知丞相和兄饮酒,特来舞剑,以助一笑。”操笑曰:“此非鸿门会,安用项庄、项伯乎?”玄德亦笑。操命:“取酒与二樊哙压惊。”关、张拜谢。须臾席散,玄德辞操而归。云长曰:“险些惊杀我两个!”玄德以落箸事说与关、张。关、张问是何意。玄德曰:“吾之学圃,正欲使操知我无大志;不意操竟指我为英雄,我故失惊落箸。又恐操生疑,故借惧雷以掩饰之耳。”关、张曰:“兄真高见!”

(节选自人民文学出版社《三国演义》第二十一回,有删改。)

14、刘备在“后园种菜”的目的,用一个成语来回答,即 韬光养晦 。(1分)

15、赏梅之时,曹操讲述“当年之智”,表现出其 得意洋洋 的心情。(1分)

16、“煮酒论英雄”时,曹操为什么从“龙”谈起,其原因是在古代中国,“龙”是帝王的象征,它与所谈论的当世英雄相当。曹操借题发挥,有“龙”引出“谁是当代英雄”的话题。 。(2分)

17、文中正写曹操与刘备喝酒,忽然转到写“阴云漠漠,骤雨将至”,其用意在于:(3分)

以天气的变化来渲染了一种紧张的气氛,(1分)与后文的“时正值天雨将至,雷声大作”的描写相呼应,(1分)为刘备借惊雷掩饰落箸的行为做铺垫。 (1分)

18、曹操先对刘备说“在家做得好大事”,饮酒过程中又说“休得过谦”、“丈夫亦畏雷乎”,后来在关张来了之后说“此非鸿门会,安用项庄、项伯乎?” 体会曹操的心理变化特点,请简要分析。(3分)

曹操说“在家做得好大事”意在试探,说明内心对刘备极为戒备;在饮酒交谈过程中,听到刘备谈论当今英雄,嘲笑刘备的见识,渐渐放松了警惕,开始自以为是; 曹操认为“煮酒论英雄”已经不是鸿门宴了,他解除了对刘备的怀疑,认为天下英雄唯有自己,自鸣得意。

19、联系全文,概括刘备的性格特点。(2分)

谨小慎微、从容淡定

20、请运用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相结合,并辅以景物描写,来刻画一个你最熟悉的人。要求:人物个性鲜明。150字左右。(6分)

二、附加题(得分计入总分,选错在总分中倒扣)(10分)

21、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B )

A.裨益(bì) 掭(tiǎn) 觇(chān)视 社稷(jì)

B.鳏寡(guān) 偏裨(pí) 谙(ān)习 巾帻(zé)

C.赍(jī)发 沽(gū)酒 迤逦(yílǐ) 哽咽(yè)

D.蹙(cù)额 稗(bì)官 妍媸(yánchī) 惭怍(zuò)

22、下面是某公园举办菊花展览时悬挂的一副对联,其中脱落了两个字。请你为它补上( C )

湖静赏( )月,花香( )万家。

A、双 飘 B、满 醉 C、双 醉 D、满 飘

23、与“士之傲爵禄者”句式相同的一项是( A )

A、其令州郡察吏民有茂才异等可为将相及使绝国者

B、宁为刑罪所加,不为陈君所短

C、勃海鲍宣妻者,桓氏之女也

D、以此言之,何学之有

24、下列加点的地名和现在的称谓对应,依次正确的一项是( C )

①宁饮建业水,不食武昌鱼 ②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③维扬帅下逐客令 ④临安春雨初霁

⑤李小二初在东京时多得林冲看顾

A、 杭州 江阴 扬州 镇江 洛阳 B、南京 苏州 扬州 江阴 开封

C、 南京 苏州 扬州 杭州 开封 D、杭州 苏州 扬州 镇江 洛阳

25、下列句子中“谢”字含义不同于其他三项的是( C )

A、沛公旦日从百余骑来见项王,至鸿门,谢曰

B、秦王恐其破璧,乃辞谢,固请

C、乃令张良留谢

D、(陈)咸叩头谢曰:具晓所言

26、阅读韦应物这首写送别的诗,其主要篇幅是写景,将离别之情寓于这些景中。选项中几首写送别的唐诗中,与它写法相同的一首是( B )

赋得暮雨送李胄 韦应物

楚江微雨里,建业暮钟时。

漠漠帆来重,冥冥鸟去迟。

海门深不见,浦树远含滋。

相送情无限,沾襟比散丝。

A、此地别燕丹,壮士发冲冠。昔时人已没,今日水犹寒。

B、苍苍竹林寺,杳杳钟声晚。荷笠带斜阳,青山独归远。

C、闻道衡阳外,由来雁不飞。送君从此去,书信定应稀。

D、满酌劝僮仆,好随郎马蹄。春风慎行李,莫上白铜鞮。

27、对下面这首唐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D )

蝉 虞世南

垂緌饮清露,流响出疏桐。

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

A、首句写蝉的形状与食性,含有象征意义。古代常以“冠缨”指代贵宦,诗人将“贵”与“ 清”统一在“垂绥饮清露”的形象中。

B、次句写蝉声之远传。“流响”状蝉声长鸣不已,悦耳动听。一个“出”字,使人感受到蝉声的响度与力度。

C、三四句蕴含深意,表明立身品格高洁的人,不需要某种外在的凭借,自能声名远播, 表达出对高尚品格的热情赞美。

D、这首诗,事、景、情、议融为一体,显示出诗人寓情于景的艺术才能。

28、郑振铎《插图本中国文学史》:“(盛唐时期)虽只有短短的四十三年,却展布了种种的诗坛的波涛壮阔的伟观,呈献了种种不同的独特的风格。”以下诗句并非“盛唐之音”的是( C )

A、赤壁争雄如梦里,且须歌舞宽离忧

B、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

C、鸿雁长飞光不度,鱼龙潜跃水成文

D、莫嫌旧日云中守,犹堪一战取功勋

29、下列不属于“三礼”的是( A )

A、《燕礼》 B、《周礼》 C、《礼记》 D、《仪礼》

30、飞乃厉声大喝曰 “我乃燕人张翼德也 谁敢与我决一死战 ”声如巨雷 曹军闻之 尽皆股栗。( A )

A、 :。?。, B、 :,!,, C、 :,?。, D、 ,!!,:

三、作文(40分)

童话里,王子唤醒了美丽的公主;诗词中,“棠醉风扶起,柳眠莺唤醒”;生活中,妈妈唤醒梦中的孩子……

请以“唤醒 ”为题,写一篇作文。要求:(1)将题目补写完整。(2)不要写成诗歌。(3)不得透露个人相关信息。(4)不少于7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