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语文基础 > 手抄报 > 一年级重阳节手抄报

一年级重阳节手抄报

推荐人: 来源: 阅读: 8.09K 次

一年级重阳节手抄报

一年级重阳节手抄报1

一年级重阳节手抄报2


  重阳节的起源:

重阳节的原型之一是古代的祭祀大火的仪式。

作为古代季节星宿标志的“大火”星,在季秋九月隐退,《夏小正》称“九月内火”,“大火”星的退隐,不仅使一向以大火星为季节生产与季节生活标识的古人失去了时间的坐标,同时使将大火奉若神明的古人产生莫名的恐惧,火神的休眠意味着漫漫长冬的到来,因此,在“内火”时节,一如其出现时要有迎火仪式那样,人们要举行相应的送行祭仪。古代的祭仪情形虽渺茫难晓,但还是可以从后世的重阳节仪中寻找到一些古俗遗痕。如江南部分地区有重阳祭灶的习俗,是家居的火神,由此可见古代九月祭祀“大火”的蛛丝马迹。古人长将重阳与上巳或寒食、九月九与三月三作为对应的春秋大节。汉刘歆《西京杂记》称:“三月上巳,九月重阳,使女游戏,就此祓禊登高。”上巳、寒食与重阳的对应,是以“大火”出没为依据的。

随着人们谋生技术的进步,人们对时间有了新的认识,“火历”让位于一般历法。九月祭火的仪式衰亡,但人们对九月因阳气的衰减而引起的自然物侯变化仍然有着特殊的感受,因此登高避忌的古俗依旧传城,虽然世人已有了新的解释。

重阳在民众生活中成为夏冬交接的时间界标。如果说上巳、寒食是人们渡过漫长冬季后出室畅游的春节,那么重阳大约是在秋寒新至、人民即将隐居时的具有仪式意义的秋游,所以民俗有上巳“踏青”,重阳“辞青”。重阳节俗就围绕着人们的这一时季感受展开。

一年级重阳节手抄报3

  重阳节散文:重阳,让心回趟家

重阳节是唯一一个属于老人的节日。随着重阳节的临近,关于老人的话题,逐渐成为人们关注的一个焦点。

昨天,在微信群里,一位名为“武林仲裁”的微友发了这样一个帖子:“如果你和妈妈分隔两地,每年你能回去几次?一次几天?中国人的平均寿命是72岁,就算妈妈超出13岁,活到85岁,算一算,这辈子你到底还能和妈妈相处多久?我自己的答案是100天。”“武林仲裁”的帖子犹如一个重磅炸弹,令平静的微信群马上沸腾了起来。

微友“陌路花开”的回复让人觉得触目惊心:“这辈子,我也许只能和妈妈相处25天了。”“毕业之后留在外地上班,一年也就春节回家一次,真正在家的时间不超过5天。5天里,大概还有3天出门和朋友聚会、应酬。剩下的时间除开吃饭睡觉和上街购物,真正能陪妈妈的时间大概只有20小时。我妈妈今年五十有五了,如果上天眷顾妈妈能活到85岁,在她最孤独的那30年里,我能在她身边的时间不超过600小时,也就是25天,还不到一个月!”她说:“算出结果后,我真的哭了,觉得很愧疚,对不起妈妈,我好想见妈妈一面……”

一时间,微信群里平静极了。我知道,每个人都在进行自我反思。是啊,或伟大或平凡的我们可以说整天都在忙,忙位子,忙票子,忙房子,忙车子,忙孩子,忙杂乱无章的日子,而真正为老人忙的,又有几人,几日?甭说别的,很多人连最起码的“回家看看”的理由都找不到。人老了,最需要的是心灵的慰藉精神的呵护,而我们恰恰忽略或漠视了这一点。

重阳节不属于法定节日,在外忙碌的你我可能无法回家,那就让我们的心灵回一趟家吧——从百忙之中挤出一点点时间,给老爸老妈打个电话,真诚地说一句:老爸老妈,重阳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