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语文基础 > 手抄报 > 读书阅读手抄报

读书阅读手抄报

推荐人: 来源: 阅读: 2.88W 次

生活的全部意义在于无穷地探索尚未知道的东西,在于不断地增加更多的知识。下面我们来看看读书阅读手抄报,欢迎阅读借鉴。

读书阅读手抄报

读书阅读手抄报 第2张

读书阅读手抄报 第3张

读书阅读手抄报 第4张

读书阅读手抄报 第5张

读书阅读手抄报 第6张

读书阅读手抄报 第7张

读书阅读手抄报 第8张

读书手抄报内容名言

NO1、读书百遍,其义自见。——佚名

NO2、至哉天下乐,终日在书案。——欧阳修

NO3、不读诗书形体陋。——吴嘉纪

NO4、书籍是人类知识的总统。——莎士比亚

NO5、书籍是全人类的营养品。——莎士比亚

NO6、最困难的事情就是认识自己。——希腊

NO7、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佚名

NO8、自己的鞋子,自己知道紧在哪里。——西班牙

NO9、书籍是造就灵魂的工具。——雨果

NO10、读书之于精神,恰如运动之于身体。——爱迪生

NO11、人无志向,和迷途的盲人一样——朝鲜

NO12、贫寒更须读书,富贵不忘稼穑。——(清)王永彬

NO13、自家慢诩便便腹,开卷方知未读书。——(清)张月楼

NO14、人生最困难的事情是认识自己。——特莱斯

NO15、读书使人成为完善的人。——培根

NO16、学习是劳动,是充满思想的劳动。——乌申斯基

NO17、好的书籍是最贵重的珍宝。——别林斯基

NO18、韬略终须建新国,奋发还得读良书。——郭沫若

NO19、志不强者智不达。——《墨子·修身》

NO20、我们唯一不会改正的缺点是软弱。——拉罗什福科

NO21、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朱熹

NO22、明灯常作伴;益书常为朋。——《对联集锦》

NO23、读书数万卷,胸中无适主,便如暴。——列子

NO24、读书之法,在循序而渐进,熟读而精思。——朱熹

NO25、人生在勤,不索何获。——张衡

NO26、读书也象开矿一样,“沙里淘金”。——赵树理

NO27、腹有诗书气自华,读书万卷始通神。——(宋)苏轼

NO28、灵感不过是顽强的劳动而获得的奖赏。——列宾

NO29、求学犹植树,春天开花朵,秋天结果实。——爱因斯坦

NO30、人生易逝,惟其事业有时得以垂诸永久。——高尔基

NO31、世界上最壮丽的宫殿是藏书最多的图书馆。——佚名

NO32、读书以过目成诵为能,最是不济事。——郑板桥

NO33、读书对于智慧,就像体操对于身体一样。——爱迪生

NO34、知识是珍贵宝石的结晶,文化是宝石放出的光泽。——泰戈尔

NO35、人生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中国)陈独秀

NO36、劝君莫将油炒菜,留与儿孙夜读书。——《增广贤文》

NO37、一切节省,归根到底都归结为时间的节省。——马克思

NO38、立身以立学为先,立学以读书为本。——(宋)郑耕老

NO39、有时候读书是一种巧妙地避开思考的方法。——赫尔普斯

NO40、读一本好书,就如同和一个高尚的人在交谈。——歌德

NO41、春庭早色和烟暖;午夜书声带月寒。——《对联集锦》

NO42、如果把生活比喻为创作的意境,那么阅读就像阳光。——池莉

NO43、好书使人开卷时会有所求,而闭卷时获有益处。——阿尔考特

NO44、书籍使我们成为以往各个时代的精神生活的继承者。——钦宁格

NO45、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孔子

NO46、书籍具有不朽的`能力。它是人类活动的最长久的果实。——史美尔斯

NO47、尺有所短;寸有所长。物有所不足;智有所不明。——屈原《卜居》

NO48、意志坚强的人能把世界放在手中像泥块一样任意揉捏。——歌德

NO49、书有自己的命运,要视读者接受的情况而定。——忒伦提乌斯·摩尔

NO50、不下决心培养思考的人,便失去了生活中的最大乐趣。——爱迪生

NO51、学习并不等于就是摹仿某些东西,而是掌握技巧和方法。——高尔基

NO52、读书譬如饮食,从容咀嚼,其味必长;大嚼大咀,终不知味也。——朱熹

NO53、古今来许多世家,无非积德。天地间第一人品,还是读书。——《格言联璧》

NO54、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林则徐《赴戎登程口占示家人》

NO55、喜欢读书,就等于把生活中寂寞的辰光换成巨大享受时刻。——孟德斯鸠。

NO56、读书不必求多,而要求精。这是历来读书人的共同经验。——邓拓

NO57、生活的道路一旦选定,就要勇敢地走到底,决不回头。——左拉

NO58、有些路看起来很近走去却很远的,缺少耐心永远走不到头。——(中国)沈从文

NO59、从来没有人读书,只有人在书中读自己,发现自己或检查自己。—罗曼·罗兰

NO60、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学,如炳烛之明。——刘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