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语文基础 > 课文 > 乾清宫是哪个朝代的

乾清宫是哪个朝代的

推荐人: 来源: 阅读: 6.75K 次

乾清宫,内廷后三宫之一。始建于明代永乐十八年(1420),明清两代曾因数次被焚毁而重建,现有建筑为清代嘉庆三年(1798)所建。下面是关于乾清宫是哪个朝代的的内容,欢迎阅读!

乾清宫是哪个朝代的

故宫乾清宫

乾清宫,位于乾清门内,“乾”象征着“天”,“清”意味着“透彻”,寓意着国家安定,皇帝廉洁。在明朝和清朝的时候,乾清宫就是皇帝们起居和处理日常政务的地方。

乾清宫在明清朝代的时候曾经多次被摧毁,现在大家见到的乾清宫是清朝嘉庆年间修建的。乾清宫是故宫的内廷正殿,坐落在汉白玉的台基之上,长9米,宽5米,高20米。大殿的正中央有皇帝的宝座,两边还有暖阁,殿内有明间和东西次间,彼此之间是相通的。据悉,为了扩大大殿的空间,便将明间的金柱拆除,并将梁架结构改为减柱造的形式。在大殿宝座的正上方,悬挂着一块匾额,上面书写着四个大字“正大光明”,这是由清朝的顺治皇帝亲自御笔亲书的。在匾额的后面还藏有“建储匣”。相传,在清朝代的时候,皇子们都在激烈的争夺皇位。从雍正王朝开始,为了缓和皇子们之间的紧张关系,皇帝生前是不公开皇太子名字的,而是将继承人的名字写在文书上,一份由皇上保管,一份就当在“建储匣”里。

在乾清宫的大殿之内,还悬挂有很多对联,均是皇帝用来警醒自己用的。比如,乾隆皇帝的手书“克宽克仁,皇建其有极;惟精惟一,道积于厥躬”,意思是说要对别人宽厚仁慈,要设立各种制度使国家安定中正;要全神贯注在治理国家和道德的修养的方法上,由他人的'监督和自己的努力共同积累。

乾清宫是故宫内廷正殿,内廷后三宫之一。面阔9间,进深5间,高20米,重檐庑殿顶。殿的正中有宝座,两头有暖阁。乾清宫始建于明代永乐十八年(1420年),明清两代曾因数次被焚毁而重建,现有建筑为清代嘉庆三年(1798年)所建。

乾清宫是皇帝处理日常政务,批阅各种奏章的地方,后来还在这里接见外国使节。

乾清宫为黄琉璃瓦重檐庑殿顶,坐落在单层汉白玉石台基之上,连廊面阔9间,进深5间,建筑面积1400平方米,自台面至正脊高20余米,檐角置脊兽9个,檐下上层单翘双昂七踩斗栱,下层单翘单昂五踩斗栱,饰金龙和玺彩画,三交六菱花隔扇门窗。殿内明间、东西次间相通,明间前檐减去金柱,梁架结构为减柱造形式,以扩大室内空间。后檐两金柱间设屏,屏前设宝座,东西两梢间为暖阁,后檐设仙楼,两尽间为穿堂,可通交泰殿、坤宁宫。殿内铺墁金砖。殿前宽敞的月台上,左右分别有铜龟、铜鹤、日晷、嘉量,前设鎏金香炉4座,正0丹陛,接高台甬路与乾清门相连。

乾清宫建筑规模为内廷之首,明朝的十四个皇帝和清朝的顺治、康熙两个皇帝,都以乾清宫为寝宫,在这里居住,也在平时处理日常政务。作为明代皇帝的寝宫,自永乐皇帝朱棣至崇祯皇帝朱由检,共有14位皇帝曾在此居住。据记载,嘉靖年间发生十余个宫女趁嘉靖帝-熟睡之时,企图勒死他的壬寅宫变后,世宗移居西苑,不敢回乾清宫居住。泰昌皇帝妃李选侍的移宫案,都发生在乾清宫。清代康熙皇帝以前,这里沿袭明制,清代顺治、康熙年间,乾清宫与政务关系相当密切,皇帝在这里读书学习、批阅奏章、召见-、接见外国使节以及举行内廷典礼和家宴。自雍正皇帝移住养心殿以后,这里即作为皇帝召见廷臣、批阅奏章、处理日常政务、接见外藩属国陪臣和岁时受贺、举行宴筵的重要场所。一些日常办事机构,包括皇子读书的-房,也都迁入乾清宫周围的庑房,乾清宫的使用功能大大加强。

乾清宫正殿宝座上方悬着由清代顺治皇帝御笔亲书的“正大光明”匾,这个匾的背后藏有密建皇储的“建储匣”。在当时,皇子之间夺取皇位的明争暗斗相当激烈。为了缓和这种矛盾,自雍正朝开始采取秘密建储的办法,即皇帝生前不公开立皇太子,而秘密写出所选皇位继承人的文书,一份放在皇帝身边;一份封在建储匣内,放到正大光明匾的背后。皇帝死后,由顾命大臣共同取下建储匣,和皇帝秘藏在身边的一份对照验看,经核实后宣布皇位的继承人。乾隆、嘉庆、道光、咸丰四帝,都是按此制度登上宝座的。到了清代后期,由于咸丰皇帝只有一个儿子,同治和光绪皇帝没有儿子,这种秘密立储的办法才失去其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