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语文基础 > 课文 > 教学反思:我上语文课很吃力

教学反思:我上语文课很吃力

推荐人: 来源: 阅读: 1.43W 次

上了一堂语文课《北大荒的秋天》整节课下来感觉很吃力,大大的声音、焦急的心态,让我疲惫不堪。其实,这节语文课的目标很明确,设计的环节也比较简单:划出优美词句通过反复的朗读感受文字的优美以及北大荒景色的美妙,以达到背诵的目的。但课堂中遇到的情况让我一筹莫展。混乱的课堂组织,学生朗读难以入境,注意力不集中,似乎都扰乱了我的教学计划,于是,我采用大声的讲解试图控制失控的课堂,挽回学生丧失的学习注意力。声音大了,注意力集中了,但课堂的氛围却凝固了,课堂的.推进又难以进行了,急路躁情绪继而产生,如此不断的恶性性循环导致了教师的身心焦瘁,学生的死气沉沉。

教学反思:我上语文课很吃力

一、 课堂组织混乱

特级教师于永正曾经说过大意是这样的话:备教材我努力读文本,读到自己有感悟,有所得才敢上台;备课时我都结合课文确定几处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各积极性的措施,才敢放心。相比之下,自己的备课单一得很。只备教学流程,不考虑组织艺术;只想留下空间等学生生成,自己不作充分的预设。心中无数,这样登上台,学生难以集中注意力,也就正常了。

二、 教师的激情就该大声吗

情感无疑是的生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也是学生读书的重要要求。而学生的感情从哪里来,一是靠研读语言文字感情出来的。一是靠教师的情感渲染的。我在课堂上提高嗓门的喊,读,却让学生失去了自我,迷失主见,破坏了良好和谐的师生关系。

三、 艺术的点化

教学是一门永远的艺术,点化就是一种高深的艺术,我在课堂中变点化为讲解,不停地讲解,颠三倒四反来复去讲解真是磨破嘴皮费透心。学生听得索然无味眼光呆滞,课堂犹如散沙。

其实细忖之,教师反复讲是教师分析问题把握本质能力低下的表现。真正有水平的老师,一言击中要害。少一句击不破,多一句则嫌多,学生在老师的四两拨千斤的点拨之下,留下更为广阔的思维空间。

语文教学更需灵气,更需要有睿智的老师。灵气与睿智又于教师对文本的深度解读,来自于对老师在实践中不断磨砺,来自于教师对操作的总结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