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语文基础 > 黑板报 > 2015说普通话黑板报

2015说普通话黑板报

推荐人: 来源: 阅读: 3.08W 次

如何克服学习普通话的语音缺陷?

2015说普通话黑板报

我国幅员辽阔,普通话的在大力推广的时候难免遇到地方天然语音缺陷的障碍。与北方人相比,南方人学说普通话难度较大,根本原因是:长期的方言浸染,往往存在着不同程度的语音缺陷。语音错误显而易见,容易克服;而这些语音缺陷,时隐时现,就像难以治愈的病症,到底应该如何消除这些缺陷呢?

普通话作为一种语言有它自身的语音体系,它的最小语音单位是音素,由音素组成音节,再由音节构成语流。那么,我们能不能以这个最基本的“音节”为对象,探讨克服语音缺陷的问题呢?我国传统的说唱艺术中有一种“吐字归韵”的理论,其核心就是根据汉语音节的结构特点来把握发音方法,这种理论很值得借鉴。相声演员的说、学、逗、唱,干净利落;歌唱演员的民族唱法,字正腔圆;而京剧演员的行腔,更是行云流水,有板有眼。以上三门艺术在基本功的训练中都强调语言表达上的吐字归韵,而“吐字归韵”说到底就是围绕着音节作文章。由此启发我们,在学说普通话时,完全可以循着“吐字归韵”的途径,克服语音缺陷的毛病。

汉语的音节由声母、韵母和声调三部分构成,韵母又由韵头、韵腹和韵尾三个更小的部分组成,声调则标在韵母的主要元音之上。而一般来说,一个音节就是一个汉字。因此,根据汉语音节的这一结构特点,吐字归韵法将每个音节(汉字)分为字头、字腹、字尾三部分。字头是发音的起始阶段,它包括声母和介音(韵头)两个音素部分;字腹是发音的中间阶段,它由韵母的核心元音充当;字尾是发音的收结阶段,一般由韵母末尾的元音,或者由韵尾的鼻辅音n和ng充当。三个阶段相衔接,发音时从字头滑到字腹,再由字腹滑向字尾,吐字归韵的全过程便形成一个枣核形,把握每个阶段的发音要领,就能有效克服语音缺陷了。下面按照字头、字腹和字尾的顺序,探讨一下克服语音缺陷的具体方法。

第一是咬字头,这是发出字音的起始阶段。它要求声母的发音部位准确无误,发音方法正确规范,如果有介音(韵头)要防止丢失介音。所谓“咬”是强调念字头时一般要做到强而有力,富有弹性,为整个字音的形成奠定坚实的基础。

以舌尖前音z、c、s为例,常见汉字有“资、雌、思”等,这三个声母的发音部位,z和c是舌尖抵住上齿背,s 是舌尖接近上齿背,故称之为舌尖前音。南方人往往以为自己的方言本来就有这三个平舌音,学说普通话时就忽略了两者间的差异。其实,南方人发“z、c、s”类字音,如“司、死、肆”等,都偏硬偏直,即咬字过了头,导致语音缺陷;而普通话的“z、c、s”则比较柔和,并且有着细微的差别:“z”不送气或气流偏弱,“c”送气或气流偏强,“s”的舌尖只是接近上齿背留下一条窄缝,气流从窄缝间擦过成音,显得尤其柔和、平缓。明白了这个道理,咬字头就要注意力度适中,气息的控制也需相对应,做到强弱收放适宜。

再以舌尖后音zh、ch、sh为例,常见汉字如“知、吃、师”等。南方方言大多没有这种翘舌音,学起来尤其感到困难,经常遇到的现象是:明明知道该翘舌,可就是翘舌不到位。因此,必须反复强调这类声母的发音部位和发音方法,即zh与ch是舌尖翘起抵住硬腭前部,sh是舌尖翘起接近硬腭前部,发zh 时,不送气或气流较弱,发ch时则相反,送气或气流较强,两者都属塞擦音,即气流冲开阻碍部位形成一条窄缝,再经窄缝摩擦成音;发sh时翘起的舌尖接近硬腭前部留有一条窄缝,平缓的气息沿着窄缝轻轻擦过成音,属轻擦音,声带不颤动,如果颤动就变成了“r”声母。一般来说,把握了zh、ch、sh的发音部位和发音方法,再与z、c、s的发音部位与发音方法相比较训练发音,如“商业(shāngyè)——桑叶(sāngyè)”、“阻力(zǔlì)——主力(zhǔlì)”、“新春(xīnchūn)——新村(xīncūn)”等,就能有效克服发翘舌音不到位的缺陷了。

以上介绍的是咬住字头的具体方法,虽然仅举了两类共六个声母,但学习者完全可以从中受到启发,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在语言实践中摸索出行之有效的咬字技巧与方法,从而在发字音的源头上就杜绝了语音缺陷。

第二是立字腹,这是发出字音的中间阶段。它以韵腹(主要元音)为核心,要求口腔的开、齐、撮、合适度,舌位的高、低、前、后恰当,发音的长度超过声母,韵腹的发音做到清晰、响亮、饱满。这样,整个字音就被拉开立起,产生很好的听觉效果。

普通话共有39个韵母,其中单韵母有10个,复韵母有13个,鼻韵母有16个。复韵母由单韵母复合而成,鼻韵母则由单韵母或复韵母带上一个鼻辅音构成,就是说整个韵母体系是以单韵母为基础的,单韵母的发音准确,其他韵母的发音就不会成为难题。而且单韵母恰恰充当了韵腹的角色,因而下工夫准确把握单韵母的发音部位和发音方法,就能使字腹立起来,从而在发字音的中间阶段有效遏制语音缺陷。

单韵母的发音特点是口形自始至终保持不变,舌位也不移动,其中a、o、e、ê、i、u、ü是舌面音。

以a为例,常见汉字有“阿、啊”等,“沙、发、打”中的韵母也是它。a的口形为开口,嘴唇呈自然张开状,舌位低而居中,是一个元音a,但南方人念这个单韵母时往往靠前,成了前元音a,发出的a就不纯正。学习普通话时要记住发央元音a的条件是:一个音节中a充当的是一个单韵母,如“阿、沙、发、卡”等。复韵母中a的变化也应注意,如ai和ia,由于受到前元音i的影响,这两个音节中的a都应念成前元音a,如果念成央元音a就属缺陷。相反,在ao和ua中,由于受到后元音o和u的影响,a都应念成后元音a。然而,南方人在发这些音节时a都偏前,存在着细微的缺陷。在鼻韵母an中,由于鼻辅音n舌位靠前,a就应念成前元音a,在ang这个音节中?熏由于鼻辅音ng舌位靠后,a就应念成近似于后元音a。其他单韵母发音可依此类推。

只有注意把握口形的开、齐、合、撮和舌位的高、低、前、后,特别是方言与普通话在这方面的细微差别,才能使字腹真正立起来,发出的韵母就准确而纯正了。

第三是收字尾,这是指一个字音韵尾的收结过程,也称之为“归韵”。归韵要求趋向明显,但不一定完全到位,也就是“弱收”。对于无韵尾的音节,只要将韵母(元音)的口形与舌位保持不变,用渐弱的气息收结即可。

就南方人而言,归韵难度最大的就是鼻韵尾,即n和ng。如,安(ān)和昂(áng)、因(yīn)和英(yīng)等。发前鼻音韵尾n相对要容易一些,发后鼻音韵尾ng要么是不到位,听起来与前鼻音韵尾n相差无几;要么是过了头,鼻音太重,存在着明显的语音缺陷。针对这种情况,纠正的方法主要是准确区分n和ng的发音部位与发音方法。n是舌尖浊鼻音,舌尖抵住上齿齦,软腭放下来,气流震动声带,再进入鼻腔发音;ng是舌根浊鼻音,舌根抵住软腭前部,软腭后部放下来,气流震动声带,再进入鼻腔发音。两个韵尾的发音共同点是声带震动,软腭放下来,气流进入鼻腔发音;不同的是n的着力点在舌尖,ng的着力点在舌根。如此,n的共鸣重心在口腔前部,故称之为前鼻音韵尾?熏进入鼻腔的气流相对少一些,鼻腔共鸣也弱一点;ng的共鸣重心在口腔后部,故称之为后鼻音韵尾,进入鼻腔的气流相对要多一些,鼻腔共鸣也强一些。因此,发ng时舌根要用力,同时尽量打开后槽牙,扩大咽腔的体积,促使较多的气流进入鼻腔,以强化鼻腔共鸣。这是说,发ang、eng、ong一类韵母时,ng的发音效果应该是咽腔与鼻腔的混合共鸣,但以鼻腔共鸣为主。懂得了这一点,在练习发含有后鼻音韵尾的字音时,舌根需用点力,再伴之以咽腔的扩大,让较多的气流进入鼻腔,后鼻音韵尾的发音效果就会出来了。至于发鼻韵尾ng过了头、鼻音过重的毛病,只要控制好气流的强弱,让进入鼻腔的气流强弱适度就可以克服了。

咬字头、立字腹、收字尾三个阶段是吐字归韵的全过程,三个阶段的发音要领需掌握好,同时要衔接得顺畅自然,各音素之间的变化是滑动的,最终融为一体,整个字音的效果才能做到字正腔圆。

总之,多听、多读、多思、多练,由一个一个音节的准确把握,到语流中灵活自如的驾驭每个音节,乃至于细微音变的到位处理,坚持数年,南方人说普通话就会由语音错误偏多转为错误偏少,甚至基本消除;语音缺陷就能有效弥补,甚至基本克服;就会由模仿北方人的语音腔调,转而形成自己特有的普通话腔调,并朝着标准、纯正的普通话目标迈进,普通话口语表达的水平将逐步提高,昔日的“南方佬”,今日也敢和北方人在运用普通话方面比肩而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