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语文基础 > 黑板报 > 文明礼仪黑板报初一

文明礼仪黑板报初一

推荐人: 来源: 阅读: 2.34W 次

  文明礼仪黑板报资料之私人场合与公共场合礼仪

文明礼仪黑板报初一

一个人的私人场合的活动包括家庭活动和一个人独处。无论是参加家庭内部的一些活动,还是独处,礼仪对人的行为都起着非常重要的规范作用。儒家主张“修身齐家”,“修身齐家”做好之后,才谈得上“治国平天下”。而“修身齐家”本身就包含了家庭活动和个人独处两方面内容。

在家庭中,礼仪的重要作用是不言而喻的。从大的方面说,对父母长辈的孝敬、对兄弟姊妹的友爱、对丈夫妻子的礼敬尊重、对比自己辈份和年龄低的家庭成员的爱护体贴等等,都是中华礼仪所提倡的。从小的方面说,每一个生活的细节都应该注意自觉地用礼仪来要求、规范自己。“以小看大”就是这个意思。中国古人非常重视人的日常生活中的细节,要求衣食住行都要依礼而行。比如我们民间有谚语说“食不言,寝不语。”“站有站相,坐有坐相。”等等都是如此。在家庭中,更多情况下,礼仪是针对其他的家庭成员而施行的。在传统家庭中,一些生活细节如坐在椅子上的姿势,吃饭的“吃相”,在长辈面前说话的“规矩”,餐桌上的一些注意事项,客人迎送时的礼节等等,都有严格的规定。屠羲时《童子礼·饮食》里有这样一段话:

凡饮食,须要敛身离案,毋令太迫。从容举箸,以次著于盘中,毋致急遽,将肴疏拨乱。咀嚼,毋使有声,亦不得恣所嗜好,贪求多食。安放碗箸,俱当加意照顾,毋使失误堕地。

这段话的意思是说,吃饭的时候身子要离桌子远一些,筷子夹菜的时候不能太急,更不能乱拨把菜肴拨乱了,咀嚼不能发出声音,对于自己喜欢吃的饭食不能太贪,吃完饭后收拾碗筷要轻手轻脚,以免失手打碎。这些要求非常细致,甚至有些繁琐,但到今天仍然对我们的个人行为有一定的借鉴意义。这些繁琐的规定背后,其实是传统的礼仪规范。它们要求每个人都要从小事上养成良好的习惯,所谓“一室不扫,无以扫天下,”就是这个意思。我们今天仍然经常说到的“小处不可随便”的思想,与上述这些传统的家庭礼仪是相合的。

李毓秀《弟子规》也说到:“长者立,幼勿坐,长者坐,命乃坐。尊长前,声要低,低不闻,却非宜。……问起对,视勿移。”意思是说,如果有长辈站着,你不能擅自坐下,长辈坐下后,要你坐,你才能坐。在长辈面前说话,声音要低,以示尊重,但也不可低到让长辈听不到,那就是失礼了。当长辈问问题的时候,要站起来回答,而且眼光不能东张西望、左顾右盼,那也是不合礼仪的。这些规定与上面提到的屠羲英《童子礼·饮食》中有关饮食的提法一样,都是要求人在家庭小事上注意礼仪。而且特别强调长幼、尊卑的秩序。

中国社会特别重视敬老,在家庭中尤其突出。传统的中国家庭,往往年岁和辈份最高的人是一家之主,他是家庭中的最高决策者。其他的家庭成员都要对他保持足够的尊敬。这种尊敬就要从礼仪上体现出来。比如《弟子规》规定:“或饮食,或坐走,长者先,幼者后。”就很典型。在家庭中,对于长辈的尊敬是全部家庭礼仪的前提和基础,其他一切家庭礼仪都围绕这一点展开。很难想像,一个人如果不尊敬孝顺长辈,那么他对于同辈的友爱,对下辈的爱护还有什么意义。

礼仪在家庭中的作用就是规范每个家庭成员的行为,以达到“齐家”的目的。“齐家”就是家庭和谐,家庭和谐了才能团结互助,才能共渡难关,也才能使家庭中的每一个成员有更好的发展空间和环境,从而为社会做出应有的贡献。

“修身齐家”中的“修身”更强调个人的修养。而礼仪的规范作用就是极其重要的一方面。这里,我们要提到中国人非常重视的一个词:“慎独”。一个人独处的时候还要不要礼仪的规范?回答显然是肯定的。而且从某种意义上讲,一个人独处的时候更要注意礼仪。考察一个人对于礼仪的理解程度、接受程度和切实的实施情况,看他在独处时的表现,比看他在众人前的表现更能切入问题的本质。我们说,一个人在他人面前表现得彬彬有礼是容易的,难的是他在一个人的时候还能做到“行礼如仪”。所以,中国古人非常重视“慎独”。而且对人的生活细节有许多详细的要求。比如《礼记·曲礼》记载:“毋侧听,毋噭应,毋淫视,毋怠荒。游毋倨,立毋跛,坐毋箕,寝毋伏。”意思是,人在日常生活中,不要歪着头听人说话,不要粗声大气地答应,不要斜着眼睛看人,不要懈怠放纵,走路时不要做出傲慢的样子,站立时不要东倒西歪,坐着的时候不要两腿大开,睡觉的时候不要趴在床上。这些都是从人的日常生活的小处和独处时的行为做派着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