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语文基础 > 成语 > 二年级的四字成语故事(精选16篇)

二年级的四字成语故事(精选16篇)

推荐人: 来源: 阅读: 5.8K 次

在日常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总少不了接触作文吧,写作文可以锻炼我们的独处习惯,让自己的心静下来,思考自己未来的方向。如何写一篇有思想、有文采的作文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二年级的四字成语故事,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二年级的四字成语故事(精选16篇)

二年级的四字成语故事 篇1

春秋末期,越王勾践每天睡在柴草上,临睡前,用舌头舔舔鹿胆的苦味,以此来提醒自己过往苦日子,要发奋图强,报仇复国。

原来吴王夫差发兵打败了越国,越王勾践被捉来吴国当了马夫,日夜侍候马匹。

对于一个君王来说,这实在是非常难堪的。但是勾践暗下决心,一定要恢复自己的国家,所以他没有露出丝毫的抗拒神态,老老实实养马。

勾践还装出对夫差忠心耿耿的样子。用心替他驾驭马车,态度谦卑。夫差认为勾践真心归顺了,就放他回国。

勾践回国后,决心要使越国富强起来。他亲自参加耕种,和百姓同甘共苦,他怕眼前的安逸消磨了志气,就“卧薪尝胆”,还常自问:“你忘了在吴国的耻辱吗?”

勾践又给吴王送去美女西施。吴王夫差就更加只顾吃喝玩乐,无心国政,弄得国家日渐衰弱。经过二十年的充分准备,勾践看时机已经成熟,就在吴国没有防备的情况下,领兵把吴国打得大败。夫差感到很羞愧,举剑自刎而死。

二年级的四字成语故事 篇2

春秋时,晋国有个勇士名叫豫让,投靠在智伯门下,很受重用。后来,智伯被赵襄子杀害。豫让躲了起来,下决心要为智伯报仇。过了几个月,豫让装扮成仆役混进赵府,伺机刺杀赵襄子。结果在茅厕里被发现,赵襄子见豫让为主人报仇就放了他。豫让说:“你虽然放了我,但我还会刺杀你的!”

豫让回去后,剃去眉毛和胡子,又吞食热炭,把声音弄嘶哑,以便从形象到声音都不让人认出来。朋友们对他说:“你如投靠赵襄子,得到他的信任后,再行刺他,不是更方便吗?”豫让回答说:“作为一个勇士,怎么可以做这样不仁不义的事呢!”

这一天,豫让得知赵襄子外出办事,他就预先埋伏在桥下,赵襄子来到桥边,马匹突然惊叫起来。赵襄子命人到处搜查,在桥下把豫让抓了出来。赵襄子说:“你舍生取义,确实令人尊敬。但这次我不能饶恕你了!”豫让说:“多谢赵公厚义,但我临死前请求你能把外袍脱下来,让我刺三剑,偿我为主复仇的意愿。我死而无怨了。”赵襄子见他这样忠诚,大为感动,便脱下外袍。豫让刺了外袍之后,自刎而亡。 豫让甘愿舍弃生命,也要完成道义的行为,便成了“舍生取义”的成语。

二年级的四字成语故事 篇3

管仲和鲍叔牙是春秋时代的人,两人互相照顾,亲如手足。

鲍叔牙与管仲合伙做生意,叔牙出三分之二的本钱,赚了钱却只要三分之一。鲍叔牙的家人表示不满,叔牙却说:“管仲家里穷嘛!”

后来,管仲当了大官,带兵打仗,可是不敢身先士卒,打败仗的时候,他总是第一个逃走。人们讥笑管仲胆小如鼠,是个没有勇气的人。这时,叔牙却出来说:“管仲家里有年老的母亲需要他奉养,其实,他并不是个怕死的人。”

管仲和鲍叔牙都是齐国人。齐王有两个儿子,纠和小白。管仲是公子纠的老师,鲍叔牙是公子小白的老师。后来两个公子为争夺王位互相残杀,公子纠被杀,小白即位,叔牙立刻向齐王小白推荐管仲,说:“管仲是一位有才干的人,请大王聘请他做宰相。”

齐王说:“你是我的老师,我愿拜你为相。”鲍叔牙语气坚定地说:“多谢大王的信任。以前管仲是公子纠的老师,难得他对公子纠的一片忠心。主公如果要干一番大事业,管仲可是个用得着的人。”

齐王终于采纳了鲍叔牙的建议,任命管仲为相。管仲整顿内政、开发资源、发展农业,很快就使齐国强盛起来,当上了盟主。

二年级的四字成语故事 篇4

商纣王是商朝的末代君主,是一个暴虐无道的昏君。他贪恋酒色、荒淫无度,整日花天酒地,寻欢作乐,不理朝政。

他听信谗言,重用奸臣,残害忠良,戮杀无辜,他强征暴敛,动用巨资,强迫百姓为自己修建宫苑,他惨无人道,制造种种酷刑,以观看人受刑后的痛苦为乐。在他暗无天日的统治下,百姓无不怨声载道,苦不堪言。

虽说商朝的疆土辽阔广袤,左起东海,右至杳无人烟的沙漠,南从五岭以南的交趾,北至遥远的幽州,军队从容关一直驻扎到蒲水。士兵不下数万,但打起仗来,因为兵士不愿意为纣王战死,所以“倒矢而射”把兵器扔在一边。商朝军队士气如此低落,商朝的政权自然是岌岌可危了。

所以,当周武王左手擎着用黄金作装饰的大戟,右手节用牦牛尾装饰的白色旌旗、坐着战车,势不可挡地杀来时,所到之处,无不披靡,讷纣王军队的溃败,商纣王政权的垮台,就如瓦片的碎裂,泥上倒塌,迅速而无法挽救。

二年级的四字成语故事 篇5

韩愈,字退之,是唐代中叶时的伟大文学家。

他两岁时就死了父亲,不久他的母亲又死去。幼时依靠他哥哥韩会和嫂嫂郑夫人过活。 韩会有一个嗣子(韩愈次兄介之子,出继与长兄为嗣)叫老成,排行十二,所以小名叫十二郎,年纪比韩愈小一点。

后来韩会四十二岁的时候,因宰相元载的事,贬为韶州刺史,不到几个月就病死在韶州,这时韩愈只有十一岁,十二郎也很小。韩愈虽然有三个哥哥(会、弁、介),但都很早离开了人世。

这时,继承祖先后代的,只有韩愈和他的侄子十二郎两个人,零丁孤苦,没有一天离开过。 韩愈十九岁时自宜城前往京城,以后十年的时间中,只和十二郎见过三次面。当他正打算西归和十二郎永远生活在一起的时候,不幸十二郎就在这时死去了。韩愈知道了这消息,悲痛欲绝,写了一篇“祭十二郎文”,叫建中备了一些时下的物品从老远的地方去致祭他。

这篇祭文,一字一泪,令人读来心酸。祭文中有“一在天之涯,一在地之角”的句子,后人便把它引伸成“天涯海角”这句话,用来比喻极其遥远的地方。

二年级的四字成语故事 篇6

东汉末年,有一个杰出的医学家叫华佗,他的医术非常高明。有两个病人,一个叫李延,一个叫倪寻,都得了头痛发热病,找过很多医生也没治好,于是来找华佗。华佗经过细心诊断,给他们各开了一个药方。给李延开的药方是发散药,给倪寻开的药方是泻药。他们俩一看,心里就嘀咕起来:都是一样的病,怎么用药完全不同呀?便问华佗这是什么道理。

华佗说:“吃药要看具体情况,你们症状相同,可是得病的原因却不同。倪寻的病是从内部伤食引起的,李延却是从外部受寒造成的。病因不同,当然用药就不能相同了。”

两人听了,便放心服药,病果然很快好了。由这个故事产生了成语“对症下药”。“症”指病症。现在这成语的用法广泛得多。不光形容治病,凡是针对具体情况,具体问题,采取恰当措施和方法的,都可以用这个成语来比喻。相近的成语还有“有的放矢”。“的”是靶子;“矢”是箭。意思是要有目标地射箭。“对症下药”强调的是要根据客观情况采取有效方法;“有的放矢”强调的是办事要有目的性、针对性

二年级的四字成语故事 篇7

孟子对他的弟子公孙丑说:“齐国人有句俗语:‘纵有聪明,还得趁形势;纵有锄头,还是待农时。’趁当今的时势,推行仁政就很容易。统一天下的圣君不出现的时间,历史上从来没有比这段时期更长久过(自周文王、武王至今几百年了);百姓在暴政下所受的折磨,历史上也从来没有这样厉害过。饥饿的人不挑剔食物,口渴的人不挑拣饮料。人民盼望仁政,如饥似渴。孔子说过:德仁的流行,比骚站传递政令还要快。’在现在这个时候,拥有万辆兵车的大国若施行仁政,人民喜迎仁政,就像被倒挂着而得以解救出来一样。所以说在人民极困苦时推行仁政,比古代君主要少费一半的力,而其效果却要大一倍。只有当今时机最恰当。”

故事出于《孟子·公孙丑上》。原文阐叙推行仁政要抓紧解民于“倒悬”之时机,可“事半古之人,功必倍之。”

二年级的四字成语故事 篇8

“怙恶不悛”怙:依恃,坚持。悛:改过,悔改。这则成语的意思是形容坚持作恶,不思悔改。这则成语出自《左传·隐公六年》:君子曰:“善不可失,恶不可长,其陈桓公谓乎。长恶不悛,从自及也。”

公元前740年,卫国联合宋、陈等国攻打郑国。为了挑拨卫国与盟国陈国的关系,郑庄公派使者去陈国要求和好,并希望两国能结为同盟。

没想到,陈桓公竟然看不起郑庄公,拒绝与郑国结盟。陈桓公的弟弟五父劝道:“要立国,应该对邻国亲近、友善、仁爱。您应该答应郑国的要求才对。”

但是,桓公不听五父的建议,说:“宋国和卫国都是大国,它们才是我们陈国的大敌。而区区一个郑国,能把我们怎么样!”

郑庄公知道桓公拒绝与自己结盟后,非常愤怒。公元前717年,他率军攻打陈国,桓公仓促应战,结果大败。

后来,史学家对这段历史作了评论,说:“友善不可以丢失,罪恶不能滋长,这是针对陈桓公而言的。一直做罪恶的事而不悔过,最终只会自食其果。”

二年级的四字成语故事 篇9

鲁班又名公输班,是春秋时代的鲁国人。传说他非常擅长木工,技艺全世界第一。人们一直把他看作是木匠的祖师爷。

传说长江边上的采石矶是李白不小心坠入长江、被水淹死的如的地方。正因为是李白在那儿淹死,所以采石矶有很多说法,也有很多名胜古迹,如李白墓、谪[zhé]仙楼等。这里也吸引了很多游客。像现在一样,古代的游客也喜欢在自己游览的地方刻字留念。因而,李白墓等名胜古迹上面被刻满了字。

有一次,明代的大诗人梅之焕,也来到采石矶旅游。他伤心地看到,那些名胜古迹上面被写满了字,刻满了诗。那些字写得歪歪扭扭,诗写得狗*不通。他越看越生气,就拿出笔来写了一首诗:

“采石江边一抔[póu]土,李白之诗耀千古。来的去的写两行,鲁班门前弄大斧。”

意思就是说,你们这些旅游的人,诗写得这么差,就不要写诗,李白大诗人看了会发笑的。好像是有的木匠,自以为了不起,去鲁班祖师爷面前卖弄一样,鲁班会忍不住发笑的。请你们有自知之明,别自不量力。

二年级的四字成语故事 篇10

从前,杞国有个人,一天到晚吃不好饭,睡不好觉,整天提心吊胆害怕天要塌下来,地会陷下去。一天,他走在旷野上,心想这时候天要是塌下来,连个躲的地方都没有,肯定会被砸成肉饼的。他躲进房屋里,又想天要是这么一大块地砸下来,房屋不也被砸倒了吗?砸倒的房屋不也要压到自己头上来了吗?

他像一头丧家之犬东奔西逃,突然,他发现路边有个山洞,赶忙爬进洞里躲起来,这下他彻底放心了,悠悠然地观赏洞外的风光。有蓝天、白云、绿树,心情舒畅极了。但他马上又想如果天塌下来不把洞口堵死了吗?暗无天日,不憋死,也一定饿死。他赶忙窜出去,连滚带爬地来到大路上。天瓦蓝瓦蓝的,几朵白云悠悠飘过。看见天离地面还很远,一时半时还塌不下来。这样想着,他才放心走起路来。

走不多远,到了一块洼地,突然,他惊叫起来:“这块地不是陷下去了吗?”他拼命似地大声叫喊,就越觉得陷得深。他没命地往高处攀,花了九牛二虎之力,总算坐到一条路上,连连说:“真险,真险。”

前面一条石子路,大风过处,尘土飞扬,他赶忙闭上眼睛,不料,脚踩着的石子滑了一下,他以为地动起来,所站的地方马上就要陷下去了,陷成一个洞,下面水冒上来,上面石子落下去,自己就会在中间活活埋葬,于是赶快挪开!可是每移到一个地方,他都觉得只有这地方才会陷,别的地方不陷,又胡乱地乱跑一通,看到一棵大树,猛地一跃,抓住树枝,谁知抓着的'树枝承受不了他的重量,断了,他重重地摔到地面上,爬起来,一瘸一拐地往家里走去。

当他看到自己那座破房子的时候,他眉头紧皱,如果呆在家里,地陷了,怎么办?最佳的办法是房屋要建得像一艘船,地陷了,还能飘在水面,再做几把桨,还能乘风破浪,哈哈,妙主意!可是,他转念又想,要是水面也塌了呢?和房屋一起在无边无际的黑暗中有始无终地坠落,怎么办?想着想着,他不敢睁眼,神情恍惚,到家就睡着了。

二年级的四字成语故事 篇11

战国末期,秦国有一个大商人,名叫吕不韦,他因在赵国经商时,曾资助过秦庄襄王(名子楚)又把他的妾赵姬送给子楚为妻,待子楚接王位后,便被封为文信侯,官居相国。庄襄王在位仅三年便病死了,由他十三岁的儿子政(赵姬所生)接王位,便是历有名的秦始皇,尊吕不韦为仲父,行政大权全操在吕不韦和赵姬的手中。

当时养士之风甚盛,有名的战国四公子便都养有门客数千人,吕不韦也养了三千门客,作为他的智囊,想出种种办法来巩固他的政权。这些门客,三教九流的人,应有尽有,他们各人有各人的见解和心得;都提出来写在书面上。汇集起来,成了一部二十余万言的巨著,提名“吕氏春秋”。吕不韦就把这部书作为秦国统一天下的经典。当时吕氏把这书在秦国首都咸阳公布:悬了赏格,说有人能在书中增加一字或减一字者,就赏赐千金(合黄金一斤)。

这段记载,见“史记”:“吕不韦传”。后来的人,根据这个故事,引申成“一字千金”一句成语,用来形容一篇文章的价值很高,或者称赞一篇文章在修辞上特别出色,字字珠矶,不可多得。例如我们读到一位名学者的新作,他提出了一个新的教学方法,不但能提高学生的学业程度和品质,还能相应增加教师本身的进修,对这样的一篇价值极高的文章,我们便可说它“一字千金”了。在近代的社会中,样样都成了商品,文章也不列外,那么我们说,某著作家的一篇文章,稿费价格之高,相当于“一字千金”。不过,通常我们还是用来形容文章的价值或修辞的美妙比较妥当。

一字千金的意思是:形容文辞精妙,不可更改。

二年级的四字成语故事 篇12

战国时期,齐国的宰相叫邹忌,他个子很高,面容俊秀,是个美男子。一天早晨,他问他的妻子说:“我和城北的徐公比较起来,谁长得好看?”妻子说:“你英俊极了,徐公怎么比得上你呢?”

这个徐公是齐国出名的美男子,邹忌听了妻子的话,不太敢相信,就又去问他的爱妾,爱妾也同样回答说:“徐公怎能比得上你呢?”

第二天,邹忌家中来了一位客人,邹忌又问了那个客人,客人想了一会儿说:“我以前觉得徐公是齐国第一的美男子,今天见了您,才知道您才是齐国第一。”

又过了几天,徐公正好有事,到邹忌家来拜访,邹忌便乘机仔细地看了看徐公。结果,他发现自己实在没有徐公好看。

于是,他明白了一个道理。在后来上朝的时候,他把这个故事告诉了齐威王,他说:“我本来不如徐公英俊,但我的妻妾和客人都说我比他漂亮,这是因为妻偏爱我,妾怕我,客人有求于我,所以他们都恭维我,不说真话。而我们齐国地方这么大,宫中上下,谁不偏护你?满朝文武,谁不畏惧你?恭维你的人一定更多,你怎么能听到真话呢?”邹忌又说:“大王如能开诚布公地征求意见,一定对国家有益。”

齐威王听了,觉得很有道理,立刻下令说:“无论是谁,能当面指出我过失的,给上赏;上奏章说我的,给中赏;在朝廷或街市中议论我的过失,后传到我耳中的,给下赏!”命令一下,群臣纷纷前去进谏的,人来人往,朝廷门口每天像集市一样热闹。

后来人们就用“门庭若市”这个成语,表示门口和庭院里热闹得像集市一样,形容来的人多。

二年级的四字成语故事 篇13

战国时期,在中国北方的一座小城里,住着一位老人,名叫塞翁。他养了许多好马,远近闻名。

一天,塞翁的马群中走失了一匹马。邻居们纷纷前来安慰他:“你不要太着急了,保重身体要紧啊!”听了众人的劝慰,塞翁却笑笑说:“谢谢你们,我并不觉得这是什么坏事,没准还是件好事呢。”

邻居们听了塞翁的话,都觉得好笑。他们从塞翁家出来后,便聚在一起嘲笑他:“塞翁啊,一定是好面子,马丢了,明明是件坏事,他却认为是件好事,分明是在自我安慰嘛。”

过了几天,有趣的事情发生了。塞翁之前丢失的马不但回家了,还带回了一匹骏马。那匹马身长蹄大,嘶鸣嘹亮,一看就是匹好马。

邻居们听说后,一起来到塞翁家,向他道喜:“恭喜你又得了一匹马!”没想到,塞翁却一副愁眉苦脸的样子,忧虑地说:“白白得了一匹好马,不一定是好事,也许还是件坏事呢。”“他肯定在说谦虚的客套话。”邻居们窃窃私语。

塞翁的儿子塞博非常喜欢那匹骏马,每天都会骑着它在草场上跑几圈。

一天,塞博正骑着骏马在草地上奔驰。突然,马被石块绊了一下,打了个趔趄,哎呀,不好啦!塞博从马背上跌落下来,摔断了腿。

邻居们都来安慰塞翁:“你不要难过了,谁都有不走运的时候。”塞翁听了,却哈哈大笑:“谢谢你们,但是啊,我认为这或许不是坏事,还是件好事呢。”邻居们都觉得他在胡言乱语。

不久,匈奴兵入侵,官府贴出告示,通知城里所有的青年男子必须当兵入伍,到前线打仗。由于塞博摔断了腿,官员破例允许他留在家中。结果,战争结束后,入伍的青年都战死了,塞博却因为脚伤幸免于难。

二年级的四字成语故事 篇14

战国时期,各诸侯国有强有弱,强国想争霸天下,弱国则想自保,于是,说客应运而生。他们到各国游说,宣扬自己的政治主张。

在众多说客中,公孙衍、张仪称得上其中的佼佼者。因为他们代表着强国,所以弱小国家的国君看到他们两人都非常害怕,唯恐他们发动战争攻打自己的国家。

有一个说客问孟子:公孙衍和张仪能令君主害怕,是不是真正的大丈夫

孟子回答说:他们怎么能算大丈夫呢作为一个大丈夫,应该懂得礼仪法度,把仁义看得至高无上。得志的时候不脱离百姓;失意的时候也不屈从世俗,学习阿谀奉承之术。不能因为富贵而迷惑,也不能因为贫贱而失志,更不能因为受到暴力的威吓而丧失了气节。只有做到了这三点,才能算是真正的大丈夫。

二年级的四字成语故事 篇15

东汉灵帝时期,有一位叫乔玄的大臣,性情非常刚毅,疾恶如仇。

乔玄在京城任职的时候,有一天,三个强盗在他府门外转悠,看见乔玄十岁的小儿子正在门口玩耍,就劫持了孩子作为人质,想狠狠地敲诈乔玄一笔。校尉阳球得知消息后,与河南府尹、洛阳县令统率军队,将乔府围了个水泄不通,但是不敢进攻,害怕强盗狗急跳墙杀害了孩子。

乔玄赶到自己的府第,大声喝道:强盗如此猖狂,难道我会为了孩子而纵容他们的罪行吗乔玄还催促阳球立刻进攻。结果强盗全部被抓获,他的小儿子也因此遇害。

乔玄担任尚书令时,发现同僚盖升有经济问题。盖升官至太中大夫,他和灵帝私交甚好,就仗着这层关系,毫无顾忌地收受贿赂,搜刮民财。

乔玄非常气愤,就给汉灵帝上奏章,要求将盖升罢官,将他的家产抄没。可是,汉灵帝庇护盖升,不但不对盖升进行处罚,反而升了他的官。乔玄便以生病为由,辞职还乡。

人们非常佩服乔玄这种刚毅果敢、勇往直前的精神,蔡邕为他写下了《太尉乔玄碑》,对他百折不挠的英雄气概给予了很高的评价。

二年级的四字成语故事 篇16

晋朝时期,出了一位名叫刘琨的英雄。他喜欢与一些有志气的年轻人结交,讨论天下大事,要为国家做出一番大事业,博得个青史留名。

一天,他得知朋友祖逖已经当上了朝廷的官员,心里着急起来,就给亲属写信说:

我每天都是枕着兵器躺在床上,一直等到天亮,一心想要为朝廷出力,杀退贼兵。可惜祖逖比`我先一步去建功立业了!

刘琨到了二十六岁的时候,也被朝廷委任为官员,为司隶从事,一直做到着作郎、太学博士、尚书郎。

在刘琨担任并州刺史的时候,晋阳闹起了灾荒,很多老百姓因为找不到吃的,活活饿死了。灾民没有办法,只得携儿带女逃往南方,剩下的人家不到两万户。贼寇也趁机作乱,百姓们吓得不敢出门。

刘琨得知消息后并没有惊慌失措,而是招募了一千余人,带领他们去晋阳平乱。平乱之后,刘琨派人将尸骨好好埋葬,重新修造衙门、庙宇,让百姓耕种土地,派军队对他们进行保护。不久,灾区的情况有了很大改善,人口也增多了,又能听到鸡鸣狗叫之声了。

不料,胡人想到晋阳劫掠财富,派兵将晋阳城团团围住。城内只有很少的一点儿军队,没有力量杀退贼兵。大家非常焦急,刘琨表现得非常镇静。到了夜间,他趁着月光,在城楼上吹起箫来。刘琨的箫声悲切凄凉,如泣如诉,城外的胡兵听了,一个个凄然长叹。

到了半夜,刘琨又吹起了胡笳,那乐声使胡人暗生思乡之念。其实,胡兵来打仗实在是身不由己,他们之中,哪一个不想念亲人呢他们想着家乡,全都流下了眼泪。天快亮的时候,刘琨又吹起了箫,胡人再也受不了了,纷纷骑上战马,回家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