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励志中心 > 励志书籍 > 秒杀国外经典的十部中国文学

秒杀国外经典的十部中国文学

推荐人: 来源: 阅读: 2.68W 次

中华上下五千年历史的长河中,先人们以其无比的智慧为我们留下了无数的灿烂文明。比如四大名著、《论语》、《史记》等等国学经典,而除了这些之外,还有不少近现代文学大家作品也值得我们拜读,在此小编抛砖引玉,推荐十本必读的中国经典文学作品。

秒杀国外经典的十部中国文学

1、《活着》

作者:余华

地主少爷福贵嗜赌成性,终于赌光了家业一贫如洗,穷困之中的福贵因为母亲生病前去求医,没想到半路上被国民党部队抓了壮丁,后被解放军所俘虏,回到家乡他才知道母亲已经去世,妻子家珍含辛茹苦带大了一双儿女,但女儿不幸变成了聋哑人,儿子机灵活泼……

然而,真正的悲剧从此才开始渐次上演,每读一页,都让我们止不住泪湿双眼,因为生命里难得的温情将被一次次死亡撕扯得粉碎,只剩得老了的福贵伴随着一头老牛在阳光下回忆。

2、《白鹿原》

作者:chen忠实

chen忠实的长篇小说《白鹿原》,以陕西关中平原上素有“仁义村”之称的白鹿村为背景,细腻地反映出白姓和鹿姓两大家族祖孙三代的恩怨纷争。全书浓缩着深沉的民族历史内涵,有令人震撼的真实感和厚重的史诗风格。 1993年6月出版后,其畅销和广受海内外读者赞赏欢迎的程度为中国当代文学作品 所罕见。1997年荣获中国长篇小说最高荣誉——第四届茅盾文学奖。后被改编成同名话剧、电影等多种形式。

3、《四世同堂》

作者:老舍

小说在卢沟桥事变爆发、北平沦陷的时代背景下,以祁家四世同堂的生活为主线,形象、真切地描绘了以小羊圈胡同住户为代表的各个阶层、各色人等的荣辱浮沉、生死存亡。作品记叙了北平沦陷后的畸形世态中,日寇铁蹄下广大平民的悲惨遭遇,那一派古老、宁静生活被打破后的不安、惶惑与震撼,鞭挞了附敌作恶者的丑恶灵魂,揭露了日本军国主义的残暴罪行,更反映出百姓们面对强敌愤而反抗的英勇无畏,讴歌、弘扬了中国人民伟大的爱国主义精神和坚贞高尚的民族气节,史诗般地展现了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中国人民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做出的杰出贡献,气度恢弘,可歌可泣。

4、《大秦帝国》

作者:孙皓晖

秦帝国崛起于铁血竞争的群雄列强之际,建立了一个强大统一的帝国,开创了一个全新的铁器文明。但她只有十五年生命,像流星一闪,轰鸣而逝。这巨大的历史落差与戏剧性的帝国命运中,隐藏了难以计数的神奇故事以及伟人名士的悲欢离合。他们以或纤细、或壮美、或正气、或邪恶、或英雄、或平庸的个人命运奏成了这部历史交响乐。帝国所编织的社会文明框架及其所凝聚的文化传统,今天仍然规范着我们的生活,构成了中华民族的巨大精神支柱。

5、《城南旧事》

作者:林海音

本书是林海音的经典自传体小说。小说以细腻、率真的文笔,通过英子童稚的双眼,观看大人世界的喜怒哀乐、悲欢离合,淡淡的哀愁与沉沉的相思感染了一代又一代读者。这既是作者童年生活的写照,又是当时北京平民生活与民俗旧貌的反映。本书被“亚洲周刊”评选为“二十世纪中文小说一百强”,入选教育部语文新课标推荐书目,其中篇目多次入选中小学语文课本,被翻译至英国、德国、日本、法国、意大利等。

6、《平凡的世界》

《平凡的世界》是一部现实主义小说,也是一部小说形式的家族史。作者浓缩了中国西北农村的历史变迁过程,在小说中全景式地表现了中国当代城乡的社会生活。在近十年的广阔背景下,通过复杂的矛盾纠葛,刻画社会各阶层众多普通人的形象。劳动与爱情,挫折与追求,痛苦与欢乐,日常生活与巨大社会冲突,纷繁地交织在一起,深刻地展示了普通人在大时代历史进程中所走过的艰难曲折的道路。

为路遥创作《平凡的世界》时的各种准备工作所吸引。头一次知道,原来为了写一本长篇小说,要在一个荒郊野外独居数年;要通读十年间的报纸,记录各种事件(后来知道,这也就是所谓的“doing research”),翻阅报纸到手指被磨得露出毛细血管。这些听起来艰苦以至于荒谬的事情,对我却有着巨大的感染力。直到今天,我仍然对这种被王小波描述为“反熵过程”的,人对于某一事物不合常理的执着,有着莫名其妙的好感。

早晨从中午开始。当你看到这几个字是,你有什么感觉?

孙少平在物质生活上是窘迫的,在精神上是寂寞的(田晓霞只是作者的一厢情愿)——但我从来没有在生活中见到任何一个人,能够像他这样认真的对待自己的精神世界。

开头,孙少平是个连“丙”菜都吃不起的穷困的农村学生;书的结尾,孙少平是个身有残疾的普普通通的煤矿工人。从头至尾,孙少平都没有能够脱离所谓的“社会底层”。可是时至今日,每每想起《平凡的世界》,想起孙少平这个平凡的人,这个人物身上的自尊都令我汗颜。

读了《平凡的世界》,最大的感慨是为什么生活如此不公?这么努力奋斗的主人公孙少平,最后是落得个恋人出事故牺牲、自己因事故残疾的下场,或许一辈子都得在那黑不溜秋的煤矿里生活了。

重读,就觉得孙少平本人对自己人生的理解,与我们这些旁观者是不同的。我们难免替他愤怒,同情他的遭遇,但他其实一直都是坦然地承受着。

我完全相信这部书的时代意义,完全相信会对50~70年代生人造成积极的人生影响,完全理解它在中国现当代文学上的意义和地位,完全拥护路遥成为茅盾文学奖得主。但是,这部文学作品是否能成为历史长河中,一部永不消失光亮的,经得起打磨的明珠,我怀疑。

怀疑是来自于人性,人性随着时间的推移都会改变。

7、《沉默的大多数》

这本杂文随笔集包括思想文化方面的文章,涉及知识分子的处境及思考,社会道德伦理,文化论争,国学与新儒家,民族主义等问题;包括从日常生活中发掘出来的各种真知灼见,涉及科学与邪道,女权主义等;包括对社会科学研究的评论,涉及性问题,生育问题,同性恋问题,社会研究的伦理问题和方法问题等;包括创作谈和文论,如写作的动机,作者的师承,作者对小说艺术的看法,作者对文体格调的看法,对影视的看法等;包括少量的书评,其中既有对文学经典的评论,也有对当代作家作品的一些看法;最后,还包括一些域外生活的杂感以及对某些社会现象的评点。

这是一个经济至上的年代,读书如果没有效益,无疑是没用的。于是,众多爱书之人为了金钱,义无反顾地放弃矜持和清高,甚至尊严,投身到各种圈圈叉叉的争斗之中,尔虞我诈,不择手段,需要欺骗时绝不脸红,需要下跪时一定腿软,有用的就是朋友,必须结交;没用的就是路人,爱理不理;有害的就是敌人,坚决扫除。对于爱书之人来说,现在早已不是以文会友的时代,精神的交流不断凋零,利益的结交日渐繁盛,填充在人们之间的不过是酒色财气,早已没有了书的位置。

只是,读书人,当你投身淤泥之后,就不要再标榜自己的纯洁,因为出淤泥而不染的,只有莲花,没有人。

另外,我们是不是也可以说在这个网络时代,只要你带货就不要说你为艺术为自己。所谓艺术到最后都是相通的,都是为了带货。

生活就像一个暗娼。年轻美貌时,你找不到她,想花重金独占她,人家却不忠于你;待到她容颜不再疾病缠身时,你管哪都能碰见她,此时她已相当廉价,但依旧没有折扣,你不敢想象这就是你当初一心痴迷的人儿。

我们的初衷,她早已明了。只是她,在吊尽我们的胃口之后,却不知趣地继续这样下去。但一定会有人去买她的账,所以她饿不死。相反地,死去的人是那些终究不能明白其中道理的人们——怀抱着懵懂的情感,想要同“生活”这个暗娼谈一场刻骨铭心的爱恋

生活很贱。而那些为自己精神愁苦所杀死的人,更贱。

我对自己的要求很低:无非想要明白些道理,遇见些有趣的事。

8、《撒哈拉的故事》

自你之后,再无真正流浪自由的灵魂。

三毛作品中最脍炙人口的《撒哈拉的故事》,由12篇精彩动人的散文结合而成,其中《沙漠中的饭店》,是三毛适应荒凉单调的沙漠生活后,重新拾笔的第一篇文字,自此之后,三毛便写出一系列以沙漠为背景的故事,倾倒了全世界的中文读者。

三毛的文字其实没有特别出挑的地方,但是合成一篇,整个却显得真实、清爽。她很好地遵循了白话文“有什么说什么,该怎么说就怎么说”的宗旨,而且她聪明在不在散文中论理,不作生硬的哲思,单纯就事论事,从而反倒能让人身临其境~~印象最深的是她和荷西去偷看别人洗澡灌肠,再如三毛考驾照的那几个考题,好笑极了~~而读到他们遇到三个疯子袭击则心提至喉~~看散文,以前喜欢过余秋雨的辞藻,现在越来越喜欢三毛这类的平淡,平淡是真,写文常常有自炫的诱惑,能抵住诱惑是不容易的。

“我每想你一次,天上便落下一粒沙,从此便有了撒哈拉。”

这个浪漫、真性情、勇敢潇洒的人,仅凭一张照片感应到的前世的乡愁,便决定搬去沙漠定居。在撒哈拉这片世界上最广阔的大漠中,在与世隔绝的世界的尽头,在这原始得一如天地洪荒的地方,三毛用力地生活,努力去克服精神和物质上的双重困难。

书中记叙最多的,是她那些撒哈拉威邻居、朋友以及碰到的各种陌生人。那些人让她又爱又恨,让她心生怜悯,让她想起自己的亲人,让她悲痛不已却又无力解救。

在这片荒凉的土地上,几乎百分之九十的人甚至不知道自己几岁。传统的封建的宗教习俗在他们的头脑中根深蒂固,他们“拒绝”文明,固守着自己头顶那片写满“宗教”的天空,容不得一点“异端”。那是个比新旧交替时期的中国社会更惨不忍睹的地方,有过之而无不及。

但是生性正直爱憎分明的三毛,才不去管那些,她只知道人人平等这个道理。她和所有谈得来的人交朋友,这其中包括地主、奴隶、军人、警察、普通的撒哈拉威人、妓女和小偷等等。她甚至觉得自己并不比那些关在监狱里的人高尚多少。

撒哈拉教会了三毛坚强和乐观。她看到如桌大一片小水池旁尚有黄色小花,“心中受到很大的启示,芥草在沙漠中,尚且依水欣欣向荣,而我们为人者,环境的挫折一来,就马上低头,这都是没有了解生命奥秘的人所处的心境”。

但是撒哈拉也让三毛无奈和痛心,她亲眼目睹了自己的好友沙伊达——一个像钻石般绝世而善良的姑娘——的悲惨死状。这个并无过错的人,就因为与撒哈拉威的传统观念不容,落魄地倒在了像熔化的铁片一样滚烫的大漠烈日下,再也没有站起来。只有骆驼嘶叫的悲鸣充满整个天空,“像雷鸣似的罩下来”。

于是三毛发出这样的感慨:“乱世,才会有这种没有天理的事情啊。”

于是三毛只能用一篇文字来记录这场发生在无情天地的惨剧以示抗议。

三毛说:我笑,便面如春花,定能感动人的,任他是谁。

荷西说:你的沙漠,现在你在它怀抱里了。

9、《边城》

含混不清的暧昧害死了人,不痛快的人有了不痛快的结局。

《边城》是沈从文的代表作,写于一九三三年至一九三四年初。这篇作品如沈从文的其他湘西作品,着眼于普通人、善良人的命运变迁,描摹了湘女翠翠阴差阳错的生活悲剧,诚如作者所言:“一切充满了善,然而到处是不凑巧。既然是不凑巧,因之素朴的善终难免产生悲剧。” 《边城》写出了一种如梦似幻之美,像摆渡、教子、救人、助人、送葬这些日常小事,在作者来都显得相当理想化,颇有几分“君子田”的气象。当然,矛盾也并非不存在,明眼人一看便知,作者所用的背景材料中便隐伏着社会矛盾的影子。作者亦不曾讳言他的写作意图是支持“民族复兴大业的人”,“给他们一种勇气和信心”。

《边城》讲述了湘西小镇上一对相依为命的祖孙平凡宁静的人生,以及这份平凡宁静中难以抹去的寂寞和淡淡的凄凉。小说的主人公翠翠有一段朦胧但没有结局的感情,但是感情不是这本小说的全部。大师用他清淡的笔调娓娓讲述了湘西小镇上纯朴的风土人情,原始单纯的生活,以及那如诗如画的景致。

有什么问题,就直接问,有什么要求,就直接说——这是最容易达到效果的做法。因为曲里拐弯因为搞暧昧,我们这一辈子,会弄糟多少事。不知为何,我丝毫没有为其中的爱情打动。

“……到了冬天,那个圮坍了的白塔,又重新修好了。那个在月下唱歌,使翠翠在睡梦里为歌声把灵魂轻轻浮起的年轻人还不曾回到茶峒来。……这个人也许永远不回来了,也许‘明天’回来!”

那个年轻人究竟有没有回来呢?《边城》里没有说,留下一个耐人寻味的结局给读者去猜想、去补充。像一首悠长的山歌,旋律朴素,但嘹亮的音调却足以在听者心中激荡起层层涟漪,久久不能散去。

要怎样的一份情感,才值得用一生去等待呢?看书的人也许不明白,但写书的人一定明白,书中的人物一定明白。

翠翠不过是十四五岁的年纪吧,刚刚开始憧憬“爱情”这种神秘的情感。她所想要的,不是富贵的家业,不是显赫的地位,她所期盼的,不过是自己喜欢的人能为自己唱三年零六个月的情歌,而自己就能在歌声的伴随下,在美丽的梦境里遨游。

书中这样描述了翠翠听到二老的歌声后的感受:“……我昨天就在梦里听到一种顶好听的歌声,又软又缠绵,我想跟了这声音各处飞,飞到溪悬崖半腰,摘了一大把虎耳草,得到了虎耳草,我可不知道把这个东西交给谁去了。我睡得真好,梦得真有趣!”

看多了情感大剧里面的错综复杂,《边城》象清风一般吹拂着都市人那颗不安分的心。简单决不意味平淡,相反,简单的文字、简单的情节,蕴藏的正是强烈的情感。《边城》里的文字正如茶峒小镇的民风,淳朴、单纯、明了。在平凡中看出伟大,在琐碎中透露深刻。这就是《边城》的风格。

10、《我与地坛》

收有“午餐半小时”、“我的遥远的清平湾”、“命若琴弦”、“第一人称”、“两个故事”等15篇史铁生的代表作。

我什么也没忘,但是有些事只适合收藏。不能说,也不能想,却又不能忘。它们不能变成语言,他们无法变成语言,一旦变成语言就不再是他们了。它们是一片朦胧的温馨与寂寥,是一片成熟的希望与绝望,它们的领地只有两处:心与坟墓。

你知道,一个文盲的幸运就是,很多大家死了,我才知道去读一读。如果我在史铁生去世前就读《我与地坛》和他的其他作品,当然会不可收拾地喜欢上他的书。要命的是,当他死时,我就得跟那些称史铁生为“史老爷子”的人一样,经历一场要死要活的伤心。所幸我只称他为史铁生。所以当文盲有当文盲的好,你们不要嘲笑我们。

,地坛,如同北方一样,是一个平实并且厚重的字眼。在这里,春天是祭坛上空漂浮着的鸽子的哨音,夏天是冗长的蝉歌和杨树叶子哗啦啦地对蝉歌的取笑,秋天是古殿檐头的风铃响,冬天是啄木鸟空旷的啄木声。地坛就这样以热烈的姿态荒芜着,直到有一天,一个摇着轮椅的年轻人进入了园中。他孤独而倔强的行走,走过生,却渴望死;走过绝望,却寻找希望。后来,这个人开始写作,将地坛的故事融进他的每一段叙述,从此走进一场文学的大雾中,耽迷数十年而不知其返。

这个人,就是史铁生。 这样的故事只有他能写,令人读的时候想,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缨。

常常觉得只有看过了死亡的灵魂才能够有那样深沉顿郁的叙述,每一句陈述都像是用尽了所有沉积心底的情感汩汩而出。没有繁复华丽的词藻,没有故作高深的技巧,每一个词语、每一个句式都自然的仿佛是最纯澈的璞玉。令人总是要忍不住猜想,在那些不惊不懈如风如流的年岁里,那个轮椅上的思索者是怎样用思想代替双脚,艰苦卓绝的去企及每一个遥不可及的瞬间;又是怎样,将目光一次次漫漶至遥远,在天地永恒的注视中,炼成一曲不朽的歌舞。

“他用残缺的身体,说出了最为健全而丰满的思想;他体验到的是生命的苦难,表达出的却是存在的明朗和欢乐;他睿智的言辞,照亮的反而是我们日益幽暗的心……”像是在他的文字里得到了重生一样,我又在绝望的内心里生燃起了新的力量。我想这也是自己为什么那么留恋他的原因。

他在很多文章里提到他的母亲。《我与地坛》、《合欢树》、《秋天的怀念》......那么多的文字里,除了描述他那不安分的内心,暴躁的脾气,虔诚的祈祷,安然地接受或不甘地挣扎,更多的就是对母亲的追悔。生病初期,他把对人生无望的茫然;对生命无常的绝望;对上帝不公的控诉变本加厉地把气撒在母亲身上。以至于母亲的突然离开让他更悲伤无措。他肯定恨极了他的母亲。因为她走得太早;因为他还没来得及淡然对母亲说话对她笑;还没来得及骄傲地对她说一句:看,我虽然没有了双腿,可我依然为自己碰撞出来一条路。他肯定也恨极了自己,为什么觉悟那么迟。为什么没有好好对她。为什么不能早一些让她看到自己可以好好活着。

命运却把他永远留在了2010年,在最末端的时候告诉他,不必再走。

所谓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

他恰好在59的最后几天,领了所有天命而去,我想,他的五十岁应当是最有资格说知了天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