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教育范文 > 工作报告 > 天净沙秋观课报告

天净沙秋观课报告

推荐人: 来源: 阅读: 5.18K 次

感悟古诗,不在诗句的字面意思,而在诗句背后的情味和意蕴。下面是小编为大家分享的,希望大家会喜欢!

天净沙秋观课报告

  【天净沙秋观课报告1】

《天净沙·秋思》是我在六年前上海市中青年教师评比活动中的上课篇目,虽然当时那节课获得了比较好的成绩,但是总觉得有些地方处理得不够好,因此,在这次“四方杯”全国优秀语文教师选拔大赛中,我又选了这一篇目,并重新备课,重新设计了教法,期望自己这节课更能够更加体现“回归常识”的教学理念,并使学生和自己有更多的收获。反思这节课,主要有以下几点想法。

一、关于朗读与文本解读关系的思考

古人教孩子读书,都非常注重吟诵,这是非常有道理的,出声朗读,反复读几遍,便有“书读百遍,其义自现”的效果,而读出声,读出感情,则是读者对诗词本身的情感的二次表达,也是再创造,初中学生有较强的表现欲,对这种展示自我能力的再创造往往非常有兴趣,所以,在我的课堂上,我很注重创造书声琅琅的环境,让学生有充分的机会表达和展示自己。然而,也常常见到有些课堂朗读的花样繁多,自读、齐读、配乐朗读,学生读得兴高采烈,声振屋瓦,课堂上花团锦簇热闹非凡,但是过后细想想,这些朗读究竟起到了什么作用呢?学生在上课开始的朗读和这堂课结束时的朗读水平似乎并无差别,朗读水平高的学生依然很高,水平低的依然很低,甚至羞于开口,既然是语文课,那就不应该只是个别人的朗读秀场,而一堂语文课上完,学生的水平并未得到任何提高,这节课还有必要上吗?我的理解是,课堂上的朗读,其目的绝不仅仅是为了展示,而是通过朗读激起解读的兴趣,再以解读促进朗读的水平,两者相辅相成,才是根本。比如在《天净沙》这节课上,学生的阅读起点是有差别的,有的学生在初读这首小令的时候因为并未理解其情感,所以朗读语速过于轻快,而有的学生感觉到这首小令所表达的情感是有些伤感的,所以朗读的时候语速较缓慢,这时,教师适时地指出,用怎样的语速朗读,跟作品的情感相关,然后引导学生抓住关键词解读作品,从而使学生懂得这首小令表达的情感带有伤感凄凉的色彩,同时,在朗读的时候不但语速要注意稍缓慢些,而且需要重读作品中的一些形容词,因为正是这些词语渲染出这种凄凉伤感的氛围。在解读的过程中,教师一直不忘记进行朗读指导,并引导学生进行各种形式的朗读练习,学生的朗读与解读相辅相成,水平不断得到提高,实践证明,这也是古典诗词阅读课比较有效的教学方法。

二、关于阅读课堂“追问”的思考

语文课上,一问一答,是师生之间相互交流的主要方式,但是,问答的目的究竟是什么?我想,并不是老师从学生那里“逼问”出自己想要的答案那么简单。教师的问,可以是事先预设的,如这节课上,请学生为自己的朗读进行点评、请学生对文本标题作进一步的解读、归纳同类作品的解读路径,并试着运用课堂上所学的解读及朗读方法阅读《天净沙·秋》等问题都属于教师的预设,而更多的情况下,教师应该从学生的回答当中发现“有价值”的问题,进行进一步甚至进几步的追问。我认为,在课堂上,这种“生成”是最重要的,教师能否做到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并作出适当的反应,决定了这节课上的师生对话能否深入下去,对作品进行更深一层的解读。如在这节课上,学生听完演唱录音之后,发现“天涯”这个词语被重复了三遍,教师的第一个问题是“他为什么要唱几遍呢?”,接下去追问的几个问题依次是“这个词语给我们怎样的感觉呢?”“这种遥远指的是从主人公到什么的距离呢?”“这个天涯会不会又是指另一种遥远呢?”这几个问题均来源于学生的回答,几个问题环环相扣,激发了学生对于“天涯”这个词语的深入思考,抽丝剥茧地揭示出这首小令所表达的“忧思”的内涵。而有的时候,学生的回答当中有价值的部分可能并不在教师预设的范围之内,这种发现和追问则更有价值,因为课堂上的“教学相长”恰恰体现在这些地方。

我以为,无论以何种方式进行提问,都需要关注学生的实际情况,营造师生之间“真实交流”的氛围。实际上,更理想的课堂应该是学生主动发现和提出问题,然后激起更多学生探究的兴趣,然后师生共同努力,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到更多的东西,这可能也是我们教师接下去应该关注和思考的。

  【天净沙秋观课报告2】

田老师的基于学理的教学设计。田老师对文本进行了深刻的解读,对文章的内涵或特质进行了深入的挖掘,基于对这种“特质挖掘”后的教学设计无疑是深度的。因此,备“教什么”显示了田老师的学养和功底。

欣赏:田老师的教学风格属于简约而干净的那种,有的类似唐江澎。

过程:

1、简单的导入。(让学生自由的再朗读两遍)

关于朗读,田老师在课堂中有“读准语气停顿、读正曲词音韵、读出句间顿挫、留意平仄起伏”几个层次,目标很明确;同时在教学中需要学生理解他的提问时,田老师也多次说,读读,自己读两遍。

这里有几个细节:

一是诗歌当然要读,但学生实际上在田老师要求读两遍时,很多人提不起“朗读欲望”,然后田老师再要求,学生才“似乎有点勉强”的开读。思考:阅读也是有倦怠感的,尤其这么一个小令,会有读之疲劳,尤其学生读不出新的内容,读不出更深的理解,只是重复,很容易丧失“热情”,因此不一定非要“音读”,“听读、想读”等方式本身还是多样的,可以设计时再细致一些。

(还记否:去年省评优课教研员们“怎一个读字了得”的评价,读只是一个手段,无须为读而读,再说,即使不音读,靠默读、思读,有的人一样能深刻的理解诗词,最重要是理解,读是为了理解。

题外话:很多语文课堂的读,读的如同播音员或者是濮存昕类的“表演”,不一定足取。)

2、小令的知识的引入。

这里有一个起点和落点的问题:即从哪里来,到哪里去。既然想让学生理解小令的特点,在课堂的结束,是不是在“回顾”一下(可以设计个反馈问题),以确认目标的达成。所谓高效,其实就是目标的起点和落点的统一,甚至落点达到了基于起点的生成。

题外话:这个只是个人想法。

3、词中的断肠人是不是“马致远”自己,然后切入介绍马致远生平。

这个环节为学生理解小令奠定了基础。

4、活动一:与断肠人同行。

A、我看到了(或听到了)__________________。

B、你看到了怎样的一幅画?

这两个问题,目的是为了让学生把握小令描写的内容。按预设来看,难度应该不大。实际上,学生说的不好,原因一是学生语文素养不太好,田老师又问的比较直接。

这时候不妨说些“废话”,程少堂就一直说,语文课需要“废话”,其实就是像凌校那样,从学生的生活出发,慢慢“勾引”他们说话。

再退后一步,学生再说不出,老师哪怕带他们逐字逐句的讲解,因为无论如何,目标的达成最重要。

(田老师的总结很好:近景、中景、特写、远景,以表示马致远写景的出色,事实上,层次多就好?我们觉得景美,无非是因为景象里更多的想象,或是切合了我的心境,还不如引导学生从生活中相似的心境中,去想象和体味画面,这样也容易找到共鸣点。其二、景物描写中的远与近的关系的区分,其实还涉及到写实和写意的问题,所以也难分科学。)

5、活动二:画“断肠人”表情。

我给断肠人画个_________的表情,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因为上一个环节没有充分展示,学生的内心体验没有被充分调动,连带着这个环节也就受到了影响。

当然,田老师的小结依然很用心:人生潦倒之寂苦,身心暂息之惊喜,羁旅漂泊之困苦,时光流逝之感伤,家园渺茫之惆怅。

6、活动三:学“曲状元”写意。

这是田老师的重点,田老师也出示了自己所写的小诗,写的很美。

其实,到这里,学生对写实和写意,感悟并不丰富。

不如做个比较,比如田老师认为“断肠人在天涯”是“曲眼”,如果呈现为画面,去掉这一句作两幅画,有没有区别?学生可能在比较中、讨论中,会感受到,在意味的丰富性和表现力上的差异,也可能会知道关于“写实和写意”。

基于文本还是基于学情为先,当然是后者;教学和教育哪个为先,也是后者。

所以,生命化教育,生命在场,需要的是基于学情和文本的语文教学,甚至是基于生活的语文教学。

你离学生的生活远了,学生离你的教学设计的达成就远了,田老师这节课绝不是“曲高和寡”,“阳春白雪”若是基于学生的生活实际,如果铺垫和引导适当,也是可以得到“下里巴人”的生命的“共情”的。

简单的记了一记,也没有认真想,其实语文最难的是“金点子”,是能用语文的手段“激起”学生“动起来”的能力,我辈也只能说说。

更多热门观课报告推荐:

1.2016小学语文观课报告

2.2016小学观课报告

3.2016观课报告范文

4.鲁迅《故乡》观课报告

5.乘法的初步认识观课报告

6.小学数学估算观课报告

7.小学语文那片绿绿的爬山虎观课报告

8.飞向蓝天的恐龙观课报告

9.远程研修观课报告

10.吴正宪小学数学估算观课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