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教育范文 > 读后感 > 兵临城下读后感

兵临城下读后感

推荐人: 来源: 阅读: 1.21W 次

《兵临城下》是由让·雅克·阿诺导演执导,裘德·洛、艾德·哈里斯主演的电影。小编整理的兵临城下读后感,希望大家喜欢,喜欢的赶紧来看下啦!

兵临城下读后感

  兵临城下读后感1

战争告诉我们,战争是由鲜血和死亡堆砌的,胜利最多只是死的多少、失去了多少而已。而英雄只是减少尸体的重要保障。战争是残酷的,但我并反对战争,尤其那种有失正义的,违背道义的战争。但是我又十分理解战争,二战后的世界进步,尤其在科技方面的进步基本上与战争有很密切的联系,像原子弹,计算机等都是因为战争的需要而发展起来的。战争有时候可以粉碎旧的枷锁,打破旧的框框,构建一个新的,更加进步的制度,文明。老毛就是提倡枪杆子出政权,武装取得革命的胜利。战争极大的动摇了封建统治的根基,抗日战争使得中国人民团结起来了,至少是使分裂减少了,不管存在什么样的政治集团。美国南北战争不是有了《奴隶宣言》,解放了黑奴。这只是战争的消极现象中的一点积极的进步。

从《兵临城下》,也可以看出团结的军队中也有存在黑暗,我们撇开什么战争策略,兵道的诡异,我想说军队是把来自不同的地方的人,组织成可以生死相依的战友,往往是你战友的牺牲换来的大家的生!很多人的死才换来了更多人的生!在战争中有什么比一个忠诚的战友更宝贵的东西吗!我想现在高校的军训为什么好多学生讨厌,不喜欢,为什么啊,这与学生本身的怕吃苦有关。但是大部分坚持住了,但还在抱怨为什么,部队教官心态不正,应该在训练上严格要他们,在生活上实实在在的关心他们,有时候也因该讲道理。雷锋有句话,我只记得一部分,对待敌人要像秋风扫落叶,对待战友要??(是很好的意思),我想战争是大凶,而军队中的战友之情,恋人间的爱情,人们的博爱则是人间的大爱。为上者,失去人间的大爱则是暴君。片中的赫晓鲁夫则是个没有爱的冷血者!我想古时候,讲一个有名的将军吴起的故事,说的是他对部队里的士兵很好,同吃同穿,关心士兵的疾苦,以致有个士兵的母亲说她死去丈夫和现在的孩子一样死心塌地的跟着吴起,我想吴起有博爱之心。而历史的那些卑鄙人(可能包括你和我)就利用博爱欺骗人民,为了他们一己之利命,历史现象很多,就拿日本早年来说吧。当时的日本统治阶层为了自己的利益,悍然发动侵华战争,他们用虚假的博爱欺骗善良的百姓,以致于当时人们认为那是圣战,想想打到别人家里,杀光,烧光,抢光,还是为了他们好!还有我觉的现在有太多题材的电影反映的是那些伟人的故事,伟人是伟大的,但士兵是最可爱的。那也是为什么观众喜欢伟人的平凡,士兵的可爱的电影的原因吧。

  兵临城下读后感2

《兵临城下》的故事围绕二战斯大林格勒战役中苏德双方两个顶尖狙击手间的较量展开,苏军一方是牧马人出身的神射手瓦西里,德方则是容克贵族、狙击手学校校长——科宁斯少校。因为是商业片,为迎合大众的收视嗜好,影片着重渲染两人之间的种种恩怨对决,并且加入了一段爱情故事。战争场景也很宏大,富有视觉冲击力。影片的教育意义在结尾通过苏军政委临死前的对白传达给观众:“人与人之间的绝对平等是自欺欺人的理想主义迷梦,社会主义永远不会实现。”

看完整部影片,最吸引我的却是那位纳粹枪手——科宁斯少校。作为影片中的反派角色,他的出场并不多,但有着莫名的迷人气质,举手投足间散发着猫科动物般的自媚、优雅和从容。细腻、温文尔雅的贵族风度下,则是内敛的坚强斗志。当上级误认为瓦西里已死,要送他安全回国时,他主动留下来,要亲手击毙瓦西里。冒生命风险继续置身于地狱般的环境中。是责任感、荣誉感使然?还是为已战死的儿子复仇?我想这是德意志军官团发自内心的自尊与骄傲;这也是德国容克贵族特有的集体人格。容克的形成可追溯到600年前古老的条顿骑士团。在影片中,容克军官面对上级时的坦诚、尊严、不卑不亢和苏军政委对上级的恐惧、谄媚、战战兢兢、唯唯诺诺形成鲜明的对比。

印象比较深的镜头——科宁斯少校的出场。他作为德国王牌被专门派来猎杀苏军王牌瓦西里。时间:夜晚。场景:前往斯大林格勒前线的德军某临时火车站。一列满载伤员的红十字客运卧铺车正靠站进行维护,车内拥挤不堪,塞满了士气低落、缠着绷带的伤兵,准备回国。这时,伴随着一阵狼啸般深远幽长的汽笛声,另一列方向相反前往斯大林格勒的火车徐徐进站,两车正好相交错,伴随着车轮撞击铁轨的有节奏的咔咔声,车尾挂接的一节灯火通明的办公车厢在黑夜中异常引人注目。卧铺车上拥挤狼狈的伤兵们纷纷好奇地望向它。列车缓缓地停下,透过办公车厢明亮的车窗,可以发现餐车改装的诺大的雅致舒适的办公车厢内只有一个人。(镜头转到办公车内)军容笔挺的科宁斯少校正在窗边端坐,安静地看着书。厚厚的书摆在桌上,已翻去了一半,书旁晶莹的高脚玻璃杯里有他最爱的清酒,还有大半杯。他的手放在书面上慢慢触动,手尖大体指着读到的字行,显然被书中的内容深深吸引,陷入思索。手旁不远处放着香烟和玻璃烟灰缸,另一边摆有精致的书灯,这确是个阅读的好环境。列车靠站的轻微晃动打断了他阅读的乐趣,不经意向窗外一瞥,恰对到对面伤兵们的集体注视礼,倏地他的心紧了一下,从这满车拥挤的伤员中隐约意识到了前方战事的惨烈和形势的严峻。低调的少校对这许多似有深意的目光感到不自在,有些厌恶这突如其来的打搅,便抬手轻轻拉下了遮窗帘。静静想了一下,摸起精致的钢制烟盒,慢慢打开,取出一根烟缓缓放在嘴边,小心扣上烟盒,优雅地掏出火机点燃,吸了一口,然后习惯性傲慢地昂起头,目光凝视着远方,若有所思般地吸了起来。前方等待他的,会是怎样的对手和凶险?他从容谈定的神情看起来好似是在蔑视命运的挑衅。

有时,男人的气质和魅力不一定要年轻俊俏的脸庞、健美的肌肉;更重要的是在举手投足、言谈举止中散发出的气质,给人的感觉。每一个细微的'动作和表情都传递着只有潜意识才能理解的心理活动和性格讯息。内省、自信、傲慢又有一点矜持和害羞。这就是科宁斯少校出场短短10秒钟给我的印象。这短短10秒钟就使我迷上了他,不用一。

  兵临城下读后感3

影片以一个极具传奇色彩和象征意义的镜头开始,一只狼在白雪覆盖的森林之中伺机而动,狼的眼睛紧盯着猎物——一匹作为诱饵的马。之后,一只被伪装过和幼年的瓦西里出现在画面中,他神色坚毅却无法掩饰那份面对猛兽的紧张,狼开始冲向猎物,速度逐渐加快,而瓦西里的枪却开始在颤抖,在爷爷的不断催促下,少年瓦西里终于开枪了,而镜头直接切到成年后准备去参战的瓦西里。通过后面的闪回,我们知道少年瓦西里因为恐惧和紧张,那一枪并没有击中狼,在狼撕咬白马的时候是爷爷射杀了狼,也给少年瓦西里上了可能是生命中最重要的一堂课,在面对强大的敌人时,要像石头一样冷静,机会出现时要勇敢果决甚至冷酷,不可有一丝迟疑和惊慌。

经典语句:

我是一块石头,我一动不动,我慢慢把雪塞进口里,这样狼就看不见我呼气,我耐心等待,等狼走近,我只有一发子弹,我瞄准狼的眼睛,手指放在扳掣上,我没有发抖,我并不害怕,我已经是个大孩子了。

这个开篇除了交待了主人公瓦西里猎人出身的背景和他出神入化枪法的由来之外,其象征意味更加强烈。在人类的眼中,狼代表了冷静、坚忍和残酷,而这几点与狙击手惊人的一致,一个优秀的狙击手可以在一个极端恶劣的环境中埋伏几天几夜只为等待一次机会,而对于以“oneshot,onekilled”一击致命为准则的狙击手而言,一次机会足矣,当然在机会出现的时候他们绝不会有丝毫的犹豫和手软。作为一名成功的猎狼人更是要比狼更加冷静、坚忍和残酷才能在交锋中获胜。

瓦西里从猎狼中获得的能力和经验很快就在战场中表现出来,新兵被派到战场上与德军展开对攻,面对火力强大的德军,冲锋无异于送死,而后退也一样会被红军打死,瓦西里在两个人一杆步枪的情况下,赤手紧随着前面的士兵冲锋,他伏着身向前跑,冷静的躲闪飞来的子弹,时刻寻找拿到枪的机会,比起那些直着身子猛冲的士兵他活下去的机会大了很多。最后,当前进后退都要死的时候,瓦西里以装死保全了自己的性命。整个过程中瓦西里表现出了与新兵极不相称的冷静与智慧,而这些除了天分外就要拜猎狼的经验所赐。

电影中这样的细节表现并非法国导演让—雅克·阿诺刻意妖魔化苏联和斯大林,斯大林确实在1942年7月27日发布的第227号令规定,凡是不服从命令而离开战斗岗位或者撤退的军人都将被枪毙,其口号就是“决不后退一步!”。站在人性的角度,这样的命令无疑是极度残忍的,在斯大林格勒战役中死伤的一百多万苏联士兵中,不知道有多少是被自己的子弹打死的。但是如果没有这样的命令,真的不敢想象在那样强弱悬殊的情况下,苏联人靠什么取得了最后的胜利,并且直接扭转了二战的战局,挽救了难以计数的人得以在战争中生存,所以在战争中是没有道义上的对错可言的,唯一看的就是结果。(对平民的屠杀另当别论)

在斯大林格勒的废墟中,属于英雄瓦西里的时刻终于到来,他在那一刻绽放的光辉也将照亮整个斯大利格勒硝烟弥漫的天空。当时的局势是这样的,瓦西里和那个政委丹尼洛夫躲在广场中央的一个原本类似于喷泉池的地方,有低矮的墙体掩护。共有五名德军,四个军官在较远处的楼房下,最远处画面左侧一个胖子在洗澡,他右方其他几个抽烟闲聊,视线朝右,而一名士兵朝着瓦西里他们所在的位置缓慢移动。瓦西里极为冷静的观察了整个局势并迅速行动,他选择在炮声响起时开枪,这样其他人就听不到枪声为自己赢得时间。第一枪先狙杀洗澡的胖子,因为他最远且与其他人视线方向相反不会被发现,接下来又是两声炮响中依次解决了胖子右边的两个德军官,这时最接近他们的士兵已经发现了瓦西里并准备拉手榴弹,被瓦西里一枪击杀,最后一个德国军官看到后惊慌逃窜,但他所做的一切只有一个意义,就是让瓦西里展示一下狙杀移动目标的能力。五名德军,五发子弹,五次爆头,瓦西里用一支没有瞄准镜的普通步枪就做到了,比恐怖的枪法更让人折服的是瓦西里在如此复杂紧张的局面之下那一派泰山崩于前而色不变的高手风范,一个英雄就这样诞生了。一时间“瓦氏神枪,例无虚发”的神话传遍整个战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