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教案中心 > 三年级教案 > 小学语文第五册第一单元教案

小学语文第五册第一单元教案

推荐人: 来源: 阅读: 2.86W 次
小学语文第五册第一单元教案
科目:第五册语文第 1 课执教时间
课 题《我们的民族小学》编写
教学目标:1.认识“坝、傣”等5个生字,会写“坪、坝”等12个字。能正确读写“坪坝、穿戴、打扮”等19个词语,部分词语能组词、造句。
2.能比较流利、正确、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初步感受文中语言魅力。
3.背诵课文第一段。
教学重点:“蝴、蝶、铜”为形声字,“戴、舞,雀”三字笔画多,要掌握好结构
教学难点:
教学准备:寻找傣族、景颇族、阿昌族、纳西族、白族的资料。
教学过程举行“民族风情”展示会
  1、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大家庭。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朵花。不同的的民族有不同的服饰,更有不同的风俗。下面我们举行一个“少数民族风情”展示会,请你展示自己找到的有关图片,介绍自己了解的少数民族的情况。
  学生展示介绍,教师提示学生着重介绍少数民族的服饰特征、生活习俗。
  2、视学生介绍情况,教师利用课后资料袋中的图片,补充介绍课文中涉及的傣族、景颇族、阿昌族、德昂族等少数民族的情况。
  3、评选最佳学生,颁发小奖品。
揭示课题,范读课文。
  1、在我国西南边疆地区,有好多民族聚居在一起,共同生活,和睦相处。不同民族的孩子们也在一所学校共同学习。就有这样的一所民族小学,大家愿意不愿意去参观一下?
  2、板书课题:我们的民族小学。
3、教师配乐范读。选择具有云贵民族风情的乐曲,如《小河淌水》、《蝴蝶泉边》、《有一个美丽的地方》等配乐。
自学生字新词,试读课文。
  1、这所民族小学美不美?大家肯定想亲自去走一趟,转一圈。请你自己试着读课文,遇到不认识的生字根据注音拼读一下,读不通顺的地方反复多读几遍。
  2、学生试读。
  3、指名分自然段朗读。
  教师相机出示每小节中带生字的新词,正音、巩固。学生感到陌生的词语也该提示。
  第一自然段:坪坝(bà)绒球花傣(dǎi)族景颇(pō)族
  阿昌(chāng)族德昂(áng)族绚丽多彩
  第三自然段:蝴蝶孔雀舞摔跤(jiāo)山狸
  第四自然段:凤尾竹摇晃(huàng)
分组朗读,组间比赛
  1、分小组朗读,每组读一自然段,各组练习。
  2、各组练习后进行比赛。
巩固字、词,指导写词。
  1、指名读生字,新词。
  2、指导书写课后田字格中的字。
  a.着重分析指导“戴、蝴、蝶、雀、舞”。并且黑板上田字格中示范。
  “戴”,半包围结构,右上包左下,注意各部分位置,相互要结合紧凑。
  “蝴”左中右结构,相互要靠近些。
  “蝶”字要注意右旁的构成。
  “雀”字“小”字下边的撇(丿)要长些。
  “舞”字中间四竖要写短小、靠拢些,第三横要长些,整个字第十三画是撇折。
  b.学生写字。
  3.抄写词语表中列出的本课的词语。
第二课时
复习旧课,导入新课
  1、指名朗读生字、新词,检查生字、新词掌握情况。
  2、导入:通过上一课的学习,我们已经感受到了民族小学的美。这一课我们要急需朗读感悟,我们会进一步地发现民族小学的美和课文的美。
分段读议,加深感悟
  1、第一自然段
  a.请各自轻声读第一段,想一想读着这部分课文,你仿佛看到了什么?
  b.学生读后交流。
  可引导学生从上学路上的景色、不同民族学生的服饰、到校后的活动等方面想象、讲述。
  c.大家一边在头脑中展开想象一边朗读就能读得更入情入境,谁来读一读?
  教师评点后再指名练习。
  d.配乐朗读这一段。
  2、第二、三自然段。
  a.“当,当当!当,当当!”大青树上的钟声敲响了,民族学校的学生开始上课了。请各自轻声朗读第二、三自然段,想象一下民族小学的孩子是怎样上课学习的,说说你是怎么知道的。
  b.学生各自读课文,然后交流。
  教师引导学生结合自己认真上课的情况想象补充,譬如:大家专心听讲,窗外有猴子蹦来跳去都不去张望;大家积极开动脑筋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小手举得高高的;读书时整齐响亮,声音抑扬顿挫……
  c.如果你是一棵小树、一只小鸟、蝴蝶或者一只猴子,看到小朋友们学习这么认真,课文朗读得这么动听,你会怎么做?
  引导学生转换角色,入境体悟窗外的安静,体会仿佛是周围的花草鸟虫猴子都被教室里优美的读书声吸引,静静地欣赏,不忍打搅。
  反复朗读这几句话。
  d.下课了,小朋友做些什么?操场会是怎么的一幅情景?想象描述。朗读有关句子。
  4、第四自然段。
  a.这所民族小学留给你什么印象?交流感受。
  b.我们参观了这所民族小学,了解了他们上学、上课学习、下课活动的情景,多么美丽的民族小学,多么可爱的学生!参观结束了,让我们说上几句道别的话。
  c.抒情地齐读这一自然段。
感情朗读,比赛背诵
  1、课文写得很美,你喜欢哪一部分?请你有感情地朗读一下。
  2、把你喜欢的部分背下来,看谁先背出来。
  抄写句子,加强积累
  把描写窗外安静的句子抄在作业本上。
  布置综合性学习
  你们的课余生活是怎么安排的?让我们把每天的课余生活记录下来。可以用日记的方式来记,也可以用列表格的方式来记,以后我们再来交流。修改意见:
备注
科目:第五册语文第2 课执教时间:
课 题金色的草地 编写者
教学目标:1、理解词语和句子,进一步培养热爱大自然的感情,感受大自然给我们生活带来的乐趣。
2、结合课文理解,学习四个生字。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理解词语句子,体会情感
教学难点:
教学准备:
教学过程(一)出示课题,读题质疑
 1、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外国文学《金色的草地》,齐读。
 2、读了课题你有什么疑问或想法?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带着自己的想法和疑问自由读一读课文。(读之前让学生相互提提初读课文的要求。)
 2、教师巡视指导,及时发现学生易读错的字词或自己进行指导。
 3、再读一读课文,说说读了课文你知道了什么,你有什么问题或是你想说什么?
 (结合学生的回答了解蒲公英:出示蒲公英的花和种子图,说说你看到过哪种蒲公英,谈谈自己的认识,教师补充,在认识蒲公英种子时相机学习生字“绒”。)
(三)、研读课文,体会情感
第一自然段
1、为什么草地会是金黄色的?
 (1)找出有关的句子读一读,说说自己的理解。
 (2)看满地盛开蒲公英花的图理解草地是金黄色的,结合感受读一读句子。
第二自然段
 1、同桌齐读,感受文中的哥弟俩是怎么玩的。
 2、指名两位学生上台像他们这样玩一玩,一名学生上台帮忙读一读文本。课件播放蒲公英四处飘散的样子。
 3、师生评一评,相机理解“一本正经、使劲、假装”几个词语。
 4、再指导读第二自然段,请两位学生上台演一演,一生帮忙读。
 5、一起来玩一玩,体会玩蒲公英带来的乐趣。(课件播放无数蒲公英飘散远去的情景。)
 6、一起在读一读本段最后一句,理解“引人注目”一词。
第三自然段
1、指名一生朗读,看看你发现了什么?自由说。
 2、出示填空题:
  蒲公英的花就像---------,可以--------、----------。
  早晨,花朵--------,是-------,草地是----------。
  中午,花朵--------,是-------,草地是----------。
  傍晚,花朵---------,是-------,草地是---------。
 (1)同桌互相说一说。
 (2)指名说一说,加上动作说一说,不看提示说一说。
 3、齐读本段。
第四自然段
  齐读最后一个自然段,边读边思考,你又发现了什么或新的想法?
 (理解最后一句话,为什么一起起床,一起睡觉?)
四、小结:学了这篇课文,你能说说你理解的这是一片怎样的草地啊?
五、机动:摘抄好句子。修改意见:
备注
科目:第五册语文第 3 课执教时间:
课 题爬天都峰 编写
教学目标:1、理解课文内容。
2、学会生字,掌握多音字“都”、“假”在语句中的正确读音;理解“犹豫、奋力、终于、居然、汲取”等词语在句子中的意思;会用“终于”写一段话。
3、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4、让学生懂得只要有勇气、奋发努力,旧能不怕困难;知道善于从别人身上汲取力量,鼓舞自己,是一种可贵的优秀品质。
教学重点:理解“我”与老爷爷的两次对话,与“……都会从别人身上汲取力量”。

教学难点:
教学准备:天都峰资料介绍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简介天都峰,导入新课。
  天都峰是黄山“七十二峰”中最危险的三大奇峰之一。天都峰有“非鸟难落脚,猿猴愁攀登”之说,课文中的一位小妹妹和白发苍苍的老爷爷登上去了,他们是怎样爬上天都峰的?学了课文就知道了,今天我们学习爬天都峰这一课。
  教师介绍有关天都峰资料,让学生从中感受天都峰的高与险,为后面理解课文作好铺垫。
二、检查预习情况。
  1、用小黑板出示生字新词,让学生认读。
  2、认读多音字“假、都”。
  3、提名分节读课文。
三、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1、自由读,读后想一想课文的叙述顺序,画出文中表示这个顺序的词句;教师投影出示:
    来到天都峰(1)
       ↓
    在……脚下(2-5)
       ↓
    爬上……(6—7)
       ↓
    爬上……之后(8—10)
  2、小组讨论,一部分一部分的学习课文,把不懂的问题记下来,全班讨论,老师再补充解答。
  (不懂的词语或问题,可以在书上做上记号)
四、学习课文一、二自然段。
  1、自由读课文,让学生说说知道了什么。
  2、再读第二自然段,注意文中“?”、“!”。
  3、提名读,齐读。
  4、这一段告诉我们什么?你是怎么体会出来的?(天都峰的高和陡。)
  5、小结:望着高耸入云的天都峰,看着登山的石级是那么笔陡,小妹妹惊叹之后,已经感觉到登山的艰难,需要有勇气才能登上去。
  (天都峰的高与险,要让孩子们在充分的读中体会:互相欣赏读,教师范读,指名读等等。读中感悟。)
五、布置作业
  1、自己学习生字。
  2、感情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复习检查。
  1、提名朗读课文。
  2、听写生字。
二、学习新课。
  1、“我”和爷爷是怎样从对方身上汲取力量的?大家讨论。
  2、说说自己知道了什么?
  3、引导学生体会两次对话的意思。
  (1)第一次对话是在什么情况下?结果怎样?(学生联系前后文,知到是在面对高而陡的天都峰,缺乏自信和勇气时,“也”分别表示了一老一小的惊讶、怀疑和敬佩,有了勇气,这个力量鼓舞着自己奋力攀登,爬上了天都峰。)
  (2)他们相互汲取的力量是什么?(读第二次对话,知道这个力量就是“勇气”。)
  4、读六、七自然段,边读边想象当时的情景。
  4、说说读了这两段课文,自己有什么想法?(让学生从具体生动的叙述中感悟汉语言的形象逼真,作者用词的确切。)
  5、齐读末段中爸爸的语言,自己再读读,看还有什么问题?
  (要让孩子们充分理解爸爸的话,需要他们反回来继续读课文,在读中理解“互相汲取力量”的真正含义,并变成自己的语言与同学们交流。)
三、完成练习第二、三题。
四、布置作业
  用“终于”写一段话。
板书设计:
             6、爬天都峰
           来到天都峰(1)
             ↓
           在……脚下(2-5)
             ↓
           爬上……(6—7)
             ↓
           爬上……之后(8—10)
修改意见:
备注

科目:第五册语文第4 课执教时间
课 题槐乡的孩子 编写
教学目标: ⒈品味重点词句,感受槐乡的五月给孩子们带来了幸福与快乐,体会槐乡的八月磨练了孩子们勤劳淳朴,热情好客、潇洒豪放的品格。学习他们吃苦耐劳、自力更生的精神。
  ⒉了解槐树、槐花、槐米及槐树种子的知识,感受槐乡的风土人情。
  ⒊学会六个生字,认读四个生字,积累叠句。
教学重点:1.通过朗读课文,感受槐乡的风土人情及槐乡孩子勤劳淳朴、吃苦耐劳的品格。  2.体会作者用词的准确精妙,品析语言的魅力。
教学难点:
教学准备:布置预习:1熟读课文。2、自学生字新词3、了解槐树、槐花。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分钟竞赛(一分钟记忆)
 山山洼洼噼噼啪啪摇摇晃晃匆匆忙忙犹犹豫豫
 甜丝丝香喷喷白茫茫绿油油美滋滋清凌凌
一、出示槐花图片及诗句,导入新课
  槐林飘香
  一湖月夜渚流光,万树琼花浮暗香。
  心醉不知归去路,欲把草畔做寝床。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走进槐乡,走进生活在那里的天真可爱的孩子们。
二、初读课文
  1.教师配乐朗读,学生边听边想象画面。
  2.当我们沉醉于这如诗如画的槐乡风情中,此刻你最想说的一句话是什么?让学生说出听后的整体感受。
  3.槐乡独特的风土人情令人陶醉,相信读了课文你们一定会被槐乡那独特的风情所吸引.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
  学生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准生字新词的读音。遇到不理解的词语,联系上下文理解。一些词语要想像当时的情景、联系生活实际去理解,如暮霭、草垛等。
三.品读欣赏
  1、按自然段指名朗读,教师相机纠正读音。
  (如“酿”读niàng,不要读成liàng;“塑料”的“塑”读sù,不要读成suò。)
  2、你最喜欢槐乡的那个季节?把你喜欢的部分读给大家听,并联系课文说说理由。
  学生交流,教师适时评价。
  (1)请喜欢五月槐乡的孩子谈体会:
  (槐乡的五月令人兴奋,让人陶醉,处处浸润着槐乡特有的风情。)
  (2)喜欢八月槐乡的同学谈体会:
  (槐乡的八月,给孩子们带来繁忙与收获,浸透着孩子们吃苦耐劳的精神。)
  3、指导学生有感情的朗读喜欢的段落
  4、小结:槐花飘香的五月,是孩子们满意的季节,他们幸福快乐;繁忙的八月,孕育了孩子们勤劳善良、自立自强的品格。
  5、说说心里话:你想做槐乡的孩子吗?为什么?小组讨论,指名回答,畅所欲言。
四、布置作业。
  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第二课时
一分钟竞赛(一分钟记忆)
 热情好客 勤劳淳朴 风土人情 令人兴奋 让人陶醉 潇洒豪放 吃苦耐劳 自力更生
 孕育 勤劳 善良 自强 自立 馥郁 如雪的颜色 多姿的形态 飘溢的香味 笔笔融情
一、检查复习,导入新课。
   ⒈指名背诵你喜欢的段落。
   ⒉上节课,我们欣赏了槐乡的美景,感受了槐乡孩子的幸福快乐。这节课,我们一齐来体会作者优美质朴的语言。
二、品读佳词妙句,领悟作者用词的准确。
   找出你认为写得好的词语,多读几遍,想一想作者这样写得好处。
    以下是要求学生重点领悟的:
   ⑴叠词的广泛运用,使文章读起来琅琅上口。如:槐豆豆、香喷喷、山山洼洼、摇摇晃晃、一缕缕炊烟、香香的花粉。找出文中的叠词,读一读。
   ⑵比喻、拟人修辞方法的运用,使文章的描写更生动形象。“有的槐花抱在一起,远看像玉雕的圆球;有的槐花一条一条的挂满枝头,近看如新疆姑娘披散在肩头的小辮儿。”生动形象的写出了槐花的润泽精美以及槐花的俏皮和充满灵气。那美丽的样子,真使人见人爱。“老槐树心疼的伸出手臂为他们遮住露水,并轻轻的哼着谁也听不懂的歌。”槐乡人培育了槐树,槐树庇护着槐乡的儿女,如父母疼爱着自己的儿女。多么温馨的画面啊!
    找出文中的其他比喻句、拟人句,读一读,体会这样写的好处。
   ⑶侧面烘托的描写。如“嗡嗡嗡,小蜜蜂飞来了,采走了香香的花粉,酿出了甜甜的蜜。噼噼啪啪,孩子们跑来了,篮子挎走了白生生的槐米。”作者从侧面写出了槐花的香,这是槐花的馨香引来了蜜蜂,引来了孩子。“鸡儿热的耷拉着翅膀,像塌了架的草垛;狗儿热的吐出舌头,躲在树荫下直喘粗气;蝉儿热的不知如何是好,到处扯着嗓子乱叫。”这几句对动物的描写,道尽了八月的炎热,更衬托出槐乡孩子勤劳勇敢、吃苦耐劳的品格。
三、学习生字。
   1、自读生字,想一想,在字形方面,你要提醒大家什么?你有没有最好的方法记住它?
   2、用生字组词扩展对字义的理解。
四、布置作业:摘抄好词佳句。
五、听读文章《纸船印象》修改意见:

科目:第五册语文第 课执教
课 题语文园地一编写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
  进行口语交际;完成习作教学;学习多音字;积累古诗词;学习新生字;展示作品
 2、过程与方法:
 (1)在口语交际中锻炼流利语言,学会写作。
 (2)在发现、研究中学习多音字、新生字。
 (3)在背诵中积累。
 (4)在展示中扩大见识。
 3、情感态度价值观:在读、写、背中训练语言能力。
教学重点: 这是孩子们的第一次习作,所以我觉得作文写得怎么样并不重要,在这次习作中,最重要的莫过于培养孩子们对与习作的兴趣,激发他们写作的欲望。
教学难点:
教学准备:习作范文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进行口语交际。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出示展示课余生活的照片
二、交流看相片的感受。
三、分小组讲自己的课余生活
  1、交流自己做了什么事
  2、交流自己有什么收获。
  3、交流有什么感受。
  4、讲讲今后的打算。
四、请讲得好的同学上台讲述自己的课余生活。
  1、生讲,师略记条理。
  2、予以讲解、梳理。
五、评比。
  1、每组选出一个上台。
  2、评比谁讲得好。
六、作业:回家讲给妈妈听。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完成习作。
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
  1、出示几个同学课余生活的用品:书、画画、乐器……
  2、让学生自由讲自己的课余生活。
二、引导写作
  1、请几个同学上台讲述。
  2、老师点评。
三、写作

                第三课时
教学目标:
1、掌握多音字。
  2、背诵古诗。
  3、从生字中学生字

教学过程:

一、认读生字、区别、组词、掌握多音字
二、古诗
  1、出示古诗,学习生字
  2、师范读,学生跟读
  3、议议诗意:一个小孩坐在河边学钓鱼,他倾斜着身子坐在草丛中,绿草半掩着他的身体。过路人向他问路,他一句话也不回答,只是摆手示意不让问路人靠近,唯恐发出响声把要上钩的鱼儿吓跑了。
三、学习新生字。
四、作业:背诵古诗修改意见:
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