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教案中心 > 七年级教案 > 七年级《共工怒触不周山》教案

七年级《共工怒触不周山》教案

推荐人: 来源: 阅读: 4.23K 次

  《共工怒触不周山》教案1

 一、教学目标

七年级《共工怒触不周山》教案

1. 诵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学习积累文言词语。

2. 体会古代人民认识、探索大自然的愿望和意志。

3. 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

  二、教学重点

诵读课文,积累文言词语。

启发学生多角度理解,珍视其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

  三、教学难点

多角度解读故事蕴涵的寓意。

  四、教学过程

 1. 导入

《夸父逐日》使我们认识了一位神话英雄,《共工怒触不周山》将引领我们走进远古神话的战争之中。2两则神话故事都反映了我国古代人民可贵的认识自然的探索精神,我们应该发扬这种精神,去探索未知的领域,发掘未知世界的秘密,即使是幼稚的,也是新的发现的开端。

 2. 翻译,整体感悟

(1)四人小组讨论、翻译,也可以互相提出问题。

(2)教师在多媒体出示需要重点理解的词。

(3)全班讨论,落实翻译。教师可以侧重指导学生注意实词的积累、常见虚词的用法及文言文中词语省略的现象,争取达到不看注释能正确解释和翻译。

(4) 学生反复读课文,当堂背诵课文。

  3. 探究,加深理解

思考:

(1)“怒而触不周之山 ”中的“怒”字表现了共工怎样的性格特点?

(2) 如何理解《共工怒触不周山》中结尾的两句话?

(3)共工怒触不周山的原因是什么?他为什么要这么做?请你作一点推测。

学生小组讨论、交流,教师最后总结归纳。

参考答案:

(1)“怒”字表现了共工的豪气、勇敢;也反映出他性格的暴躁、刚烈。

(2)《共工怒触不周山》是一个神话故事。它反映了远古部族间的斗争,同时涉及到古代天文学上的盖天说。远古的人类显然还不能解释日月星辰运动变化的原因,对这一现象的最好解释就是借助于神话,通过大胆的想象和夸张的手法,来解释“天倾西北”“地不满东南”的现象。神奇的传说中带有现实主义的色彩。

(3)共工怒触不周山的原因是“争为帝”,即争夺部落首领的位置。他的怒触似乎包含有失败的愤怒与不甘心,而且,似乎还夹杂着与对方同归于尽的想法。当然也体现了共工庞大的气势。

 4.拓展延伸

讨论:对共工与颛顼为帝而“争”,你是怎么看的?

学生小组讨论、交流,然后推举代表发言。

  5.小结

传说中的共工氏当然并不一定实有其事,然而他那种勇敢、坚强,愿意牺牲自己来改造山河的大无畏精神,是值得我们钦佩的。

 6.作业:发挥想象,描述“共工与颛顼争为帝”的战争场景。把它写成一篇短文。

训练一

一、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文后1-6题。

夸父与日逐走,入日; , , ;河、渭不足,北饮大泽。未至,道渴而死。弃其杖,化为邓林。

1.补充文中空白处。

2.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⑴与日逐走( )⑵河渭不足( ) ⑶北饮大泽( ) ⑷弃其杖( )

3.翻译下列句子。

⑴夸父与日逐走

⑵未至,道渴而死

⑶弃其杖,化为邓林

4.对于夸父临死时弃其杖,化为邓林(桃林)这个情节,你有何感想?

答:

5.从《夸父逐日》这个古代神话中,你了解到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怎样的思想和精神?

答:

6.你认为夸父逐日以至于丧了命,这样做值得吗?请简述理由。

答:

二、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文后7-12题。

三人成虎

庞恭与太子质( )于邯郸,谓魏王曰:“今一人言市有虎,王信( )之乎?”曰:“不信。”“二人言市有虎,王信之乎?”曰:“不信。”“三人言市有虎,王信之乎?”王曰:“寡人信之。” 庞恭曰:“夫市之无虎也,明矣,然三人言而成虎。今邯郸之去( )魏也远于市,议臣者过于三人,愿王察( )之。” 庞恭从邯郸反,竟不得见( )。

7.找出文中的一个通假字: 通 ,意思为 。

8.在文中括号内解释文中加点字的意思。

9.由文中的故事,后人概括出一个成语: ,它比喻 。

10.庞恭对魏王讲“三人成虎”的故事有何用意?

答:

11.庞恭从邯郸返回,得不到召见的原因是什么?

答:

12.学习本文对你有什么启示?

答:

训练一

一、1、渴;欲得饮;饮于河、渭; 2、(1)竞跑、赛跑;(2)黄河(3)向北(4)他的,指夸父的。 3、(1)夸父与太阳竞跑,一直追到太阳落山的地方。(2)还没赶到大湖,在半路就口渴而死了。(3)他遗弃的手杖,化成桃林。 4、此情节以富有诗意的高度想象力,丰富了《夸父逐日》这一神话的内涵,丰富了夸父的形象,表现了一种勇敢追求、死而不以、甘为人类造福的精神,使整个神话更具有浪漫主义魅力。 5、这个神话故事反映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探索、征服大自然的强烈愿望和顽强意志。 6、略。(提示:从探索未知世界角度看,他的精神可嘉,值得。也可以从其他角度讲。) 7、反通返,意思为返回。 8、质(做人质) 信(相信) 去(距离) 察(明察) 见(召见) 9、三人成虎 谣言或流言反复传播,足以惑乱听闻。 10、提醒魏王应明察秋毫,勿听信流言。

11、魏王听信谣言,认为庞恭不忠。 12、做事要善于调查研究,不要轻信于人。

  《共工怒触不周山》教案2

教学设想:

七年级学生刚接触文言文,教学时应重在诵读。再结合课文注释和工具书弄懂大概意思和主要内容的基础上,进行诵读直至成诵。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注重文化教育的渗透,发挥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这样既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又让他们更深入地把握文言文的知识点。

教学目标:

1. 知识与能力:了解《淮南子》等相关的文学常识;积累文言词语和特殊句式;熟读课文,弄懂文章大意;背诵《共工怒触不周山》。

2. 过程与方法:借助课文注解和工具书,弄懂词句的含义和全文内容;通过出示资料,了解作品及人物.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习远古人民无私无畏的奉献精神和改造自然的英勇气概。

  教学重点与难点:

1. 重点:了解一些相关的文学常识;积累文言词语,熟读并背诵《共工怒触不周山》

2. 难点:多角度讨论分析,理解文章的内涵。

课时安排:1课时

 课前准备:

1. 学生预习时,注重诵读:字音要读准,朗读要流畅;

2. 对照注释及工具书,基本了解词句的含义,体会大意。

教学用具:多媒体教学

 教学过程:

  一. 导语:

出示幻灯图片——共工怒触不周山

师:我想请一位同学来为我描述下这幅画表达的是什么意思?

生:(略)

(师补充介绍:此人是共工,此山为不周山)板书课题:共工怒触不周山

师:看着这幅画,你有什么问题想提出来呢?

生:(略)

师:带着刚才的问题,我们一起走进《共工怒触不周山》。

 二. 走近作者:

《共工怒触不周山》选自《淮南子》。又名《淮南鸿烈》,是西汉淮南王刘安及其门客集体撰写的一部著作。

 三. 走入文本:

1.听录音朗读。(注意正音,把握好节奏)

2. 学生自由练读。(读准字音,把握节奏)

标记:你觉得需要注意的字词以及不理解的词句。

3.全班释疑词句,提出需要注意的字词。

4.齐读。

师:声音响亮,感情有所欠缺。我想最大的障碍还是没有很好地理解文本,那么本文讲了一个什么故事呢?哪个同学知道?

生述。(可合作交流)

师点评,借助幻灯片,补充(共工败)这一情节。

  四. 析:

1、师:也就是说这是一场帝王争夺之战,为什么争夺呢?文章并没有具体介绍,传说(讲述故事背景)……而本篇文章写的正是这场战争。与我们以往了解的战争描写有所不同,它没有写战斗场面,没有写战争规模,甚至没有写战斗过程,那么本文主要抓住了战争哪一角度,共工哪一方面,即文中的哪一字来写的呢?

生:怒。

师:“怒”反映了共工怎样的心理状态?

生:不顺心。

师:从“怒”中,你看出了什么?(合作探究,教师引导)

设计思路:

a.从“怒”看其表现——“触”

b.从“怒”看其后果——天柱折 地维绝

c.从“怒”看其战斗过程——激烈

(文中并没有写,但是从“怒”中,我们不难看出共工的心不甘,且造成了如此破坏性的后果,如此神勇,想想他与颛顼的争斗的激烈程度,自可不言而喻。请同学们发挥想象,说一说“共工与颛顼争为帝”的战斗场景究竟是怎样的?可小组交流,注意抓住人物的动作、神态、语言、把握神话想象和夸张的特点)

d.从“怒”看其人——你觉得共工是一个怎样的人?

(勇敢、豪气、坚强、愿意牺牲自己来改造山河的大无畏精神)

2、再读感悟

在朗读时,应读出共工的.那种心不甘,那种愤怒之情,那种地动山摇只势!

a.自由读

b.指名读

c.男女竞赛读

3、我们从共工身上学到了什么?面对挫折、困难时,我们应该如何应付呢?(挑战精神)

  五. 主题思想探讨:

去掉神话色彩,还原本色。(即去掉文中的想象和夸张)这则神话故事实际反映了哪些内容?

a.远古时期原始部落间的激烈斗争。

b.先祖对自然界的巨变的认知。

主题思想:文章反映了远古部落间的斗争,塑造了一位勇敢、坚强、颇具挑战精神的共工形象,从神话角度向人们解释了天倾西北,河向东南流的自然现象的原因。从侧面反映了远古劳动人民探索自然、征服自然的强烈愿望。

 六. 背一背。

  七. 作业:(想象大比拼)

  “共工怒触不周山”时激烈的战斗场景。

 八、板书设计:略。

教学反思:

文言文教学一直是语文教学的难点,学生讨厌学。如何激发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确实是一个值得深思的一个问题。

在《共工怒触不周山》中,我主要从三个层次来入手,注重情境的设置,挖掘其文化气息,让学生在一种轻松、愉悦的氛围当中学习。

第一层“积累、整合”境界中,注重文章的诵读。以学生自主置疑为主,找出本课文言文的重难点,教师适时补充,全面“扫盲”,夯实学生的文言基础。

第二层“感受、鉴赏”境界中,抓一“怒“字咀嚼鉴赏,设置相应情境,发挥想象和夸张,多角度品味“共工”之“怒”,从而看其人。

第三层“思考、领悟”境界中,去掉神话色彩,还原本色。一是让学生进一步挖掘文章的主旨,二是让学生体味神话中超现实的想象、夸张的浪漫注意的魅力。

在具体授课环节中:开篇导入采用“猜读法”,有意识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的兴趣;在走入文本环节当中,穿插了一些相关的背景故事,学生兴趣浓厚,且有助于对共工这一形象进一步的更为客观的全面理解,也避免了在学习文言文时开篇就介绍背景的枯燥无味;在“感受、鉴赏”环节中,对于从“怒”看“共工与颛顼争为帝”的战斗场景这一设置,则有效地打开了学生的想象空间,任其思维肆意驰骋……

整篇文言文的教学又贯穿以“读”的内涵,初读——感悟读——鉴赏读。在诵读中感悟,在感悟中升华。文言文教学离不开“读”,在“读”中,每位学生都有着各不一样体会和感悟,这也是我们教学当中所追求的独特的个性解读文化气息。

苏联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学习文化的最终目的是形成人的内心世界——道德、修养和美。”文言文学习更应是如此,文言文秉承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精髓,将文化教育渗透到文言文学习当中去,让学生跳出以往的枯燥文言文学习,让其充满着生活化、个性化,让我们的学生学在其中,乐在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