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教案中心 > 六年级教案 > 《螳螂捕蝉》教学反思汇编

《螳螂捕蝉》教学反思汇编

推荐人: 来源: 阅读: 2.15W 次

  《螳螂捕蝉》教学反思1

《螳螂捕蝉》教学反思汇编

《螳螂捕蝉》是苏教版六年级下册的一篇课文,教学中我把握四个板块——学习寓言故事,体会吴王的“恍然大悟”,品悟少年桥劝的勇气、决心和智慧,鼓励课外阅读。尽管在课堂上遇到了突然停电导致课件无法播放的突发事件,但我能依据文本,着眼学生的语文实践,较好地完成了预期的教学目标

一、捕捉文本核心片段,引领学生进行扎实的语言实践活动,在实践中发展语文能力。《螳螂捕蝉》这则寓言是课文的重点,我就把它调整到第一步来完成。为了完成寓言的学习目标,我设计了“先听写关键词,在听老师复述,最后学生复述”的方法,这样做学生能经历听、说、读、写、看图、思的学习活动,应该说在短短的七八分钟内完成了这些任务——检查字词、把握寓言内容、体会寓意、复述练习、感知寓言特点和阅读寓言的方法,效果很不错。]

二、捕捉文本关键词语,引领学生交流评议,在交流中产生思维的碰撞。细节往往是课文的点睛之笔、感人之处。教学时我抓住课文细节,引导学生走进细节,感悟语言文字后面蕴涵的东西,仔细揣摩其“味”所在,对帮助学生领悟整篇文章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例如本课课文中的第三自然段,看似写得非常平淡,实则也是蕴涵深意:少年劝谏吴王之所以能够成功,这和少年的性格特征关系密切。案例中,教师引导学生仔细品读“转来转去”“毫不在意”“三个早晨”等词语,以此来引导学生发现少年的智慧。可喜的是学生在交流能运用“良苦用心”、“深思熟虑”等很多词语。

当然,教学设计是自认完美的,但操作起来就会发现缺憾。例如在教学人物对话部分时,我采用分析人物心理,联系感情朗读的方法,虽然学生能较好地读出感情,但主动性不足。我思考倘若采用“学生边演边议”的学习方法,学生的能力会等到更高层次的培养。

  《螳螂捕蝉》教学反思2

《螳螂捕蝉》是一篇寓言故事,讲的是春秋战国时期,吴王决定攻打楚国并不准别人来劝阻。千钧一发之际,一位少年巧妙地用“螳螂捕蝉”的故事劝说吴王,使他打消了攻打楚国的念头,警戒人们只看到眼前利益,不顾身后隐患是危险的。教学时,我引导学生抓住少年劝阻之“妙”,激发学生的探究意识,从而深入感受课文内容。

一、引起疑趣,发现其“妙”

教学时,我抓住课文的“因”与“果”,请同学们读读课文,看看吴王想攻打楚国,开始态度如何?最后怎么样了?在此基础上,我再加以引导。这里,通过对比,让学生发现疑点以引起注意,从而激发了学生探究事物的兴趣。

二、转换角色,感受其“妙”

在激起学生探究少年劝阻“妙在何处”时,我再让学生读课文,感到少年讲的故事很妙,并启发学生通过生生朗读、师生朗读、分角色表演等方式把故事表现出来。学生以演促读,以读促理解,创设了一个自主学习、互相协作的氛围。从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到了解少年是怎样一个人,以至后来理解寓言的寓意,层层深入。

三、复述故事,表现其“妙”

阅读教学以读为本,通过朗读内化“理解”,通过复述表现“感受”。我在作业部分就布置了这样一题,让学生通过内化吸收,进行行动的复述,把少年劝的妙处表现出来了,从某种角度上来说,这也是一种“运动”。既帮助学生理解了课文内容,又可以内化文中的语言文字,提高学生的综合的言语表达能力。

《螳螂捕蝉》教学反思

教学《螳螂捕蝉》一课时,我参照一些老师的教学建议,把课文最后一节中吴王连声夸奖少年的那句“对!对!你讲得太有道理了!”作为引子,果然起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首先我让学生在课文中找“太有道理”的是哪句话。学生在初读课文的基础上,很快找到了少年的那句话:“蝉、螳螂、黄雀,它们都一心想得到眼前的利益,却没有顾到自己身后正隐伏着祸患呢!”

找到以后,我引导学生从以下两个方面去理解这句话是怎么来的,第一,这句话是在吴王下了死命令以后;第二,与 “螳螂捕蝉”那件“挺有意思的事”有关。

在引导学生充分理解文章的思想内容之后,我还适当延伸:“你觉得少年的话有道理吗?能联系你的生活实际谈一谈吗?”学生例举了很多与生活相关的例子:“看见地上放着一个钱包,你偷偷地捡了,没有想到却中了骗子的计。只想到了眼前利益,而没有想到身后的祸患。”“我不会做的题目就去看同学的,到考试时就抓瞎了。抄作业是眼前利益,考试成绩差,就是祸患。”“钓鱼时,鱼儿只顾吃鱼饵,却没想到中间有个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