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教案中心 > 九年级教案 > 初中文言文《与朱元思书》考点整理

初中文言文《与朱元思书》考点整理

推荐人: 来源: 阅读: 2.85W 次

  《与朱元思书》考点整理

初中文言文《与朱元思书》考点整理

 (一)通假字

①“转”通“啭”,鸟叫声。  ②“反”通“返”,返回。  ③“见”通“现”,显现。

 (二)古今异义

①许 古义:附在整数词之后表示约数,左右。例句: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 今义:或许,应允,赞许等。

②经纶 古义:筹划、治理。例句:经纶世务者。 今义:整理过的蚕丝,规划,管理政治的才能。

③戾 古义:至 .例句:鸢飞戾天者。 今义:罪恶。

④穷:古义:穷尽。例句:蝉则千转不穷。 今义:贫穷。

⑤奔:古义:本文指飞奔的马。例句:猛浪若奔。  今义:奔跑。

⑥窥:古义:看,观察,侦探。例句:窥谷忘反。 今义:从小孔、缝隙或隐蔽处偷看。

⑦东西:向东向西。例句:任意东西。 今义:指物品。

  (三)一词多义

  1、绝: 奇山异水,天下独绝(没有第二个)  猿则百叫无绝 (断,停止 )

2、上:负势竞上 (向上 )  横柯上蔽 (在上边 )

3、无: 直视无碍 (没有 ) 猿则百叫无绝 (不 )

4、百: 一百许里 (确数,十的倍数)  猿则百叫无绝 (概数,表示多)

5、直: 直视无碍 (直接 )  争高直指 (笔直 )

6、负: 负势竞上 (凭借 ) 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 (背 )

7、穷: 蝉则千转不穷 (穷尽 ) 穷冬烈风 (深 ) 穷则独善其身。 (不得志,不显贵)

 (四)词类活用

①风烟俱净(“净”:形容词作动词,消净、散净)

②任意东西(“东西”:形容词作动词,向东走、向西走)

③猛浪若奔(“奔”:动词用作名词,飞奔的马)

④互相轩邈(“轩邈”:形容词用作动词,争着往高处、远处伸展)

⑤望峰息心(“息”:使动用法,使……停止)

⑥横柯上蔽(“上”:名词用作状语,在上面)

⑦皆生寒树(“寒”:形容词作名词,指秋天)

⑧负势竞上(“竞”:动词作状语,表示动作行为的状语的意思)

 (五)特殊句式

省略句:⑴(船)从流飘荡,任意东西(主语省略)

⑵急湍甚(于)箭(省略介词“于”)

⑶(高山)负势竞上,互相轩邈 (省略主语“高山”)

对偶句:

(1)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

(2)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

(3)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4)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5)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六)课文理解

1、原文填空

①富阳至桐庐之间的山光水色的总特征是怎样的?

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②写登舟纵目总体感受的:风烟俱净,天山共色。

③写江上放舟自由情态的:从流漂荡,任意东西。

④概括赞叹富春江景的: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⑤写富春江水清澈的: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

⑥写江流气势磅礴的:急湍甚箭,猛浪苦奔。

⑦写听觉感受的: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不绝。

⑧写山“奇”的句子: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竟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

⑨文中“急湍甚箭,猛浪若奔”一句是写水流湍急,《三峡》一文中那句话与它有异曲同工之妙?

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⑩文章由景生情,因情明志,作者不由发出感叹的句子是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2、作者笔下的水是怎样的情状的呢?请根据文中的有关词语说说水的特点。

水静:清澈 ;水动:急猛。

3、作者眼中的山是怎样的?运用什么手法描写山的?

“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以动写静,把静止的山写活了,显示出山的“奇”。

4、作者是怎样一步步展现“奇”和“异”的?

奇山:看:高山寒树,轩藐成峰。听:泉水作响;好鸟成韵,蝉鸣不穷,猿叫无绝。异水:清:千丈见底、直视无碍。急: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

5、“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一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鄙弃功名利禄,流连山水,向往归隐山水生活。

6、本文兼从视觉和听觉两方面写景,请从这两方面入手圈出写得好的字词句,并谈谈好在何处?

从视觉来写:①“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作者不仅为我们描绘出一幅天清气朗,明快秀丽的景色,而且将富春江放在“天”这个壮阔背景上来描写,就勾勒出了一个广阔的空间境界。②“从流飘荡,任意东西”,既写出富春江水陡,山形千回百转的特色,也表现了作者陶醉于大自然美好景色的闲适心情。③“夹岸高山,皆生寒树”,中的一个“寒”字,暗示了深秋的时令特征,也写出了人的主观感受。④“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用拟人的手法,写出江的两岸崇山峻岭,高耸人云的雄奇景色;“竞”“争”二字把静止的山写活了,赋予了它们以生命和动感。从听觉来写:“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泉水泠泠,鸟鸣成韵,蝉声不断,猿啸无绝,组成了一部美妙的大自然交响曲,绘声绘色,使人产生亲临其境之感,令人神往。

7、研读最后四句: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犹言明中有暗,暗中有明。这是明与暗的辩证法。生活也是如此:富贵中的人们自有他们的享受,但未必没有烦恼;而遁迹山林的人,生活上固有种种不便,但他们的快乐确实难以比拟的。用这种方式来结束课文,余味无穷。

8、作者描写景物时流露出怎样的情感和志趣?

①“从流飘荡,任意东西” ——享受自由、无拘无束、无牵无挂的轻松惬意,流露了作者恬静的心境,展现了作者旷达的情怀。②“急湍甚箭,猛浪若奔”“负势竞上,互相轩邈”——表现作者对自然、自由的热爱,对生命力的赞颂。③“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传达出作者对功名利禄的鄙弃,对官场政务的厌倦。

9、作者为什么发出“望峰息心”、“窥谷忘反”的感慨呢?

因为作者此时可谓陶醉于大自然的绝美景色之中,自然人世间争名夺利、官场角逐的一切,都变得了无趣味了。另外,作者被这奇伟、瑰丽、美妙、和谐的山光水色所陶醉,人变得更奋发,精神得到洗涤而变得高尚,境界超出世俗的追求了。这里的一切是那么恬美而和谐、幽静而美妙,作者置身于大自然的怀抱之中,自然暂时忘记了尘世的角逐和俗务的缠身。

10、文中哪句话概括了课文描写的山水的特征?

明确:“奇山异水,天下独绝”。全文都围绕着这两句话在做文章。

这两句是对富春江景的概括赞叹。然而仅仅发出赞叹并不能引起读者的共鸣,作者是怎样具体描绘富春江景的呢?谁能发现作者写景的规律?

明确:分“奇山”和“异水”两层来写,先写异水后写奇山。

异水:“清” (千丈见底、直视无碍) 静态之美

“急”(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动态之美

奇山:“看” (高山寒树,轩藐成峰) (视觉)

“听”(泉水作响;好鸟成韵。蝉鸣不穷,猿叫无绝)(听觉)

11、第一节除了总写富春江山水的特点之外,还写了什么?请根据提示找出相应的句子。

①登舟纵目的总体感受:风烟俱净,天山共色。

②江上放舟的自由情态:从流飘荡,任意东西。

③作者行舟的路线: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

12、文章在结构上的特点是什么?

先总后分。先总写:用“风烟俱净,天山共色”八字大笔勾勒,将一幅天高气爽、色彩清丽的整体图画推至读者面前,使人觉得天光山色宛然在目。既境界阔大,又画面清新,心情舒展。“从流飘荡,任意东西”写出对景物陶醉的那种自由解脱的情态。接着,在进行具体描绘之前,作者又用高度概括的笔调告诉我们从富阳至桐庐的大约一百里之内,“奇山异水,天下独绝”,以激起读者的极大兴趣。再分写:首先写异水,再写奇山。

13、课文运用了动静结合的手法,请结合具体的例子说明。

动静互见。“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不绝。”表面看来似乎是写鸟禽声音,实质是以声音来反衬山林之寂静。这是以动写静,寓视于听的手法。“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光线随枝条疏密而明暗,是因为人在船中,船随水行。这是以静写动,寓动于静的手法。

14、文章理解。文章在总写中,用“从流飘荡,任意东西”表现了作者从容出游,怡然自得的情态。在分写“异水”时,用“千丈见底”一句夸张地表现了江水极深、极清的特点。在分写“奇山”时,通过泉响、鸟鸣、蝉转、猿叫,反衬了山的幽静(或:寂静、静等)的特点。之后,通过“鸢飞戾天者……窥谷忘反”的抒情短论,表现了作者鄙弃名利(或:淡泊功名、淡泊人生等)的思想。最后,文章别具匠心地描绘了山中的又一奇景,突出了树多的特点,与前文“皆生寒树”一句相照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