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教案中心 > 高一教案 > 《今生今世的证据》教学反思

《今生今世的证据》教学反思

推荐人: 来源: 阅读: 8.48K 次

 《今生今世的证据》教学反思

《今生今世的证据》教学反思

《今生今世的证据》是专题三中较为深刻的一篇文章。作者从一个人的迁徙开始写,用潜藏于心的深深的忧伤和遗憾的笔调书写了故乡的事物,探讨了故乡对人的意义,文字独到、情感细腻,饱含哲理,因此学生在学习上会有一定的难度。我的教学设计是前3段教师示范点评,之后则以学生点评为主,或抒发个人感受,或质疑作者的文字,同时,以教师一旁引导、解疑,让学生在感受文字魅力的同时把握作者的情感和用意,但这种设计的实际应用让我倍觉无奈。

课堂中有许多纰漏。文章的过渡是硬伤,有些地方衔接不够而显得生硬。本课最大的问题是未能打开学生的思维,课堂气氛相对沉闷,未能很好地将学生引入文本,许多预设的问题只能自我解答,所谓“入乎其内,出乎其外”,现在想来,所需努力的方向是怎样让学生由侧身其外转变为入乎其内,如何在课堂上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尚需思考与磨练。由于时间关系,文本的后面部分有些仓促,有些内容简略地带了过去,而本拟于文章结尾处整理内容用的板书也舍弃了,这也是一个问题。知识点准备得太多,课堂就有点类似填鸭场,大概这就是所谓的面面俱到亦即面面不到吧。另外,在设计时尚有两个问题没有解决:其一,本拟课堂伊始能以线索来引导学生了解文本的大意,但这与原始设计无法协调,故而作罢。其二,我始终认为一个东西既然存在,那就有他存在的价值,编者在此专门设了插图不会只是为了点缀空间。然而,构思许久,却仍未能很好地将它应用其间,这是我觉得惋惜的地方。

这堂课以对关键的字、词、句的点评为主,但大多数是我在唱独角戏,大概能勉强过关的是自己对文本的理解吧。在我心中,语文是一门以文字魅力熏陶学生的文学素养的一门学科,好的文字不仅仅是一种苦涩的只可意会而不能言传,好的老师应该在不断地丰富自身学养的过程中帮助学生建立对文字的敏感性和对语文的热爱。

上课毕竟是一门学问,也许我还在门外,但我相信,我可以走向前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