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教案中心 > 八年级教案 > 《桃花源记》第一课时教案及反思

《桃花源记》第一课时教案及反思

推荐人: 来源: 阅读: 1.61W 次

 【教学目标】

《桃花源记》第一课时教案及反思

1、积累文言词语,品味语言情致。

2、理解作者理想,思考现代人生。

3、训练语言思维,强化朗读背诵。

 【教学重点】

品味语言,感受桃源胜境,理解作者表达的社会理想。

 【教学方法】

1、自主探究式学习。

2、导练结合,充分体现“练为主线”,培养思维和创新能力。

3、诵读法。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展示目标

“记”是古代一种文体,本文原是《桃花源诗并序》中的“序”,“世外桃源”这个成语就出自本文。

 二、整体感知

1、学生自读,结合注释,理解课文大致内容,对学习中的疑问作出标记。

2、听课文范读,注意字音、断句,理清课文思路,文章以渔人进出桃花源的行踪为线索,写了哪些情节?

3、你能用最简洁的词语概括桃花源在你心目中的整体印象吗?

(美、乐、奇)

(解说:这一环节的设计从课文的整体入手,在导语的铺垫和撩拨之下,学生带着兴趣进入课文,体现自主精神,教师可利用课件进行检测,如字音、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帮助学生在自读中理解大意,扫除障碍;通过范读,让学生整体感知课文,对桃源作出初步评价。)

 三、分步品味

(一)想象桃源之“美”

1、找出描写桃源外部环境美和内部环境美的句子,朗读并背诵。

2、桃源风景真是美不胜收,你头脑中浮现了怎样的画面?你能选一个景点用下面的句式描绘一下吗?

句式:这里的------美,你看(听)------

3、教师点拔,发现描述者对词句理解不正确的地方予以指正,对有创造性的予以肯定,注意以下字词:鲜美、开朗、交流

4、小结:听了大家的描绘,我眼前仿佛出现了一幅幅美丽的画面,桃源是美丽的,它美在资源丰富,美在风景秀丽,美在静谧祥和,更美在民风淳朴。

(解说:这一环节的设计着眼于想象力、表达力和培养、训练。入情入境,展开丰富的想象,绘声绘色,进行创造性的描绘,并在课文内容的串联下,点拨字词。这样既激发了学生深入探究课文的兴趣,又训练了学生的思维和创造能力。)

(二)理解桃源之“乐”

1、桃源是美丽的,也是充满欢乐的,那么“乐”表现在什么地方?

2、自读2、3段,以其中一类人的身份和口吻说说,那些人为什么乐?

3、教师点拨,引导学生对桃源内社会生活的描写,并调动历史知识,得出桃源之乐的根本原因。

4、学生小结:桃花源乐在民主平等,乐在和平安定,乐在丰衣足食,乐在民风淳朴。

(解说:这一环节的设计在创设情境,让学生感受桃源之乐,并结合古代社会的黑暗现实,理解桃源之乐的社会根由。力求突出“教为主导、学为主体”的特征,加深理解课文,进行思维训练。)

(三)评读桃源之“奇”

1、桃源的美丽欢乐令人神往,桃源的离奇神秘更是引人入胜。桃源厅在何处呢?

2、评说桃源之“奇”,指导朗读。

评:桃林之奇

山洞之奇

人们之奇

结局之奇

读:读出惊奇语气,读出重音。

3、小结:全文曲折回环,悬念迭起,虚虚实实,引人入胜。桃源似有而无,似真而幻。作者的描绘令人心驰神往。

(解说:这一环节放手让学生发现和评论,将思维训练、语言训练和朗读训练繁密结合。由评读桃源之奇到探索诗人引人入胜的写作技巧。)

  教学反思

《桃花源记》为传世佳作。我非常喜欢作者描绘的如真似幻的美好社会。对于这篇古文学习,我认为朗读是首要的,更是必要的。古人云:“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是有道理的。那么这篇课文究竟能给同学们哪些知识和能力呢?我认为,通过对课文的分析,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值得学习:一、继续巩固同学们课外通过查资料预习的方式自我解决问题的能力。二、对文章的总体感知能力。通过反复朗读,感知课文大意。结合课文注释,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再通过对作者及写作背景的了解,对课文有更深一步的理解。这时能发现问题,那就是学有所获的表现。三、对古文知识点的识与记。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学习文言文,必须进行一定数量的文言知识的积累。而这篇课文的文言知识点又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其一,古今异义词;其二,一词多义;其三,文言句式中的省略句式,在本文表现突出,要在翻译时根据意译的方式适当补出来。我认为通过对全文的背诵,是对文言知识点识记的最好方法。

本文的教学我的设想是以学生朗读与自学为主,教师点拔为辅,“学、问、讲、练、创”为教学理论支撑。在教学中我先带着学生疏通文中的字词句,再借助幻灯片把桃花源记的美景与文字结合起来,引导学生去探讨本文的思想内容和主旨。这节课上有大多数学生能积极投入到教学中,对本文比较感兴趣。只有一些后进生还不能进入状态。还有给学生朗读的时间不够充裕。如果学生能主动就课文思想内容作更进一步地探讨,结合现实社会进行反思,那就锦上添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