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作文中心 > 五年级作文 > 关于五年级参观记作文锦集6篇

关于五年级参观记作文锦集6篇

推荐人: 来源: 阅读: 2.64W 次

无论是在学校还是在社会中,说到作文,大家肯定都不陌生吧,借助作文可以宣泄心中的情感,调节自己的心情。还是对作文一筹莫展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五年级参观记作文6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关于五年级参观记作文锦集6篇

五年级参观记作文 篇1

在一个阳光明媚的上午,爸爸妈妈带着我来到了河南省博物院参观。

进入大厅,首先映入眼帘的就是那一尊巨大的金色塑像。一个人手撑两头大象。我一直不明白这尊塑像的含义,这时只听讲解员说道:“我们河南省的简称是‘豫’,这尊塑像是河南简称的有来。”看完这尊塑像,我在心里暗暗赞叹:只是一尊塑像都这么雄伟,这么精致,里面的文物一定会更精致,更美丽的!

接着,讲解员开始带领我们参观博物院内存放的古代多个时期的文物。其中最让我惊叹的就是博物院的镇馆之宝——莲鹤方壶。看着莲鹤方壶,我一直赞叹不已。讲解员详细地介绍着:“踏出涂鸦1923年河南新郑李家园。高117厘米,口长30.5厘米,口宽24.9厘米。壶上有冠盖,器身长颈、垂腹、圈足。这个壶造型宏伟气派,装饰典雅华美。壶冠呈双层盛开的莲花瓣形,中间平盖上立着一展翅欲飞的鹤;壶颈两侧用附壁回首之龙形怪兽为耳;器身满饰蟠螭纹,腹部四角各攀附一只立体小兽;圈足下有两个侧首吐舌的卷尾兽,倾其全力承托重器。其构思新颖,设计巧妙,融清新活泼和凝重神秘为一体,被誉为精神的象征。”听完后,让我觉得目瞪口呆。其他的游客也是啧啧赞叹,无不佩服古代人民的智慧。

接下来,讲解员又带领我们来到了展览彩陶双连壶的地方。双连壶也给我流星落深刻的印象。它虽然没有莲鹤方壶那么精致美丽,但双连壶也有它的绝妙之处,那就是它的色彩与条纹。它的色彩不艳丽,但看上去却很柔和;而它的条纹画得很均匀,整个给人的感觉是朴素的。讲解员说:“双连壶是在1972年河南省郑州市出土。高20厘米,以泥质红陶做成两壶并连状。连腹处有一圆孔相通,两壶体近似橄榄形,通体施红衣绘黑彩平行线条纹。”

参观完,我感觉河南省博物院是我们这儿的象征,我倍感自豪。看里面的文物,我再一次赞叹我古代人民的智慧。

五年级参观记作文 篇2

当我知道要去9指挥中心参观的消息时,我十分高兴,心里充满了期待,渴望早日见到我心目中的英雄----消防员叔叔。

月日 下午点,我们集体来消防大队9指挥中心。看,身穿草绿色军装,头戴钢盔的消防队员叔叔们个个英姿勃勃,气志昂扬。一辆辆火红色的消防车,整齐地停在门口。这些是当前最先进的消防车,最贵的有四五百万元,最便宜的也值二三百万元,它们好像一听到号令随时就能把疯狂的“敌人”消灭掉。

我们又来到了消防队员叔叔的营房,那里电视电脑样样齐全,室内卫生一尘不染,被子叠得方方正正,像一块块染了色的豆腐一样整齐有序。

下午点分我们结束了今天的参观活动,我们依依不舍地离开了消防队,但是我知道消防员叔叔为了我们的生命安全,公共财产安全,不怕艰苦,不怕牺牲。大火无情,人有情,消防员叔叔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是非常值得我们学习的。

五年级参观记作文 篇3

一天,妈妈问我:“你知道盐是从哪里来的吗?”我想了好一会儿也答不上来,妈妈说:“那我带你去参观省海盐博物馆吧!”我高兴的一蹦三尺高。

我们坐车来到了省海盐博物馆,远远望去,它的建筑像是用一堆不规则的正方体搭起来的,远看有点象埃及的金字塔。近看,它的前面立着一块大石碑,石碑上刻着七个大字——“中国海盐博物馆”。走进大门,首先是一艘古代海船的模型出现在我的`眼前,那艘海船原来是明末清初的一艘运盐船。只见资料上显示,它长13.2米,宽3.5米,每小时航行25公里。这艘船的名字是——三帆运盐船,船上有三位将军威风凛凛,手拿宝剑身披红袍,二将军领头挂风,三将军小巧玲珑。三位将军就是这三片帆。

我们来到了第一个展厅“生命之旅”,这个展厅主要是给我们介绍了盐的种类,有井盐、海盐、池盐、土盐、岩盐之分,我国盐的种类已经达到了15000多种。盐不仅使人们的菜肴变得更加有味,而且也可以用在军事上面,盐还是我们身体里必不可少的矿物质,维持着诸多的生理功能。

我们又来到了第二个展厅“史海盐踪”。战争时期盐很紧张,为了争夺盐,经常爆发大战。老百姓们把盐水倒在衣服上面,敌人查不出来了,然后送到战士手里把衣服上的盐水挤下来,晒干就可以吃了。

妈妈又给我讲了一个故事叫《落凤化盐》。一天,有个渔民在岸上发现了一只凤凰,他想凤凰落脚的地方一定有宝物,所以他就把那儿的泥土带回了家,结果发现了盐。

天黑了,我们该回家了,原来盐有这么多用处。

五年级参观记作文 篇4

素有“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美称的黄山,以“奇松”、“怪石“云海”、“温泉”四宝闻名于世。

顺着石阶往上走,来到半山腰,云雾盘旋在半山腰的四周,好似给那细细的蛮腰系上了一根亦真亦幻的腰带,真是如虎添翼。再往上走,云雾越来越浓了,几乎笼罩了整个黄山。放眼四望,仿佛有一种如临仙境的感觉。我使劲掐了一下自己,“哇,好痛!”我叫了起来。原来这不是做梦,是真的。

对黄山的奇松,我更是情有独钟。你看,那棵迎客松,姿态优美,虽然饱经风霜,却仍然郁郁苍苍,生机勃勃。它有一丛青翠的枝干斜伸出去,像一位好客的主人伸出手臂,热情地欢迎宾客的到来。此时的我不禁会问:“迎客松啊,迎客松,你此刻正在欢迎我的到来吗?”嘿!,那迎客松在习习的微风中,好像在说:“是啊,我非常欢迎你,希望你下次再来。”迎客松总是那样,多少年了,依然做着同样的事情,同样的动作,我想,这就叫做忠于职守吧!迎客松真是名副其实的黄山的象征。

此时,我以到达了山顶,鸟瞰四周,一切都变得那样的渺小,那样的清晰,那样的精致……让我不禁想起了一句诗: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我今天总算深刻体会到了。如果你心情烦躁的话,深吸一口清新的空气,顿时,什么烦恼都会烟消云散。

黄山虽然没有杭州西湖的浓装淡抹,没有桂林山水的清奇俊秀,也没有长江黄河的波澜壮阔,但他有着自己独特的魅力。

我爱黄山!

五年级参观记作文 篇5

“如皋水绘园,天下名园也”,著名园林大师陈从周曾这样评价水绘园,我们40名同学和老师顶着夏日骄阳,在醉人的美景中徜徉。

一大早,我们从气派的东大门进入了水绘园,第一眼看到的是冒辟疆的雕像,只见他衣带飘飘,手持书本注视前方,仿佛在欢迎我们的到来,又好像在回忆往事。

沿着绿色掩映的小路前进,倚着典雅的小桥东望,便看到一片荷池,荷池里密密匝匝的荷叶,叶子的间隙中还绽放着一两朵荷花呢,池塘旁的一块巨石又吸引住了我们的眼球,上面刻着金色的“天下名园”四个大字;再往前走一点儿,就到了洗钵池,上面还停着“画舫”——水明楼。

我们缓缓地进了水明楼,望着当年董小宛摆放瑶琴的古琴台,我似乎看到了董小宛正轻拨瑶琴,指间流泻出动听的旋律。而才子冒辟疆呢,正和着琴声吟诗作对呢!最引人注目的是那红木竹屏,它用整板红木雕刻,那竹子叶叶清晰,刀刀分明,不由得让我佩服古代匠人的好手艺。透过临池漏窗向外眺望,真觉得“人在舟中,舟在水上”,多有意境啊。

我们继续前进。突然,一颗高大的柏树出现在我面前。“看!这棵桧柏已经有一千年的历史了,它经历了六个朝代,所以又名六朝松”,老师说道,“这棵千年柏树旁有两块石头,意思是祝你活到一百二十(一柏二石)岁!”同学们听了纷纷排好队,让高老师拍照,大家都要沾沾这长寿的喜气,带走这美好的祝福。

走上一条小路,路的一旁,竹叶在风中“哗哗”作响,让我想起了“名园依流水,野竹上青霄”的诗句。哦,钻山洞喽!我们跟着老师钻进时明时暗的山洞,小心地往上爬,登上了园林最高处——悬霤峰顶。极目四望,风景尽收眼底。真可谓美不胜收!瞒目绿色,生机盎然,正如米芾笔下淡雅高洁,意境幽远的山水画。

水绘园的好玩之处还有很多哩,我多希望时光老人走慢点,好让我们在这美景中多倘佯一会。

五年级参观记作文 篇6

董府,位于小坝镇东南24公里景色秀丽的任桥村。今天,我校组织二到五年级师生去董府一饱眼福。下午一上课,我们就举着校旗和少先队旗兴高采烈地向董府出发了。走到大门前,先看到两尊用石头雕成的威风凛凛的雄狮,雄狮两旁有两块石碑,上面分别写着董府的简介及建筑时间。董府的外形是长方形的,每面墙边放了四口乌黑发亮的大缸,里面盛着一缸清水用来防火,西南角有一个地下水牢,专门惩罚为非作歹的人。四面高大的城墙牢牢地围住着古老的董府。

步入宫保府,我们观赏了“会客厅、董福祥居室、祖先堂、侄孙居室、夏季寝室、四合院......”一应俱全,建筑最精美的是四合院,四合院分上下两层,都有主房,分别是:祖先堂、客厅、卧室、书房、学房院等。四合院的房屋的地板都是用长方形的木板铺成的,房顶有三层横梁构成,每个横梁有一个长方木盒一个圆木组成,愈往上愈短,做工精巧。

但每屋的窗户形状和花纹是别具一格,有的是圆形套长方形的,有的是圆形套棱形的,有的是正方形套棱形的......参观完四合院,我们依依不舍的离开了,然后,老师又带我们上又高又大的城墙,城墙阶梯共50个,上去后通过老师讲解我们知道了东南西北各有18个射击口,它的作用是设计、掩体。城墙高8.4米多,宽3.4米多,总长444米多,上面用青色的小方砖铺成,非常平整,足够一辆小轿车行驶。站在城墙上俯视里面的房屋有大有小,有高有低,高低错落,参差不齐,房屋很有特色。有的是拱形,像一座拱桥;有的是三角形的,像一把大伞;有的是平顶形的,像一张床在那儿摆着,我真想上去睡一睡。站在上面俯视四面,春姑娘大地披上了一条绿油油的地毯,给树伯伯披上了绿袍。

董府不但是名胜古迹,而且还拍过许多电影,如《汗血宝马》《飞天》《大敦煌》《征服者》等许多电影。啊!董府是多么的宏伟壮观、多么的令人向往哇,它不但精巧,而且坚固,是我们家乡的名胜古迹,反映了我国灿烂的历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