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作文中心 > 四年级作文 > 【热门】四年级实验的作文合集七篇

【热门】四年级实验的作文合集七篇

推荐人: 来源: 阅读: 2.6W 次

无论是在学校还是在社会中,大家总免不了要接触或使用作文吧,作文是人们把记忆中所存储的有关知识、经验和思想用书面形式表达出来的记叙方式。那么,怎么去写作文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四年级实验的作文7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热门】四年级实验的作文合集七篇

四年级实验的作文 篇1

“奇妙奇妙真奇妙,看不见来摸不着,无孔不入变化多,动物植物都需要。谁能猜出谜底。”杨老师说。同学们异口同声说:“空气,空气。”杨老师又说:“谁能抓空气?”同学们傻呆呆的想:空气看不见又摸不着,谁也抓不着。大家皱起眉头,冥思苦想,怎么也想不出来。教室里冷冷清清的,我轻轻地走上台,猛的一抓,可是空气都从我手缝里穿过。老师又说:“空气有重量吗?”我们 争先恐后地喊:“没有,没有。”

老师拿了一根又细又长的小尺子,再拿来几根绳子,吊起来,把两个气球捆起来,一样重,可是把一个气球放掉气,有空气的那边马上斜了过去。今天的实验,让我知道了空气原来是有重量的。

四年级实验的作文 篇2

我们在科学课上,做了关于溶解的实验。我们准备的材料有:面粉、肥皂块、肥皂碎、热水、冷水和五个杯子。

我们先拿出一个筷子、几小匙面粉和半玻璃杯清水,然后把面粉倒入被子里,再用筷子轻轻搅拌。不一会儿,我们看见清澈透明的水逐渐浑浊起来,渐渐变成 了淡白色,最后变成了乳白色。我们仔细观察发现面粉的影子都不见了。从中,我们得出结论:面粉能完全溶解于水中,它使透明的水变成了不透明的了,而且变成 乳白色的了。

接着,我们又用两个杯子,饭别装半杯热水喝冷水,再同时放入两块大小相同的肥皂。我们观察到在热水中浸泡的肥皂很快发生了变化,热水中的肥皂好像在 冒烟,乳白色的肥皂水从杯子底部向上扩散,肥皂块在变小,水变成浑浊的乳白色;二冷水中的肥皂块有少量溶解,乳白色不明显,不用等肥皂完全溶解,我们就会 爆出了结论:热水中的肥皂比冷水中的肥皂溶解得快。

我举得这是一次有趣的实验。

四年级实验的作文 篇3

“爆炸能灭火?”听了表哥的话,我觉得这简直是异想天开。火的威力那么大,爆炸只能为火加大威力,怎么能灭火呢?可表哥却一副胸有成竹的样子,还邀请我去看现场表演。

我将信将将疑跟着他,来到了院子里,看见一堆废旧的报纸散在地上,旁边还有一个小火坑。表哥又拿出一盒小鞭炮就开始做起实验来。

表哥向火坑里塞了一些报纸点燃了。顿时,一股火苗窜了起来。不会儿,就蹿出了火坑。眼看火势越来越猛,我不由得转过头去看了表哥一眼,可他仍信心十足地站在一旁,脸上还露出得意的的笑容。把鞭炮扔进火堆里,真能来火?搞不好把院子炸了倒有可能。

火烧得真快,不一会儿一大堆报纸全烧着了。随着火势,还冒出了浓烟。这时,表哥竟拿出了一根小鞭炮点燃后,就直接向火坑里扔去。要爆炸了!我赶紧闭上眼睛,捂住耳朵。一声巨响还是穿透了耳膜。我向火坑里看了看,令人大吃一惊的是火坑里的竟然都火灭了。表哥在一旁得意地对我说:“这回你该相信了吧!”

这是怎么回事?在我的一再紧逼下,表哥告诉我,火的燃烧需要空气,而小鞭炮的爆炸也需要空气,在小鞭炮爆炸的一刹那周围的空气都被它吸收了,火没了空气只能自灭。哦!我明白了原来是这样!真是“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呀!

四年级实验的作文 篇4

四年级开学的时候,我们班新转来一个班主任——王老师。

开学第一天的晨会课,王老师向我们宣布:“今天,我要和大家做一个非常有趣的实验!”“耶!”话音刚落,同学们一阵欢呼。

实验开始了,王老师问:“我们班哪位同学最细心呀?”“田梦妮!”没想到,同学们异口同声地说出我的名字!我还真有点不好意思。王老师对我点头,示意我走到讲台前,交给我一瓶水。她让我往一个空杯子里倒满水,一直到不能再倒为止。眼看水已经倒满,我尽量小心翼翼,同学们也屏吸凝视,生怕我手一抖就前功尽弃了!眼看着水快溢出来了,我赶紧停下来。王老师对我竖起大拇指:“太棒了!果然是个细心的女孩!”被王老师这么一夸,我的脸都红了。

接着,王老师拿出一盒回形针,叫我们猜:“同学们,向杯子里放回形针,在水溢出来之前最多能放多少枚?”“两枚!”“五枚!”“十枚!”同学们争相回答。“大胆猜!”王老师鼓励我们充分发挥想象力。“五十枚!”不知谁做出了如此大胆的猜测,我们都觉得太不可思议了。

向满满的水杯中投回形针了,我们都睁大了眼睛,紧紧盯着水杯,惟恐错过了哪个细小的环节。“一个、两个、三个……”一枚枚回形针相继“跳”入了水杯,水面也在升高。到五十枚的时候,老师突然停住了,问:“同学们,猜猜看,接下来会出现怎样的情况?”“水会溢出来呗!”同学们异口同声。“好,让我们拭目以待吧!”老师又继续小心翼翼地把回形针一个个放入水中,到最后第一百枚的时候,回形针跳下水后,像训练有素的潜水员,在水中旋转了360度后,才安安稳稳地落入杯底。

此时,同学们惊奇地发现:水面竟然超过了杯口,而且足足有半厘米!可是,水还是没有溢出来!同学们迫不及待地询问这是什么原因,王老师却卖了个关子,反问我们:“你们说呢?”我们个个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在同学们的再三询问下,王老师终于开了“金口”,神秘地说:“这是水面的张力,是这股无形的力量支撑住水面超过杯口,而不溢出来的。”原来是这样!

王老师还告诉我们:“其实,大自然也告诉我们很多人生的哲理!通过这个实验,你们有什么收获吗?”看同学们眉头紧锁,王老师说,这是留给同学们的家庭作业。

我想,这个实验告诉我们:凡事都不能武断地下结论,要勇于探索和实践,才能揭开谜底。大自然中,还有许多的秘密,我相信,只要不断去探索,我们就能解开很多的谜团。另外,人的潜力和水的张力一样,是无穷的`!我们要对自己充满自信,相信自己可以成为更好的自己!虽然已过去了一年多,但这个实验带给我的启示一直伴随着我的成长!

四年级实验的作文 篇5

相信大家都听过这个故事吧!我也有一次我一次成功的实验。那一天,放学了,我哼着小曲,一蹦一跳地欢快地走在回家的路上。突然,一个清脆的声音在我耳边回响,我大叫一声:“不好!”原来是我蹦的时候,渴望自由的一元硬币走我口袋中溜了,我赶紧撒开脚去追,可硬币象个“长跑冠军”,越滚越远,我一个前扑上去,还是没抓住这个顽皮的“逃兵”,反倒是我摔了个“狗啃泥”,而硬币顺利地滚进了一个2米深的地缝里,那缝只有3厘米左右宽,手是不可能伸进去的,找东西拉上来也不行,因为硬币圆溜溜的,再加上下面是平地,也不可能,看着下面吃了苦的硬币的呼唤,我急得抓耳挠骚。

就在我焦急时分,一个灯泡在我脑海中亮了起来:科学老师不是说过磁铁能吸收铁,和铁“粘”在一起吗?于是我终于想出了一个天衣无缝的计划。因为硬币也是铁,所以我从小贩那借了一块磁铁和一根毛线,我把毛线套在了那块磁铁上,然后系紧,我还是怕线断了,又借了点胶布,老板很乐意,我用胶布把线和磁铁粘牢了,就又来到那个地缝前。我小心翼翼地把磁铁放进那缝里面,生怕自己不小心一松又掉了下去,就这样,我的手都捏出了汗,我把线放到硬币前面时,硬币神奇般的自己吸住了磁铁,线明显重了一点,我赶紧往上提,果然,我的硬币在经历了一番痛苦的折磨下又被我“钓”了回来。

这个一次成功的实验给了我许多启发:不管困难多大,只要我们开动脑筋,就一定能迎刃而解.

一位教育家来到一所小学,请校长找来三个学生,让他们做个小游戏。

这位教育家从手提包里拿出一个瓶子,又取出三个系着绳子的小铅锤。他把瓶子放在地上,把三个小铅锤分给三个学生,让他们拿着绳子头,先后把铅锤放到瓶子里。

他对三个学生说:“这个瓶子是一口井,不过现在井里没有水。你们手里拿着的铅锤代表你们自己。井口很窄,一次只能上来一个人。”说完,他又问:“记住了吗?”三个学生齐声回答:“记住了。”

教育家拿起茶杯向“井”里灌水,他一边灌,一边喊:“危险!快上来!一······二······”

一个女孩低声对两个同伴说:“快!你第一,你第二,我最后。”

“三”字刚出口,三个学生就顺利地把小铅锤一个一个提了出来。

教育家问这个女孩:“你刚才跟他俩说了什么?”

女孩如实地告诉了他。

“你为什么这样做呢?”教育家又问。

女孩不假思索地说:“有了危险,应该让别人先出去。”

这位教育家激动地抱起女孩,好久才放下。他对校长说:“这个实验我做过许多次,每次孩子们都争着往外拉铅锤,把瓶子弄到了。今天,我的实验终于获得了成功。”

四年级实验的作文 篇6

我相信大家一定都做过实验,但是令我印象深刻的却是那次在科学课上,老师给我们做的一次实验。

那次科学课的题目叫《七色光》。还没有开始上课,老师就来到了班上,手里还拿了一个大篮子,里面装了许多有三个角的镜子。不知不觉就上课了,老师先向我们介绍了七色光的由来,三棱镜就是把我们看到的白光分解成了七种颜色的单色光。老师边说,还拿了一个三棱镜,到教室外面,让阳光透过三棱镜,把分解成的单色光投射到窗帘上,那七彩的颜色就显先在了窗帘上,十分漂亮,大家无不啧啧赞叹!

老师让我们一组一组地轮流到外面做这个实验。这时,教室里的人无不欢呼雀跃。我们在教室里还没有出去实验的人,看到别的小组都成功地把阳光反射到窗帘上,心里无不十分激动。我看到一组组实验的成功,马上都要轮到我们组了,心里十分紧张。

不一会儿就轮到了我们这一组。我和王喆他们一起来到了教室的门口,我拿着三棱镜,把镜子对着阳光,没想到那美丽无比的“彩虹”显现在了对面教室里的窗帘上,这可真神奇呀!

这次实验不仅让我们懂得了三棱镜的原理,还让我们体会到了三棱镜的神奇。

四年级实验的作文 篇7

今天作文课上,老师给我们出了一个题目:一张纸能对折九次吗?听到这个题目,教室里一下子沸腾开了。

有的同学说:“肯定可以!”有的同学说:“大的纸可以,小的纸不可以。”有的同学说:“应该不行。”老师说:“别急,我们来做个实验吧。”

老师先给每个小组发一张a4纸,然后让一个人折,一个人做记录,其他人观察。我的同桌折我来看,只见她折第一次时不费吹灰之力,但越折越艰难,第六次时,她眉头紧锁,我觉得她快撑不下去了。果然,折到第七次时,她终于松开了。

可她不服气,便换了种折法,把纸折成了一根细细的“面条”,再对折,对折。最后她兴致勃勃地举着一个“面包卷”,对老师说:“我折了八次!”

老师看时间差不多了,便说:“时间到了,刚才有同学说大的纸可以折九次,老师这就有一张,我请一位同学上来折。”教室里响起了阵阵“我”的声音。我的同桌自告奋勇上前演示,结果以失败告终。

同学们采用了许多千奇百怪的方法,有的像扇子似的折,有的折了十几次,有的甚至用牙齿咬。

又有同学想出了新办法——用面纸折。这下总算能折九次了!

这个实验真有趣,我还会再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