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作文中心 > 散文 > 家规家训在运城征文

家规家训在运城征文

推荐人: 来源: 阅读: 8.93K 次

家是国最基本的细胞。“家和万事兴”,家庭的小风气构成了社会大气候。下面是小编收集的家规家训在运城征文,欢迎大家参考!

家规家训在运城征文

  【家规家训在运城征文1】

什么是家风?家风就是一个家庭的素质和教养,有什么样的家风,往往就有什么样的价值观、财富观。它是一个家或家族世代相传的道德准则和处世方法。好的家风,是一代又一代人健康成长的保证,是我们立身做人的行为准则,是推动社会文明进步的正能量。我的家风是什么?我开始追忆、思索。

  “百善孝为先”

孝敬父母是人类最朴素最基本的情感,孝敬父母是创建和睦家庭,进而创建和谐社会的关键。在我的记忆中,父亲和母亲背奶奶上坟的情形总会不时浮现。那时我刚上小学,我们一家去给爷爷上坟,山有些陡,奶奶是小脚,加上她年近70,没法再爬山下坡,父亲和母亲就轮换着背奶奶,妈妈常年在家干农活,体力好,背奶奶的次数又多些。我上五年级时,奶奶还语重心长地对我说;“等你妈妈老了走不动时,你可要背你妈妈呀!”奶奶生育9个孩子,子女成家后,她独自生活,几个儿子共同赡养。在6个儿媳妇中,我母亲最孝奶奶,她穿的绣花鞋和系的围腰全是母亲做的。缝年过节或平时家里有好吃的菜,一定叫上奶奶一同吃。

如今父亲和母亲也年过70,我隔三差五回去看看,给他们洗洗衣被,收拾收拾屋子。如有病痛,我和丈夫就送他们去医院。我常想,父母年轻时不但要抚养我们成长,而且还搞家庭建设,吃了不少苦,现在我们应该孝敬他们、让他们安度好晚年。我的儿子现在安徽读大学,每个星期都给外公、外婆打电话,放假回家,第一时间就是看望他们,乐得俩位老人心里甜蜜蜜的,夸孩子懂事、省心。

  “知恩图报、善莫大焉”

感恩是一种生活态度,是一种品德。感恩使我们在困难时得到慰藉、获得温暖,激发我们挑战困难的勇气,进而获取前进的动力。我上小学在农村,那时家里穷,父亲的工资低,母亲一人在生产队“苦公分”,上有奶奶和外婆要赡养,下有我和弟弟在抚养,加之还盖房子,真是苦够吃不够。盖房那会儿要请人,村民们很朴实,也体谅我们不收工钱,母亲过意不去,晚上帮人做针线活,比如绣花、做鞋、补衣服,有时帮人家写信来给予回报。

我和弟弟参加工作后,家里的日子有了好转,母亲时常提起困难时帮助、支持和关心过我们的那些人,她常念叨:“盖房时三叔和大哥帮抬石头,李大爷、阿国叔帮砌石脚,二姑爹赶着骡子帮驮瓦并且还资助我家大米……”这些年来,父母住在县城,虽然他们年纪大了,但仍然进行着能力范围内的感恩,李大爷病了瘫痪在床,回村里看过几次;二姑爹的大儿子生病住院,又找医生又送饭;六哥的小儿子考上大学,回去祝贺……知道村里有人来看病住院就主动去探望,村里谁家进城办事,需要帮忙,他们尽力而为。

农历正月十五的龙灯盛会“闹花灯”,是我们密祉的传统佳节,父母每年都回村里支持这项公益活动,与当“灯头”的家庭一起筹备十五要出的龙灯和表演的节目。母亲参加各式彩灯的扎裱,父亲创作花灯节目,老俩个从早忙到晚,不亦乐乎。母亲说:“一村人就是一家人,虽然人家不望着我们感恩回报,但常怀一颗感恩之心,自己就活得轻松,愉快、踏实。”是啊,其实感恩无处不在,无时不在,我们要感恩的不仅是父母、亲朋好友、老师、同事,还有更多的曾经帮助过的那些人。常怀感恩之心,我们便会更加感激和怀想那些有恩于我们的一切;常怀感恩之心,便会以给予别人更多的帮助和鼓励为最大的快乐,便能对需要帮助的人伸出援手而不求回报。

  “成由勤俭败由奢”

勤俭节约是一种公认的好习惯,更是一种美德。父母从小就教育我和弟弟,只有勤劳、节俭日子才能过得好,安逸享乐将一事无成。父亲在单位上班,母亲在农村,家里的所有农活都得母亲一人扛着。记得在生产队劳动时,母亲为了多增加公分,包挖过一亩多豆田。因豆田很硬,难挖,所以大多由壮年男子或耕牛来犁公分就高,可由于公分高,母亲一个女人家,天还没亮就去挖,直到天黑才回家。家里第一次盖房子时,部分石头是母亲利用生产队劳动之余的早晚到村后的石场背的,她能背的就背,背不了的请人抬。农村土地承包到户后,母亲特别高兴,因自家的承包田,自己作主,不受制约,该种的种上,管理跟上,她种的庄稼年年丰收,从此家里就有了吃不完的粮食。

“浪费无底洞,坐吃要山空”、“粗茶淡饭、细水长流”是母亲时常讲的一些谚语。父母穿的衣服基本是我和弟弟买,因多年来他们形成节俭习惯,认为不破不漏就行,不必有多好,干净就行,有时我们不穿的还拿去穿,说是扔了可惜。用破了的床单、被套,母亲“改造”后继续用。一天吃不完的饭菜,第二天接着吃……我对父母说:如今家里生活条件好了,该是享受的时候,不要过多节约,该穿该吃的都不缺。但他们仍然很节俭。回想父母从30岁起到60岁,在农村老家盖过两次房子,县城买了一套住房,不靠勤劳、节俭,拿什么盖?

父母勤俭的好习惯不仅影响我们姐弟,也让我们的下一代受益。我的孩子从小学到高中毕业只用过两个书包,高中三年学校统一定制的校服就买过一套,毕业时我数数上衣的补丁共有三个,左右肩各一个,恰好是背书包的位置,袖子上一个,都是我用同色面料从里面添补上的。每月生活费约400元,钱不乱花,他的理由是:自己是到学校求学的,不是去比吃穿,再说,那用的可是父母的钱。

  “不满足是向上的车轮”

谦虚就是不自满,是一种美德,是一种待人处事的态度,也是品行和修养的重要体现。父母常说:“谦虚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这些话都说明了谦虚对于成长的重要性。因为只有谦虚才能不断地接受新思想新知识而能不断进步,骄傲自满只能停步不前。父亲是弥渡县花灯团退而不休的老职工,好学、敬业、能吃苦,一辈子酷爱他的音乐事业。至今,只要团里有大型节目参演,仍请他写音乐、作指挥,大型花灯表演剧《正月十五闹花灯》等剧目的音乐荣获省州文艺汇演音乐创作奖。目前,71岁的父亲,还忙于收集整理《弥渡县民族民间器乐曲集成》工作。母亲由于家庭成分不好,只读过两年书。但她从小喜爱刺绣,且一直努力自学,她绣的裹背、枕头、绣花鞋是我们家困难那个年头的生活来源之一。后来家里经济条件好了,不需要她再做绣品帮补了,但她仍坚持刺绣,她绣的《老寿仙》、《八仙》、古式裹背等先后获得了“大理州民间艺术大师”称号、“云南省民族民间美术艺人”。父母的言传身教我们看在眼里、记在心上,也渗透在我和弟弟的生活和工作中。

  “和为贵、谐为美”

父母用“远亲不如近邻”来教育我们和邻居要和睦相处,邻居与我们抬头不见低头见,如果能做到相互关心,相互谅解,那就给自己和他人都创造了良好的生活环境。记得小时候到县城找父亲,那时他住的是一幢瓦楼房,父亲住楼上,上下是木楼梯,如不小心走得重或者水弄在楼板上,父亲一定要批评,因会影响邻居。

成家多年来,我谨记父亲的教导,如今我与邹家、赵家做邻居,几年来,我们互相尊重、互相关心,只要有机会在一块都有讲不完的话,说不完的家事,十分开心。邹家在房顶上种了蔬菜,不同季节有不同的菜,总是热情的送上门或让我去采摘。有时我从两家之间约1米高的隔墙上爬过去,把需要的菜采过来,绿色环保的菜味道就是不一般,吃着放心,然而更多的是暖心。

在我们几家的大门前是一条6米宽的通道,用于停放车辆,没有清洁工来清扫,于是我们三家都“争”着打扫,数赵家最勤快,经常一大早就扫完,我家成了落后分子。我深深体会到能结为邻居是种缘份,邻里之间的友好关系是社会和谐环境中的一朵鲜花,这朵鲜花需要大家浇水呵护,才能枝繁叶茂,连成大片花圃,整个社会才能更加美丽和谐、温馨。

点点滴滴的回忆,让我对父母充满了深深的敬意和感恩,我爱我家。然而,没有国哪有家,“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家庭是构成社会的细胞,千万个家庭有好的家风,国家就和谐稳定、蓬勃向上、国富民强。让我们重视家风、端正家风、涵养家风,共同创建社会文明新风。

  【家规家训在运城征文2】

一百多年前,爷爷的爷爷是个清朝的秀才,能力和德行曾经名震乡里。他为后人定下了“德者,本也;财者,末也”这条家训,意思是说,一个人就像一棵树,美德是根本,财富只是枝叶。财富不能少,但美德才是一个人的根本。他希望子孙后代崇德向善,做有德之人。上世纪七十年代,爷爷家盖了新房,他将这条家训刻在了屋子的中柱上,每个字二尺见方,红色隶书,一开门,首先映入眼帘的就是这八个苍劲有力的大字,格外醒目、非常神圣。小时候虽然不懂这句话是什么意思,但每当我看到这几个字都会肃然起敬。这一句家训深深镌刻进我家几代人的心里,规范和影响着我们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

我的爷爷一辈子积德行善,将德行看得比自己的生命还重要。

我平生写的第一个字就是爷爷教的德字。他经常教导我们要有爱心,多帮助他人,尊老爱幼,诚实守信。爷爷一生并不富裕,但是他遇到谁有困难,总会毫不犹豫地伸出援手,慷慨解囊,他去世后,还有许多人登门还钱。爷爷21岁的那年冬天,邻居家的厨房半夜起火,火势异常凶猛,从睡梦中惊醒的五口人被困火海。危急时刻,爷爷奋不顾身闯入火海,将邻居家的人一个个背出来,在他第五次进入火中救人时,不幸被落下的房椽砸中头部,左眼瞎了。虽然失去了宝贵的一只眼睛,爷爷并不伤心,也不后悔救人。爷爷的壮举很快就家喻户晓,还赢得同村一位姑娘的芳心,后来就成为我的奶奶。

在爷爷潜移默化地影响下,我的父母孝老爱亲、诚实守信、助人为乐,也是远近闻名的大好人。我的父母特别孝顺,奶奶晚年脑出血瘫痪在床,不能自理。为了让奶奶吃得可口、方便,母亲想方设法将食物弄软弄碎,从不嫌麻烦。喂药、喂饭、擦洗身子、伺候大小便,寒来暑往,十年如一日,奶奶被父母照顾得无微不至,直到去世,都没有生过一次褥疮。母亲每顿饭都要做两样,细粮好菜给爷爷奶奶吃,粗粮咸菜我们吃。父母忠厚老实,是一条道跑到黑的人。我的二叔和二婶在堂弟刚满三岁时不幸遭遇车祸,双双离世,留下嗷嗷待哺的堂弟无人照顾,那时,家里非常困难,上有瘫痪的奶奶和体弱多病的爷爷,下有年幼的我和弟弟,一分钱分两半花,生活入不敷出,捉襟见肘。但父母却不忍心堂弟成为孤儿,将他带回家中,并承诺将他抚养成人。为了养活这一大家子人,父亲起早贪黑,努力挣钱,收过废品、卖过水果、下过矿井,邻居们劝父亲将堂弟送走,减轻负担,但父亲说:“我答应把他养大成人,再苦再累也不能放弃,有我吃的一口饭,就有他的。”光阴荏苒,岁月如梭,一晃20年过去了,父母视堂弟如为己出,不仅含辛茹苦供他上学读书,还帮助他成家立业,过上幸福美满的生活。我的父母没给我们留下什么财富,但是却留下了好德行、好口碑。父亲早年会打水井,村里谁家打水井,父亲总是热心帮忙,分文不取,据说,20多年来,村里有100多口水井都是爸爸打的,大家对爸爸又感激又敬佩,每当他们喝清甜的井水,就会想起热心肠的父亲。离我家不远,住着一位孤苦伶仃的老人,我们都叫她五太。她的独生儿子犯法进了监狱。年过花甲的五太眼睛不太好,看不清东西,经常摔倒。我母亲经常去看望她,帮忙做做家务、唠唠家常,有时家里做些好吃的母亲也会想着给她送去点。逢年过节,母亲还把她接到家里一起欢聚节日。母亲这样做坚持了十几年,直到她的儿子出狱生活有人照料为止。我们家里生活一直都很拮据,但父母从来不吝啬帮助他人。记得汶川地震时,我在上大学,月末回家,父亲多给了我200元钱生活费,让我捐给灾区人民。当时我很感动,从父亲那粗糙的大手中接过沾满汗水的钱,刹时感觉到一种力量贯穿全身。

德是一个人安身立命的根本,更是人生路上的导航。当徘徊在是非边缘,这条家训让我辨明方向;当面对诱惑和考验,这条家训反复叩问心灵深处,让我坚定信念和立场;当深陷泥沼,这条家训涤荡灵魂,让我心胸坦荡。德者,本也,一条家训,凝结着祖辈的智慧,彰显着人性的光芒,传播着文明的风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