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作文中心 > 散文 > 央视宜昌保卫战观后感大纲

央视宜昌保卫战观后感大纲

推荐人: 来源: 阅读: 1.02W 次

抗战期间,中日两军在宜昌地区进行了长达六年之久拉锯与抗衡。正在央视八套热播的抗战史诗大剧《宜昌保卫战》,则真实还原了气壮山河的宜昌抗战。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欢迎大家阅读!

央视宜昌保卫战观后感

  【央视宜昌保卫战观后感1】

9月30日,央视八套热播的抗战史诗大剧《宜昌保卫战》,在万众期待下完美收官。10月7日,该剧在三峡电视台综合频道催泪落幕。据CSM-huan智能电视实时收视数据显示,自9月19日开播以来,该剧稳居央视八套全时段收视冠军,全国电视台同时段收视前列,收视率持续高于央视一套黄金档电视剧《安居》。9月29日,《宜昌保卫战》收视率破3,相当于全国有1亿以上的观众同时段收看该剧,业内称极为罕见,惊呼《宜昌保卫战》收视“逆了天”。“苟为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该剧体现着血战到底的英雄气概、视死如归的战斗意志,将中华民族不屈的精神展现得淋漓尽致,让广大观众振奋不已。“荧屏战火钩史沉,宜昌由此振名声。中华危亡担铁墙,日寇沮丧撼国门。战略转移民载舟,石牌防阻血染城。悲壮硝烟卷尘去,家国情怀世代铭。”市公安局一退休县级干部观看《宜昌保卫战》后有感而发,作诗一首,抒发情怀。

鲜活厚重的历史、别具一格的视角、跌宕起伏的剧情,让该剧得到了媒体、专家学者的首肯,成为央视新闻频道、湖北卫视等媒体报道的热点。“这部大戏在还原历史上显示了功力,是厚重的历史感、真实感、民族认同感牢牢抓住了观众的心。”中央文献研究室编审沈学明期待,《宜昌保卫战》的创作团队,继续本着尊重历史,尊重抗日前辈的态度,求真求实,打造新的精品力作。“《宜昌保卫战》通过以小见大的表现方式,紧凑的故事情节,完美演绎了‘民心不失,门户不倒’的深刻内涵,上演了一曲惊心动魄、波澜壮阔的抗战壮歌。”网易娱乐如是评价。

三峡大学文学与传媒学院罗丽娅也表示,《宜昌保卫战》不仅再现了“宜昌大撤退”、宜昌石牌保卫战等重大历史事件为主的宜昌抗战史实,而且还在其叙事中注入了传奇化的因子,极大地满足了观众的审美期待,再加上叙事视角的多元化、人物形象塑造的丰满,以及对本土风情风貌的着意描绘等,都使得该剧一跃成为近年来抗战剧的力作之一。

  【央视宜昌保卫战观后感2】

《宜昌保卫战》9月19日开始在中央八套播出,收视率稳站1点之上、连续居全国电视台同时段前列。本报今特别刊发影视评论家李星文等知名专家的影评,以飨读者。

这是一部史实和传奇相结合的作品。跟史实紧紧相连的是卢作孚和张自忠两位民族英雄,跟传奇分不开的是男主角胡宜生(徐佳饰)和女主角江美云(童蕾饰)。

胡宜生者,“宜生”应是“宜昌获得生机”之意。胡宜生恩师杨帆(吕良伟饰)是中共地下党,公开身份是国军某部参谋长。胡宜生受他的影响,思想进步。胡宜生的这一角色有些像《中国远征军》里的韩少功,是虚构人物,也是典型人物,自由穿梭于一切战场,见证所有重大事件。他身负主角光环,智勇双全,黑白通吃,每每在关键时刻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江美云是军统特务,但并非传统的蛇蝎美人。她看不惯国军内部的腐败和军统的滥杀无辜,渐渐成为胡宜生的亲密战友。

这部剧一上来就是“东方的敦刻尔克大撤退”:卢作孚的民生公司,将宜昌到重庆的长江三峡航道分作三段,铁甲重载船往返深水区,轻便小火轮和木船穿梭浅水区,将当时中国仅存的工厂设备、战略物资,以及大量文物和难童,运往重庆大后方。在四十几天的大转运中,民生公司为中国抗日留存了有生力量。

《宜昌保卫战》一边重现这段可歌可泣的历史,一边穿插了敌我双方的谍战,刺杀与反刺杀的较量,使这段史事更加跌宕起伏,惊心动魄。史实+传奇,史实更加鲜活,传奇更加厚重。

文艺是用来怡情的,也是用来励志的。《宜昌保卫战》 还完整地记述了抗日名将张自忠杀敌的英勇和牺牲的果决。张将军身故后,日军脱帽致敬,为这样的对手折服;宜昌十万人送英灵,日军轰炸而不散;重庆绕城大葬,蒋介石亲自扶灵……电视剧中,亿万观众与这位英雄相遇,隔着荧屏犹能感受到他的浩然之气。

不同于以往绝大多数的抗战剧,《宜昌保卫战》中还出现了普通日本士兵的视角。日籍演员木幡龙在众多抗日影视作品中,演的都是穷凶极恶的日本人。但这次他是喜欢写日记的士兵小林一夫,带着日本乡下人的懵懂来到中国战场,每每对战争的必要性、正义性心存犹疑。

因了卢作孚、张自忠、小林一夫的存在,《宜昌保卫战》的整体气质跟一般抗战剧拉开了距离,它虽不是纪录片,却用丰富的影像语言,重述了70多年前那段关键的历史。历史已经由前人用鲜血和生命写下,文艺作品的功能之一就是真实讲述他们的故事,传播他们的精神。我们欣喜地看到,《宜昌保卫战》在这场还原历史的接力赛中,毫无疑问地完成了自己的光荣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