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作文中心 > 散文 > 聊斋之小谢秋容散文

聊斋之小谢秋容散文

推荐人: 来源: 阅读: 5.49K 次

记得《红楼梦》的最后几个章节里,有个章节是写袭人、紫鹃佳人双护玉的。为了宝玉那块命根子,两位佳人死命抱住宝玉不放,硬是不让他拿给和尚,这个情节着实让人感动!想那黛玉已经香消玉殒了,此后的日子里,宝玉也似丢魂落魄,而两位佳人却不离不弃,也不枉了宝玉来人世间走这一遭。

聊斋之小谢秋容散文

近来读《聊斋》,读到小谢、秋容两位绝丽女鬼与正直书生陶望三的人鬼相恋的故事,颇多感慨。宝玉和陶生都是有美人相随,有功名傍身的,但陶生的结局却比宝玉美妙得多了,这也许更能反映中国古代文人的梦想吧?

风流倜傥的书生陶望三住进了邻居废弃的大宅里,自恃无鬼的他却偏遇上了鬼,小谢与秋容这两位俏丽淘气的女鬼,以一种不请自来的姿态,闯入了书生看似平静的生活中。

《聊斋》中蒲松龄对两位女鬼的出场是以一种白描的手法来刻画的,对于她们的美丽,只一句“并皆姝丽”一笔带过,而更注重了神韵的刻画。尤其对小谢的描写,使人不禁浮想联翩。起初是“逡巡立榻下,相视而笑”;而后“长者翘一足踹生腹,少者掩口匿笑”;再后来“女近以左手捋髭,右手轻批颐颊作小响,少者益笑”。这三个“笑”字使得一个俏丽调皮的女孩形象跃然纸上!

故事的开始,人鬼之间是本没有爱情的,更多的是展现了两个女鬼的调皮。这个铁骨铮铮的书生,虽为女鬼的美貌所动,但在自我的内心约束下,对女鬼不假颜色,甚至恶言恶语。也许正是因为这种君子品格,才使陶生终得美人心吧?

在陶生不断的呵斥声中,尤其在陶生的真情告白后,两位女鬼不再瞎闹了。“相对丽质,宁独无情?但阴冥之气,中人必死。如不见爱,何必玷两佳人?如果见爱,何必死一狂生?”二女相顾动容。

暮色侵阶,长夜荧荧,却不妨人鬼倾心而谈。她们开始为陶生做饭,并且开始读书写字了。小谢的字迹端正娟秀,而秋容却常因为字不如人惭愧得珠泪涟涟。两位女鬼偶尔小小的醋意,让这两位女鬼的形象更加充实起来。

故事在陶生参加考试后开始转折。陶生因为好以诗词讥切时事,终于被投入牢狱,在狱中受尽了饥苦。正当绝望之时,秋容飘忽而入,“以馔具馈生,相向悲咽”。后来几日,秋容没有再来,陶生更加度日如年,这时,小谢来了,怆惋欲绝,她说秋容回去的.路上,经由城隍祠,被西廊黑判强摄去,逼充御媵。秋容不屈,现在正被囚禁着。“妾驰百里,奔波颇殆,至北郭,被老棘刺吾足心,痛彻骨髓,恐不能再至矣。”小谢伸出脚给陶生看,果然鲜血淋漓。

陶生的出狱还是多亏了三郎。三郎是小谢的弟弟,三鬼都同在陶生帐下读书,姐夫有难,小舅子当然不能袖手旁观。三郎拦轿喊冤,“部院勘三郎,素非瓜葛,无端代控,将杖之,扑地遂灭,异之。览其状,情词悲恻。”巡抚命人从狱中提出陶生,当面讯问,问三郎是什么人?陶生假装不知。巡抚察觉到陶生是被冤枉的,于是就把他放了。

经过这次磨难,人鬼之间的感情更加升华了。三郎因为阎王的赏识,也托生到富贵人家去了。但是,秋容还被黑判囚禁着,小谢写了状子向城隍告状,也被黑判压着,送不进去。面对强权,陶生愤怒了,“黑老魅何敢如此!明日仆其像,践踏为泥,数城隍而责之。案下吏暴横如此,渠在醉梦中耶!”蒲松龄的孤愤之心借陶生之口说了出来。

正当陶生与小谢悲愤相对,不觉四漏将残,秋容却飘然忽至。原来,黑判也是怕陶生的,他对秋容说道“:我无他意,原亦爱故;既不愿,固亦不曾污玷。烦告陶秋曹,勿见谴责。”“秋曹”是什么意思?从百度上搜索,原来是刑部的代称。可能是陶生后来中了进士,入主了刑部吧?

陶生与两位佳丽终于又相聚了,他很激动,欲与同寝,曰:“今日愿与卿死”。陶生打破了自己之前的戒条,可以说正是这份珍贵的感情彻底改变了他。说是女鬼因陶生而改变,而书生岂非因女鬼而得到成长呢?可是真爱岂容伤害?两位佳丽悲切地说:承蒙你的开导,懂得了不少道理,怎能因为爱你而害你呢?坚决不同意。但是,她们拥抱亲热,情同夫妻,两个佳丽之间也妒念全消了。

人鬼之间阴阳相隔,终究不能成人之美。这时,蒲松龄安排一位好心的道士出场了。道士以灵符让秋容借尸还魂,并与陶生成亲。那姑娘“面庞虽异,而光艳不减秋容”,陶生自然喜出望外。正当陶生情深意切地与她叙谈往事,却忽然听到呜呜咽咽的哭声,原来是小谢躲在角落里哭泣,“衿袖淋浪,痛不可解,近晓始去”。陶生再来求助道士,道士只得做法,从外地借来了一具漂亮的躯壳。“有少女搴帘入,明眸皓齿,光艳照人”,这道士也算是帮人帮到底了。

故事到最后,还讲到陶生中了进士以及蔡子经认妹的事,这些都可略过不提。回顾整个故事的过程,人鬼之间虽然殊途,但不能阻挡真爱。两位绝色的女鬼不嫌弃书生的贫穷,只看重书生的人品才学,她们陪书生谈诗论文,风情调笑,展衍了一段离奇的故事,成就了一段瑰丽的爱情。虽没有香艳旖旎的枕席之欢,却有回肠荡气的精神之恋。

佳丽双拥,人鬼深情,小谢和秋容各有光彩,为了爱情都竭尽全力,令陶生难分孰轻孰重,索性皆要。但蒲松龄独以小谢命名整篇小说,应该还是有所侧重的。相比之下,两人的个性豁然而生。秋容的心机较多,也更沉稳;而小谢的天真浪漫,活泼淘气就更明显,因而更可爱一些。在陶生入狱后,姐妹两个分别去见陶生,小谢是先言他人的牺牲,秋容却是“今为郎万苦矣”,先言己之牺牲,品格高下立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