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作文中心 > 散文 > 退后一步自然宽散文

退后一步自然宽散文

推荐人: 来源: 阅读: 9.73K 次

我穿越过一道道封锁线,必要时抄小路绕道而行,终于驾车来到了G君所在的小区。可是进了小区,我又傻眼了,满眼望去,能停车的地方都摆满了各式各样的车,车倒真不少,好车也挺多。

退后一步自然宽散文

阳光火辣辣的,尽管我把空调开到最大,仍是满头大汗。我在院子里转了两圈,竟然找不到一个车位,心中顿时生出一股无名火。按理说,G君约我到家里喝茶,我满怀欣喜,这倒好,连车都无处停,喝茶的心思早就打折了。再看路边那些趴着的车,瞪着两只硕大的眼睛,在阳光的照射下,闪烁不定,似乎在嘲笑着我的无奈。

我不得已把车停在G君的楼下,打电话让他下来。等他的功夫,我真想骂人,因为路边一辆白色的SUV竟然占了两个车位,这也太缺德了,本来车位就少,这种停法是不是找抽!这时,G君迎面走来,“滴”的一声,他竟打开了那辆白色SUV,此情此景,顿时让我火冒三丈,你小子也干这缺德的事!他嘿嘿一笑,我怕你来了没处停车,专门给你占的。我说,这不是你的车啊,换车了?他说没有,和朋友换着开的。说着上车,启动,往前移动了半个车位,给我腾出了地方。

在客厅里坐定,擦去头上的汗,捎带着抹去一路上的不快。空调的冷气十足,顿感凉爽无比,热气渐消。G君早就准备好了茶具,就等我来。他可是品茶高手,对茶文化有比较深厚的研究,我不懂,我也记不住他说过的那些茶论。

他手法娴熟,烧水、洗茶、温杯,他一边摆弄着,一边又给我上课。不一会一杯茶就摆到了我面前,顿时清香扑鼻,满屋四溢。

喝着茶,聊着天,很快让人心平神定,安逸无比。他又换了茶,叫什么单枞乌龙,我也记不住,反正味道真不错。就这么喝着,聊着,从国际到国内,从天气到环保,从足球到锻炼,不知不觉,又转到了和车有关的话题上。

不提车则罢,一提我就来气,短短的10多公里路程,让我跑了将近两个小时,来了还找不到车位。G君说,你这脾气不适合开车,你一定是“路怒”一族。开车要心平气和,不然你每天都在遭遇这种无奈,还不把你气死。

我承认我容易产生“路怒”,但并不以为这是什么大事。我的一个朋友在深圳一家公司做高管,有次我到深圳出差,朋友开车接我们,路上不时遇到堵车、加塞,朋友甚是气恼,不时说一些不中听的话。我心想,他跟我也就一个德性。他的妻子坐在旁边,让他少说话,好好开车。她还说,他们公司还有一个高管,文质彬彬,为人谦逊、很有礼貌。谁成想,有一次坐他的车,遇到堵车的时候,也是脏话不断,令人侧目相看。

因此我一直认为,关键还是我们的道路建设、交通管理跟不上形势的发展,只有物质基础发展到一定高度,文明程度也就会随之提高。而且我认为,这10几年的时间,面对汽车井喷式发展,我们的城市管理体制跟不上,我们年年交的附加费、养路费、燃油税,不知道都干什么用了。我认为我的不满或许代表了很多人的看法。

“你知道吗,我们这座城市有多少车,有多长的道路?”他问我,我摇摇头答不上来。他说,我们这个城市有将近800万人口,短短10年间,汽车已经增加到250万辆,要知道2000年时只有汽车26万多辆,2010年也只有100多万辆而已,5年时间翻了一倍以上。谁能预料到如此迅猛的发展。而且90%的车辆集中在主城区,我曾经算过一个数据,如果把主城区的车辆全部摆到主城区的道路上,你知道什么概念,每辆车大约只有0.16米的长度空间,那么即使只有10%的车辆出行,也势必将全部道路摆满。

他的这些数据更是直观,比官方提供的车辆密度那些数据可能还便于理解。但是我就是不服气,照他这么说这路况没有办法了?

他继续着他的阐述。诚然道路建设跟不上是个硬伤,管理滞后也需改变,可是一个老城区要进行道路改造,那可不是个简单的工程,甚至可以说几乎不可能。如此密度的车辆,真可以说是不堪重负。而且车辆的增加将会持续,5年、10年,谁也不敢预测。对于中国人来说,人们刚刚或准备开始分享汽车所带来的愉悦,或许会戛然而止,限制购车也不见得能够缓解交通的压力。

我们的交通立法还有欠缺,更为关键的是,人们守法意识太淡薄。他说,法是什么?法的特征之一就是调整人的行为的社会规范,法具有强制性,在法的面前,人人应当心生敬畏。不说别的,你对交通法有足够的认识吗?有多少人能够真正守法驾驶!当你在路上行驶时,前面的车却占了两个车道,后面的车能过么?当你遇到堵车的时候,有人从旁边的车道上突然想要加塞,你不让,他要进,结果谁也走不了,而一旦发生剐蹭,当事人大呼小叫,甚至拳脚相加,本来顺畅的道路,你说能不拥堵吗?尤其在盘道,立交桥入口处,经常挤作一团能不拥堵吗?这样的驾驶行为,畅通的道路变得不畅,堵车更为加剧。

更可恶的是酒驾、醉驾屡见不鲜,屡禁不止,为什么?违法的代价太低,查处的力度不够。这种现象就像会传染的'毒瘤,不断扩散。

还有,车不让人,人与车争,是不是一个普遍的现象?按理说行人应当享有优先权,可是你见过多少开车的能给行人让路,就连标着“车让人”的路段、十字路口的斑马线上,开车的照旧加大油门,呼呼而过,完全不把行人放在眼里。而行人呢,随意横穿马路,走在路的中央,仍能闲庭信步,大有“你撞我试试”的架势。尽管这个过程很短暂,但是它产生的恶果和影响却极为深远。如此而来,行人会加深对驾车的仇恨,驾车的更会肆无忌惮。

想想吧,当你驾车的时候,你给行人让过道吗?而你在路上行走的时候,有没有行人的这种心理。

没错,我必须承认,我遇到过这种情形,但不是普遍现象。这让我想起一个在一起相处很久的美国朋友,他说他从不敢在中国的道路上开车,虽然他的驾驶技术相当娴熟。因为在美国,行人过马路一定会在路边观望,车离得近时,一定要等候。而行驶的车辆,看到行人,除了离的太近制动不及,其他的车辆都会放慢速度,甚至停下来,让行人先过。

这就是和谐相处,相互尊重,这不仅仅关乎守法驾驶,更有道德层面上问题。

他说,甚至在小区里,在狭窄的街巷里,路上明明有人行走,甚至是老人或残疾人,可是开车人却把喇叭按得震天响,这种行为让人憎恶,要知道,路权是每个人共有的,不只是为驾车独有。

最后我们说到汽车文化,汽车在西方国家有100多年的历史,从汽车出现到繁荣,他们就致力于汽车进入普通百姓家,它就是一种工具而已,在中国,从一开始它就是地位的象征,是权贵的代名词,就连给领导开车的司机,也被人称作“师级干部”,这种观念已经深入人心。所以当汽车进入家庭时,也就带上了这种扭曲的思维,不管买车到底做什么用途,只要有条件,甚至不惜贷款、借钱,车一定要买大的,什么排量、轴距、配置、品牌等等,说穿了就是要面子,某种意义上就是虚荣的表现,唯独忘了车就是一个代步工具。

G君不愧是在交管行业工作的,说起来头头是道,有数据,有分析,让我十分佩服。

最后他无不感慨地说,改善道路,增加车位,加强管理,都是必须的。但是他坚持认为:“行路难,难在心中。”重要的是改变人的心境啊!

这让我想起了很多年前在青城山看到的一副对联,上联我记不清了,其下联是这么写的:“境由心造,退后一步自然宽。”当时成都的街道上,就有很多这样交通提示:

“退后一步自然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