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作文中心 > 散文 > 家乡的年味散文欣赏

家乡的年味散文欣赏

推荐人: 来源: 阅读: 7.91K 次

20xx,爱你一生的承诺隐退沉入岁月的河流,20xx,爱你一世的誓言接力继续之际,年,悄悄的融入每一个人的脑海。俗语说“腊月是个落月”,同样的一个月,总是让人感觉比其他月份要少几天似的。不知不觉间,鼻翼里便会冒出年的味道,大人小孩都感受到他将带来的新春气息。

家乡的年味散文欣赏

记忆的闸门,总是朝着家乡的方向敞开,浓浓的乡村年味,便从那里涌来。在洪湖那个山清水秀的好地方,冬腊月交替的时节,家家户户都要杀过年猪,装香肠,打汤圆(糯米加少量粘米泡制,用磨碾细晾干水分,装入粑缸待用),蒸粉粑(硬度较好的贵巢二号米泡制,用磨碾细上笼蒸熟,晾冷待用)。腊月二十三,便是送灶神爷上天的日子,人们用猪尾巴放在猪头的嘴里,点燃香烛纸钱,到猪圈走一圈,然后放到灶台上供奉灶神爷,一边作辑一边祷告,祝愿灶神爷一路走好,向玉皇大帝禀报自家行善无恶行,保佑来年家畜兴旺,合家平安。腊月二十四这一天,据说是神明归天的日子,人间只有一些值日神和土地爷看管秩序,人们即使翻转屋子也不必顾虑任何忌讳,于是便公认这一天为一年一度的大扫除日,砍来粗壮的紫竹,顶尖扎上厚厚的竹枝(含竹叶),扫除烟垢,灰尘和蛛网。然后,丢弃不要的家用物件,重新布置家居摆设,于是便有了淡淡的新年味道,耳目一新的感觉。

年的味道,在日渐逼近的年关,越发的浓郁。它无处不在,充斥在人们的忙碌中,充斥人们的欢声笑语里,充斥在每一缕空气中。家家户户买糖果、瓜子、花生、水果、蔬菜,整个集市都沉浸在迎接新春的快乐气氛中。亲戚朋友们轮流请客吃团年饭,燃放烟花爆竹,在弥漫着淡淡的硝烟味中互相道好,一个个洋溢着幸福的笑脸,像一朵朵向阳花儿盛开。

对联是乡村过年一道必不可少的程序,一般在腊月二十九或年三十的这两天贴。会写对联的帮人家写在购来的大红纸张裁剪的竖条幅上,有些人干脆直接买来各式各样的对联张贴。张贴的时候需要小麦粉搅拌成黏黏的浆糊,糊在有字的反面,然后贴在门店两侧的门框上,横批贴在门横梁。对联的内容大多是充满喜庆或祈福、或颂景、或歌德、或扬善的`,五花八门,应有尽有,比如“家和万事兴,业旺千家乐”,横批“家兴业旺”;“福如东海长流水,寿比南山不老松”,横批“福寿绵长”。贴了对联贴门神,门神是用来驱邪辟鬼,卫家宅,保平安,助功利,降吉祥的。一般贴在大门的两页门扇上,常用的有传说中专门捉鬼降妖的钟馗,或者是隋唐英雄威武雄壮的杀星尉迟恭和秦琼。有人为了祈福,把门神换成财神爷或双子拜寿星、童子拜观音等,从贴的内容便知道主人家的新年愿景了。这些各富特色的春联和门神画让孩子们学到了很多在课本上不能了解到的知识,丰富了他们的视野,陶冶了他们的性情。

年夜饭里,总少不了寓意着“年年有余”的鱼摆摆,以及吃不完的米饭和下饭菜,预示今年有富余,明年吃不愁、穿不愁的愿景在这顿年夜饭里体现得淋漓尽致。吃年夜饭,观赏春节年欢晚会,聆听新年的钟声敲响,燃放迎接新年的鞭炮,在《难忘今宵》的音乐声中尖叫,那温馨快乐的幸福时光一直传承至今。过年三十和老大初一这两天是不能动扫帚的,忌扫地和动针线,忌讳的是把新年的财运和幸福扫走了,也不能将衣服晾在屋外面,怕招来年神爷的不满。

正月初一的第一顿饭,必不可少的是预示着团团圆圆的包芯汤圆,这是老一辈传下来的传统。在我童年的记忆中,这开年的早饭最有趣,也是我最关心的了,是因了汤圆里藏着幸运——可以从里面咬出“1分”、“2分”、“5分”(现在没使用了,硬币的面值变成了“1角”、“5角”、“1元”)面值的硬币(俗称“银扣儿”,后面简称“扣儿”)。妈妈在包汤圆的时候,就会把洗净的“扣儿”和汤圆馅包在里面,谁“吐”出的“扣儿”最多,就预示着谁是新的一年里最幸运的人。开饭了,爸爸总是很均平的给我们三姐妹碗里舀上六个(寓意成长顺利)汤圆和一个包皮鸡蛋(取滚一圈就是一年之意,也有成长顺利的寓意)。吃的时候,当然不能狼吞虎咽,用牙探到“扣儿”,就咬出来放在桌子上,开心的大吼“咬到了,咬到了”,咬不到就免不了脸露失望之情。不过很快就会被新的快乐点唤起过年的激情,那就是得了父母给的压岁钱后,再去给各位长辈拜年了,孩子们向长辈们磕头拜年,还有红包拿呢(这些流淌着亲情,凝聚着关爱的场景就是一幅幅值得回忆的温馨图片)。所有的压岁钱可以任己自由支配,好不快哉!

吃了早饭,人们不约而同地奔向集市,像夜空里密集的星星,一个个张着新奇欣喜的眼睛,探寻引发快乐的源泉:一年一度的开年大会,在长寿第九中学洪湖镇九中的大操场坝举行,展开丰富的文化汇演,唱歌,跳舞,打联销,相声,小品,弹钢琴等,给全镇人民带来丰盛的精神食粮。大街上,人潮如流,孩子们争先恐后的跟着两个轿夫“抬”着的“车幺妹”扭秧歌,“车幺妹”被一个“半老徐娘”用红绸子引着前行。舞狮、舞龙引发多人观赏的狂潮,把过年的气氛推向高潮,整个集市成为快乐的海洋。在这个时候,由于个头小,挤不上帮,我便拉了姐姐妹妹去逛洪湖电厂花园的游乐场,那里年年都会在这一天聚集很多游戏玩家,设立套圈、弹子、投篮、猜谜、栓脚跳等丰富多彩的游戏节目,每一处都挤满看稀奇的大人小孩,这样的氛围使人有跃跃欲试的冲动。

正月初二是回娘家的日子,也是女婿孝敬丈母娘的规定日,虽然没明文规定,却是雷打不动的老规矩。初三到十五便是亲戚朋友相互串门拜年道新年好的日子,正月十五元宵节,家家户户团圆送年,少不了烙“地钱粑”(用包汤圆的原料烙的喷糖圆饼),祈愿在新的一年,庄稼地里不长地钱虫(喜咬幼苗根部的害虫),也有期望不长其他害虫之意。

现在的农村生活水平有了质的变化,吃什么,穿什么,已经不那么重要,讲究的是个性化,自由化,相信现代科技带来的实际效益,不再那么迷信,很多传统的仪式和忌讳便慢慢地淡出人们的生活,只有少数有利于现实社会的传统规则传承了下来 。现在的年味越来越淡了,集市上不再那么热闹,茶馆酒馆里倒是挤满了人,大人小孩都打牌、吹牛聊天看电视、玩电脑、聊扣扣,很多传统的文化节目鲜有人看,镇政府便很少举办演出活动了。

吃年夜饭,变成了家庭团聚的一种仪式;过年,便成了一个回家的理由,是全家老少开心热闹地相聚在一起,享受天伦之乐的最佳时机,是放松心情,联系亲情、友情、恋情的最好时间段。现代人有了现代化的生活方式,忘记了很多传统的东西,这样的结果是社会进化的必然。不过,较之于现在,我还是更喜欢家乡以前的年味,它是那么的浓烈,那么的亲切,那么的让人怀恋。

不管是以前,还是现在,过年,都是一年中最重要的节日。在新年与旧年交替的时节,人们的心弦上,跳动着新旧更新的旋律,感恩过去,怀恋过去,铭记生活给予的价值和意义,展望来年,期待美好。在新年到来之际,祝愿每个人都万事如意!幸福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