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作文中心 > 散文 > 和在一起的人慢慢相爱散文

和在一起的人慢慢相爱散文

推荐人: 来源: 阅读: 4.17K 次

老来多健忘,唯不忘相思

和在一起的人慢慢相爱散文

他真是一个可爱的老头,八十岁那年,他在《八十自述》中这样写道:“我从圣约翰回厦门时,总在我好友的家逗留,因为我热爱我好友的妹妹。”

这个妹妹名叫陈锦端。他十七八岁时对她心生热爱,相爱却未能在一起,直到八十岁犹难能忘怀。正应了白居易的那句诗:“老来多健忘,唯不忘相思。”

有一次,陈锦端的嫂子去香港探望暮年久病缠身的他,当听说陈锦端还住在厦门时,他双手硬撑着轮椅的扶手要站起来,高兴地说:“你告诉她,我要去看她!”

他的妻子廖翠凤虽然素知他对陈锦端一怀深情,但也忍不住说:“语堂!不要发疯,你不能走路,怎么还想去厦门?”想想也是,他颓然坐在轮椅上,喟然长叹。

陈锦端若是知晓这些事,心有何想?

将爱情付给了你,婚姻留给了她

遇见陈锦端前,林语堂喜欢一个叫赖柏英的女孩。

赖柏英和林语堂在同一个村子出生成长,青梅竹马,两小无猜,一起去河里捉鲦鱼捉螯虾。他记得很清楚,赖柏英有个了不得的本事,她能蹲在小溪里等着蝴蝶落在她头发上,然后轻轻地走开,居然不会把蝴蝶惊走。

她还喜欢在落雨后的清晨,早早起床,去看稻田里的水有多深。

她笑起来的时候,多像清澈的湖水,阳光洒下来,明媚一如花都开好了的春天。

是否每个男人的生命中,都有那么一个女孩,一起成长,谈天说笑,天真无邪的年纪许下许多美好诺言,他说娶她为妻,她说非他不嫁。

林语堂爱赖柏英,赖柏英也爱林语堂。只是后来,一个远走他乡求学,他急于追求新知识、见识新天地;一个留在故乡,她的祖父双目失明,她要照顾祖父,最后嫁了本地的一个商人。

人人都说,初恋是男人一生都无法解开的魔咒。后来,林语堂常常还会想起,在故乡,有个女孩,她行在清晨的稻田里,风吹树,树上积雨落,湿了她的发梢、她的蓝色棉布长衫,她忽然就笑起来。

时光多疯狂,它使孩童那么快就成长为少年,又推着少年离开故乡,去远方。

1912年,林语堂去上海圣约翰大学读书。这个少年很优秀,在大学二年级时曾接连三次走上礼堂的讲台去领三种奖章,这件事曾在圣约翰大学和圣玛丽女校(此两所学校同是当时美国圣公会上海施主教建立的教会教育中心)传为美谈。然而,于林语堂来说,最好的事是在这儿认识了陈锦端,两人陷入热恋。

陈锦端是林语堂同学的妹妹,用他的话说,“她生得确是其美无比”。才子钟情佳人,佳人爱慕才子。

一切就像小说一样,相爱的男女到了谈婚论嫁之时,女方家长站出来,棒打鸳鸯。

陈锦端出身名门,她的父亲是归侨名医陈天恩,而林语堂不过是教会牧师的儿子,虽年少多才那又如何,门不当户不对,陈父看不上他。

这事情其实寻常,哪家父母不想为自己的女儿物色一个金龟婿呢?

他爱她,她也爱他,但他们中间横亘着一条河。这河不比银河,王母娘娘拔簪划河,而牛郎织女终是夫妻,年年七夕尚能鹊桥相会。而他和她,隔河相望,无桥可渡,绝无成亲机会。

陈父不给这对恋人渡河之桥,但他愿意为林语堂搭另一座桥。陈父对林语堂说,隔壁廖家的二小姐贤惠又漂亮,如果愿意,他可做媒。

这廖家二小姐就是廖翠凤。她的父亲也很不简单,是银行家,在当时的上海颇有名望。

林家父母倒很满意陈父的提议,要林语堂去廖家提亲。

父母之命不可违,林语堂去了廖家。

廖翠凤对林语堂的才气早有耳闻,又见他相貌俊朗,十分欢喜,她愿嫁他为妻。

想想多酸楚,他心中挚爱着陈家姑娘,却要和陈家隔壁的廖家姑娘有媒妁之约。可是,他能做什么呢?许多年后,谈及此事,他不无感慨:“在那个时代,男女的婚姻是由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决定的。”

最终他下定决心娶廖翠凤,或许是因为,廖母和女儿说:“语堂是牧师的儿子,家里没有钱。”是的,廖母也不看好这门亲事,但是,廖翠凤很干脆很坚定地回答:“穷有什么关系?”

一个姑娘,她生于富有之家,却不嫌弃你贫穷,不怕嫁给你吃苦受累,多好!除了爱她娶她,努力使她过上好生活,男人无以为报。

于是,林语堂和廖翠凤定下婚事。

陈锦端得知这消息,拒绝了父亲为她觅寻的富家子弟,孑然一身远渡重洋去美国留学。爱情是两个人的事,而婚姻却是两个家庭的交涉。她的心上人,将要娶她家隔壁的姑娘。在这场不见硝烟的战争里,她也是伤兵。

如果,如果他和她都奋力争取,铁了心在一起,结局又会怎样?他和她都没有去做,他们爱得太冷静,他们都是爱情的逃兵。

没有谁知道,每当回首这段爱情往事,陈锦端是怎样的心情。历史只简短记载,陈锦端留学归国后,多年不婚,一直单身独居。直到32岁那年,她才与厦门大学教授方锡畴结婚,长居厦门,终生未育,只是抱养了一对儿女。

依偎在相亲相爱的.路上

落日的余晖,温情地铺撒在坦桑尼亚的塞卢斯自然保护区。小山峁上,一群幼小的动物亲密地依偎在一起,遥看落日……这是一种极聪明、极有人情味的动物,叫缟獴。刚刚躲过一场猎豹的追杀,此刻它们正享受着劫后余生的甜蜜和喜悦。

对这种身长仅40厘米的小动物而言,活着是多么不容易的一件事!在非洲东部的高原,它们有数不清的天敌:非洲狮和非洲豹习惯把缟獴当做美餐,野牛不经意的一脚足以踢烂缟獴的洞穴,庞大的野狗也对它们虎视眈眈。

缟獴时时生活在险象环生的境地,它们的生存方式却又充满了智慧。十几个或几十个缟獴生活在一起,形成了一个族群。它们选择斗士和智者作为族长,在它的带领下觅食、筑巢、繁衍和逃避天敌。

每天清晨,缟獴有一项必做的功课,就是彼此为同伴梳理毛发,亲密接触,并在对方身上留下自己的气味,以增进彼此的团结和情谊。

这是一群相亲相爱的小动物,在恶劣的生存环境下,懂得享受亲昵和由亲昵带来的甜蜜;懂得用动作传递爱意,在爱意酝酿的温暖中怡然自得;懂得相依相偎,彼此取暖,彼此靠在一起凝聚应对危险的力量和信心。

缟獴必须不断迁徙,在一个地方待久了,体味的累积越来越浓,天敌会寻味而来。行进在苍茫的非洲高原,缟獴排着整齐的方队,让年幼者排在中间,远远看去就像是体型巨大的动物。这样既能威慑食肉动物,又不会让一只缟獴掉队。路上,随时会有巨大凶险。一只勇敢的缟獴,推开同伴,去迎击恶毒的蝰蛇;草原雕像歼击机似的随时可能垂直打击,一只缟獴发出尖利的叫声,将自己置于暴露的险境,给同伴送去警报。

缟獴还会花大量的时间和精力,照顾老弱病残。缟獴没有狭隘的家庭观念,所有小缟獴都是自己的孩子。心中有爱和责任的缟獴,迁徙到另一个目的地,发现幼崽儿不见时,会义无反顾地回到原地,哪怕原地聚集了很多野狗、荒原狼、猎豹、草原雕……

躲过了一场猎豹的追击,小山峁上,它们像人类一样攀着彼此的肩,遥看落日……它们依偎在险象环生的路上,依偎在相亲相爱的路上,用彼此的爱来消弭惊恐。或许过一会儿,它们中的某些成员将会在一场突如其来的劫难中消失。

然而,此刻爱着,便是永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