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作文中心 > 散文 > 红色何家冲散文

红色何家冲散文

推荐人: 来源: 阅读: 2.59W 次

七月的豫南,大地流火,热浪滚滚,午后的阳光灿烂地照射着碧绿的山川树木。顶着烈阳的炙烤,冒着炎热的天气,我来到了大别山腹地的罗山县何家冲,体味和感受着这片红色的热土。

红色何家冲散文

在中国大地上,有那么多的地方,像一串串珍珠,记载着共和国的红色历史,镶嵌在共和国巍峨的丰碑上,熠熠生辉,流光溢彩。这些珍珠,无论大小,都是那样的鲜艳夺目,譬如瑞金、井冈山、遵义、延安、西柏坡等这些让人耳熟能详的地方,也有一些不被大家熟识,没有那么多的名气,但同时也为共和国的建立贡献了力量,同样有无数革命者流淌的鲜血,一样被后世敬仰。

对于位于中原的河南来讲,也是革命的大熔炉,有被誉为“小延安”的确山竹沟,有中原局驻地的桐柏叶家大院,有鄂豫皖苏区首府新县,也有何家冲这样的红色起点。

随着山路的七拐八抹,蜿蜒的山路把我带到了这里——红二十五军长征的出发点。并不宽敞的道路,已全部硬化,和当年泥泞山路形成了巨大反差。两旁是层峦叠嶂的青山,潺潺流淌的河水,黑色的水牛悠闲在水田里吃草,脊背上挺立着一只白色的水鸟,水稻新长出鹅黄的细叶,有着早春“蛾儿雪柳黄金缕”的美好情态,偶尔的蝉鸣声让午后显得更加的寂静,白墙灰瓦徽派建筑风格的村庄,掩映在绿树和小山脚下,一切都还保持着原始的古朴,像一幅“淡妆浓抹总相宜”的水墨山水画卷,青山如黛,绿树摇翠,小桥流水人家,既有田园风光的优雅闲适,也有烟火气息的生活,一切都是恰到的好处。

远远便看见何家冲旅游区的标识,似双手高高擎起的五角星,五角星里,镶嵌着红二十五军军旗,下面标注着三个遒劲的大字:何家冲。随着各种红色的标识多了起来。

何家冲位于大别山腹地,属于罗山县铁铺乡的一个行政村。1934年11月16日,在一个电闪雷鸣、暴雨如注的夜晚,红二十五军的近三千名官兵,他们奉中央军委副主席周恩来的命令,高举“中国工农红军北上抗日先遣队”的旗帜,在这里踏上了北上的长征之路。

一块巨大的岩石,刻写着红色的四个大字“红色起点”,揭示了何家冲特殊的地位,从这里出发的红二十五军是第一支到达陕北的红军长征不部队。

一棵高耸入云的白果树(银杏)矗立在村头,具有800多年树龄的银杏树需要两个大人合围才能抱住,青色的.银杏果挂满了树枝之间,点缀在绿叶之下,调皮地眨着眼睛。白果树的背面,有雷击的碳黑色,在碳黑色的树干中间长着以细小的树枝。导游介绍说是,当年红军出发的夜晚,电闪雷鸣,雷电击毁了白果树的一侧。当红二十五军到达陕北的那年春天,雷电击毁的部分居然生出了新的枝叶,预示着革命的新生。巍然屹立的白果树见证了历史的沧桑风云,见证了这一支革命队伍艰难卓绝的斗争历程。

长征队伍走后,还留下的大批的伤员需要在这里救治。离白果树50米的地方,红军医院旧址还在修缮,无法进入到里面参观。现在留下的这些建筑,经历了百年的风雨侵蚀,还保留着当初的原形,高耸的门斗,黄褐色的墙壁,至今还能看出当年“大家闺秀”的风采。于红军医院旧址相比,何家祠算是“小家碧玉”,前后两进院有10来间房屋,是红二十五军军部的旧址。军长程子华、政委吴焕先、副军长徐海东等在此高瞻远瞩,出谋划策,积极发动群众,开展游击战争,积蓄革命力量。

巨大的红色五角星上面写着“红军井”,在稻田旁边有一眼红军井。看到一位大姐用竹竿在打井水,这一眼当年红军用过的井,至今井水依然清澈、甘冽,还在为何家冲的百姓造福。哲学家赫拉克利特说过:“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说明了一切事物都在变化之中。这眼红军井也是。虽然汩汩的井水每天都在更新,但没有变化的是革命者的初心。

让我最为惊诧的的是这支队伍,应该说是中国革命队伍中最年轻的一支,是红四方面军撤离鄂豫皖根据地之后,留守的红军战士和红军子弟所组成,队伍中满是十五六岁的孩子,最小的只有十二三岁,武器也多是大刀长矛。就是这样一支队伍,血战独树镇,冲破敌人的围追堵截,一年后神奇般地出现在延安,成功迎接中央红军的北上。在此我看到了信念的力量,感受到八十多年前血雨腥风中那群革命者的铁血丹心。

巍巍大别山,汤汤淮河水。何家冲用自己的选择书写了红色起点的历史,将永远写进中国革命的伟大史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