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作文中心 > 散文 > 董卿《朗读者》第四期《礼物》观后感

董卿《朗读者》第四期《礼物》观后感

推荐人: 来源: 阅读: 9.49K 次

人都会收到过礼物,也是最珍贵的礼物,即便是只在世上存在数秒的婴儿,即便是饥寒交迫的乞丐。下面是本站小编整理的董卿《朗读者》第四期《礼物》观后感,欢迎大家阅读!

董卿《朗读者》第四期《礼物》观后感

  【董卿《朗读者》第四期《礼物》观后感1】

礼物,是一个让人心动的词。

它涵盖了太多的寓意... 就像节目开始,主持人董卿娓娓道来:

“在这个世界上,有多少种爱的表达,就有多少种礼物。

仰望星空,地球是宇宙给人类的礼物;

低头凝望,一花一叶,是大自然给世界的礼物;

孩子是给父母的礼物;

朋友是陪伴的礼物;

回忆是时间的礼物.”

......

节目第一个出场的是大家熟悉的李亚鹏。

李亚鹏和他的女儿,当然,还有著名的嫣然天使基金,早已闻名遐迩。

在节目中,李亚鹏说了很多,他说起和女儿之间的点点滴滴...

我注意到,他似乎很少提自己对女儿做了什么,他说得更多的是女儿对他的关爱...

情人节亲手制作的巧克力,生日送给他的贺卡,提醒他应该戒烟了......

还有女儿的降临给他带来的成长,使他更努力地成为更美好的自己...

他说,女儿就是上天带给他的最好的礼物!

倪萍的出场真的让我落泪了,就是现在码字中,说到她我又忍不住热泪盈眶...

是的',就像大家所看到的的,倪萍变老了,变沧桑了,连走路都有点步履蹒跚...

可是她曾经多么美丽!

春晚舞台,综艺大观,十几年如一日,她是舞台上最靓丽的那道风景。

端庄大气的舞台形象,挥洒自如的主持风格,她给她的观众们带来多少欢笑和和快乐!

不幸的是,2004年,她的出身才四个月的儿子罹患严重眼疾。

作为母亲,她不得不暂别她那么热爱的舞台,还有她的观众...

整整十二年,她承受着巨大的精神和经济压力,就这样奔赴在来回国内外的求医途中...

十几年的艰辛和坚持,终于让孩子的病稳定下来。

2014年,她回到央视,重新拿起了那支离别了十几年的金话筒。

她说,她的观众就是她生命中最重要的礼物。

在这档节目中,有一位最特殊的“嘉宾”和一群特殊的朗读者。

一群孩子要将朗读作为礼物送给一位已经离世的"嘉宾"... 著名金融学家,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的赵家和教授。

就是这位赵教授,当他得知自己肺癌晚期时,他决定将毕生的积蓄 ,一千五百多万元,全部捐献给了这些陌生的贫困学生。并留下遗嘱,死后将遗体也捐献给国家 。

他有儿女,有家人,可他说,我已经将儿女培养成人,他们应该自食其力。

董卿说,这是这期节目中最让她感动的故事。

赵教授虽然已经离世五年...

但是他所播下的一颗真善美的种子,是留给这世界所有孩子们最珍贵的礼物!

董卿在节目开场白中提到过一位诗人,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切斯拉夫·米沃什。

这位波兰诗人写作过一首著名的诗:

《礼物》

如此幸福的一天。

雾早已散去,我漫步花园。

蜂鸟歇息在忍冬花上。

在这个尘世,我已一无所求。

我知道没有一个人值得我嫉妒。

我遭受过的一切邪恶,我都已忘记。

....

董卿日有所思地说,这是诗人馈赠给自己心灵最美好的礼物。

是啊,看似简单的诗句,却是意味深长...

字里行间,饱含着人生历尽沧桑之后,所获得的那份智慧与欢乐,还有力量。

这确实是一件馈赠给心灵的礼物...无论自己,还是他人!

  【董卿《朗读者》第四期《礼物》观后感2】

自《中国诗词大会》后,又一次被央视的文化档节目《朗读者》深深吸引。

主持人董卿说,“朗读”是一部分,“者”是一部分,“朗读”有关文字,“者”与人相关。谁来读,读什么……

董卿做这档文化类节目的“心”很大。在多元视听的当下,她选择了“朗读”这一最传统的聆听和表达方式,试图以不同“者”的声音,以不同“者”背后的故事,将那些散落在角落的文字,那些沉默于心的呢喃,那些久已生疏的情感,以这样不同的声音,走进了观众的心里。

每一期,有每一期的主题,分享不同的朗读“者”。“遇见”、“陪伴”、“选择”……每一组嘉宾,每一种完全不一般的人生体验,如清泉,如细流,如春天扑面而来的风,如湖畔刚刚沁枝的柳,如小河边独自摇曳的迎春,抑如青草地星星点点的“二月兰”……你,只需要慢慢地停下来,去倾听,细细地体味那些朗读中、那些文字里的气韵情感,感叹我们终于没有疏远了那份遇见,那种陪伴,时光里无处不在的选择和情怀。

朗读,不仅仅在每周一期的节目里。我知道,为“朗读者”而设的朗读亭正走入不同的城市,走近纷繁的当下,走进匆匆的人流。

当朗读亭抵达杭州的时候,《朗读者》节目已播出了第一期。

2月22日,朗读亭走进浙江大学紫金港校区。那天,细雨、冷风,春天不期而至的寒流,凌乱了这个江南城市的淡定。朋友从现场发来图,天下着雨,人们撑着伞,队伍很长很长。

那天,我恰好路过浙江大学的玉泉校区,那个写满了历史的老校区,每次路过,总是会放慢脚步。

老校区正对着大门的街角,筑了一组纪念浙大抗战时期西迁壮举的雕塑群像。“教育救国,科学兴邦”,陋室栖身,俭餐淡食,一部伟大的“文军长征”史值得铭记。正是在西迁途中,竺可桢校长倡立了“求是”作为浙大的校训。

老校长问学子们:诸位校友,有两个问题应该问问自己:第一,到浙大来做什么?第二,将来毕业了做什么样的人?我想,他不尽然是在问浙大的学子,他也是在向所有的学子作出叩问。

据说,紫金港校区的朗读亭,直到晚上十点,还有许多人在雨中安静地等候。远远地望去,静默的的人们逶迤着,散发着温暖和亮光的亭子,似有朗朗的书声流淌着,灯光不灭,队伍不散,雨中的灯色犹如冰心散文里的“小桔灯”。这些普普通通的人们,为何要“朗读”,他们为谁在“朗读?

再度回想竺可桢校长的两个“问题”,从过去、现在以至于未来,该给出怎样的答案呢?或者,这两个问题的答案永远在更新、选择中。因为,《朗读者》前三期节目的关键词,由“遇见”、“陪伴”到“选择”……

“朗读”的书籍,发生的故事,留下的痕迹,遇见和陪伴的人,选择带来的影响,无时无刻地充盈在每个人的人生中。

林花谢了春红,太匆匆。岁月的脚步不容置疑,不曾停顿。那么,何妨慢下来,朗读给自己的内心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