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作文中心 > 散文 > 艰辛如注,幸福如丝散文

艰辛如注,幸福如丝散文

推荐人: 来源: 阅读: 2.74K 次

我在老家有一个没出五福的侄子,年龄约五十岁上下,一米六五左右的中等个头,一张干净的“老婆脸”(家乡对不长胡须男子的一种称谓)时常挂着笑容,因为缺少胡子的掩藏,笑容便更加清晰而真诚,平时很少说话,见人目光总是躲躲闪闪,走起路来不紧不慢,稳如泰山,拥有一副老干部的“身架”,却尝尽了为人子女、为人父母的艰辛。

艰辛如注,幸福如丝散文

一九八六年前后,命运之神给他安排了一个“说起话来像打机关枪,走起路来长发不碰脊背”的媳妇,正好中了老人们常说的“调和阴阳”的天理。刚结婚的时候,他们与常年生病的父母、未成家的弟弟同住在三间瓦房,生活十分拮据。为了给父母看病他们欠亲友几万元的债务,为人木讷的侄子除了种地,再无任何生财之道,在媳妇的催促下,他们承包了几十亩山地,一部分种玉米,一部分种小麦。每年一开春就赶着牛去山里犁地,起早贪黑忙活十多天,还没等缓过神来,又到了种玉米的四月间,于是,又要“一天两头不见太阳”的忙碌十几天,每天啃着冷馒头、喝着山泉水,汗水湿透背心、渗透褴褛的外套,斑斑汗渍绘就了一幅幅辛酸地图。五月份十几亩玉米尚未耕锄完毕,山间十几亩麦子已经冒着金黄,“芽麦”的恐惧时刻牵动着疲劳的神经,他们乘着月光收拾行囊,借着星光又钻进麦地里挥舞起镰刀,收割一个礼拜、拉运一个礼拜、碾打一个礼拜,一忙又是近乎一个月,期间如果遇到雨天,别人都可以躺在自家土炕上歇一歇脚、养一养神,他们又要扛起锄头继续上山劳作,倘若遭遇干旱年份,眼睁睁看着一片片的玉米秧苗萎蔫,也无计可施,一年的辛苦得到的是颗粒无收,心中的希望顷刻间便荡然无存,心中的那份凄苦和绝望无人可以体会……

可能,现代都市人没几个会相信,他们种了那么多粮食,竟然连口粮都难以保证,不是没有,而是都要拿去换钱,不是爱钱,而是要还别人的钱,这让我想起了“昨日入城市,归来泪满巾。遍身罗绮者,不是养蚕人”,这样的结果是可悲的,是他们的悲哀,更是社会的.悲哀。

值得高兴的是,他们坚持还清了欠债,一双儿女也考上了大学,儿子去年毕业找了份不错的工作,日子终于有了盼头,前些时候回老家碰见侄子媳妇问她“儿子过年回来不”,她笑着说“回来哩!”,眼睛里写满了今天的自豪和满足,没有遗留一丝昨天的愁苦和埋怨,让我在瞬间明白了一个道理:只要吃尽人间最涩的苦,就能拥有世间最美的甜,幸福就是忘却太多的苦难,记住点滴的温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