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作文中心 > 散文 > 心有多大,舞台多大散文随笔

心有多大,舞台多大散文随笔

推荐人: 来源: 阅读: 1.82W 次

晋忻李看世界,看的是,任他池鱼变幻,闲看云卷云舒。

心有多大,舞台多大散文随笔

药看晋忻李,看的是,云卷云舒的心与舞台。

直呼李老师大名,并非药不敬,而是药想以平视的角度,感受晋忻李的心,感受由文字搭建的晋忻李的舞台。

这些天药流连于晋忻李文集,一个突出的感觉在心里逐渐清晰地扎了根。如果说晋忻李的心情散文是心,那么,戏剧作品就是舞台。

以心当舞。舞入人心。晋忻李旗帜鲜明地在歌功颂德。《绝唱》唱给反对封建强权政治的司马迁;《九原三义救孤记》唱给忠信的程婴;《千秋遗山》唱给元好问;《国殇》唱给郝梦龄……如此放歌,是滚烫灼热的心,而绝非矫情念唱。不是么?置身于晋忻李的舞台,我们是不是能够深切感悟到晋忻李作为文化人对文化的深度思考和对民族魂的深情呼唤?

正性引力的心,成就正性导向的作品。

——“我们的当代作家们,几时真正能尊重自己的良心,无私、无畏,发现和揭示出历史的秘密、生活的真相,写出人性的本质,不虚美,不隐恶,不为名利所劫持,不为时髦所裹挟,不为权力所恐吓,独立思考,挑战权威,关心民生,体恤良善,推进民主,激扬正义,维护人权,推进社会进步。”我们离诺贝尔奖还有多远?药想,晋忻李已在《我们离诺贝尔奖还有多远》一文中手势明确地为我们的作家们指出了捷径。而这样的手势,到了药这里,便回响成为高调的朴素,低调的呐喊——真情感造就真文字。真文字直抵人心的扩张力、感染力、震撼力消融国界。

——“愚者如我,自知命途多舛,平生不喜欢打卦算命、求神拜佛。爱读书尽管读,嗜饮酒尽管饮,万事只求顺其自然,率性而为。”这是晋忻李的《读书梦》。梦,率真。逼魇。药心头一惊、一热——还有比做自己爱的事更容易的么?还有比做自己爱的事更艰难的么?成人世界,爱的释放,难与易,受制于太多背离自己预期的因素。“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千年的飘逸和豪放,药今日得幸在晋忻李的舞台有了现场版的观赏。精彩。经典。

——与艺相伴。与绿相伴。与笑相伴。与德相伴。与美相伴。好一个“心如止水”,药亦随亦趋!是的,世界之大,各有生存之道,各有生活之重。他人如何我们不能左右,惟做好自己,固守自我,也可算我们这等平凡人一生的最为圆满和最高境界了吧。至于那些受人追捧和津津乐道的物化的“快乐和成就”,真的哪天从天而降,说不定咱还消受不起呢。物化的入口,是物质,物化的出口,定然还是物质,与纯粹的精神不搭界。

远离物化,拒绝物化,固执地高唱自己的正性之歌,固执地期待有更多人能够感受正性的力量,沿袭正性的趋势,这就是晋忻李,一个自称愚者的人的心如止水。大智若愚。率真率性。

——“农民”与“剧作家”绝不仅仅是两个含义不同的名词,而是两种截然不同的生活状态。我们一直惊叹他的生存能力之强,把“种田”和“笔耕”,把“农民”和“剧作家”那么浑然天成地统一到自己身上。

晋忻李看到这段话,激情澎湃。药看到这段话,亦激情澎湃。谁是谁的谁?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农民。剧作家。谁限定了,农民不可是剧作家,剧作家不可是农民。身份很重要么?身份圈定我们的视野么?身份约束我们的情感么?呵呵,抱歉,药又作愤青状了。哎,四十多岁了,还如此逆反,完全不像样子。晋忻李莫笑。晚些时候药一定自罚去面壁。其实,药只是想说,无论什么身份,状态都是自己的。率真率性地按自己的意愿去思、去想、去生活、去写字,我们,必将得到一个完整的、协同的.、纯净的自我。

无数次感慨于网络作者职业、界别的多层面。身份所不能论证的,在文字中,论证尽现。一如晋忻李,农人、商人、旅者、作者,多身份交织,多角色穿梭,终不迷失——无论怎样,我就如此率真率性地大唱自己的正性歌、大写自己的正性字了!药自愧定力不及晋忻李。多身份、广角度对药有难度,那么,就准药做一介农人吧。在合适的季节播下合适的种子。勤奋于田间管理。合适的季节给药合适的收成。

高粱红、棉花白、瓜豆飘香。药是农人。药不能免俗。药埋头耕耘,也问收获。

晋忻李与药来自同一个特殊的年代。人性磨灭。传统颠覆。文化扭曲。那个时代,没有个性,只有共性。我们的最高统治者格式化每一个公民的大脑。整齐划一的思想。整齐划一的行动。整齐划一的言词。从那个年代过来的我们,习惯了整齐划一,突然跌至讲求个性、渲染自由、信奉物质的90后年代,迷惘。颓然。哀怨,消极。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需要的不仅仅是步伐上的调整。所幸晋忻李为我们做了楷模。依然的积极向上。依然的正性灼灼。

只是,药可能还没有完全从那个年代调整过来吧,还偶有迷失、迷乱于真善美的纠结中。如何真善美?如何的真善美是真的真善美?从晋忻李充满正性光芒的文字中,药体味到的是曾经那个时代再熟悉不过的时代特质的真善美。时代的真善美。人性的真善美。他们间需不需要替代?需不需要渗透?药迷惘。药从事的是生命学科,面对人这个自然群体,这个自然群体的生老病死,药更多受感的、更多触摸到的,是本源的人性。以人为本。不是政客们的官话,而是我们处在现代文明社会每一个公民的需求。如此,药就不由地期待,晋忻李作品如果能够从时代的真善美转型融入人性的真善美,那么,再成就的作品定然是另一番天地。引力是相同的。正性是一定的。但因为有了人性元素,引力将会更加强化,正性将会越发放大。

说晋忻李,药依然说的是一杯清茶在手、一盏热酒在手的对饮、对酌。

说网络文字,就总免不了被揪着说雅俗。雅是什么?俗又是什么?是某种印迹还是某种情结?

是个问题,又不是问题。药只知,如果我们的网络作者都能如晋忻李般为人认真、执着、激情,为文认真、执着、激情,那么,雅又如何,俗又如何?只要心境到,雅咱就阳春白雪地浅唱低吟,俗咱就下里巴人地原野晨露。不好么?难不成,咱一定得高坐于某个学术厅,像模像样地讨论,因为服务于不同群体,文字就必须在定位和品相上有所区别?

使命感。是药对晋忻李最直观的认知。

——在我看来,一个热爱文字、以写作为使命的写作者,要想介入生活,表达自己的思想情感,施展才华,并指望早日得到社会承认,体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并取得一定的劳动报酬,影视剧本写作将是年青写手们一个比较现实的选择。

——忻州挖掘地域历史文化正当其时,大有文章可做。可惜像我这等民间文化人,人微言轻,无力回天啊。但我还是不放弃,永不言败。

——作为一个受儒家传统思想浸润出来的读书人,“位卑未敢忘忧国”,即一种所谓的“家国情怀”。

——我是农民,有几亩地;开有糖酒门市,帮妻子做生意养家糊口;忙里偷闲出去旅游;其余时间就是看书、上网、写作。苦中寻乐,自得其乐。如此而已。

好一个“如此而已”。晋忻李,一个农人、一个商人、一个作者、一个旅者,提笔就满怀使命,落笔就四溢使命感,这绝不仅仅是智力上的优势,药分明看到,晋忻李心理上与使命的高度融入和兼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