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试题中心 > 高一试题 > 高一语文上册期中考试练习试卷(附答案)

高一语文上册期中考试练习试卷(附答案)

推荐人: 来源: 阅读: 5.2K 次

一、语言文字应用(选择题每题3分,共24分)

高一语文上册期中考试练习试卷(附答案)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攻讦(jié) 愧怍(zuò) 肖像(xiāo) 古墓荒冢(zhǒng)

B.谥号(shì) 隽秀(jùn) 虫豸(zhì) 不落窠臼(cháo)

C.缄口(jiān) 苗裔(yí) 媲美(pì) 茕茕孑立(qiǒng)

D.攥着(zuàn) 纤绳(qiàn) 嫉恨(jí) 垂头耷脑 (dā)

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再接再励 王侯将相 自裁绳墨 隐忍苟活

B.聊以为藉 礼上往来 门衰祚薄 过蒙拔擢

C.平心而论 突如奇来 蜗角虚名 金榜题名

D.计日程功 颜色憔悴 形容枯槁 剖符丹书

3.下列各句加点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

A.国外一些公司不明说裁员,而是给出几种让员工很难接受的“选择”,使员工只得主动请辞,有人说这是明修栈道,暗度陈仓。

B.现在少数媒体放着有重要新闻价值的素材不去挖掘,反倒抓住某些明星的一点逸闻就笔走龙蛇,这种做法真实令人费解。

C.世界篮球锦标赛分组抽签结果揭晓后,比赛门票的销售出现了高潮,特别是有美国队参赛的门票一下子变得炙手可热。

D.国际金融危机给世界经济带来了极大冲击,曾经富庶的大西洋某岛国如今经济状况已如履薄冰,濒临“国家破产”的边缘。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青少年是上网人群中的主力军,但最近几年,在发达国家中60岁以上的老年人也纷纷“触网”,老年“网虫”的人数激增。

B. 强台风袭击这座城市时,呼啸的狂风夹着密集的雨点哗哗地下了起来,一小时后部分地段积水便深达60厘米,交通一度陷入瘫痪。

C.吴菊萍是一位普通的公司职员,她舍身托救坠楼小女孩的事迹感动了广大网友自发在网上留言,大家热情地称她为“最美妈妈”。

D.学校能否形成良好的、有促进功能的校园文化,学习者能否真正适应并融入它,这对教学活动的有效开展起着重要作用。

5.选出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 “表”是古代奏章的一种,是臣子给皇帝的书信,如李密的《陈情表》、诸葛亮的《出师表》等。

B.《长亭送别》选自王实甫的《西厢记》,它被誉为写离愁别绪的绝唱,被认为是抒情艺术的典范。

C.莎士比亚的四大悲剧有《哈姆雷特》、《李尔王》、《奥赛罗》和《罗密欧与朱丽叶》,喜剧有《威尼斯商人》、《仲夏夜之梦》等。

D.《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包括12本纪、10表、8书、30世家和70列传,共一百三十篇。鲁迅先生评价其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6.下面是某班黑板报上的一段文字。请参考上下文,在横线上填写出恰当的句子。(3分)

我不想知道你的电脑多么高级,我只想知道它是不是你了解世界的窗口;

我不想知道你的语言有多么华丽, ① ;

② , ③ ;

我不想知道你的理想多么远大,我只想知道他是不是你学海航行的灯塔。

7.日前腾讯网投放了一则广告,引起轩然大波,讨论源于森马集团有限公司的一则休闲服装宣传广告语:“我管不了全球变暖,但至少我好看!”无数网民强烈批评这则广告带来的负面效应,森马方面的负责人却大呼冤枉,认为该广告词有着较为积极的内涵。(6分)

请分别站在双方的立场上,用一句话简明准确地分析这则广告语所体现出的涵义。(每句不得超过30字)

(1)森马集团: 。

(2)网民: 。

  二、现代文阅读(选择题每题3分,共27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8—11题。

饮用水安全危机

生活饮用水,作为老百姓赖以生存的必需品,其安全直接关乎生命健康。然而近日,国家发改委相关报告称,“1/4的居民没有清洁饮用水”。《中国城市饮用水安全保障规划》则显示,中国1073个重点城市地表饮用水源地有25%的水质不达标;地下水源地问题同样严重,115个地下水源地中,有35%不合格。

卫生部的一份检测报告称,根据现有的检测技术,发现水中有2221种有机化合物,在饮用水中发现有756种,其中有20种致癌物,23种可疑致癌物,18种促癌物和56种致突变物,严重威胁国人的身体健康。

水污染隐患令人担忧。世界卫生组织的调查显示,全世界80%的疾病,是由于饮用了被污染的水而造成的。另据专家透露,目前我国每年因饮用水不安全引发疾病的情况多有发生,造成的经济损失,已经达到当年GDP的1%。

然而,一个不容忽视的事实是,面对日益严重的水污染,我国绝大多数水厂却难以应对。现在国内的水厂,主要采用高锰酸钾消毒。这种传统的工艺,只能去除水源中的泥沙、胶体杂质、微生物,以及20%~30%的天然有机污染物,主要针对的是受轻度污染的水质。而近几年我国水污染事故频发,有1/3的水源是不合格的,水中有机化合物的种类繁多,传统工艺很难将其去除。

如果水源不合格,要让老百姓喝上放心水,水厂就应采取深度处理的方法。所谓深度处理,就是在传统的工艺上,增加臭氧活性炭。活性炭可以吸附容易吸附的有机物,而臭氧可以将大分子量的有机物,氧化成小分子量的有机物,从而更加有利于活性炭吸附。经过臭氧活性炭处理的饮用水,可以解决20%~30%有机污染物的问题,使出厂的水质达到饮用标准。

日本的供水系统,目前正普及一种新的过滤技术——膜工艺。膜的孔径只有O.01微米,可去除残留在水中的污染物及细菌等小分子杂质。与传统的工艺相比,膜工艺可以提高1倍的过滤量,出厂的水质比较优良。

水厂做深度处理,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采用臭氧活性炭的加工工艺,1吨水1天要花费300元。膜处理工艺更加贵,1吨水1天要花费400元。采用这些工艺,势必要增加水厂的运行成本。而目前的现状是,我国许多城市,尤其是区县城镇的供水公司,常年处于亏损状态,根本无法对工艺、设施进行升级改造。

同时,专家指出,虽然技术上可净化污水,但是保证生活饮用水的安全,首先要做的,也是最根本的,就是保证水源的安全。

(选自2011年3月17日《中国科技报》,有删改)

8.以下不属于造成我国“饮用水安全危机”原因的一项是( )

A.我国1/4的居民没有清洁饮用水,这威胁着国人的身体健康。

B.我国很多城市的饮用水源地的水质,出现了较为严重的不达标情况。

C.我国绝大多数的水厂采用的是传统工艺,难以应对日益严重的水污染。

D.我国绝大多数水厂缺乏资金,无法采用新工艺,不能对水进行深度处理。

9.下列表述,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运用现有的检测技术,我们在饮用水中发现了756种威胁人类健康的有机化合物。

B.目前我国每年因饮用水不安全造成的经济损失,已经达到当年GDP的1%。

C.先进的水处理工艺能让人们喝上放心水,但无法从根本上解决饮用水安全危机。

D.膜处理工艺先进,和传统工艺相比,水的过滤量可提高1倍,出水更快。

10.根据原文提供的信息,以下推断正确的一项是( )

A.要使出厂的水质达到饮用标准,水厂就需采用臭氧活性炭、膜工艺等深度处理的方法。

B.全世界多数疾病是由饮用了被污染的水而造成的,所以,我们少饮水就会少生病。

C.日本的供水系统正在普及膜工艺,这表明日本也面临着较严重的水污染问题。

D.在水污染日益严重的今天,传统工艺很难全部去除水中的污染物,被淘汰势在必然。

11.从文中看,如何化解我国的饮用水安全危机?请简要概括。(3分)

答:

  (二)、阅读下文,完成12~15题。

逃 离

郭静娟

门口有一棵树,矮矮的,向着横斜里舒展出几根粗粗的枝条,短短长长,一年四季,树干上都随意地点缀着些浓淡不一的绿。每每傍晚时分,我从那里走过,看它在夕阳里静静站立,就象站立在油画里一般,说不出的拙朴和奇异。天边的云霞,有时绚丽,有时深沉,仿佛是多变的背景音乐,让它不变的姿态有了韵律,日日为我诠释着风格迥异的美。

有一天,我终于为它驻足,在暮色里出神。

学生时代的我们,没有生活,书本就是我们的天,不能沉醉,却别无选择,按照程式完成了一次次幼、小、中学生的角色转换,终于可以逃离书卷校园,狂喜远不足以形容心情,纵然有着同吃同住的上铺姐妹,但各奔东西的伤感,怎么也挡不住我们匆匆离去的脚步。踏入绮丽的大千世界,看到生活正热情地招手,逃离的快乐如山高如水长。

快乐只是一层薄薄的面纱,没有来得及细品,就被一阵流浪的风吹远了。

琐碎的日子流水无痕,夹杂着落叶缤纷。遥想生活的时候,它是美的形态,投身其中,才感觉锋芒般锐利。捷克作家米兰•昆德拉在他的小说《玩笑》中说:受到乌托邦声音的诱惑,他们拼命挤进天堂的大门,但当大门在身后砰然关上时,他们发现自己是在地狱里。生活有时就是这样的黑色幽默,让渺小的人们难堪无助。

只有逃离。逃离成了我们的本能选择,某个地方,某个人,某项工作,某种羁绊,只要感觉不再、需要不再、快乐不再,我们就变得脚步匆匆,张望起别处的生活,仿佛那里到处闪耀着快乐、自由、幸福、梦想的诱惑之花。可是,当我们怀着某种虚幻的愿望,极力想在生活的秋千上,荡到生命的最高处,最终回到的,却还是它原来的位置。

生活在我们逃亡的背影里开怀大笑。我们早已成了生活的一分子,无处可逃。

开始喜欢旅行,希望别处的风景时时宜人,以为陌生和距离会滤去尘沙,呈现哪怕不真实的美丽。在千山万水中惊鸿一瞥,在浮光掠影中雁过无痕,却只是偶尔惊艳,少有惊心动魄,兴味盎然而去,带着些许失落归来,风景地从来热热闹闹,只是没有我们逗留的理由。

心寂寞,世界所以寂寞。花开遍地,有人看到的依旧是满眼寂寥落寞。

想起最心爱的诗歌之一——王维的《竹里馆》:“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羡煞了诗人有那样的勇气,逃出芜杂的尘世间,和明月为伴,和清风作友,自由地引吭高歌,仿若遗世独立,静美之极。可在那幅想像的图画里,我常常咀嚼出百般的孤独,在空旷的世外山谷里无处遁形,竟让我有些不寒而栗。没有推窗邀月的情怀,没有把酒临风的洒脱,纵然逃到天涯海角,都是牢笼藩篱。可以逃离现实的喧嚣,终逃不了现代人那漫无边际的寂寞命运。

生活的网无处不在。

看着眼前这棵奇异的树,我明白,无需逃离。被刺痛着,也要承受。琐碎和锐利只是生活的假象,犹如玫瑰的刺,扎手之后是芬芳娇艳。

与其逃离,不如归来。

逃离是一种懦弱,沉醉却是我们最好的归宿。就像那颗树,独自站立,也可演绎风情万种,醉了路人。

生活不在别处,它躲藏在我们的心里,微笑着等待我们转过身来。

12.联系全文,说说“逃离”的含义是什么?(2分)

答:

13.作者在文中写了哪几次逃离?结果如何?(6分)

答:

14.文章第一段描写的树有什么特点?在文中起什么作用?(4分)

答:

15.下面是原文中的一句话,请指出其运用的修辞手法及其在文中的含义(3分)

生活不在别处,它躲藏在我们的心里,微笑着等待我们转过身来。

答:

三、古诗文阅读(选择题每题3分,共39分)

  (一)、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16~20题。

项脊轩志

归有光

项脊轩,旧南阁子也。室仅方丈,可容一人居。百年老屋,尘泥渗漉,雨泽下注;每移案,顾视无可置者。又北向,不能得日,日过午已昏。余稍为修葺,使不上漏。前辟四窗,垣墙周庭,以当南日,日影反照,室始洞然。又杂植兰桂竹木于庭,旧时栏楯,亦遂增胜。借书满架,偃仰啸歌,冥然兀坐,万籁有声;而庭阶寂寂,小鸟时来啄食,人至不去。三五之夜,明月半墙,桂影斑驳,风移影动,珊珊可爱。

然余居于此,多可喜,亦多可悲。先是,庭中通南北为一。迨诸父异爨,内外多置小门墙,往往而是。东犬西吠,客逾庖而宴,鸡栖于厅。庭中始为篱,已为墙,凡再变矣。家有老妪,尝居于此。妪,先大母婢也,乳二世,先妣抚之甚厚。室西连于中闺,先妣尝一至。妪每谓余曰:“某所,而母立于兹。”妪又曰:“汝姊在吾怀,呱呱而泣,娘以指叩门扉曰:'儿寒乎?欲食乎?'吾从板外相为应答……”语未毕,余泣,妪亦泣。余自束发,读书轩中。一日,大母过余曰:“吾儿,久不见若影,何竞日默默在此,大类女郎也?”比去,以手阖门,自语曰:“吾家读书久不效,儿之成,则可待乎!”顷之,持一象笏至,曰:“此吾祖太常公宣德间执此以朝,他日汝当用之!”瞻顾遗迹,如在昨日,令人长号不自禁。

轩东,故尝为厨,人往,从轩前过。余扃牖而居,久之,能以足音辨人。轩凡四遭火,得不焚,殆有神护者。

余既为此志,后五年,吾妻来归。时至轩中,从余问古事,或凭几学书。吾妻归宁,述诸小妹语曰:“闻姊家有阁子,且何谓阁子也?”其后六年,吾妻死,室坏不修。其后二年,余久卧病无聊,乃使人复葺南阁子,其制稍异于前。然自后余多在外,不常居。

庭有枇杷树,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今已亭亭如盖矣。

16.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往往而是 往往:到处

B. 吾妻来归 归:回家

C. 迨诸父异爨 爨:烧火做饭

D. 余扃牖而居 牖:窗户

17.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且何谓阁子也 且臣少仕伪朝

B.庭中始为篱,已为墙 重为乡党所笑

C.余扃牖而居 渔父莞尔而笑

D.久之,能以足音辨人 仆以口语遭遇此祸

18.下列句子与“其制稍异于前”句式特点相同的一项是( )

A.轩凡四遭火,得不焚 至激于义理者不然

B.州司临门,急于星火 灌夫受辱于居室

C.项脊轩,旧南阁子也 和氏璧,天下所共传宝也

D.安能以身之察察 蚓无爪牙之利

19.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这段文字借项脊轩来写事,这些琐事、琐谈,虽是一鳞半爪,但它们是从生活之树上采撷的最有光彩的枝叶,是生命长河中最动人的浪花,因此使人在情感上易于与之共鸣。

B.这段文字主要写了三件事:一是大家庭的分崩离析和破落,二是母亲对子女的无微不至的关怀,三是写祖母对作者的牵挂、赞许和期盼。

C.这段文字,将大家庭分崩离析、破落之感慨,对祖母、母亲的深深怀念与眷恋,及怀才不遇、功名未成之感叹与对亡妻的真挚感情巧妙地结合在一起,产生了动人的魅力。

D.和《五人墓碑记》选择重大题材、阐明生死重大意义不同,这段文字写的都是极其平常的生活细节,题材尽管小,却很能打动人心。“事细而情深”构成了这篇散文的一大特色。

20.把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

(1)借书满架,偃仰啸歌,冥然兀坐,万籁有声

译文:

(2)比去,以手阖门,自语曰:“吾家读书久不效,儿之成,则可待乎!”

译文:

  (二)、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共7分)

江间作四首(其三)

潘大临①

西山通虎穴②,赤壁隐龙宫。形胜三分国,波流万世功。

沙明拳宿鹭③,天阔退飞鸿。最羡渔竿客,归船雨打篷。

〔注〕①潘大临(约1057~1106):字邠老,黄州(今湖北黄冈)人,善诗文。曾随苏轼同游赤壁。②西山:在湖北鄂州西,山幽僻深邃.③拳宿鹭:指白鹭睡眠时一腿蜷缩的样

21.(1)第三联两句中各有一个字用得十分传神,请找出来,并说说这样写的好处。(3分)

(2)从全诗看,作者向往一种什么样的生活?请简要分析。(4分)

(三)、阅读下面两段文字,完成22-23题。(共6分)

子曰:“参乎,吾道一以贯之。”曾子曰:“唯。”子出,门人问曰:“何谓也?”曾子曰:“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

子贡曰:“如有博施于民而能济众,何如?可谓仁乎?”子曰:“何事于仁?必也圣乎!尧舜(其犹病诸。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

子贡曰:“管仲非仁者与?桓公杀公子纠,不能死,又相之。”子曰:“管仲相桓公,霸诸侯,一匡天下,民到于今受其赐。微管仲,吾其被发左衽矣。岂若匹夫匹妇之为谅也,自经于沟渎而莫之知也。”

“仁”是儒家思想的核心,而孔子心目中的“仁”并非单纯的思想。

22.上述文字中哪一句话最能体现孔子的“仁爱”思想?(2分)

23.依据上述对话,你认为孔子的“仁爱”思想表现出哪些重要特点?(4分)

(四)古诗文填空

24.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的空缺部分。(共8分)

(1) , ;茕茕独立,形影相(《陈情表》)

(2)子路曰:“愿车马衣轻裘与朋友共, 。”(《仁者爱人》)

(3)青山隔送行,疏林不做美, 。(《长亭送别》)

(4)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则不复也。(《克己复礼》)

(5) ,来者犹可追。(《知其不可而为之》)

(6) ,于我如浮云。(《君子之风》)

(7) ,水浅而舟大也。(《逍遥游》(节选))

  四、作文(60分)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一老一小两个人同时在沙漠里种胡杨树。年轻人待树苗成活以后,每隔三天就要来给它浇水,而老人一等到树苗成活以后,就来得很少;即使来了,也只是把被风刮倒的树苗扶一扶,不浇一点水。转眼几年过去了,胡杨树都长得很粗了。忽然有一天刮起了沙尘暴,第二天风停后,两人惊讶地发现,年轻人种的胡杨几乎全被风刮倒了,有的甚至连根拔起;而老人种的树,只是被风吹折了一些树枝,吹掉了一些树叶。年轻人很诧异,问起原因,老人道:“你经常给树浇水施肥,它的根就不往泥土深处扎。如把树载活以后就不去理睬它,逼得它们不得不把自己的根一直扎到地底下的泉源中去。有这么深的根,这些树怎能轻易被风刮倒?”

要求全面理解材料,但可以选择一个侧面、一个角度构思作文。自主确定立意,确定了文体,确定标题;不要脱离材料的含义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字数要求在800字以上。

 高二语文 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1.D (A项 “肖像”读“xiào”, B项 “不落窠臼”读“kē”, C项 “苗裔”读“yì”、“茕茕孑立”读“qióng”)

2.D(励——厉;上——尚;奇——其)

3.A

4.A

5.c

6.【试题立意】本题考查“仿用句式”能力。答案示例:①我只想知道它是不是你与人沟通的桥梁②我不想知道你的藏书多么丰富③我只想知道它是不是你通向成功的阶梯

【试题解析】这是一个较为宽泛的仿写题,除了句式的要求外,最为关键的是修辞手法,原句中的“窗口”、“灯塔”都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所以答案所给的“桥梁”、“阶梯”就是很好的模仿,解答时要先选定好喻体,剩下的就容易了。再如“航船”、“春风”、“甘霖”、“绿洲”之类的喻体。

7.答案提示:

(1)森马集团:凸现年轻人的个性,倡导良好的心态和乐观积极的生活态度。(2分)

(2)网民:误导年轻人,缺少公益心、社会责任感和基本的职业道德。(2分)(观点正确即可酌情给分,超过30字,酌情扣分)

8.A(答非所问。该项表述的是我国饮用水安全危机的现状和危害,而非成因。)

9.C(A项表述不准确,756种“有机化合物”中只有部分有机化合物会威胁人类健康;B项表述扩大了范围,从原文可以看出,“经济损失”是指“因饮用水不安全引发疾病”而造成的损失,而“饮用水不安全造成的经济损失”还可能包括购买净水设备、瓶装水等费用;D项张冠李戴,文中“过滤量”是指去除杂质的量,而非出水的速度。)

10.C(A项扩大了推断的条件,原文为“如果水源不合格……采取深度处理的方法”,当水源合格时,就不需要深度处理的方法了;B项推断不严密,应为“少饮用不清洁的水就少生病”;D项“传统工艺被淘汰势在必然”这一推断绝对,深度处理是在传统工艺之上进行的。)

11. 保证水源安全,加大资金投入、深度处理以净化污水。(每点1分,共3分)

12、摆脱世俗的羁绊和喧嚣,(1分)获得理想的快乐、自由和幸福。(1分)(评分说明:每点1分,大意对即可)

13、①逃离学校生活走上社会,(1分)结果快乐只是短暂的。(1分)

②不断改变现实环境,(1分)结果处处都一样。(1分)

③以旅行调剂生活,(1分)结果兴味盎然而去,失落而回。(1分)(评分说明:6分,每点2分,大意对即可)

14、①拙朴而奇异,(1分)

②A、引发思考,领起下文;B、为末尾的感悟作铺垫。(评分说明:4分,①处1分,②处答1点得1分,答2点得3分,大意对即可)

15、用拟人手法(1分)告诉人们:幸福其实就在我们身边,关键是要用心去感悟。(2分)(评分说明:3分,修辞1分,含义2分,大意对即可)

16.B(归:出嫁)

17.C(C.均表修饰A.那么/况且 B做、修为/表被动  D.凭借/因为)

18.B(B.状语后置 A.被动 C.判断 D.定语后置)

19.C(无怀才不遇之感叹)

20.翻译略

21、(1)“拳”和“退”。用“拳”字形象地表现出鹭鸟在沙滩上栖息时的神态。用“退”字别致、生动地表现出鸿鸟在天空中飞行的状态。这样写构成了作者江边所见的一幅静动结合的画面。

(2)向往一种隐逸的生活。①诗的前两联,作者从眼前之景,转入怀古,遥想当年赤壁之战时的人事,而今安在?从而发出了“波流万世功”的感叹。②诗的后两联,作者赞叹宿鹭、飞鸿的闲适,接着又仿佛看到了渔翁的扁舟,联系到“波流万世功”的感叹,于是提出“最羡渔竿客”,想驾一叶小舟在烟雨朦胧中归去!

22.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23.一是“一以贯之”的“忠恕”;二是有积极人、博施于民、能近取譬等;三是注重“仁爱”的实践性和时效性,以实际行动造福百姓,推动社会进步。

24.(1)外无期功强近之亲,内无应门五尺之僮

(2)敝之而无憾

(3)淡烟暮霭相遮蔽

(4)举一隅不以三隅反

(5)往者不可谏

(6)不义而富且贵

(7)置杯焉则胶

四、作文(60分)

24.材料涉及到“老人” “年轻人” “胡杨树” 等几个对象。

①从“老人种的胡杨在沙尘暴后无碍”这一点分析,可以得到这样的结论:在子女的教育、人才的培养方面,一定要有科学的方法、长远的眼光。

②从“年轻人种的胡杨在沙尘暴后全被风刮倒” 这一点分析,可以得到这样的结论:一味关心爱护有可能会贻误被关爱者的一生。

③从“胡杨树如何才能抵挡沙尘暴”这一点上分析,可以得到这样的结论:逆境成才、顺境可能会使生命变得脆弱,要夯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