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诗词歌赋 > 文言文 > 罴说文言文翻译

罴说文言文翻译

推荐人: 来源: 阅读: 2.96W 次

《罴说》是唐代文学家柳宗元的作品。那么,下面是小编给大家整理收集的罴说文言文翻译,供大家阅读参考。

罴说文言文翻译

罴说文言文

罴说⑴

鹿畏貙⑵,貙畏虎,虎畏罴。罴之状,被发人立⑶,绝有力而甚害人焉⑷。

楚之南有猎者⑸,能吹竹为百兽之音⑹。寂寂持弓矢罂火⑺,而即之山。为鹿鸣以感其类⑻,伺其至⑼,发火而射之。貙闻其鹿也,趋而至⑽。其人恐,因为虎而骇之⑾。貙走而虎至,愈恐,则又为罴,虎亦亡去⑿。罴闻而求其类⒀,至则人也,捽搏挽裂而食之⒁。

今夫不善内而恃外者⒂,未有不为罴之食也。

罴说翻译:

鹿害怕貙,貙害怕虎,虎又害怕罴。罴的样子为头上披着长发,好像人一样站着,非常有力气而且害处非常大。

楚国的南部有个打猎的人,能用竹笛模仿出各种野兽叫声。他悄悄地拿着弓、箭、装火的瓶子和火种来到山上。模仿鹿的叫声来引诱鹿出来,等到鹿一出来,就用火种向它射去。貙听到了鹿的叫声,快速地跑过来了,猎人见到貙很害怕,于是就模仿虎的叫声来吓唬它。貙被吓跑了,虎听到了同类的叫声又赶来了,猎人更加惊恐,就又吹出罴的叫声来,虎又被吓跑了。这时,罴听到了声音就出来寻找同类,找到的却是人,罴就揪住猎人,把他撕成碎块吃掉了。

现在那些没有真正的本领,却专门依靠外部力量的`人,没有一个不成为罴的食物的。

注释

⑴罴(pí):哺乳动物,体大,肩部隆起,能爬树、游水。掌和肉可食,皮可做褥子,胆入药。亦称“棕熊”、“马熊”、“人熊”。

⑵貙(chū):一种像狐狸而形体较大的野兽。

⑶被(pī)发:披散毛发。被,同“披”。

⑷绝:极。害:伤害。

⑸楚:指今湖南、湖北一带,春秋战国时期其地属楚国。

⑹为:模仿。

⑺寂寂:清静无声。罂火:装在瓦罐中的灯火。罂(yīng):一种小口大肚的罐子。火:燃烧。

⑻为:模仿。感:召唤,引诱。

⑼伺:等候 。

⑽趋:快步行走。

⑾因:于是。为:模仿。

⑿亡:逃跑。

⒀而:表承接。

⒁捽(zuó):揪住。搏:搏击, 抓、扑。挽:拿来。

⒂善内:改善内部。

附阅读答案:

罴说 柳宗元

鹿畏貙①,貙畏虎,虎畏罴②。罴之状,被发人立,绝有力而甚害人焉。

楚之南有猎者,能吹竹为百兽之音,寂寂持弓矢罂③火,而即之山,为鹿鸣以惑其类,伺其至,发火而射之。貙闻其鹿也,趋而至。其人恐,因为虎而骇之。貙走而虎至愈恐则又为罴虎亦亡去。罴闻而求其类,至则人也,捽搏挽裂④而食之。

今夫不善内而恃外者,未有不为罴之食也。

【注释】①貙(chū),兽名。②罴(pí),兽名。③罂(yīng),瓦罐。④捽(zuó)搏挽裂,揪住撕裂。

小题1:解释下列划线字的字义。(4分)

①伺其至: ②为鹿鸣以惑其类:

③趋而至: ④因为虎而骇之:

小题2:用现代汉语解释文中划线的句子。(2分)

罴之状,被发人立,绝有力而甚害人焉。

小题3:从这则寓言故事,你能得出什么启示?(2分)

参考答案:

小题1:①伺:等候;②惑:引诱;③趋:快速地跑;④骇:吓唬 或“使……害怕”(4分)

小题1:罴的样子为头上披着长发,好像人—样站着,非常有力而且伤害人很厉害呀。(2分)

小题1:人要立足社会,靠的是真才实学;如果一味依赖外在力量,反而会害了自己。(或:讽刺了社会上那些不学无术、缺少真本领的人;这种人虽然能依靠欺骗手段蒙混一时,但在紧要关头,难免原形毕露,以致害了自己。)(2分)

小题1:此题考查学生对文言实词的理解能力,结合具体语境理解词义即可,有时还要注意词语的特殊用法。

小题1:本题考查学生翻译文言文的能力。要求具有落实重点词语的能力,不能遗漏,同时要与上下文连贯,有时还要补出省略的主语,同时要抓住其中的关键字。

小题1:本题考查理解文章主旨的能力。结合文章的内容多角度的谈从中得到的启示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