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诗词歌赋 > 古诗 > 闺怨的古诗

闺怨的古诗

推荐人: 来源: 阅读: 2.57W 次

在日常生活或是工作学习中,大家都收藏过自己喜欢的古诗吧,古诗具有格律限制不太严格的特点。古诗的类型有很多,你都知道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闺怨的古诗,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闺怨的古诗

闺怨的古诗1

1、《秋夕

唐·杜牧

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

天阶夜色凉如水,坐看牵牛织女星。

2、《征人怨

唐·柳中庸

岁岁金河复玉关,朝朝马策与刀环。

三春白雪归青冢,万里黄河绕黑山。

3、《十五从军征

汉乐府

十五从军征,八十始得归。

道逢乡里人:“家中有阿谁?”

“遥望是君家,松柏冢累累。”

兔从狗窦入,雉从梁上飞,

中庭生旅谷,井上生旅葵。

舂谷持作饭,采葵持作羹。

羹饭一时熟,不知贻阿谁。

出门东向望,泪落沾我衣。

4、《玉阶怨

唐·李白

玉阶生白露,夜久侵罗袜。

却下水晶帘,玲珑望秋月。

5、《声声慢·寻寻觅觅

宋·李清照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

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

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

如今有谁堪摘?

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

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

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6、《长门怨

唐·刘长卿

何事长门闭,珠帘只自垂。

月移深殿早,春向后宫迟。

蕙草生闲地,梨花发旧枝。

芳菲自恩幸,看着被风吹。

7、《蝶恋花·庭院深深深几许

宋·欧阳修

庭院深深深几许?

杨柳堆烟,帘幕无重数。

玉勒雕鞍游冶处,楼高不见章台路。

雨横风狂三月暮,门掩黄昏,

无计留春住。

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

8、《菩萨蛮·小山重叠金明灭

唐·温庭筠

小山重叠金明灭,鬓云欲度香腮雪。

懒起画蛾眉,弄妆梳洗迟。

照花前后镜,花面交相映。

新贴绣罗襦,双双金鹧鸪。

9、《春思·莺啼燕语报新年

唐·皇甫冉

莺啼燕语报新年,马邑龙堆路几千。

家住层城临汉苑,心随明月到胡天。

机中锦字论长恨,楼上花枝笑独眠。

为问元戎窦车骑,何时返旆勒燕然。

10、《子夜吴歌·秋歌

唐·李白

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

秋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

何日平胡虏,良人罢远征。

11、《嫦娥

唐·李商隐

云母屏风烛影深,长河渐落晓星沉。

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

12、《春怨·纱窗日落渐黄昏

唐·刘方平

纱窗日落渐黄昏,金屋无人见泪痕。

寂寞空庭春欲晚,梨花满地不开门。

13、《望江南·梳洗罢

唐·温庭筠

梳洗罢,独倚望江楼。

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

肠断白苹洲。

14、《闺怨

唐·王昌龄

闺中少妇不知愁,春日凝妆上翠楼。

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

15、《春怨

唐·金昌绪

打起黄莺儿,莫教枝上啼。

啼时惊妾梦,不得到辽西。

闺怨的古诗2

古诗原文

柳庭风静人眠昼,昼眠人静风庭柳。香汗薄衫凉,凉衫薄汗香。

手红冰碗藕,藕碗冰红手。郎笑藕丝长,长丝藕笑郎。

创作背景

这首词是《回文四时闺怨》之一。这四首词均作于宋神宗元丰三年(1080)十月。东坡被贬黄州,“杜门谢客”,冬至后又去天庆观养炼。在无所收获之后,写闺怨回文以解脱。

诗文赏析

东坡的回文词,两句一组,下句为上句的倒读,这比起一般回文诗整首倒读的作法要容易些,因而对作者思想束缚也少些。东坡的七首回文词中,如“邮便问人羞,羞人问便邮”、“颦浅念谁人,人谁念浅颦”、“楼上不宜秋,秋宜不上楼”、“归不恨开迟,迟开恨不归”等,下句补充发展了上句,故为妙构。

这首回文词是作者“回时闺怨”中的“夏闺怨”。上片写闺人昼寝的情景,下片写醒后的怨思。用意虽不甚深,词语自清美可诵。“柳庭”二句,关键在一“静”字。上句云“风静”,下句云“人静”。风静时庭柳低垂,闺人困倦而眠;当昼眠正熟,清风又吹拂起庭柳了。同是写“静”,却从不同角度着笔。静中见动,动中有静,颇见巧思。三、四句,细写昼眠的人。风吹香汗,薄衫生凉;而在凉衫中又透出依微的汗香。变化在“薄衫”与“薄汗”二语,写衫之薄,点出“夏”意,写汗之薄,便有风韵,而以一“凉”字串起,夏闺昼眠的形象自可想见。过片二句,是睡醒后的活动。她那红润的手儿持着盛了冰块和莲藕的玉碗,而这盛了冰块和莲藕的玉碗又冰了她那红润的手儿。上句的“冰”是名词,下句的“冰”作动词用。古人常在冬天凿冰藏于地窖,留待夏天解暑之用。杜甫《陪诸贵公子丈八沟携妓纳凉》诗“公子调冰水,佳人雪藕丝”,写以冰水拌藕,犹此词“手红”二句意。“郎笑耦丝长,长丝藕笑郎”,收两句为全词之旨。“藕丝长”,象征着人的情意绵长,古乐府中,常以“藕”谐“偶”,以“丝”谐“思”,藕节同心,故亦象征情人的永好。《读曲歌》:“思欢久,不爱独枝莲(怜),只惜同心藕(偶)。”自然,郎的笑是有调笑的意味的,故闺人报以“长丝藕笑郎”之语。笑郎,大概是笑他的'太不领情或是不识情趣吧。郎的情意不如藕丝之长,末句始露出“闺怨”本意。

这首词在格律、内容感情、意境等方面都符合回文词的要求,同时又不失作者的大家气派,实为难得。

通常的回文诗,主要是指可以倒读的诗篇。回文诗尽管只有驾驭文字能力较高的人,方能为之,且需要作者费尽心机,但毕竟是文人墨客卖弄文才的一种文字游戏,有价值的作品不多。宋词中回文体不多,《东坡乐府》存有七首《菩萨蛮》回文词。

闺怨的古诗3

闺怨篇

寂寂青楼大道边,纷纷白雪绮窗前。

池上鸳鸯不独自,帐中苏合还空然。

屏风有意障明月,灯火无情照独眠。

辽西水冻春应少,蓟北鸿来路几千!

愿君关山及早度,念妾桃李片时妍。

翻译

大道边青色的楼房静静伫立,我独自倚在窗前看窗外白雪纷纷。

池塘里鸳鸯成双作对让人好生羡慕,空荡荡的闺房中,唯有那罗帐里面的苏合香,在默默地燃烧。

好心的屏风有意遮掩逗人愁思的月光,无情的灯火却使闺房通明,照出了相思人儿孤眠独宿的模样。

辽西边境早已是天寒水冻,那里的春光恐怕极少停驻吧;蓟北塞外,与江南相隔好几千里,即使托鸿雁传书,也很难送到啊!

只盼望夫君早早归家,须知我的青春短暂;正如秾桃艳李,只有片时的妍丽啊!

注释

青楼:指涂饰青漆的楼房。魏晋南北朝诗中常用来指女子所居。

苏合:即苏合香。

赏析

此诗前六句写闺妇冬夜空房独宿,因而触物伤心的苦景。“青楼”,指涂饰青漆的楼房。如曹植《美女篇》“青楼临大路,高门结重关。”本诗首句即从曹诗化出。富家楼阁,本该是宾朋络绎,且临大路,更当有车马喧闹;然冠以“寂寂”二字,则其室内室外一片清静无声、冷落寂寥之状可想而知。故首句不仅点出地点,而且入手扣题,为下文描写闺怨预示了环境气氛。次句既点明时令是冬季,在那雕画着花纹的窗子外面,但见白雪纷纷飘舞;又通过“纷纷白雪”,烘托出闺妇那凄凉的心境和纷乱的思绪。第三句承上仍写室外,少妇无聊地守着窗儿,孤寒之感已然袭上心头;当她望见池上鸳鸯双双偎依,雪寒之间犹有一丝亲热温暖,更是不免“人而不如鸟乎”之叹。故第四句一转,由室外转写室内,由鸳鸯双联想到自己孤独。你看她,情不自禁地回顾室内:空荡荡的闺房中,唯有那罗帐里面的苏合香,在默默地燃烧(“然”同燃),平添了几分房栊空寂的气氛。一个“空”字,生动传神,既渲染出环境的虚空,也暗示出人物心境的空寂。在这寂寞的重压之下,她反而感谢那道屏风解人情意,将那撩人愁思的窗外明月遮障,令自己不至于由于月圆人不圆而弥加哀怨。她的心情也扭曲了:明明是害怕黑暗孤寂,不敢熄灯,她却恨那盏青灯冷酷无情,惨淡的碧火直射着孤眠之人,愈增其形影相吊、茕独凄惶的苦楚。这二句用拟人的笔法,移情入景,将思妇的凄楚,写到极为委婉深曲。

“辽西”二句,忽又荡开一笔,将空间推移至几千里之外,设想边塞丈夫的情景。这位闺妇由眼前江南的“纷纷白雪”,自然联想到丈夫所处塞北的严寒:由长期的音沉信杳,自然想到路遥难通的缘故。她想:辽西边境早已是天寒水冻,冰天雪地,那里的春光恐怕极少停驻吧;蓟北塞外,离江南相隔好几千里,即使丈夫托鸿雁传书,但由于千山万水的阻隔,音书也很难送到啊!二句从对面着笔,设想对方的.寂寞相思和雁书难寄,不仅表现出彼此的心心相印,而且把闺妇的痴情思念再度推进了一层。

结尾二句,写闺妇殷切地期望以及深沉的忧虑:她希望丈夫早日度过关山,回到自己身旁,以慰己心;她提醒丈夫应当时刻想到,妻子虽正处在青春妙龄之际,妻子虽正处于青春妙龄之际,然而韶华易逝,红颜易衰,正如桃李花开,只能保持短暂的鲜艳妍美一样,随着春归,它又将凋谢零落。因此,千万要珍惜青春,不要错过时光。二句又由边关收到眼前闺房,与前文关合呼应。运用了暗喻和夸张的手法,愈见得思妇忧愁之重与盼归之切。

此诗所写景物皆是闺妇眼中所见与心中所感,因而无不饱含闺妇强烈的感情色彩,成为其内心的物外表现,堪谓情景交融,形神兼备。通篇对仗工整而又自然。

闺怨的古诗4

白居易《寒闺怨》

寒月沉沉洞房静, 真珠帘外梧桐影。

秋霜欲下手先知, 灯底裁缝剪刀冷。

问题:

1, 诗中闺中女子心有何“怨”?请结合原诗简要概括。

天寒岁暮,征夫不归,内心思念,寂寞孤独。(2分)秋霜欲下,冬衣未成,心中焦虑。(3分)

2, 从表达技巧看,此诗后两句妙在哪里?请简要赏析

女子灯下裁衣,忽感剪刀冰冷,连手也感觉冷了。(2)诗人于此不直接写主人公的内心的凄凉之意,而捕捉这一丝细腻的心理感受,表达了女子的内心之怨,虽简实丰,含蓄蕴藉,余味无穷。

赏析:

此诗前两句写景,洞房,犹言深屋,在很多进房屋的后部,通常是富贵人家女眷所居。居室本已深邃,又被寒冷的月光照射着,所以更见幽静。帘子称之为真珠帘,无非形容其华贵,与上洞房相称,不可呆看。洞房、珠帘,都是通过描写环境以暗示其人的身分。后两句写情。

其写情,是通过对事物的细致感受来表现的。“梧桐影”既与上文“寒月”相映,又暗示下文“秋霜”,因无月则无影,而到了秋天,树中落叶最早的是梧桐,所谓“一叶落而知天下秋”。前两句把景写得如此之冷清,人写得如此之幽独,就暗示了题中所谓寒闺之怨。

在这冷清清的月光下,静悄悄的房屋中,帘子里的人还没有睡,手上拿着剪刀,在裁缝衣服,忽然,她感到剪刀冰凉,连手也觉得冷起来了。这是怎么一回事呢?随即想起,是秋深了,要下霜了。秋霜欲下,玉手先知。暮秋深夜,赶制寒衣,是这位闺中少妇要寄给远方的征夫的。(唐代的府兵制度规定,兵士自备甲仗、粮食和衣装,存入官库,行军时领取备用。但征戌日久,衣服破损,就要由家中寄去补充更换,特别是需要御寒的冬衣。所以唐诗中常常有秋闺捣练、制衣和寄衣的描写。在白居易的时代,府兵制已破坏,但家人为征夫寄寒衣,仍然是需要的。)天寒岁暮,征夫不归,冬衣未成,秋霜欲下,想到亲人不但难归,而且还要受冻,岂能无怨?于是,剪刀上的寒冷,不但传到了她手上,而且也传到她心上了。丈夫在外的辛苦,自己在家的`孤寂,合之欢乐,离之悲痛,酸甜苦辣,一齐涌上心来,是完全可以想得到的,然而诗人.却只写到从手上的剪刀之冷而感到天气的变化为止,其余一概不提,让读者自己去想象,去体会。虽似简单,实则丰富,这就是含蓄的妙处。这种对生活的感受是细致入微的。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常常对一些事物的变迁,习而不察,但敏感的诗人,却能将它捕捉起来,描写出来,使人感到既平凡又新鲜,这首诗艺术上就有这个特点。

闺怨的古诗5

摘 要:诗歌语言艰涩难懂,词语凝练,语意丰富,这是诗歌阅读教学难的主要原因。可是,我们又必须承认,在所有的语言样式中,诗歌的语言无疑是最具有魅力的。它的形式美,音节美,意境美是最能打动人的,其中尤以闺怨诗最动人心弦,教好闺怨诗,可以作为诗歌教学的突破口。

关键词:诗歌;闺怨诗;教学

因为诗歌能带给我们无与伦比的审美享受,所以,无论诗歌多么难学,中国人从未放弃过对于诗歌的无限追求,孩子们在进入学堂之前就能背诵许多诗歌,并且把这作为自己炫耀的资本。可是,聚焦高中课堂,学生们连课内要求背诵的诗歌都不愿去学、去背,更不用说课外自觉涉猎了。造成学生们厌学诗歌的原因有许多,在这里,谈谈如何让学生们再次“爱”上诗歌。

一、音乐激趣法

现今社会,最能打动人心的无疑就是音乐了,不论是喜是悲,人们都爱用音乐传达心声。音乐的类型更是多种多样,而其中有关爱情伤感类的歌曲是最多的也是最受欢迎的一类。其实,从诗歌的角度分类,这类的音乐应该归入闺怨类题材。而且,现今有不少音乐的歌词都是古典诗歌,比如李清照《一剪梅》、李煜的《虞美人》、苏轼的《水调歌头》、李商隐的《无题》等等,不胜枚举。如果在闺怨类诗歌教学中,能够引入这些歌曲,肯定能激发学生的热情。如教学选修教材中的《一剪梅》一课。教师就可以选择诗歌《一剪梅》的同名曲作为导语,优美的.旋律能深深地吸引学生,而且诗歌形式整齐,音韵性强的特点,也使得诗歌本来就便于记忆,在配上优美的旋律,学生喜欢听,在听的过程中,可以让学生跟着唱,几遍下来,诗歌就背诵下来了。

二、合作探究法

三、诵读品情法

诵读,是语文教学的灵魂。一堂好的语文课离不开诵读。诗歌往往是文情并茂,而且诗歌的音韵特点也使得诗歌非常适合朗诵,所以,诵读应该也必须是诗歌教学的重点。学生通过诵读,不但可以感受到诗句中传达出来的情感,而且可以品味诗歌语言的独特魅力。在诗歌诵读中,要交给学生诗歌诵读的方法和技巧,帮助学生更好的走进诗歌。

1、把握诗歌的情感基调

闺怨诗的情感不难把握,所抒之情无非就是怨情,但这怨情也有轻重之分,诵读时,应该先让学生把握诗歌抒发的怨情是哪种,才能读好诗歌。如金昌绪的《春怨》,抒发的是妻子对丈夫的思念、盼望之情,诵读时应该读出那深深地相思的感情;再如《诗经》中的《氓》,这是一首弃妇自述婚姻悲剧的诗歌,女子以无比沉痛的口吻,讲述了自己的婚姻经历,表达了她的悔恨和决绝。在诵读过程中,就要注意情感的变化,恋爱时应该读出那份陶醉、喜悦,婚后要读出那种虽然辛苦却满足的口吻,婚变时则要读出女子的思考和决绝。诵读和品情是相辅相成的,诵读可以帮助学生感悟出诗歌表达的情感,诗歌的情感又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诵读诗歌。

2、掌握诗歌的诵读技巧

诵读诗歌,不但要以情代读,而且还要掌握必要的诗歌诵读技巧。例如对于诗歌重音的处理,语速语调的处理,停顿的处理,口型开合程度的处理等等。具体要结合诗歌去品味。如李清照的《一剪梅》中“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诵读时应该这样处理:“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因为本诗抒发的是对于丈夫的思念之情,诵读的时候语速应该慢而轻柔。同时,在诗歌朗诵的过程中,还要注意口型开合的大小,把字音发的圆而饱满。指导学生诵读诗歌,不能停留在理论指导的层面,要让学生边读边学。在诵读环节中,教师应该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给学生们播放配乐朗诵作品。当然,教师也可以在备课过程中,查找合适的音乐作为背景音乐,课上给学生们示范朗读,而且,学生在练习诵读时,有适当的音乐做辅助,也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四、课外巩固法

诗歌阅读教学是一项长期任务,教师不能只是针对讲诗而讲诗,或者针对学诗而读诗。我们应该把诗歌阅读从课内延伸到课外。通过音乐激趣,合作探究,诵读品情,已经调动了学生对于诗歌的学习热情,这时,教师就要“趁热打铁”,鼓励学生成立读诗会,并且定期举办正规的诗歌诵读比赛,这样不但可以巩固诗歌教学的成果,并且可以拓展学生的视野,扩大诗歌阅读的数量,在班级形成浓厚的读诗风气。

当学生占有一定数量的诗歌材料后,教师可以鼓励学生以小组的方式去探究闺怨类诗歌的发展历程或者是针对某个朝代谈谈闺怨诗的特点,这样做,可以鼓励学生向深度去挖掘诗歌。对于学生理解诗歌的能力方面也是一个很好的锻炼。通过这种有梯度的课外诵读巩固法,让学生重新拾起学诗的兴趣,再次的“爱”上诗歌!

推荐阅读

  • 1《临江仙(闺怨)》古诗 作者韩淲 古诗临江仙(闺怨)的原文诗意翻译赏析
  • 2古诗之闺怨诗教学探究的论文
  • 3《阳春曲·闺怨》古诗 作者徐再思 古诗阳春曲·闺怨的原文诗意翻译赏析
  • 4《闺怨 / 怨诗-去年离别雁初归》古诗 作者张纮 古诗闺怨 / 怨诗-去年离别雁初归的原文诗意翻译赏析
  • 5《恋绣衾(闺怨)》古诗 作者刘学箕 古诗恋绣衾(闺怨)的原文诗意翻译赏析
  • 6《凭阑人·闺怨》古诗 作者王元鼎 古诗凭阑人·闺怨的原文诗意翻译赏析
  • 7《苏幕遮(闺怨)》古诗 作者陶氏 古诗苏幕遮(闺怨)的原文诗意翻译赏析
  • 8《凤归云·闺怨》古诗 作者佚名 古诗凤归云·闺怨的原文诗意翻译赏析
  • 9《【双调】春闺怨》古诗 作者乔吉 古诗【双调】春闺怨的原文诗意翻译赏析
  • 10《凭栏人·闺怨》古诗 作者王元鼎 古诗凭栏人·闺怨的原文诗意翻译赏析
  • 11诗歌:A Complaint怨
  • 12《月照梨花(闺怨)》古诗 作者黄升 古诗月照梨花(闺怨)的原文诗意翻译赏析
  • 13《长相思(闺怨)》古诗 作者周邦彦 古诗长相思(闺怨)的原文诗意翻译赏析
  • 14《小桃红·春闺怨》古诗 作者乔吉 古诗小桃红·春闺怨的原文诗意翻译赏析
  • 15古代闺怨诗词名句大全
  • 16古诗词春怨赏析
  • 17春闺怨
  • 18古诗
  • 19《闺怨·闺中少妇不知愁》古诗 作者王昌龄 古诗闺怨·闺中少妇不知愁的原文诗意翻译赏析
  • 20《闺怨词三首》古诗 作者白居易 古诗闺怨词三首的原文诗意翻译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