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教育范文 > 周记 > 精选周记中秋节6篇

精选周记中秋节6篇

推荐人: 来源: 阅读: 2.7W 次

时间是箭,去来迅疾,转眼一周又结束了,一周的经历,可以助长我们的阅历,是不是该好好写一篇周记记录一下呢?周记怎么写才条理清晰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周记中秋节6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精选周记中秋节6篇

周记中秋节 篇1

中秋节在每年的农历八月十五,这一天是许多亲朋好友相聚一堂的日子,所以这一天又被称之为团员节,顾名思义,就是这一天是家人团聚的日子,在这一天,不管你有多忙,都要陪着家人吃顿饭,在我的理解中,其实这一天跟大年三十一样重要,都要吃团员饭。远方的人儿也会在中秋思念故乡。

中秋节这天月亮也特别的圆,特别的大,就好像是全家人一起围坐的大圆桌。许多中国人也喜欢在饭后和家人一起到户外赏月。其实在我们老家还流行一句俗语,叫做“十五的月亮十六圆”,意思就是,中秋节当天的月亮还没有第二天的圆,所以,喜欢看月亮的朋友们要注意了哦。没有在自己家乡人儿就要在中秋思念故乡了。

在远离城市的地方,夜晚的天空很清澈很干净,天空好像被水洗过一样,没有多余的杂志,感觉月亮离我们很遥远,但同时又会觉得离我们很近。农村的天空还没有被污染,白天可以看见白云朵朵,晚上可以在天空下数星星,然而,城市的天空总感觉像是盖上了一层薄膜,看不见天空的颜色,随时都是雾蒙蒙的,看不清楚,晚上也很难看到星星,所以现在,到了中秋节远在他乡的朋友想要看着月亮来寄托自己的思乡之情就显得很模糊了。只能和几个朋友一起活着肚子一人在这中秋思念故乡。

希望有一天,所有人都不用到远方打工就能养活自己一家人,不用背井离乡去打拼,这样,在中秋的时候就可以和家人朋友一起欣赏美丽的月亮了,就不用远在他乡等到中秋思念故乡了。

周记中秋节 篇2

今天是中秋节,是全家团圆的日子,所以学校特意提早放了学,我一到家就看见姐姐一个人在忙着做饭。一会儿,妈妈也回来了,一进门就和奶奶一起忙开了,等我写好作业,一出门,哇!桌子上摆满了丰盛了饭菜。我迫不及待地对奶奶说:“奶奶,今天的菜看上去就好吃,我先尝尝哦!”“是吗?”奶奶笑眯眯地说,“好吃就多吃点,不过得等你大伯和小董阿姨回来一起吃。”

等来等去,大伯还是不回来。奶奶已经打过三、四个电话了,可他总是说“过一会就回来”、“马上就到”……七点了,大伯和小董阿姨终于来了,我大喊一声:“吃饭了!”便狼吞虎咽起来。不一会,红烧螃蟹、猪蹄子、木耳炒肉片、水煮鱼……就都不见了。

晚饭后不久,我们全家就坐到了阳台上。吃着月饼,听奶奶念叨着:“不知你爸爸出差在外有没有吃月饼?”看着那圆圆的皎洁的月亮,我不由得想起了苏轼的《水调歌头》中的诗句:“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周记中秋节 篇3

夜,静极了,玉盘似的满月在云中穿行,淡淡的月光洒向大地。适逢中秋之夜,我仰望天空,望见一轮圆月,但不是我们常说的一轮皎洁的圆月,天空中有层层清云,如烟似雾,弥蒙在月光下。月晕恰恰是这圆月与清云的红娘,牵于二者之间,淡淡的点上一圈,既不喧宾夺主,又有万般娇态。

有人说,新月似芽,半月如瓢,圆月如西子之明眸。我愿随月在云中漫步,听她讲古老的传说;也愿站在静处悄悄凝望。不过,这一切都化为柔和的月光洒在我身上。这才是真实的接触,是老朋友的祝福。

每逢中秋的.夜晚,小区里的小朋友们都会不约而同地来到院子里分享美味,快乐地满地跑。我们也不例外,提着灯笼和蜡烛往天台跑去。天台上,明亮的月光照在小朋友快乐的脸上,显得十分可爱。我们坐在板凳上,欣赏着美丽的月光,品尝着美味的月饼,十分开心。这时,一位小女孩走了过来,坐在板凳上,记录着这快乐的时刻。温柔的月光照在小女孩那恬静的脸上,显得十分美丽。正当我们高兴的时候,微风吹来,把蜡烛吹灭了。们只好重新点燃蜡烛。

夜色渐渐暗了下来,人们的笑声打破了夜晚的宁静。繁星在天空中顽皮地眨着眼,月亮睁大眼睛,和蔼地望着绿茵茵的草丛,极像一只擦亮的银盘。啊,众星捧月的景色多美啊,多像妈妈在和孩子们讲故事,孩子在听得入了神。

月亮渐渐升高,她身穿白色的纱衣,娴静而安详,温柔而大方。她那银盘似的脸,透过树梢,留下温和的笑容。中秋的夜色多美啊,在我的童年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周记中秋节 篇4

幼年时,我和妈妈、大孃、妹妹一起在重庆老家一个叫龙水镇的地方生活过两年,至今,那些美好的童年记忆仍留在我的脑海里。

龙水镇的中秋节过得热闹而古朴,要打糍粑、吃月饼、赛歌舞、放焰火。

就像端午节要吃粽子一样,中秋节则要吃糍粑。有劳力的人家都是自己打糍粑,只有我们这种妇孺人家才出钱请人打。妈妈在小学教书,我们住在学校里,学校大门斜对面就有一个用来打糍粑的石碓窝。那石碓窝很重,像生了根似的,无人能挪动。它平时孤寂地蹲在那里无人问津,只是在中秋节打糍粑时才被人想起。

中秋节那天吃过早饭,妈妈端着糯米饭同大孃带着我和妹妹去打糍粑。队伍已排得较长了,大多是举家出动,一来为了感受节日欢乐的气氛,二来为了观赏一年一度的打糍粑。

打糍粑的人是从别处来的,是两个壮年男子。别看糍粑吃起来绵软,打起来却相当费劲。将糯米饭倒进石碓窝后,一个赤膊男子就手持长长的木杵用力向下舂,另一个赤膊男子蹲在旁边,用沾了水的双手翻动碓窝中的糯米饭,两人配合得十分默契,舂一些时候两人就会互换。糯米饭越舂越茸,也越来越粘,在糍粑快舂好时,费劲的不是往下舂,而是将木杵往上拔。看到木杵上粘着的糍粑被拔得长长的,小孩子们就欢呼起来:“糍粑舂好啰!吃糍粑啰!”这一家的糍粑舀起来,另一家的糯米饭又倒下去……

将近中午时,我家的糍粑打好了。把糍粑端回家热了吃,因为当地有“冷甜酒,热糍粑”之说。糍粑和粽子一样,都是蘸红糖水吃。但大孃比较讲究,我们的糍粑是蘸了白糖芝麻面吃的,真是又甜又香呀!

吃完午饭,就到学校教室看表演文娱节目的人化妆。节目是各个街道出的,听说还要比赛。一个教室里化好妆的人正在排练,又唱又跳。我带着妹妹看了一会儿,就学会了那歌:“郎对花,姐对花……”挨着看下去,最好笑的是祝英台居然是男人装扮的,头上戴着假发,胸部还塞进两个小南瓜,把我们一伙小孩子笑得东倒西歪,站立不稳。

一切准备停当,在校门外的坝子上就开始了文艺演出。秧歌队、连响队、花鼓队跳得节奏整齐、热火朝天;舞蹈队且歌且舞,乐声悠扬,曲调是《对花》、《十大姐》、《采茶扑蝶》等;川剧队演员化着戏妆,在川剧锣鼓声中腾挪扑闪,裙袂翻飞。还有四人抬着一座高高的布房子,里面坐着童男童女,我不懂是什么意思。之所以记得,是因为他们穿的衣服是借的我和妹妹的。表演完后,演出队就排着长长的队伍,边走边跳,上街巡游去了。

看完表演,我们就去供销合作社买月饼。那时的月饼品种很单调,就是红糖馅儿的芝麻饼。供销社里人很多,但大多是来看稀奇的,因为里面挂着一个铜锣般的大月饼。问问价格,令人咋舌——5角钱!当时当地的5角钱是什么价值?比鸭蛋略大的泡粑都要买100个!本来妈妈和大孃是打算买小月饼的,也许是见了我和妹妹盯着大月饼那渴望的眼神,也许是慰藉我和妹妹对在成都工作的爸爸的想念,于是,妈妈在众人“啧啧”的赞叹声中买下了这个全镇唯一的大月饼。我和妹妹兴奋地轮换着将大月饼提回家,一路上又引来无数艳羡的目光。

吃过晚饭,几乎全镇的人都聚集到学校东侧的大坝子上,准备观看节日里最精彩的节目——放焰火。中秋节的前一天,这里就用木头搭起了高高的焰火架,令人十分向往。焰火是10点钟放,习惯于9点钟睡觉的我和妹妹,无论如何也坚持不到10点钟,因而从没见过放焰火。听看过的小伙伴说,焰火是红色的,很好看。焰火放完后,还会出来一只猴子做表演,很有趣。

焰火放完,众人散去,这个中秋节就算过完了。

周记中秋节 篇5

每年的农历八月十五是我最喜爱的一天,因为这一天是中秋节,也是团圆节。

中秋节的来历还有一个传说,就让我来给大家讲一讲吧:

相传,远古时候天上有十日同时出现,晒得庄稼枯死,民不聊生,一个名叫后羿的英雄,力大无穷,他同情受苦的百姓,登上昆仑山顶,运足神力,拉开神弓,一气射下九个太阳,并严令最后一个太阳按时起落,为民造福。

后羿因此受到百姓的尊敬和爱戴。后羿娶了个美丽善良的妻子,名叫嫦娥。后羿除传艺狩猎外,终日和妻子在一起,人们都羡慕这对郎才女貌的恩爱夫妻。

不少志士慕名前来投师学艺,心术不正的蓬蒙也混了进来。一天,后羿到昆仑山访友求道,巧遇由此经过的王母娘娘,便向王母求得一包不死药。据说,服下此药,能即刻升天成仙。然而,后羿舍不得撇下妻子,只好暂时把不死药交给嫦娥珍藏。嫦娥将药藏进梳妆台的百宝匣里,不料被小人蓬蒙看见了,他想偷吃不死药自己成仙。三天后,后羿率众徒外出狩猎,心怀鬼胎的蓬蒙假装生病,留了下来。待后羿率众人走后不久,蓬蒙手持宝剑闯入内宅后院,威逼嫦娥交出不死药。嫦娥知道自己不是蓬蒙的对手,危急之时她当机立断,转身打开百宝匣,拿出不死药一口吞了下去。嫦娥吞下药,身子立时飘离地面、冲出窗口,向天上飞去。由于嫦娥牵挂着丈夫,便飞落到离人间最近的月亮上成了仙。

人们为了祭奠嫦娥,就在嫦娥喜爱的后花园里,摆上香案,放上她平时最爱吃的蜜食鲜果,遥祭在月宫里的嫦娥。

这就是关于中秋节的传说《嫦娥奔月》。

中秋节也有很多的习俗,比如:赏月、吃月饼、和家人一起吃团圆饭……

赏月是我最喜欢的的事。每到中秋节的晚上,我都会和爸爸妈妈在院子里赏月。

我坐在小板凳上,抬头仔细的望着皎洁的月亮,仿佛看见了嫦娥带着玉兔在月寒宫走动着、玩耍着。月亮在漆黑的天空上显得格外的明亮,小星星在眨着眼睛,天空中变得非常热闹……

这就是中秋节,不管是来历,还是习俗,都是那么的特别,我爱中秋节!

周记中秋节 篇6

中秋佳节,正当明月,本是家人团圆之际,却因家人的病故而无法了结这个心愿。每每遥望明月,总会想起“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的诗句,也会想起在姥爷在世的最后一个中秋佳节……

那年中秋,姥爷病得很重,我们是在病房里过的,记得那天舅舅买了十几只大螃蟹,姥爷很高兴,他麻利的扒开螃蟹壳,一只一只的分给大家,我被分到了两只,吃得格外香。姥爷满脸皱纹的脸上挤出一个笑容,把螃蟹全分给大家,自己只留了半只和大家吃剩的螃蟹钳子,喝了一碗皮蛋粥和半个月饼。

吃晚饭,大家一起去医院外散步赏月,我瞟了瞟姥爷,虽然病重,但精神还是很好,我就心想姥爷一定会好起来的,谁知……

那天,我们还拍了很多照片,姥爷却只是笑笑,一言不发,轮到姥爷时,他的笑容荡漾无存,我很奇怪,一向和蔼的姥爷怎么板着脸照相呢?于是不停的喊:“姥爷!茄子!”却猛然看见姥爷的眼眶湿润了。我有点呆了,于是默默的到一边去思考,直到姥爷去世不久后,摆在窗前的黑白照我才发现……

这正是中秋节的那张啊!姥爷之所以总是以笑容面对我们,是因为不想让我们担心,他……他是在强颜欢笑啊!我怎么会不明白呢?!

之后的中秋,我总是独自望着月亮,想着姥爷的微笑,喃喃自语:“月有阴晴圆缺,人有悲欢离合,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