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教育范文 > 心得体会 > 基层党员学习李保国精神心得体会

基层党员学习李保国精神心得体会

推荐人: 来源: 阅读: 1.92W 次

太行山上的树林熟悉他风雨无阻的背影,山区的农民记得他亲切的音容笑貌,丰收的硕果见证过他流下的每一滴汗水,他就是李保国,一个把毕生精力奉献给太行山、奉献给无数贫困群众的大学教授。下面是小编收集的基层党员学习李保国精神心得体会,希望大家会喜欢!

基层党员学习李保国精神心得体会

  【基层党员学习李保国精神心得体会1】

没有豪言壮语,只有俯首勤为。将毕生心血都抛洒在太行山山区开发事业上的李保国教授,以始终如一的执著,坚守了对党忠诚、心系人民、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的精神高地,彰显了一个优秀共产党员忠诚、干净、担当、实干的政治品质,为广大党员干部树立了光辉的榜样。全市党员干部要从李保国事迹中汲取精神力量,把对他的感动和崇敬,转化为推动京畿强市、善美保定建设的强大动力,自觉实践共产党人的价值追求。

“太行新愚公”“科技财神”“农民教授”……每一个特殊称谓,都诉说着李保国教授的感人事迹,表达着人民群众的深厚情感。李保国教授为贫困地区发展和农民脱贫致富作出了卓越贡献,把自己的一切都献给了党的事业,献给了共产党人的崇高追求,献给了对群众的无私承诺。三十多年如一日的坚持,遍布太行山贫困山区的闪光足迹,诠释的是共产党人的先进和优秀。他给燕赵大地留下了卓然风范和浩然正气,给人们心中留下了悠长思念和由衷敬佩,他用穿越时空、烛照世人的人格魅力,谱写出了一曲质朴感人的壮丽诗歌,树立起了一座永恒不朽的时代丰碑。

从李保国教授事迹中汲取精神力量,就要像他那样,始终坚守共产党人的精神家园,永远忠于党的事业,爱岗敬业,扎根一线,自觉把个人的奋斗融入人民的利益,躬身实践共产党人的人生价值和道德追求。全市党员干部要自觉加强党性修养和党性锻炼,脚踏实地不漂浮,埋头苦干不张扬,(下转A2版)

忠于使命,勇于担当,把全部心思和精力都用在干事创业上,创造无愧于时代的辉煌业绩。从李保国教授事迹中汲取精神力量,就要像他那样,待百姓如亲人,爱民至深,为民至诚,助人为乐,无私奉献,始终把群众利益放在心上,千方百计顺民意、解民忧、增民利。全市党员干部要强化公仆意识和服务意识,始终做到大公无私,公而忘私,殚精竭虑,激情奉献,干净做事,奋发有为,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在当前“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中,李保国教授就是最现实、最生动、看得见、摸得着的榜样,他的感人事迹就是一本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科书。广大党员干部一定要以实际行动向李保国教授学习,把他先进事迹中所蕴含的崇高精神内化为自身的精神理念、价值追求和自觉行动,以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脚踏实地的工作作风,为实现京津保地区率先联动发展努力奋斗。

  【基层党员学习李保国精神心得体会2】

34年,他在专家和农民之间画出了一个等号:每年“务农”深山200余天,把自己变成了农民;倾囊相授,手把手教,千万农民在他的指导下变成了专家。

34年,他在自家收入和农民收入之间又画出了一个不等号:山区农民实现增收28.5亿元,而他将农民的笑脸视作最大财富。

他叫李保国,燕赵楷模,河北农业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共党员。朴素的衣裳,稀疏的头发,黝黑的皮肤,长满茧子的双手,像个地道农民。但他曾荣获“全国振华扶贫奖”,“全国科技兴村先进个人”;先后6次被授予“河北省山区开发先进个人”,两次被评为“河北省中青年骨干教师”;还荣获河北省“特等劳模”,等荣誉和称号。

今日午时,得知李教授因病去世,不禁感叹万分。这位把一生都贡献给太行的愚人,直至去世前一天还在地里为农民修剪枝叶。

令我印象最深的是这样一篇关于李教授的报道:省内农业口曾有一位领导,上任之初一路走访山乡,每到一处,看到种果树的就问:“技术上你们认识谁啊?”几乎所有村民都回答:“李保国。”从涉县一直走到赞皇,走了20多个村子,这位领导听到的答案都一样!这位领导走不下去了,说:“咱们得好好研讨研讨这个‘李保国效应’,系统里这么多技术人员,为什么山区农民一张嘴,都是李保国?

我觉得这种效应不仅仅是在生活上吃苦受累就能干出来的,在3月6日,新民日报的一个记者朋友想要采访李保国。晚上8点多,朋友拨通李保国的电话时,他和爱人郭素萍正坐在从徐州开往沧州的火车上。当天早上5点多,两人匆匆赶往江苏徐州指导一个核桃园的果树修剪。因为第二天上午在石家庄某村,他还安排了一场技术指导,所以他们在江苏一天也没有多待,连夜倒车赶了回来。事后,朋友得知,让他们星夜兼程往返一千多公里的,只是一位素昧平生的普通核桃种植户的一个求助电话。

朋友:日程安排得这么紧,您和这位种植户又素不相识,为什么还非得赶到江苏?

李保国:核桃修剪,一年就得趁这几天,要不就晚了。

朋友:就这么简单?

李保国:当然就这么简单。我是搞农业技术的,农民遇到问题向我求助,我赶着农时指导一下,这再正常不过。至于什么省内省外、分内分外,甚至说名啊利啊吃苦受累什么的,我一向也想不了那么多——我要是每次都想得那么多,这些年我也就干不了那么多事了。

作为恢复高考后的第一批大学生,2月26号毕业,3月6号下乡. 好不容易跳出农村,又回到山沟,这在当时另很多人不解的行为,在李保国心里是这样想的:我们这一代人,接受的教育就是服从组织,个人利益服从人民利益。所以下乡,也觉得是应该的。而且,我那时候的身份已经不是农民了,是大学教师,我回到农村是用我的知识工作,从心理上说这是不一样的。我学的东西,就农村用得着,不到农村我学这个还有什么意义?而且时常挂在李教授嘴边的就是“干事”“干成事”;干点自己喜欢的事,干成点有益于人民的事,什么时候想起来,也是值得骄傲的。我今年58岁,也是抱孙子的人了,但是我到现在都记得,我小时候,我奶奶总说,人一辈子得做点让别人好的事。她从小就鼓励我,说“我这孙子有出息,将来一定能做成点事”。就这样李教授在太行山默默耕耘了一辈子。

“常年给农户和企业提供技术指导,每年至少也得有几百万的收入吧?”这些年,这样的问题,李保国不知面对过多少次。事实上,他既不拿工资,也没有股份,有时还贴上了自己的科研经费。“不为钱来,农民才信你,才听你的。”要说我的收获,那可大得很。科研成果出来了,荒山绿了,农民富了。”李保国的话,见心见肝。他有自己的座右铭:时刻以善为本,寻找行善之地。

相比如今的在百度一搜”教授“,内容全是套取科研经费,学术造假 论文抄袭,猥亵女学生等等一系列的词条下,这样的”农民“博导不吸引眼球都难,上网看他的新闻,尽然找不到一张他西装革履的照片,往往都是站在果地里,泥土粘染了裤脚,身边挤满了农民。或许学问到了一定程度,或许就很难有闲情关注衣着了,舒服就好。

今年,李保国58岁了。再过几年,他就该退休了。 “想过以后再做点什么,过什么样的日子吗?”有人问他。“我已经习惯了山里的生活。到时候,也许就和老伴儿找个小山村住下。” 拐过一道弯,又一道弯。山峰、村庄、苹果树……在车窗外闪过。 “愿做太行山上一棵树。我的根,永远扎在这里。”李保国说。

如今这个愿望恐怕已成他的遗愿,但是他已愚公之躯,为太行山脉种下最宝贵的食粮,山区的人们是不会忘记的。

古人所言:人品甚高,胸怀洒落,如光风霁月。廉于取名,而锐于求志。薄于徼福,而厚于得民。菲于奉身,而燕于茕嫠。陋于希世,而友尚千古。正是对他的真实写照。




更多热门搜索的心得体会文章推荐:

1.李保国事迹心得体会

2.学习李保国先进事迹报告心得体会

3.学习时代楷模李保国心得体会

4.基层干部学习李保国先进事迹心得体会

5.学习李保国先进事迹报告会心得体会

6.李保国教授事迹心得体会

7.学习《李保国先进事迹报告会》心得

8.向李保国同志学习心得体会

9.观看李保国先进事迹报告会心得体会